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什么时候写垂露什么时候写悬针?

云卷云舒80156


'悬针'与'垂露'是对唐以后楷书中长竖画的形象描述,'悬针'的意思是长竖的收笔尖细如吊着的缝衣针;'垂露'的意思是长竖的收笔处如挂于叶尖的将滴未滴的露水。这两种笔画在其他书体中鲜见,行书中有,但也可说是借用来描述其中出锋收笔的长竖和回锋收笔的长竖,形状并不典型。

'垂露'与'悬针'都是针对长竖而言,用'悬针'必须是一个字的末笔,'垂露'沒有这个限制。可以简单地概括二者的使用:左竖垂露右可悬,中竖穿顶收笔尖。这句话的意思是左竖都用'垂露',右竖可用'悬针'也可用'垂露'。中间的竖画如果是顶端没有被其他笔画盖住的就'悬针',如'中'、'牛'等,如果有其他笔画盖住就用'垂露',如'干'、'午'等。

必须强调的是所有用'悬针'的笔画都可用'垂露',反之则不可,道理就不细说了。


一连二


悬针竖指的是竖画收笔是尖的,像针一样,一般作为主笔出现在一个字当中,往往一个字最中间的竖画会用悬针竖。比如说“中、干、甲、平、”字。

垂露竖也是一个很形象的笔画,垂露竖的收笔需要回锋,最后在笔画的末端形成一个露珠形状的收笔,所以称为垂露竖。垂露竖的写法就比较随便了,基本上可以用到任何地方。比如“木、来、门、内、未”还有很多字,既可以使用悬针竖,也可以使用垂露竖。


总之,关于竖画的写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竖画并不牵扯到整个字的结构,同样一个字的竖画,换成了悬针或者垂露,对于字的改变并不是很大,更不会影响字的识读。

而通常来说,一般的悬针竖都可以写成垂露竖,一般不会把垂露写成悬针。不过这种说法仅仅限于楷书和行书,隶书、篆书少有这种说法。



不二斋


简单讲这两个都属竖,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简单把竖分三,短竖,垂露,悬针。

1.写竖时,一般底下有横划拦住,拦过来的,必定是上重下轻(前提条件为头部是露出的),简单概括为伸头挡脚的,必定是上重下轻。

2.反之头挡脚露的就应上轻下重。



3.如果较居中的穿头穿尾的就常规写(垂露的标准形)。意思为在横的上方为上重下轻,在横的下方,下半部为上轻下重。


而悬针竖呢?底尖,用在字的最后一笔。垂露竖与悬针的联系区别为:能写悬针竖的地方都可以改成垂露竖,但是能写垂露竖的地方不一定能改悬针竖。




如果按大的归纳:凡是靠近四角的笔划较重,中间的比较轻。这也就是写字自然节奏的形成。


墨影隨行


悬针和垂露是两种不同竖的写法,一般在楷书中应用较多。其规律性比较明显。现将我在教学中总结的如何使用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几种情况说明如下。

垂露竖的三种使用情况:

1,不出头的中竖,如干,甲,下,午,不,平;

2,汉字的左竖。如左耳旁,单立人,双立人,木字旁,门,问,间,等等

3,特例,如独体字木,术,本(等出头的中竖)

悬针竖的三种使用情况

1,出头的中竖。如十,中,申,牛,半……

2,右耳旁(亦可视为出头的中竖)

3,特例:如羊,千,卜等个别字。

(注意带有规律性的,但不是绝对的)




周明书法146506711


我是书法专业的,其实只要多临帖,这个问题很简单。

在书法中,笔画与笔画之间的书写必须是相连的,即起承转合严丝合缝。所以,一般情况下,竖画是字当中的最后一笔,就用的悬针竖。如果不是最后一笔,那就必须连接下一笔,在连接时自然会形成垂露竖的形状。

现在很多人写垂露竖,都是故意向右上绕个半圈(如图所示),这就成画字了,根本不是写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连笔,都走外绕路线的。比如“同”的第一笔竖画连接下一笔横折钩,是从竖画左上角出笔,绕一个弧形连接横画。而不是直接往上走笔,连接横画。这种用笔是有利于整字结构成团状,不至于散掉。这就是垂露竖形成的原因。其实,隶书到楷书的转变,出现了钩,也是因为连笔带出来的,后来楷书定型,这种钩就成为楷书区别于隶书的一个特征了。



说文解字99


看一幅书法的美,竖画因收笔不同,有“悬针”、“垂露”的区别,它们的形式美各领风骚。个人书写习惯则是悬针竖多用于笔画较单薄的字,如“个、千、牛、十、车”等单脚独立的字,垂露竖则相对显得厚重,用途也相对广泛,当然这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作品篇幅和格式的不同,还要灵活运用和富于变化。





吴林富167633947


竖画在一个字的中间的时候一般会用悬针的写法,其他时候都可以写成垂露竖。





书法初学


书法竖笔何时写悬针,何时写垂露。有一定规律,却也书无定式。

悬针、垂露在楷、行中较为多见。多数情况在一个字主笔为竖笔且没有撇捺时用悬针,如中,十,军,华;有撇捺的笔画用竖钩或垂露;如东,来,木;垂露也多用见于左侧偏旁,如亻,阝部,当然书无定式,也有主笔用垂露。

至于在创作中用垂露还是用悬针,这需要临帖,读帖,体会古人写字的思想,融合于自己的创作实践。

以上是末学对临写中悬针垂露写法应用的一点浅见,还望诸位老师、同修多多指正。


泊云堂


本人是书法爱好者,对书法理论不通。只能憑在綀字过程中的体会,说几句外行话:书谱有《悬針垂露之异》的说法,顾名思义:悬針,在写字中,一些笔法,如同一根針落在宣纸上,而且要露出鋒来。这种笔法一般用在字的主笔上,或字的最后一笔上。垂露如同水柱由上面滳下来那样,落在纸上,不能露锋,给人一种停顿的视觉。因此,在创作书法作品中,根据夲人的意愿来应用。如写行书,可交替使用,在作品最后一字中,用得比较多。


助人是德


看启老的字,竖即不是悬针也不是垂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