想到母亲,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电竞小灰羊


母亲这个称呼,在所有人的眼里都是温暖,幸福,亲情的代名词。确实,父母历经艰辛将我们扶养长大,现在回头看看,母亲原本乌黑的长发是否多了几根银发?父亲坚毅的面庞上是否多了岁月无情的划痕?


相比父亲来说,母亲就像是小时候我的避风的港湾,不懂事闯祸时,父亲多半是黑着一张脸厉声的训斥,母亲则会默默的将你抱去怀中,轻生的安慰你,教导你。所以,大部分的孩子和母亲的关系都比父亲要好。

就说说我小时候的一件事吧。那个时候家里还比较穷,母亲小时候因为高烧不及时治疗,导致了右腿有些残疾,走路有些跛脚。有一天夜里我同样也是发烧了,父亲出差不在家,母亲就骑着单车半夜送我去医院,那个时候还是冬天,路上全部都已经结冰上冻了没有一辆车。母亲的脚还有毛病,就这样骑了十几公里的路将我送到医院。

其实,我想父母带着孩子去医院太正常了,大家也可能有些表示不以为然。说实话,因为母亲的身体问题,我小时候是有些自卑的,甚至有些时候不愿意和母亲接触。。自从我长大后才知道母亲原来的不容易。今天写下来也只是希望以后可以尽自己的所能,让父母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
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啊,我真心希望工作结束回家的时候,能给自己的父母一个轻轻的拥抱,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多多陪陪他们吧。


竹木笔语


母亲,这个伟大的称谓,在我的心中始终是最温馨的依靠,她是一个很暖心很走心的词汇。看到这个题,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母亲的回忆。要说的回忆实在是很多很多的。可题目只要求说一件印象最深的事,真是有所难为了!

我的母亲已经去世十五年了。母亲很干练,说话很温和,做得一手家常好饭。有人说,母亲很会教育孩子,她们家的三个男孩从不和人打架,见人说话很有礼貌,见人不问候好像都不会走路似的。从没有见过她的孩子对外人说自己家里的什么话。当然,这也是我以后才知道的。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1969年,我们村修建三级抽水站,而且是很大的抽水站,管子就达八寸粗,这在当时是很罕见的。有人说管子粗的能钻进去一个小孩。在当时的确是名震遐迩。这个抽水站要把我们村西南方向林皋水库的水提升到我们村的最北边,然后再从北边的水池子里自流而下,灌溉农田。由于工程浩大,时间很长,参与的县上工作人员就比较多,有水工队的、电力局的、水利局的、国土局的,好像有的时候县上的领导也来。由于来村的人多了,给他们派饭吃就成了问题。大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决定把饭包到一户农家。那包到谁家呢?听说大队最后在全村几百户人家中仔细挑选,,最终竞挑到我们家了。记得大队的刘书记来找妈妈时,是这样说:你们家住在村东头,离村远一点,方便县上来人寻找和停车,也有利于说事休息。你们家离街道单位很近,干净卫生,小有单位的样子,更重要的是你们家的孩子懂事,不说闲话,有礼貌,大人比较喜欢。平时呢,在你们家要常住常一个工程师,姓李叫别成,吃住都在你家。日常的县上来人也在你家吃饭。

从此,母亲便承担起了县上来村人员的饮食工作。这一干就是四五年。在那个时候,县上农口部门常下乡的干部没有不知道我们家的。

我们家也因经常和县上的干部打交道,村上的支部书记、大队长、会计常来我家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母亲也因这一点,也常常把我们穿的整整齐齐的,经常说的话就是:把衣服穿整齐了,别丢了人。把院子打扫干净,要来人了!吃饭的时候不要到饭盘子跟前去。你等一会儿,他们吃完了,你在吃!他们在开会,不要在家来回的跑,干扰他们等等。我就是在这样环境里,在母亲不厌其烦的教导中长大的。

记得在一级抽水站建成的时候,大队干部们很高兴,为了犒劳李工程师,就从水库里捞了一条特别大的鱼,自然也就在我们家做了。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了水库里还有鱼,而且很大,还能吃。我闻着那香喷喷鱼肉味,不停地吞咽着口水,但妈妈“吃饭的时候不要到饭盘子跟前去”的话,让我只能克制着自己远远的看着、闻着。直到李工程师在外边喊,让娃都过来,和大队书记大队长一块儿吃。妈妈这才允许我出去,盛了碗鱼肉,端到在另一个窑洞里去吃。从此,我也就承担起了给来人端饭的任务。

如今,母亲已经走了十五年了,而这些很有礼貌的做派却已经渗入我的骨髓。现在作着悟空问答的这道题,眼前却浮现着母亲那昔日的音容笑貌,母亲就好像在我的眼前。看着我一个字一个字的敲打着键盘。

妈妈,我想你了!

我是凡尘观生活!谢谢!再见!


凡尘观生活


2012年的秋收时节,家里种的是玉米,我和妹妹当时是23岁和21岁,我俩在市区共同经营了一家小店,农忙时节没有回去帮忙,弟弟在外边学艺也没有回去。家里只有爸爸和妈妈在忙,我说我回去帮忙吧,我妈不让,说地里的庄稼活,我们不熟练,干起来是帮倒忙,再说了玉米杆子划人皮肤很疼,不想让我们进地,我和妹妹也只好作罢。

我记得很清楚,也正好是国庆期间,快傍晚的时候,我接到伯的电话,说我妈出事了,在黄河医院,我连声问怎么了,伯说手卷进脱玉米皮的机器里了!我和妹妹连忙赶到了医院,只见妈妈的右手鲜血淋淋,疼的她眼睛都睁不开,就这,她还是看见了我和妹妹,非得吐出俩字,让我们不要来,怕我们看见害怕,我和妹妹口头答应回家,其实就在手术室外等候,晚上十点多开始做手术,直做到了凌晨一点,医生说中指截掉小半截,不影响以后生活用手,万幸中的大幸,在医院住了一周的院,出院后胳膊上攀着绷带,暂时不让用手。


恰逢我婚事临近,妈妈说这个样子出现在婚礼上,怕是不雅,都会对你这新娘子指指点点,说娘家妈怎么回事,攀着胳膊,还以为你娘家妈是残疾人,小看你呢,再说了手术花了很多钱,给你陪嫁陪不了多少了,推迟婚礼吧,行不?我当时真的是脑袋进水了,竟然没有同意妈妈的建议,婚礼如期举行,妈妈果然就是那样出现在婚礼上的。婚后的日子里,这件事多多少少产生了点影响,我觉得特别委屈,我牺牲了妈妈的形象,如你们所愿,如期举行了,你们呢?对我,对我们家没有一点感谢感恩之意,还处处嫌陪嫁少,我后悔死了没有听妈妈的话!

这件事是我心里的一个梗,我觉得对不起我妈,我妈直至现在依然宽慰我,事情都过去了,日子要向前看,别揪着这事儿了,你看我手不是好好的嘛,还能做饭洗衣。

妈妈啊!让我如何爱你才好?


漪贵妃0033


母亲没有工作 ,算得上是一个家庭妇女。母亲生了我们兄妹4个,哥哥是老大、我老二(唯一的一个姑娘)下面两个弟弟,父亲当了一辈子教师,直到退休。

听母亲说父亲当时工资很少,只有几十块钱,家里那么多人吃饭,日子过得很拮据,钱是经常月初花不到月底,拉了不少饥荒。有一天母亲跟父亲提出想自己开一个文具店,父亲有许多顾虑,最后还是同意了,于是只有小学文化的母亲开始了自己的经商之路。从此家里的生活有了改善,还还清了债务。不仅如此,母亲还养了许多鸡,家里的鸡蛋炒着吃、煮着吃,淹着吃都吃不完,我现在不吃鸡蛋的毛病就是那时候造成的。

后来父亲调动工作,母亲又成家庭妇女了,此时我们兄妹都还在读书,父亲一人的工资依然养活不了一大家,母亲找到学校,争取到一个校工的工作。所谓校工就是清理学校的垃圾,把垃圾用架子车拉到学校外面倒掉(这个垃圾点在哪?我至今不知道)。每天凌晨为教职工烧开水是母亲的另一项工作,现在回想起,那怎么能是女人干的活呢?房顶那么高的锅炉,一大堆煤,母亲要一锹一锹的往里面添,火苗直往外窜,夏天都能把人烤熟了,就为了一个月100来块钱的工资,母亲把自己当成了男人用,一干就是十几年。

再后来母亲又联合几个校工干起了买早点的生意,每天4点起床,做包子、馒头、花卷、麻花、菜夹饼等各种小吃,学生们都爱吃她们做的早点,经济又实惠。母亲虽然身体累,但心里是开心的,觉得赚的钱比以前任何事候都多,我们的生活也比以前又好了很多。

如今她的儿女们都成家了,孙子、孙女也有了,应该到了想清福的年纪,可老天就是这么眷顾母亲,又给她安排了一个任务,让她伺候有帕金森病的父亲,洗衣、做饭、叮嘱父亲吃药,陪他锻炼。母亲有时候也感叹说:“你奶奶像我这个年纪,早已是端吃端喝的被人伺候了 ,我还在伺候人”。

母亲就是这样劳碌了一辈子的家庭妇女,她的一生都是我印象最深的!


麦积雨过天晴


我想对于多数人来说,母亲就代表着亲密和安全感,但是,我却看到了少数人看不到的那种冷漠的自私的母亲,今天也想来和大家讲讲我所了解的这个故事。

我的表姐是抱养的孩子,舅妈生了两个儿子,舅舅希望再生一个女儿,但是舅妈生二表哥的时候伤了身子,不可以再生了。那个年代,抱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很多家庭想生男孩,所以就一直生一直生,但是生了又养活不了,就四处送人,像我舅舅舅妈就是从远房亲戚那里抱养的表姐。

正是因为这个女儿是舅舅希望的,所以舅妈只是顺从丈夫的意愿,自己并不是很喜欢表姐,从5岁起,我印象中的表姐,就是一个勤快的孩子,帮忙做饭养猪喂鸡上地干活,虽然都是简单的伙计,但是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满山跑的野孩子,相比之下,表姐的童年不是很幸福。

初中毕业表姐就出去打工了,一个表哥准备考大学,一个上高二,压力的经济压力都不小,于是舅妈就以女孩子读书多了容易离开家,不能在身边养老为理由说服了舅舅,表姐就跟着同村的大姐姐去了外地工厂打工,那个厂里管吃喝,舅妈就要求表姐把每月的薪水都寄回家里贴补,表姐一向很乖巧,就照做了。

表姐在外打工的第三年,家里要表接回来相亲准备结婚,因为对方给开了很大数目的彩礼,舅妈想留下彩礼给表哥们娶媳妇,这时,才发现为了攒钱,表姐已经两年没回家了,就赶紧打电话叫表姐回来结婚,但是向来听话的表姐这次却没有顺从舅妈的意思,说自己有了男朋友,不会嫁给别人的。

一改以往逆来顺受的表姐,这次的举动惊动了亲戚们,舅妈脸上挂不住,彩礼钱都收了,就让舅舅去把表姐抓回来结婚,最后,回来的,除了表姐,还有一个男人,说是表姐的男朋友。

找个男朋友长的一般,身材一般,家里面也很穷,舅妈一看就不同意,说表姐傻,跟着这种人不会幸福,自己给她的婆家才是良伴,但表姐就是不肯同意,最后以死相逼。是表姐的男朋友看不下去,才告诉表姐让表姐在家等他两年,一定带足彩礼来娶表姐,然后就离开了我们那里,这件事情才算结束。南方知道这个事情以后,自然要要回彩礼,说表姐已有心上人,不能棒打鸳鸯,舅妈就算不太愿意也没办法。

后面两年,表姐就没有出去,在家里的县城打工,依然是上交工资,只不过留了自己的穿衣吃饭钱,舅妈也不想看见表姐,又是两年没回家。直到有一天,表姐之前的那个男朋友带着6万块钱来提亲。

之前亲戚们都认为这个男人其实就是个托词,劝表姐不要等了,有条件好的就处着,表姐不肯,她坚持自己,但是也不对别人解释,所以才和家里闹得那么僵硬。最后这个男人在提亲的时候和大家说了他们的故事,我才知道表姐为什么对他死心塌地。

打工的那三年,表姐吃喝住宿穿衣全是工厂提供,所有工资都寄给了舅妈,但是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头疼脑热小毛小病平常都是自己扛,只是有一次,表姐得了急性阑尾炎,身上没钱,同乡小姐姐也没有多余的钱,最后是这个男朋友给垫上的,还照顾了表姐直到出院。出院后告诉表姐他暗恋表姐很久了,知道表姐是个好姑娘,自己条件也不好,一直没敢说明。表姐其实也喜欢他,通过这次的遭遇更是看明白了这个人的真心,毕竟纵观16年的人生,表姐其实没几天幸福日子,一直是以照顾别人为使命的生活着,突然有个人真心实意的对你好,照顾你,是女孩子都会感动,何况表姐那时候才17岁,正是青春最懵懂最悸动的时刻。

听了他们的故事,我们才明白表姐为什么肯守着自己等待他爱的人,表姐是太缺爱了,决定不了出身,但是我们可以在婚姻开始之前选择一个爱自己的人,这是女人唯一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舅舅本来就是很喜欢表姐的,只是男人在外不可能顾得到家,心思也没那么细腻,所以就同意了提亲,虽然舅妈极力反对表姐外嫁,认为未来不再能指望依靠,认为自己白养了表姐20年,不肯轻易交出户口簿,但是舅舅毕竟是一家之主,表姐最后成功的嫁给了自己心爱的人。

很多年过去了,表姐婚后依然是那个顾家的人,舅舅舅妈有事一定会出钱出力,这个姑娘的本性就是这样的温顺善良,舅妈最后也和表姐和解了,人年纪越大,越能体会这份难能可贵,逢人便说自己养了个好女儿。

但是,表姐内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我只知道,表姐把自己的姑娘养的很好,给她很多的爱,给她很多的安全感。


我们的周边


我们家在村里是属于最穷的,在我记忆里,两间土房,墙是用泥巴糊的,一间房顶是瓦片顶,好几个地方的瓦片掉落了,漏着或方或圆的天空,只在角落里放着一些装米面的大瓮子;唯一可以睡觉的那间房顶子是芦苇搭的,夏天常常有蚰蜒落到床上,母亲每年都早早撑起那架补了好几个窟窿的蚊帐。记得隔壁叔家都装了电灯,我们家还是煤油灯,用电应该是最晚的。
(此图片来自网络,和我家很像。谢谢图片作者)


爸爸在外地上班,好几个月才回来一次,待几天又匆匆走了。家里的一切事情都是妈妈自己操持,一个人又要去挣工分,又要去地里干活还要忙着家里,常常生病了。后来,村里大喇叭通知要批地基,谁要谁交500块钱,妈妈找这个托那个终于挣的一块,然后忙着找人盖房,买料,自己手里又没有钱,妈妈就厚着脸皮找人借,盖房的用料也是说尽了好话赊回来的,爸爸一辈子上班,村里的事也不了解,都是妈妈忙前忙后张罗。在妈妈的努力下,终于盖起了三大间明亮的房子,我们一家总算告别了那间土房子。


无言


想到母亲,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想起母亲慈祥的微笑;想起母亲为自己亲手烹制的美食;想起母亲温暖的怀抱;想起母亲呼唤你回家吃饭的嗓音……我的母亲也如天下大多数母亲一样,宽厚,仁慈,大度,善良,想起她,总是有很多美好的回忆留在心间。


然而,我对母亲印象最深的两件事,却饱含不幸和苦难,曾深深触动过我幼小的心灵,直到现在依旧忘不掉。


第一件事:那时,我刚上小学一二年级,家里生活条件和大多数80年代初的家庭一样,物质匮乏,父母工资都不高,却要养活一家五口。我家刚从农村搬到县城两三年,虽说父亲是党政机关干部,母亲是小学教师,但生活依旧很艰苦。但是生活再难,母亲也会省吃俭用每年过年给我们兄妹三人做新衣服穿,会想方设法给我们改善生活,甚至自己在家里楼上养鸡,只为了让正长身体的我们吃到荤腥。那年八月十五过去好久了,有一天放学回家,我看到母亲坐在小板凳上啃月饼,那月饼又黑又硬,已过期好久了,那是母亲图便宜偷偷买的,母亲舍不得吃好的月饼,把好月饼都留给了我们,自己却偷偷背着我们吃过期月饼。我悄悄站在她身后,看到她啃得那么艰难,好几次被干月饼噎得直打嗝,我的心里顿时感觉好酸,眼泪都要下来了。那是我第一次体味到生活的不易,体味到母亲对家庭付出的艰辛。这个画面一直定格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我也从未告诉过母亲我当时的感受,我怕母亲难堪,更怕暴露我内心的自私,为什么当时不阻止?为什么吃好月饼时没想着给母亲留一块?这种自责感让我难过了好久,怎么也忘不掉。


第二件事:还是我上小学,大概四五年级。有一天母亲从早到晚没回来,一直到第二天天都亮了,我才看到她疲惫不堪的身影。我激动地扑到母亲怀里,却看到她神情凝重,一脸悲伤,哭红了双眼。后来我才知道,母亲班上的一个小男孩早晨天还没亮起床上学,迷迷糊糊走到渠边,看到明晃晃的一片,没反应过来这是水,一脚踏入,再也没有上来。那时临近冬天,天很冷,孩子家长中午放学找到学校,问班里的孩子都不知道这个小男孩去了哪里。母亲通过多方打听下落,基本判断有可能孩子掉到渠里,就陪这位妈妈沿着渠边一直找下去,找了一天一夜终于找到了孩子的尸体,那个已经被渠水泡胀的可怜孩子,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妈妈,他在天上可知妈妈为了他急得快要发疯,他可知他的离世给他的家人和老师带来多大的悲痛。从那以后,这位可怜的妈妈总来学校找母亲,诉说她失去儿子的痛苦,虽说这事跟母亲没有太大关联,但这毕竟是自己的学生,母亲为此一个冬天让我们看不到她的笑脸。这件事也让我对明晃晃的渠水有了很大阴影,每当我感觉心里压力大,内心焦虑时,我总是梦见我在漆黑的夜晚独自前行,前面就是那明晃晃、冰冷冷的渠水召唤着我,让我感觉有一股巨大的恐惧,压在心底令我透不过气来!


如今,母亲的晚年生活很安逸幸福,这两件小事都已成过去,与母亲这辈子所经历的其他磨难相比,可以忽略不计。而我之所以对这两件事印象这么深,是因为我做了母亲之后,更能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爱,也更能体会到一个母亲失去孩子的痛苦!所以,好好待爱过你的人和你爱的人,就是上天给予我们这辈子的神圣使命和恩赐!


心愿若荷


妈,在车祸中走了,我痛悔着……。高中开始在外求学,工作于外地后更少回家,寸草报晖心被锤砸了,悲伤哀默。妈拮据,为贫瘠的家操碎了心。一个初冬的凌晨,妈叫醒了我,早告诉了姐在家照顾好小弟(我排行第二),四点多点,很黑,跟妈去卖棉花,爸更早在一小时前赶着牛车拖着几百斤棉花出发了,为了多卖点钱,去更远的邻省收棉点。我那年十二岁,坐在妈自行车的后架上,一路颠簸,八点钟前几乎和牛车同时达到那货站大门前,抢了个还算行的位置,现场人、车、牲畜多杂到我头昏,妈一路排号、过秤、领票,磕绊着终于用龟皮老茧的手颤抖着抓过会计从小窗口推出的缴棉款,她紧接着跨出几大步,在嘈杂的人群中,总算寻到了一个空隙,干脆就势蹲下,上身前倾,攥着钱的两手就在这下意识用膝盖与背膀形成的隐蔽空挡内谨慎地细数着,那是全家一年中最重要的收入,她数得那样缓慢,那一瞬间在我眼中变得更加迟钝,最终凝固了,它印在我心中至今。妈!您在天堂还好吗?!


张洪刚42


当年的我只有五左右岁,妹妹两岁左右吧,天还蒙蒙亮,妈妈就把我招呼起来给我穿上衣服。那时因为还没睡醒,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妈妈流着泪给妹妹也穿好衣服,带着些煎饼,还带了一个油罐,油罐里装着不多的猪油,就这样妈妈背着妹妹牵着我,我没有问妈妈,只是紧紧的拉着妈妈的手,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妈妈要去哪里。我只有靠近妈妈用自己幼小的心灵来陪伴,来保护妈妈。五岁左右的我第一次走那么远的路。妹妹在妈妈背上睡着了,就这样陪着妈妈的泪一直走。深一脚浅一脚的,我到现在不知道当时的我为什么没有哭。好像我小时候很少哭,就算把脚烫的都起了大水泡,一个多月才好也没有哭!可能那时的我不知道怎样来做才能帮助妈妈,也不知道妈妈为什么要走。不知道走了多久,后来天亮了,妹妹醒了哭了。妈妈停下来从包袱里拿出一个煎饼,又在油罐里用筷子挑了点油抹在煎饼上撒上一点盐,给我掰了一块,给妹妹一块。歇了一会又走,到了一条大河边,妈妈挽好裤腿,也给我挽好裤腿。水好大到我的大腿这里,裤子都湿了。妈妈拉着我,背着又睡着的妹妹,河水不是很凉。到了河边累坏我了,妈妈就把妹妹放下来,搂着我哭。妹妹也哭。不记得是什么时间,也不知道几点了,有个老人过来看到妈妈和我们。妈妈就和他说话,我陪妹妹。后来老人走了,妈妈擦干了眼泪。又带着我和妹妹走,不过这次是回家。

等到家了,都快黑天了。爸爸着急的快疯了!因为爸爸正发着高烧呢!后来我才知道妈妈为什么要走。妈妈19岁时嫁给了爸爸,是用那种换婚的方式,是三家互换的那种!

爸爸是个老大,有三个姑姑,还有两个叔叔。爷爷在爸爸12岁时就去世了。爸爸一人担起了整个家,但是我的姑姑和和我的叔叔都欺负我爸爸的善良,还有我的奶奶也和我叔叔他们一样。我还有个大爷爷没有结婚,在他去世后我爸爸就过继给了大爷爷。但是所有的事情都还要爸爸去做,爷爷去世的钱,叔叔结婚欠的钱都是爸妈承担。这次是奶奶和二婶吵架离家出走了,姑姑让爸爸去找,找了两天没找到,天又下雨,回家就高烧了!其实我二叔有自行车,他们都知道奶奶在亲戚家。还让爸爸去找。妈妈因为很多这样的事情,又心疼爸爸,又没办法改变爸爸的想法!就这样做出的决定。多谢当年的那位爷爷给妈妈说通了道理。才有了现在我们的家!

善恶终有报吧,现在我的两个叔叔走了,婶婶和叔叔一起走的。奶奶在走前后悔了,叔叔霸占奶奶和三叔的地却不给粮食,奶奶还说他们好。爸爸妈妈经常给奶奶送粮食,吃的却换来这样结果!但是又能怎样呢?人在做,天在看!现在的我也没有了对他们的恨!走了也许是他们的一种解脱!

好了,不能再说了。四十多年了,我永远记得那时的事,恨的想法也是那时种下的!一个家庭塑造一个人!感谢妈妈,感谢爸爸给我们一个家,用他们的善良教会了我要学会感恩!


半生旅途朱士友


我是农村的,当时家里比较穷,家里又借钱修房子,可以当时家里100元都拿不出,当年过年我们家就随便吃点便饭,仿佛过年根本就不关我们的事,年过完爸爸要出门打工就连车费钱都没有,后来还是厚着脸皮到朋友那儿借了几百块出去的。就剩我和我妈两个人在家,家里要生活啊,没办法啊。我当时十几岁到记不得了。


后来我妈就到当地的养鸡场上班,当时养鸡场的活很重,很多男的都干不下来,我妈一个女的咬牙就干。几乎三天两头受伤,由于没力气,这儿磕着那儿碰着。可是妈妈说没关系的家里还有债,我们两娘母还要过生活。苦点没有关系。到了第一个月拿到工资妈妈高兴及了。马上就说明天买肉吃,再去给你买件新衣服。当天晚上我居然流泪。这是我印象深刻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