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王氏大家族宗譜出處?

清江浦666


王姓是現代中國第二大姓,幾乎每十個人中都可找到一個姓王的。

單看“王”這個姓,霸氣外露,夏商周時代那可是一國君主。可是縱觀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卻也發現“王”這個姓氏其實是無冕之王。那麼,“王”這個姓氏到底來源於何處?王氏祖先的來歷是否和無冕之王成了巧合?

關於王姓的來源,有以下幾個出處。

最受現代王氏後人認同的是姬姓,來自於周靈王的太子晉,後來被稱為王子晉。因直言進諫,被廢為庶民,遷居到琅琊(今山東省膠南一帶),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為王族,世人稱其為“王家”,延用成姓。

“王姓始祖”太子晉直言進諫,為何被廢為庶民呢?周靈王二十二年(前551年),因為一場大水使國都氾濫。就在洪水快漫向王宮之際,周靈王決定“以壅堵洪”。簡而言之,就是用土去堵。大禹他爸爸曾用過這個方法,好不好用,大家都知道的。

這時太子晉進諫周靈王,直言要以民為本,同時遵循自然規律去治水,又援引了鯀治水的弊端。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曾聽自古為民之長者,不墮高山,不填湖澤,不洩水源。天地自然有其生生制約之道。說到激情澎湃的時候,太子晉直言自己的老爹過於主觀(可能不太好意思說蠢蛋)。太子晉的言語激怒了周靈王,隨即被廢為庶人,給貶到了山東一帶。講了實話的太子晉得了這個下場後悶悶不樂,沒過三年便死了。

除了,太子晉之外,另外還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代,以及像比干、齊王田和、秦末漢初的原六國王室的後代等等,他們幾乎在整個家族落魄後都改稱姓王。可見,“王”這個姓氏都來源於夏商周時代落魄的王室貴族成員。

當然了,也有例外。

秦末漢初,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避戰亂分別遷徙至山東琅琊、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兩大王姓望族。

其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王姓的來源眾多、分支繁多。不過,在分支繁多的王姓氏族裡,最大的一支還要說是三槐王姓。三槐王氏是王氏子孫繁衍最大的支派,在《中國家譜綜合目錄》的王氏家譜目錄中,冠以“三槐堂”堂號的家譜目錄,佔有堂號的王氏家譜總數的40%左右。

與此說相近的一說也認為三槐王氏為琅邪王氏的分支,但認為是王羲之的後裔。如四川巴縣南龍鄉《王氏族譜》所載《王氏小引》即說:"稽我王氏系出姬姓,籍貫太原,自周靈王太子晉遜位景王,住跡緱山,別姓為王。……至羲之公,徒居會稽山陰縣,十數傳至佑公……以直道不容於時,嘗手植三槐於庭。"

“王”姓聞名天下、分支眾多,曾給無數人帶來了榮耀,其姓氏來源竟如此悲催,或許這是您所想不到的吧?


刀墓手札


尋根溯源是每個家族後代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世代子孫維繫情感的紐帶和保障。王姓作為中華民族的大姓,分支眾多源遠流長,尋根之旅更是漫長。

下面給朋友們看一下我們這一支王姓家族的祖譜。希望能讓更多的王家人看到。

在經歷了戰亂和解放初期的動盪之後,現在保留下來的祖譜只剩下四本。分別是“富、貴、滿、堂”四冊。最近一次包裹祖譜用的報紙日期是1984年6月22日(估計比很多朋友的年紀都大)。

祖譜開篇記載了族譜首次撰寫的時間是康熙四年夏天五月。光緒十九年重新進行了整理。現在看到的祖譜就是當時書寫的。

祖譜除了延續了家族的血脈傳承,更重要的是記載了家族分支的由來。

根據祖譜“老村王氏譜續”的記錄,對於王氏三大分支的琅琊王的由來,有著詳細的說明。其中說明:王姓出在太原琅琊王之後,琅琊王居山左,太原王居山右。

聽家族裡老人們說上世紀60年代,祖譜進行了再次續譜。確定了“啟法貴執方,宜際紹裕康”十個輩分。

不知道有沒有山東王氏家族的朋友看到這篇文字,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野夫


王氏作為全國大姓,其族譜有很多,如果盲目尋找很困難,無異於大海撈針,

建議先從當地入手,儘可能多的蒐集宗族信息,在當地走訪,多拜訪一些老人,看看是否有同宗,是否已經修過譜,有沒有可能存在墨譜等等,在儘可能多的蒐集信息之後再針對性的採取措施,比如網上查找,或者去實地走訪。

不過題主提到王氏宗譜,我倒想到兩部可以稱之為“通譜”的王氏族譜,其一是《三沙王氏統譜》,其二是王庸敬《王氏通譜》

《三沙王氏統譜》為三槐堂撰刻,以三槐王氏開基始祖王言公為第一世祖(二世祖王徹,三世祖王祜(祐),四世祖王旦,五世祖王素,六世祖王鞏),七世祖王皋為南渡始遷祖,傳承有序。三沙王氏極為重視修譜,王皋南渡時仍然將家譜一起南運。目前能夠查的三沙王氏譜有清光緒五年(1879)王鍾等編撰的《三沙王氏統譜》;清光緒二十年(1894)王庸敬編撰的《三槐王氏通譜》;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王慰祖總編、王汝舟協修的《三沙王氏宗譜》以及其他支譜。其中王鍾等編撰的《三沙王氏統譜》數量最大,記載也最為豐富,計有120冊,包含三百五十多支(派)的世系資料。

王庸敬《王氏通譜》

王庸敬的《王氏通譜》共有106卷,咸豐十一年(1861)始修,同治七年(1868)基本完成,但因王庸敬去世而未及刊刻,其子從光緒十三年(1887)開始籌集資金刊刻,至光緒二十年(1894)最終刊刻完成。《王氏通譜》將王氏世系分為五大派,即太原派、琅琊派、三槐派、別派、零派。前二卷為卷首,十六卷為太原王氏通譜,三十四卷為琅琊王氏通譜,十三卷(附一卷)為三槐王氏通譜,二十卷為別派(其其他姓氏冒姓、賜姓而來),二十卷為零派(不知世系所出)

。《王氏通譜》以江浙地區為主,同時涉及全國十多個省。且史料不僅有二十四史,還包括各地區的方誌以及各類文集等,史料較為豐富。


楚邾


題主言:王氏宗譜,老家安徽後走船淮安的,兆/文字輩排行,不知有王姓同宗同源宗譜的嗎?

本人雖姓張,但對大家找尋宗譜的事兒,還是非常關注的,願意牽針引線,促成題主圓夢。

我們鄉鎮範圍內,王姓也是名門旺族,分支當然有,我所知道的王姓輩份依次為立誠從常敦,另一支有時字輩。人海茫茫,雖然暫時幫不上忙,但是隨著上頭條網的讀者越來越多,也許接上題主家兆字輩文字輩的宗譜,還是有很大的希望的。

大聖人孔子尊儒術,繁衍後代至今,已逾七十多代,像孔北海(孔融)小時候讓梨家喻戶曉,孔融也是孔子的後代,也有一個輩份,解放前的“四大家族”成員孔祥熙的祥字輩,國乒有名的教練孔令輝的令字輩,……一代一輩,由國家牽頭直接制定孔氏傳承的輩份,孔氏族人是何等榮幸。而屆屆孔氏宗族祭祀大會,均由德高望重的大學者推送演講美文,最近一期請來的是金庸先生,談古論今,傳承兩千多年的孔府文化,實際上這也是中華文明史的縮影。這樣說來,蒐集整理宗譜事宜,確實很值得。

姓氏文化,細心探究,你會有很多驚喜。

我們村鎮範圍內,張王劉李陳楊等姓人口占的比例較大,只就祖籍發源地來看,也有所不同。張氏清河堂下百忍分堂金鑑分堂,原從江西遷來湖北荊州江陵監利兩縣交界之地,第一站落在張套村,張文昌張文輒公同在皂莢樹皂果樹下繁衍人丁,荊州市內外、省內外現在都有族人。劉氏彭城堂,李氏隴西堂等,都說明各族人的祖籍在哪裡,有必要尋訪一番。鑑此,好些知書懂禮儀的先生,都極力推崇合族譜找宗譜之源。


謹以我所知道的幾大姓的輩份,羅列如下供有心之人參考,也許您就是該姓氏家族中人。

(我縣域範圍內各姓的一個小分支)

楊姓:明儒濟美;

李姓:萬年昌道;

王姓:立誠從常敦;

劉姓:學文修必大,繼志克宏昌,敦本為孝友…

張姓:文彥張邦張(兩“張”指單名力求同偏旁為一輩),大中繼世昌,緒兆九如方,和族在明道,孝友傳家寶…[1997年合譜碧海金龍躍,等同於“兆九如方和”五輩]

留下此文,願追尋自家姓氏同宗同源的網友們,多多努力,找到自己的根,更好地把家譜傳承下去!

再次祝願題主能圓王氏宗譜追尋宗源之夢!


ZHANGRUPlNG


王氏家譜全國近億,第一大姓,全國分支太多,其各支家族宗譜也不一。但比較大的一支是三槐堂,其最早出自山西,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有《三槐堂記》,文內記述王氏家之祖活動及升遷之事,因其院內有三株槐樹,其此支遂稱為三槐堂。後不斷繁衍,人丁興旺,活動足跡遍及華夏。王姓,無論哪一支,均為華夏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均應視為家人,戮力同心,為中華振興而努力。


無奈125387125


我首先說,《宗譜出處》我們這不好找,難找的情況於下。

我村900餘人(不含戶囗在外者約150人以上),除數家上門男姓為外姓外。其餘均糸王姓。但這王姓有三個宗族,而這三個宗族之間並無血緣關係的直接連糸。三宗族各有各取名字譜,其中兩宗族取名字譜只是囗傳,絕對不全。只有一個白虎爺宗族{約500人,100戶),存留完整取名字譜。這個字譜立於清光緒十一年,民國二十五年,重新裝婊複製。

白鬍爺王姓宗族取名字譜具體內容是: 承治希明鼎兆彥應啟正民振大庭萬道金光祟禮義世上唯孝善為先。 另兩個王姓宗族是溝裡家家族和澇池沿家族,溝裡家王姓家族,取名字譜是 : 道德興成萬世同春。澇池沿家族取名字譜是: 文玉全培百敬塘記永生茂。

關於往前追宗,其中一宗族清道光年前由鄰近一多王姓的大村遷來。另一王姓宗族從何而來,何時而來一無所知。再往遠追都說是由山西大槐樹而來,均只是口傳。

我曾專門在鄰村瞭解王姓人來路事,均無資料,沒啥收穫。情況是宗糸小而雜,盡是些無頭斷頭事,無從追宗。所以,情況的存在和介紹也只能就此而至了。


琵琶嘴


你好,我是江蘇淮安的,姓王,我爺爺就是兆字輩。爺爺沒過世前聽他說過,祖上好像是安徽逃荒過來的,具體忘了,有時我也想找一找族譜,可是一大家貌似沒人關心。也就不了了之。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回家問問奶奶,她現在和我小叔家在一起生活,也許她老人家能知道點信息,今年94了,耳不聾眼不花。


隔壁老王116826266


我也是三槐堂王姓,家住蘇中的泰州,每年淸明節村中所有王氏家族都要聚會奠祖,從父輩開始向上推是按家譜起名的,再後來因沒有譜就隨意起名了。父輩是,存,宗,兆,登,加,這五代人是原來按家譜起名的。


游龍王龍山


找你家譜將面向世界展現中華禮儀之邦,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悠久的華夏文明!即將翻開歷史性的一頁!目前記載用戶量數十萬條,彙集全球22個國家及地區數萬個家族家譜!每天都在自發增長家族精英人群[強][強][強][強][強][強]

找你科技當前已經成立設計研發中心、文化傳播中心和文化產業中心,找你產業集群將涉及文化教育、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和文化金融領域。

今天的找你家譜在大數據時代應運而生,符合國情和國家發展需求,適應當代社會發展形勢,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我們將以獨特的優勢,及大眾良好的認可度而獨具一格,其未來商業價值不可估量。產品的實用價值與商業價值巨大,市場幾乎一片空白!!

限量誠邀全國姓氏代理合夥人,鎖定一個“姓氏”代理消費權,年利潤可達百萬千萬級,搶佔市場先機!共享互聯網文創產業消費利潤!獨享一方財富!

驚喜與先機總是留給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錯過了騰訊、阿里巴巴、百度、滴滴、美團、攜程……等這些互聯網巨頭,你還想錯過【找你家譜】全球人文社交大平臺嗎?

歡迎下載找你家譜 1.5.4安卓版

http://fir.im/FindUTEST

蘋果商店直接搜索找你家譜


開心就好61272039


我的爺爺是鎮江丹徒東鄉丁崗人後遷至江北如皋市石莊鎮,他兄弟四人,老大老二在石莊,老三老四在丁崗,五幾年老四曾來過石莊住了幾個月,據他們老人講本支是東晉時從山東琅玡遷至鎮江,輩份排字是“本立道生”我爺爺是本字,我是生字輩。據瞭解丁崗現在發展非常好,如皋這邊也不錯,是百強縣第二十六名。六十年沒有聯繫也不知道老家王氏現在情況?只知總體情況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