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這個機場貴賓室就是酒店

機場,原本只是旅行中的過渡空間,匆匆趕到,速速離開,不過是"出發"與"抵達"。但別忘了,從機場開始,旅行就已經啟程,離開熟悉地帶,機場也是旅行目的地。它比我們想象中豐富,更有啟發性。

1998年以前,香港機場還在人口稠密的九龍城,名叫啟德機場。客機低空掠過公寓大樓樓頂構成了幾代香港人的集體記憶。而大多數我們同齡大陸人意識裡的香港機場都是隨著香港迴歸、自由行開放開始的,那時候,已經搬到了大嶼山赤鱲角。

1998年7月7日早上,國泰889航班順利降落,標誌香港國際機場正式啟用。佔地1255公頃,從啟德機場的一條跑道拓寬為兩條,173個停機坪,是全世界最大的機場之一。

填海工程裡,機場只是很小的一個部分,因為機場從來不是遺世獨立的,還要配合接駁樞紐。也因此,西區海底隧道、青馬大橋、北大嶼山快速路和機場快軌,35公里長的交通線路同步開建,也才有了我們現在機場快線直達香港島,也可以在九龍值機、行李先行託運。

我的一位從事金融業的香港朋友曾跟我說過,和香港人的高效一脈相承,香港機場也是快節奏,"我們本地人一分鐘就可以通關了"。

算起來,從通行證到IC卡,如今,非香港本地人也享受到了這種快捷。當然,也有人說,沒了本本上的一枚章,好像少了點儀式感。

當我們一味用"香港精神"誇讚香港機場的專業高效之餘,TVB《衝上雲霄》的熱播,為機場增添了新的話題和浪漫色彩。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登上T2航站樓頂樓,但還是有不少妹子懷著對Sam哥的愛慕,補了妝,減緩了在機場的步速。

《衝上雲霄》拍了兩部,電影上映也過去了3年,如果說香港機場依然很香,大概是它從來逛不厭。室內設計師餘大青常年往返杭州和香港,但她依然會比規定值機時間早到2小時。化妝品還是會便宜,酒吧喝一杯也是常態,這麼磨蹭一遍才捨得回去。

有人會在得知航班延誤時區看一場電影。翔天廊UA IMAX影院有著4D超立體巨幕影館,巨型銀幕大約5層樓高。

旁邊是一個類似航空博物館的小展館,15港幣就可以上skydesk機場展望臺。那裡是怕大片的好去處,有日落,有飛機。

我身邊那些年輕媽媽不怕帶娃去機場,是因為8個兒童遊樂區足夠讓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在香港,這個機場貴賓室就是酒店

在香港,這個機場貴賓室就是酒店

在香港,這個機場貴賓室就是酒店

而我,因為體驗一下這次國泰航空開通的香港-都柏林直飛航線,在香港逗留了很久。24小時值機也讓我更早進入貴賓室,事實證明,儘管預留了5個小時候機,依然被體驗感塞得滿滿當當。

在香港,這個機場貴賓室就是酒店

在香港,這個機場貴賓室就是酒店

寰宇堂,很多人還是對它懷有依戀

繼寰宇堂、玲瓏堂後,玉衡堂幾乎以"酒店"的形態存在機場中。65號登機口旁的商務艙貴賓室以長條形區呈現,功能區依次往裡。提供餐前小吃、奶酪拼盤、沙拉、魚盤的嘗味坊,充滿熟食店風格;

在香港,這個機場貴賓室就是酒店

設計靈感源自亞洲街頭餐車的定製咖啡車,可以喝到續命咖啡;以擔擔麵、雲吞麵著稱的風味坊,因為有了這兩個強項後,精緻快餐都被比了下去;

在香港,這個機場貴賓室就是酒店

在香港,這個機場貴賓室就是酒店

提供各種風味沖泡茶以及能量果汁的茗茶坊已經靠近裡面;

在香港,這個機場貴賓室就是酒店

而最裡面則是14個便捷淋浴房,一間小小的淋浴間,全套Aesop,洗面奶、浴巾、爽膚水都已備好,拎包入室;

在香港,這個機場貴賓室就是酒店

在香港,這個機場貴賓室就是酒店

洗漱完再登機

恬靜間相當於休息區,可以在裡面睡覺。位於63號登機口旁的頭等艙貴賓室甚至還有按摩服務,我覺得一天都玩不過來。

當然,因為是機場貴賓室,隨處都有航班信息電子屏,記得隨時查看,或是注意聽機場廣播。

在香港,這個機場貴賓室就是酒店

洗完澡,吹乾頭髮,我找了一個舒服的沙發坐下,抽出抽屜,把所有電子設備都接上電源。人在移動過程中還能保持電池滿格是一種幸福。

在香港,這個機場貴賓室就是酒店

機場真的是一個充滿靈感的地方,人們在這裡停留,又馬上起身,因為時間的不同,呈現在他們臉上的神態也不同,有人從容不迫,有人開始小跑,有人專心敲打鍵盤,有人喝上一杯。酒吧沒有單一麥芽,卻有調得很讚的雞尾酒,一個金髮高個子男人說"emm,給我一杯最奇怪的!"

在香港,這個機場貴賓室就是酒店

如果機場再有一個健身房就更好了。

在香港,這個機場貴賓室就是酒店

在香港,這個機場貴賓室就是酒店

在香港,這個機場貴賓室就是酒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