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和苏27,哪个机动性更好?

兵器次元火炎焱燚


F16鹰隼战机和和苏27侧卫战机不是一类飞机,前者属于轻型飞机,后者属于重型飞机。要对比它们的机动性,只能看一些数据了,但这些数据很多时候并不能说明问题。由于飞机空战的形势是瞬息万变的,飞行员的操作和判断也非常的重要。总的来说,从硬件角度出发,苏27作为重型机,在制空作战中,更有优势一些。

苏27和F16没有在空中较量过,倒是苏27跟F15曾经发生过近距离的对抗,但双方不是战争,只是互相试探着对抗了一次。从这次的情况看,F15似乎是输给苏27了。从美国空军对F15和F16两款飞机的使用习惯来看,打空战主要用F15,是主力的空优战机。F16算是第二选择。这其实也说明了美国人对重型机和轻型机空战能力的判断了,美国人自己内部空战测试的结果,很可能是F15取胜。在双方知根知底的前提下,或者是完全不怎么了解的前提下,重型机优势还是略微大一些。

苏27和F16的对比,美国内部有过一些模拟对抗,前提是美国从乌克兰那里获得了一些苏27的战术飞行资料。根据这些资料,能够判断苏27的战术模式和操作习惯。在这个前提下,F16飞行员有策略的针对苏27的弱点来进攻,扬长避短,轻型机也是能战胜重型机的。至于对比两者的发动机数据,推重比等,重型机的优势是明显的。如果对比机动作战能力的话,还是苏27更好。

苏27是个大家族,比f16的家族更大一些。苏27后期的改型要比f16后期的改良更成功,我个人认为苏27飞机的机动性能更好。


兵说


F16与苏27应该是没有交过手的,但是演习中有过。美国曾经在乌克兰买到过几架苏27,经常在自己家里练习苏27与F15、F16的对抗,与其他国家交流中,也会涉及F16与苏27、苏30的对抗。

不过F16和俄制的最先进的米格29倒是对抗过。中国战地记者就有记录,在科索沃战争时期,南联盟当时装备最先进的战机就是米格29,而且米格29月F16有过实质的交锋,当然米格29的损失更大,而F16也被击落过1~2架,击伤过几架。

而F16与米格29都是非常强调战机的机动性,两者性能参数接近,这样的战机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平手。毕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有预警机、电子战战机、干扰机、还有全球导航卫星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系统支援,而南联盟出了地面雷达制导,其他就只能靠米格29自身能力了,很多时候可能米格29还没有发现敌人,自己就已经被锁定攻击了。天空的米格29搜索目标还被北约的电子干扰所压制,雷达上显示就是一片雪花,很难得到地面雷达的支援,损失惨重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科索沃战争的时候,南联盟很多的飞机、坦克在地下掩体里保护得很好,并且造了大量的模型飞机、模型坦克,这也是南联盟给世界上了一课,那些模型里面还有小发动机在发电产热,让北约侦察到那里有坦克,有飞机,红外特征非常明显,于是铺天盖地的一通乱炸,结果全是假目标。

后来南联盟撑不住投降了,于是北约要求南联盟3天内撤走,结果南联盟要求1个月,北约认为你有什么东西可以撤的,你得东西都没我炸没了嘛!后来谈判好像是15天,撤离的时候北约傻眼了,飞机从山体工程中慢慢开出来,然后飞走了;坦克从地下工程中开出来,然后运走了。那炸了这么多的目标是什么?那显示是假目标了。

说偏题了,来说说F16和苏27的机动性,两种战机的机动性都非常好,苏27号称世界机动性最强的三代机,而F16的机动性同样被吹上了天,不过我认为如果F16和苏27在公平情况下决斗,苏27会完成F16,应为苏27整体性能摆在那里,就是强。但是如果F16和苏27近战狗斗,同样机动性出色的他们,F16凭借自己的轻巧会有更优秀的操控性,F16狗斗占优。前几年还听说苏27与歼10狗斗是干不过歼10的,当时报道一出来,很多军迷认为不可能,反正我是认为可能的。


狼烟火燎


来看看F16的基本情况。采用放宽静稳定性技术,即放松了对静稳定性的严格限制,气动中心可以很接近重心,也可以重合,甚至在重心前面。飞机的静稳定性则变得极小或不稳定.因而飞机在低速飞行时静稳定度是负值,飞行时主要靠“增稳系统”自动控制舵面,保证稳定飞行;在高速飞行时,飞机的静稳定度才为正值。这样做的优点是可减小尾翼尺寸,降低结构重量和阻力,改善飞机的操纵性和机动能力。 使用复合材料。 F16飞机的尾翼采用复合材料,比采用铝合金材料的尾翼轻30%。 F16飞机的座舱它采用气泡式座舱盖,飞行员的视界很宽,其上半球的视野达360度,侧向为260度,前后为195度,侧下方40度,前下方15度。飞行员的坐椅能向后倾斜30。这有利于提高飞行员的抗过载能力,据称其短时间的抗过载能力可达8—9g。为便于飞行员在身体后倾状态下操纵飞机,F16采用了前所未有的“侧杆”方案,即将驾驶杆装在坐椅的扶手上。这样也提高了在高机动环境下,驾驶员对飞机的控制能力。这使 F16具有结构重量轻,外挂载荷大,对空和对地作战能力比较好等特点。 由于F16飞机的气动布局先进;发动机的推重比高,因而其飞行性能、尤其是机动性能是相当不错的。F16的最大飞行速度与大多数第二代战斗机差不太多,约在M2左右;但其最大飞行表速大,可达1480公里/小时。由于F16飞机的推重比大、翼载荷低,因而机动性能相当好。F16在M1.5前的水平增速性能是相当好的。在高度6000米时,从 M0.9增速到M1.2仅需19秒钟,增速到M1.5需48秒钟。 F16的可用升力系数较大、翼载荷又低,所以瞬时盘旋角速度较大。超低空低速飞行时,其瞬时盘旋角速度可达25.5度/秒。稳定盘旋性能也较好,在飞行速度为M0.7时,其盘旋半径仅为650米。当飞行高度超过11000米、特别是进行超音速飞行时,其盘旋性能下降较为明显。 F16的升限并不很高,约18000米左右,但其爬升性能很不错。在海平面,其最大爬升率为305米/秒左右;在6000米高度,爬升率为183米/秒;高度为9000米时,其爬升率仍达120米/秒。当速度超过M1.5、高度大于I1000米时,爬升性能下降较快。F16飞机的气动性能较好、机内载油系数较高、发动机的耗油率较低,因而飞机的航程较大。其不带副油箱的航程为1825公里,外接3个副油箱时的最大转场航程为3800公里左右。执行截击任务时的作战半径可超过900公里;空中巡逻时的作战半径为700公里左右;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根据外接和飞行剖面的不同,其作战半径为440—1400公里左右。

F16整体设计可以说是天才设计,中低空机动性非常优秀

SU27原始设计参数除了最大马赫数2.34,升限1.83万米,其他参数在公开资料未见披露。但是,苏27很多改型,印度版本的SU30MKI在6096米的高空瞬时盘旋能力可以达到30度角速度,而F15只有15度,稳定盘旋能力也是SU30MKI占据优势,在这个高度上,F16稳定盘旋性能与F15接近而瞬时盘旋性能要好于F15,因此,可以推测SU27基本型瞬时机动性能与F16接近,应该在伯仲之间,其中稳定盘旋能力S27优势更加明显,因为印度SU30MKI的鸭翼会降低其稳定盘旋机动性。可以肯定,在1万米的高空,SU27的机动性能全面优于F16。在超低空F16的瞬时机动性能可能稍稍超越苏27。

如果SU27最新改版SU35,则其机动性是全面超越F16,在所有高度上都优于F16。

SU27是重型战斗机中机动性最为优秀的战机

应该说,F16是一款设计非常成功的中型战斗机。性能非常优秀,是第三代机里的佼佼者,加上强劲的发动机,其机动性依然有提升的空间。而从“勇士”飞行表演队采用SU27作为表演机充分说明SU27的机动性,而表演的技术难度很显然超越了美国“雷鸟”飞行表演队,而“雷鸟”机队就是F16战机,充分说明SU27的机动性在三代机中并非那么容易被超越的。


鶇飞天


这个问题美国最清楚,美国在苏联解体后从白俄罗斯搞到过苏-27战斗机,现在又从乌克兰购买了一批,人家买过去不是来围观的。而2016年一位教做“Aboo Valley”的美国军迷,在网上展示其偷偷在11月8日,在内斯利空军基地(大名鼎鼎的假想敌中队驻地)外围看到的苏-27与F-16进行模拟近距离格斗的场景。

Aboo Valley在文中描述,之前每天下午都有F-15和F-16进行超低空飞行的科目,但是当天下午一直安静了好几个小时,直觉告诉他很可能是不同寻常飞行的信号。

于是其到一处视野良好的水塘边静候,在当天下午15时到15时25之间,听到飞机飞行的噪音,然后观察到一架俄制苏-27“侧卫”战斗机,该机没有任何国家徽章或者识别符号。

接下来这架“侧卫”战斗机和一架F-16展开狗斗,双方进行了模拟拦截作战,发生在6000米到9000米高度,双方在每次交汇的时候展开狗斗。

关于战斗的描述其是用这样的话语:

这架机动性很强的“侧卫”是单座版本的苏-27P,它用自己最为强大的机动能力绕到F-16后方。我惊叹地看着这两架战机缠斗25分钟然后双双爬升并且飞回了格鲁姆湖限制空域。我的相机在整个接触过程中都保持了静音状态。”
如果按照其描述,那么这场模拟空战中,缠绕到F-16后方的苏-27的机动性能显然更胜一筹,至少不会比F-16差,事实胜于雄辩。

而进一步分析的话,其实苏-27和F-16在设计上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都采用中等展弦比的梯形机翼、都采用翼身融合大边翼设计、都采用静不稳定和线传飞控技术,这些都赋予其极其出色的机动性能。

但是相比较之下,F-16有个缺陷是其进气道处理过去粗犷,简单的皮托管进气道对于控制进气道气流和总压非常不利。
F-16机队里面美女地勤比例要高,因为较小的身材比较容易爬进F-16进气道里面进行维修苏-27最大的弊端是其滚转性能太差,一方面因为宽大扁平机身和较宽发动机距离不利于滚转,另一个方面其机身结构强度不够,曾披露苏-27在1.4马赫的跨音速滚转只能达到30度/秒,而歼-10可以达到200度/秒。


苏-27滚转问题最终解决方案是增强机体结构和TVC矢量


五岳掩赤城


(F16)

F16与苏27的机动性对比,毫无争议的是F16强。所有接触过F16的飞行员包括米高扬设计局试飞员Valery Menitsky、波兰空军上尉M.WI.czkowski都把F16称之为“能量怪兽”、“一级方程式赛车”,用以形容F16优异的持续盘旋、敏捷性能。F16是一种按照空战敏捷性优化的战斗机,优越的机动升阻比赋予了F16较低的角速度衰减和能量衰减,这也是F16在同代机中拥有最强的稳盘性能的原因,F16的最大稳盘角为25度,而苏27的稳盘值在1989的巴黎航展上已经通过苏霍伊的官方手册公开了:为21度。所以说苏27如果与F16陷入持续盘旋咬尾的局面,将会非常危险。

(F16与苏27在标准空战周期的对比)

同时F16再设计时运用了最新的空战周期(CCT)原理,该原理不是在比拼两种飞机的单一机动性能优劣,而是设计出在不同场合下能最快完成横滚、角度盘旋、反向横滚、加速等一整天机动动作的战机,这也让F16在瞬盘性能并不突出的情况下,在与幻影2000这种瞬盘性能非常好的战机比拼中,能多次率先获得发射角度窗口,土耳其的F16在爱琴海上空与希腊的幻影2000多次近乎实战的模拟空战中已经说明了这点,从双方的机载摄像机中可以看到F16在挂了2个机翼油箱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多次锁定幻影2000,而幻影2000只携带了一个机腹油箱。引入空战周期概念设计的F16,在瞬盘性能并不突出的情况下,却凭借着较低的角速度衰减,抢先完成了盘旋机动。

(眼镜蛇机动)

近距格斗中至关重要的滚转、亚音速加速性同样是F16全面优于苏27,可以说F16是同代机中亚音速加速性最快的飞机,而滚转方面F16滚转可以超过300度/秒,同代机中仅次于幻影2000。苏27就比较惨了,宽间距发动机布局和没有机翼副翼舵面的设计让苏27的滚转性能在同代机中垫底。同时苏27受制于16.8吨的超重空重(F15仅为12.9吨),在爬升率方面也无法强于单发动机的F16。至于苏27引以为傲的“眼镜蛇机动”更是其可控迎角性能差的一个代名词,苏27在超过设计的最大可控迎角时(28度),翼捎的气流散发不同步会让机体产生巨大的抬头力矩,机头会不受控制的仰起,直到110度左右时才会恢复控制力,曾经的F100“超级佩刀”、萨博35“龙”都早于苏27做出过这种机动。

(希腊竞标实机对抗中被F16锁定的苏27)

如果说数据上的比较没有意义的话,那么90年代出希腊的新型战斗机招标就比较有说服力了,当时希腊在第一轮比较看好物美价廉的苏27,但是在实机格斗对抗中,苏27被F16多次击败,此事后来也给中国带来震撼,后来研发战机中开始了对空战周期与敏捷性的专门设计。


军情解析


两款战机都是三代机里的经典战机,F16性能优异,几乎所有的北约成员国都有装备,苏27则更是苏俄战机的巅峰之作,不但是俄罗斯的当家主力远程制空战机,而且也是我国空军三代机的绝对主力。


实际上三代机美俄通用的划分是轻型机和重型机进行高低搭配,F16属于单发轻型机,与其对标的是俄军的米格29战机,两款战机曾经在战场上多次遭遇,可惜因为制空权和电子战的全面落败,米格29屡次败北,这里要说明的是米格29单机性能优异可以和F16一较高下,只是现代战争打的是体系,而这正是米格29方最薄弱的,失败在所难免。

再来说到苏27战机,北约代号侧卫,双发重型机,对标F15战机,其机动性优异,因在巴伦支海对挪威空军的P3 巡逻机进行手术刀式的打击而闻名全球,9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时期曾以军事交流的名义,来了一场苏27和F15的性能pk,结果令骄傲的美军颜面扫地,苏27的机动性远超美军想象,无论是主动进攻或是被动防守,结果都是F15无法拜托苏27的锁定。

这里讨论苏27和F16的机动性,我认为苏27是占优的,放眼全球三代机,苏27系列都是机动性的佼佼者。


这里说些自己的感触,在我看来苏27系列对于中国的影响甚至强过诞生地俄罗斯,90年代是中国跟西方列强国力差距最大的时期,好在苏27的引进撑起了祖国天空的保护伞,当年战小鹰,斗熊猫,护核鱼,历历在目,感谢苏27…


林荫湖畔


关于F-16与苏27的机动性之争,笔者认为其实毫无意义。虽然F-16性能强悍,但是面对双发重型战机,F-16这种单发轻型战机还是不具备机动性能上的优势的。简单从数据上说苏-27的双发AL31-F发动机推力可达26吨,而苏-24正常情况下自重为24吨,推重比超过1了;而F-16发动机推力为10吨,正常情况下起飞重量约12吨,也就是推重比不到10(最新的F-16推重比略高一些接近1)。正常我们理解空中机动性能苏-27略占优势。

但是凡事就怕但是,主要是美帝搞到了苏-27的全乎全部飞行数据,甚至从乌克兰特意购买了苏-27战机回国研究。所以在飞行性能方面苏-27对于美国完全没有秘密。F-16的战机飞行员可以尽自己最大可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时机和苏-27进行空中缠斗,这也是历次苏-27与F-16模拟对抗成绩不佳的原因,但是一旦驾驶苏-27的飞行员是对F-16性能门清的美帝飞行员,基本上F-16也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的。

这是美帝格鲁姆湖基地F-16D与美帝从购买的乌克兰苏-27P“侧卫”B狗斗的画面。苏-27丝毫不落下风,顺利的咬住F-16的尾部。两架飞机整整在空中掐了25分钟,最终各回各家。

至于F-16与苏-27的交锋情况,不妨参考咱们的歼-10和歼-11。早期都是咱们的歼-10飞行员击败歼-11获得金头盔,原因就是歼-10飞行员对歼-11性能熟悉,所以空战中容易获得优势,而等歼-11飞行员熟悉歼-10的性能后,加上使用国产航电,基本上歼-11双发重型战机的优势就使得歼-10无力再战了,所以这几年都是歼-11击败歼-10夺得金头盔奖。


水镜晓先生


首先说这两款战斗机不是一个级别的。苏27和米格29是高低搭配,F15和F16是高低搭配,歼11和歼10是高低搭配。都是一个是重型机,一个轻型机。苏27是专门为对抗F15量身定做的。要说机动性,毛子的飞机是数一数二的。这两款飞机没有在实战中对抗过,但F16倒是和米格29交过手(南联盟),由于米格29缺少必要的预警机,干扰机等支援,最终以29:2惨败给F16!



四代重机


各有优劣。F-16和Su-27在机动性方面各有各的优势。

F-16的优势在于持续转弯率高,SEP剩余功率高(也就是俗称的能量机动性更强),高亚音速跨音速段机动性极强。但是F-16缺乏低速大迎角性能(装备矢量推力喷管的F-16MATV并不存在这个问题)。而Su-27的转弯率,SEP剩余功率均和F-16有较大差距,但是低速大迎角性能更好,且具备过失速机动能力(至于装备矢推的Su-30MKI和Su-35S那就是完全具备超机动性了)。

总之,机动性是一个包含众多数据的统称,绝不说是航展上花拳绣腿机动性就好的。一般而言,对机动性的讨论包括这么几个部分:速度性能(是的,严格定义的机动性中是包括速度性能的,只是很多人理所应当的把机动性当成转弯性能),低亚音速转弯率,中亚音速转弯率,亚跨音速段转弯率,超音速段转弯率。

Su-27相比F-16,在低亚音速转弯率上小有优势,最大飞行速度也更高。但是在其他各个速度段的机动性都弱于F-16。

四代机的亚音速常规机动性要列个表就是:F-15

而且就算把Su-27换成Su-35S,把F-16换成F-16MATV。Su-35S一样打不过。重型机的优势是更大的雷达孔径和挂载能力以及作战半径,跑去跟非鸭翼布局的中型机玩亚音速格斗那是作死。

可能是F-16航展表演比较少,不过毕竟是能量机动理论之父,疯子少校约翰博伊德指导设计的战斗机,F-16可是真正的四代机格斗之王。


贞观防务


如果按照同一时间的性能,在80年代初,苏-27P对F-16C Block25 。

此时F-16具有发射AIM-120的能力。苏-27携带R-27 。导弹性能是F-16占优。

翼载F-16是431,苏-27是378。苏-27占优。

爬升率F-16是253,苏-27是300。苏-27占优。

推重比F-16是1.09,苏-27是1.07。相差无几。

F-16的中空水平加速性比较好。苏-27也应该不差。苏-27的气动阻力应该比F-15好,不低于F-16 。


机动性苏-27应该优于F-16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