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黄宾虹与齐白石都不待见号称“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有哪些依据?

幽草Vic


俗话说文人相轻,画家也不例外。更何况,张大千的行事为人本来就广受诟病,如果黄宾虹齐白石等人不喜欢张大千,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当然,万事讲证据,不能只靠逻辑推理。黄宾虹不喜欢张大千,那是有明确证据的。黄宾虹是相当典型的传统士大夫,他画画从没考虑过卖钱,这一点与必须以此为生的张大千大异其趣。黄宾虹不卖画,却喜欢替人鉴定字画,无疑对书画市场有影响,这就给张大千逮住了羞辱他的机会。张大千公开揭露,说那些经黄宾虹鉴定为石涛真迹的作品,其实是他伪造的。他这一闹,坏了黄宾虹的江湖名声,两人关系肯定好不了。

张大千爱炒作,市场也喜欢这种热闹。黄宾虹讲修养,不掺和。可他也有很重要的“捧角”。譬如傅雷,他手里有笔,西洋美学的底子很厚,捧起黄宾虹来高屋建瓴,对画家后来的艺术地位举足轻重。捧一个人,就得踩一群人。傅雷为了捧黄宾虹,最爱踩的就是张大千。说张大千肤浅流俗,不深刻。这些话虽然不是黄宾虹说的,但显然得到黄宾虹的默认。这样一来,黄宾虹不待见张大千,看来证据确凿。

齐白石与张大千的关系却比较微妙。称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的人是徐悲鸿,而徐悲鸿对齐白石也是赞誉有加。可见齐张二人在艺术上是有共通之处的,不然就不会有“南张北齐”的说法。分量差不多的两个人互别苗头,也可以理解。不过好玩的是,张大千对齐白石多次表达善意,齐白石却没有投桃报李,反而不给好脸色,让首度来访的张大千吃闭门羹。后来两人有些交往,但还是剃头挑子一头热。20世纪50年代,张大千见了毕加索,还借毕加索之口大赞齐白石。虽说毕加索的赞扬不可考,但传话者张大千的气度还是值得佩服的。要知道,一向自衿自信的张大千那一回可没有说,毕加索猛夸的人是自己。


西闪


题主说的不待见,就是不喜欢吧!这位张大千就是‘当今最负盛名的国画大师’曾在亚,欧,美,举办了大量画展,被西方画坛赞誉为‘东方神笔’。 徐悲鸿先生曾说过,张大千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也!如果说黄宾虹和齐白石都不待见张大千,应该有以下原因。

张大千山水作品

张大千作为小一辈,年龄上比齐白石和黄宾虹小三十多岁,据说曾经用假“石涛”换了黄宾虹一幅真“石涛”,黄宾虹可是当时的鉴定专家,因此这事黄宾虹一直对张大千有怨气,这也是一个原因。

张大千山水作品

都知道张大千先生作伪水平很高,特别是他临摹石涛和八大山人的作品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骗过’不少鉴别大师和很多大收藏家、鉴赏家都难以辨认,黄宾虹是其一,就连大收藏家陈半丁先生,也曾收藏过张大千的假石涛画册,还在家里邀请好多社会名流及众好友一起欣赏,在当时被传为笑谈。

张大千山水作品

据说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曾在一则日记中记载:云‘鄙见于大千素不钦佩,观其所临敦煌古迹,多以外形为重,至唐人精神,全未梦见,而竟标价至五百万元’ 意思就说:张大千把临摹来的敦煌壁画定价过高 ,一副壁画竟要500万元,这是在抬高自己的身价,这种风气令人极为憎恨。由此看来‘假石涛画那个事,黄宾虹没忘记,还一直对张大千耿耿于怀,还是心有怨气。这是不是不待见的原因?

黄宾虹山水作品

相比同时代黄宾虹,张大千和齐白石交往却较少,我们仅能知道的一次,是大师李可染记载的一件事,有一天前来拜访齐白石先生,在门外寄给管家一张自己的名片,管家交给齐白石,先生看后给管家交待,就说我不在家,其实当时齐白石就在家里作画,李可染提醒老师‘这是张大千’,齐白石说:我向来不喜欢这种造假画的人。说明当时的张大千已经很有名了,但是齐白石认为张大千在绘画造诣上品行不端,不愿意和张大千交往,就是不待见,不喜欢张大千。

齐白石作品

假如确有其事,那么黄宾虹与与齐白石不待见张大千的理由就可确定无疑了。

今天,我们能看到有真实记载的是:黄宾虹与张大千及二哥张善孖关系融洽,如“1932年与善孖、黄宾虹、谢玉芩等人同游浦东顾氏园观桃。黄宾虹作《平远山水图》及诗八首相赠。还有张大千与陈半丁曾经也相谈甚欢。

谢谢大家阅读,感谢邀请,能在头条悟空问答相遇,也是有缘,愿大家相互探讨相互关注!


旅游八戒行


很多传说,都仅仅是传说,硬要找依据,也不大好找。

但是可能性是有的。

毕竟,同行是冤家,文人相轻。

这种情况,延续几千年了,今后还是有的。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在当下,明星之间,不也互相看不起互相炮轰么?

这都可以理解。


人文之光


近代审美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有两大进步:真诚和力量,真诚的基础是爱而力量的来源是信心。而张大千的画作高妙华丽是缺乏真诚和力量的,这与他深研佛理审美有关,而黄宾虹齐白石都是真诚而朴实的,自然不太可能赏识张大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