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和棒有何區別?

吶喊10832512


在人類歷史上,棍子和棒子可以說時使用最早的武器了,在舊石器時代到來之前,剛剛下地的南方古猿就已經開始嘗試用木棍木棒來自衛了。從舊時期時代一直到今天,棍子和棒子都可以說是最方便最簡單的武器,簡單歸簡單,棍棒的殺傷力可是很大的,下去一通亂砸,管你什麼三頭六臂,通通砸死。



在最開始的時候,棍棒是沒有明顯區別的,周朝的時候,棍棒屬於五兵之一,名曰“殳”,就是木棍一頭套上青銅箍,來增強武器的打擊強度。再後來,棍棒脫離了一線部隊,成為了守城用的武器,可以將攀上城牆的敵人砸下去,素有中國“鏈枷”之稱的盤龍棍就是很好的城防兵器和剋制騎兵的武器。


因為棍棒的殺傷力短了不如錘,長了大開大合的不利於步兵結陣,在騎兵裝備的話殺傷力會大打折扣,所以真正讓棍棒興盛起來的是民間的武術流派。因為官府禁止的兵器裡面是沒有棍棒的,所以民間的長兵器裡面長棍大棒就成了首選,那棍棒是合適開始有了明確的區分的呢?

關於棍棒的區分,說法有很多,不過綜合一下來看,棒子就是棍子加了附件,還有就是棍子上下一般粗細,棒子整體粗細不一。打個比方,孫悟空的金箍棒就是一根玄鐵神棍兩頭套了倆金箍,然後就兩端粗,中間細,這就成了棒子,武松的哨棒是手握的一段細窄,中空,可以吹鳴,另外一頭粗大,用來打擊。像什麼少林長棍、短棍,都是一般粗細沒有區別。雙截棍的鼻祖盤龍棍,也只是加了個鐵鏈子,兩節短棍一般粗細。所以這樣我們就很清楚了,

棍棒的區別,就是棒子粗細不一,棍子整體均勻,但是棍子上如果加了物件使得粗細有了變化,那棍子也就變成了棒子。不過不管是棍子還是棒子,使用方法都是大同小異,區別在於長短罷了。


火器工坊


棍棒的區別就在於棍是粗細均勻,而棒是一頭粗一頭細的。
這從我們日常用語中就能體現出來,我們會把玉米叫做棒子、稱呼骨頭的時候叫骨頭棒子、最直接的就是棒球棒了。這些東西的形狀無一例外,都是一頭粗一頭細。


棒作為武器,我們第一印象就是金箍棒。同樣金箍棒也反應了這一特點,我們都知道金箍棒縮小之後像一個繡花針,針一定是尖頭的,也就是說它一頭是細的。如果是一般粗,縮小了只能叫鐵絲。


但實質上,棒不同於棍,它並不是一種獨立的武器(狼牙棒等改裝版除外)。
棒實質上是另外一種武器的訓練用具,這種武器就是槍。
這很好理解,在軍隊中平時訓練避免誤傷就不加裝槍頭。戰時只要在細的一側加裝槍頭就可以作戰,實在不行直接削尖了也行。

《水滸傳》中的林沖就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不是說他教兩種兵器。他教的就是槍術,只是平時用棒訓練。


丁見龍


字典上棍子的意思是,用樹枝,竹子截成的長條形東西,也有金屬製成的。

字典上棒子的意思是棍子,多指粗而短的。

所以,我更加偏向於認為棍是長而細的,至少和棒相比是這樣的。

比如功夫裡面,苦力強使用的五郎八卦棍,是不是又長又細啊。

我們那裡,蒙城,老人拄的柺杖,也叫做柺棍,多是用樹枝做成的。

不過棍也有比較短的,比如,雙截棍。

至於棒呢,我們那裡稱玉米為玉米棒,又粗又短,還有就是棒槌,還有狼牙棒,不過也有長的,比如孫悟空的金箍棒。

所以,我覺得它們兩字有的時候有所交叉,不過多數的棒是短而粗的,棍是細而長的。

我們把這個稱為棍子。


小幸福的萌萌雷


這個問題還真沒去研究過,不過可以談談我的個人理解。刀、槍、棍、棒、斧、鉞、鉤、叉,可見棍是棍棒是棒,在形上棍棒應該是一致的,唯一不同應該在質上。棍法走柔的路線,棒法走剛的路線,這一點就如槍和矛的道理一樣。矛用的是硬木材質直來直去大開大合,槍用的白蠟杆靈動多變。所以我認為棍應該用的也是白蠟杆,棒用的是硬木。我們聽過狼牙棒,沒聽過狼牙棍。狼牙棒是馬上兵器,藉助馬力而擊之,走的就是剛猛霸道的路子。而在觀少林棍法,由上致下藉助身體的力量劈擊在地,如果是硬木只有兩種結果。一種棍斷了,一種棍的材質好地又硬,會反傷自己,所以少林棍是有彈性的。棍是柔勁,棒是剛勁,棍是軟的,棒是硬的。個人理解,不周之處請各位大俠海涵。




劍俠書生


推薦答案:

我比較喜用雙柺(拐的最直觀形式就是歐美國家的那種丁字警棍,長過手及肘的短棍有隻小握把的那個就跟拐差不多啦,我怕好多人都不知道才這麼說的,這個關於拐的解釋要是被我師傅知道非打我一頓),這幾天幾位師傅和師兄都在討論棍棒的區別,拐的有些招式是從雙棍和雙棒演化而來,所以這幾天都在爭辯和互相印證。我只知道棍齊眉棒齊胸,只是長短和粗細有別,使用起來的招式和路數有區別嗎?

下面這些就是自言自語了,大家可以忽略。

拐呢,其實聽師傅們說是從八仙鐵柺李那傳下來的的,只不過鐵柺李用的是長拐而且是單拐,現在用這種長拐的師傅已經非常少見了,我這麼多年只見一人用過演練過,還並不是他自己的擅用兵器。

我喜用雙柺,可攻可防,現在的拐是屬於防守居多的兵器,最多隻傷人而不殺人。

其實據我瞭解的拐類武器,大多數都是傷人和致死的兵器,比如八稜金拐每支重達二十餘斤,全靠長端頂上那隻多稜尖錘傷人,若被擊中就是骨斷筋折甚至腦漿迸流;刀拐更不必說,就是一把將刀柄橫置在護手上的利刃,原來所謂的刀柄和刀身全部都是帶鉤帶刃的長短刀,沾著即死挨著即亡。

現代拐大多是像歐美警棍那樣的棍拐,這也是我們師徒眾人一直在討論棍與棒的套路區別的原因,現在大部分是覺得拐的套路和招式有很少一部分是從棒演化來的,棍的非常少或是幾乎沒有。

當然了,現在一般我們所說的拐是屬於短拐,而雙柺絕大部分也都是,即是我們今天所認知的“拐”,其實拐的原型是長拐,就是老年間腿腳殘疾的人拄的那種柺棍演化出來的,現在的短拐和雙柺都是從長拐演變過來的。


籃足學堂


棍瘦長;棒胖短。


命理創論


棍和棒有何區別,在一般情況有時很難區分;比如,叫他人拿根棍子,你該怎麼拿,是長,是短,是粗點,還是小點,沒有具體依據;再說棒,棒不過也是個粗述概況,沒有確切的用途;只不過在使用時,被人們規定客套說棍與棒,常見的是武刀弄棒(棍),三節棍(棒),棒球,哥爾夫球棒等等,作為特定用途區分開來。


自信110487701


最大區別是,棍和棒的寫法不一樣。


山水客7


棍,通體粗細一致不分頭尾為棍。棒,一頭粗一頭細有固定手持位置不分頭尾為棒,也就是說粗者為頭可以,細者為頭也可以。杵,兩頭粗中間細,手持中間用來搗砸為杵,杆,一頭粗一頭細細者為頭粗者為尾叫杆,杖,可手持的棍棒杵杆的總稱,太粗而不能手持的不能叫杖,比如槍桿也可以叫槍杖,船上的桅杆太粗不能手持,就只能叫桅杆而不能叫桅杖,能手持的棍子可以叫棍杖,超過一掌之合的大棍子只能叫棍。


155142585569


棍,原木粗糙隨處可採,不限木質品種,用途廣範。棒,木頭經過加工,有木頭品質講究。好的木質加工精細,可以用武術武器。一種品質加工後就是平常使用。貴重木質精細加工後有收藏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