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黃賓虹與齊白石都不待見號稱“五百年來第一人”的張大千?有哪些依據?

幽草Vic


俗話說文人相輕,畫家也不例外。更何況,張大千的行事為人本來就廣受詬病,如果黃賓虹齊白石等人不喜歡張大千,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當然,萬事講證據,不能只靠邏輯推理。黃賓虹不喜歡張大千,那是有明確證據的。黃賓虹是相當典型的傳統士大夫,他畫畫從沒考慮過賣錢,這一點與必須以此為生的張大千大異其趣。黃賓虹不賣畫,卻喜歡替人鑑定字畫,無疑對書畫市場有影響,這就給張大千逮住了羞辱他的機會。張大千公開揭露,說那些經黃賓虹鑑定為石濤真跡的作品,其實是他偽造的。他這一鬧,壞了黃賓虹的江湖名聲,兩人關係肯定好不了。

張大千愛炒作,市場也喜歡這種熱鬧。黃賓虹講修養,不摻和。可他也有很重要的“捧角”。譬如傅雷,他手裡有筆,西洋美學的底子很厚,捧起黃賓虹來高屋建瓴,對畫家後來的藝術地位舉足輕重。捧一個人,就得踩一群人。傅雷為了捧黃賓虹,最愛踩的就是張大千。說張大千膚淺流俗,不深刻。這些話雖然不是黃賓虹說的,但顯然得到黃賓虹的默認。這樣一來,黃賓虹不待見張大千,看來證據確鑿。

齊白石與張大千的關係卻比較微妙。稱張大千“五百年來第一人”的人是徐悲鴻,而徐悲鴻對齊白石也是讚譽有加。可見齊張二人在藝術上是有共通之處的,不然就不會有“南張北齊”的說法。分量差不多的兩個人互別苗頭,也可以理解。不過好玩的是,張大千對齊白石多次表達善意,齊白石卻沒有投桃報李,反而不給好臉色,讓首度來訪的張大千吃閉門羹。後來兩人有些交往,但還是剃頭挑子一頭熱。20世紀50年代,張大千見了畢加索,還借畢加索之口大讚齊白石。雖說畢加索的讚揚不可考,但傳話者張大千的氣度還是值得佩服的。要知道,一向自衿自信的張大千那一回可沒有說,畢加索猛誇的人是自己。


西閃


題主說的不待見,就是不喜歡吧!這位張大千就是‘當今最負盛名的國畫大師’曾在亞,歐,美,舉辦了大量畫展,被西方畫壇讚譽為‘東方神筆’。 徐悲鴻先生曾說過,張大千為‘五百年來第一人也!如果說黃賓虹和齊白石都不待見張大千,應該有以下原因。

張大千山水作品

張大千作為小一輩,年齡上比齊白石和黃賓虹小三十多歲,據說曾經用假“石濤”換了黃賓虹一幅真“石濤”,黃賓虹可是當時的鑑定專家,因此這事黃賓虹一直對張大千有怨氣,這也是一個原因。

張大千山水作品

都知道張大千先生作偽水平很高,特別是他臨摹石濤和八大山人的作品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騙過’不少鑑別大師和很多大收藏家、鑑賞家都難以辨認,黃賓虹是其一,就連大收藏家陳半丁先生,也曾收藏過張大千的假石濤畫冊,還在家裡邀請好多社會名流及眾好友一起欣賞,在當時被傳為笑談。

張大千山水作品

據說山水畫大師黃賓虹曾在一則日記中記載:雲‘鄙見於大千素不欽佩,觀其所臨敦煌古蹟,多以外形為重,至唐人精神,全未夢見,而竟標價至五百萬元’ 意思就說:張大千把臨摹來的敦煌壁畫定價過高 ,一副壁畫竟要500萬元,這是在抬高自己的身價,這種風氣令人極為憎恨。由此看來‘假石濤畫那個事,黃賓虹沒忘記,還一直對張大千耿耿於懷,還是心有怨氣。這是不是不待見的原因?

黃賓虹山水作品

相比同時代黃賓虹,張大千和齊白石交往卻較少,我們僅能知道的一次,是大師李可染記載的一件事,有一天前來拜訪齊白石先生,在門外寄給管家一張自己的名片,管家交給齊白石,先生看後給管家交待,就說我不在家,其實當時齊白石就在家裡作畫,李可染提醒老師‘這是張大千’,齊白石說:我向來不喜歡這種造假畫的人。說明當時的張大千已經很有名了,但是齊白石認為張大千在繪畫造詣上品行不端,不願意和張大千交往,就是不待見,不喜歡張大千。

齊白石作品

假如確有其事,那麼黃賓虹與與齊白石不待見張大千的理由就可確定無疑了。

今天,我們能看到有真實記載的是:黃賓虹與張大千及二哥張善孖關係融洽,如“1932年與善孖、黃賓虹、謝玉芩等人同遊浦東顧氏園觀桃。黃賓虹作《平遠山水圖》及詩八首相贈。還有張大千與陳半丁曾經也相談甚歡。

謝謝大家閱讀,感謝邀請,能在頭條悟空問答相遇,也是有緣,願大家相互探討相互關注!


旅遊八戒行


很多傳說,都僅僅是傳說,硬要找依據,也不大好找。

但是可能性是有的。

畢竟,同行是冤家,文人相輕。

這種情況,延續幾千年了,今後還是有的。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在當下,明星之間,不也互相看不起互相炮轟麼?

這都可以理解。


人文之光


近代審美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有兩大進步:真誠和力量,真誠的基礎是愛而力量的來源是信心。而張大千的畫作高妙華麗是缺乏真誠和力量的,這與他深研佛理審美有關,而黃賓虹齊白石都是真誠而樸實的,自然不太可能賞識張大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