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盲目自大嗎?

美麗中國4


很多國人都是被自媒體的亂講洗腦了,提到印度就以為很落後,就以為很自大,其實這是誤解。木叔就從經濟角度談談這個話題吧!1000字左右。

談印度是不是盲目自大,一定要看印度的國力如何。這就如同一個人總吹牛自己多有錢,那就看他家底怎麼樣。如果厚實,那當然不是吹牛!

我們通常願意用綜合國力這個概念,那就看看印度綜合國力在全球怎麼樣吧!

綜合國力這個概念,有人說不是西方的發明。木叔查了一些資料,發現這個概念在國內用的很多,在國外用的確實不多。國外用國家實力的概念比較多,主要是經濟、政治和軍事。

綜合國力的概念是以國家戰略資源為基礎的。西方學者米歇爾·波特的說法嗎應該有五大要素資源:即物質資源、人力資源、基礎設施、知識資源和資本資源。

不說這個概念好壞,單純就綜合國力的指標來看,用來分析一些國際問題還是有點道理的。畢竟是“綜合”,那就說明是有很多平均來看、客觀來看的意思,避免單純從一點看問題而影響對全局的判斷。

綜合國力的指標有哪些?簡而言之是在波特五大國家戰略資源指標的基礎上又增加了3個指標形成的8個大類。

包括經濟自然、人力資本、自然資源、資本資源、知識技術、政府資源、軍事實力、國際資源。

按照這個邏輯進行排名的話。幾年前有過一個綜合國際的Top10。前後順序如下——第一名美國、第二名中國、第三名俄羅斯、第四名日本、第五名英國、第六名法國、第七名德國、第八名印度、第九名巴西、第十名加拿大。

其實這個排名與全球GDP排名類似。

比如2017年全球經濟排名——第一名美國、第二名中國、第三名日本、第四名德國、第五名法國、第六名英國、第七名印度、第八名巴西、第九名意大利、第十名加拿大。而不久之前印度的GDP已經全球第六了。

和綜合國力排名相比,唯一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俄羅斯,其他的美中日德英法印度巴西加拿大等位次幾乎沒什麼變化。

從這個排名對比,木叔能得出的結論是,經濟實力在綜合國力中佔據相當大的比例,而且軍事與國際影響力不可小覷。這就是兩個排名比較契合的原因之一。也是俄羅斯能在綜合國力排名靠前的重要原因,主要就是因為該國軍事實力強以及國際話語權大。

所以,印度就算在綜合國力排名上,能排名第八也要從以上兩點分析:

一是因為印度經濟確實已經與10年前相比突飛猛進。10年前印度經濟沒有出現在前十名的行列裡。


第二點就是因為印度這些年的軍事實力越來越強,同時國際影響力也更加突出。這些也都是未來印度成為更重要國際力量的主導因素。

因此,印度人常說自己有多麼厲害,發展多麼快這不是吹的,也不是盲目自大。而確實是印度有足夠的實力來表達。因此對印度還是要重視,不能用所謂的盲目自大來輕視印度,對這樣的一個未來的大國,還是應該搞好關係的。


你如何看待印度?


木春山談天下


印度這幾年發展確實迅速,阿三的自信爆棚,盲目自大是有原因的!

第一,國家人口多,有底氣!

印度國家總人口僅次於中國位居世界第二,而且增長速度比中國快很多,有望成為世界第一。


第二,國土面積大,得瑟!

印度國土面積世界第六,不得不說在全球二百多個國家中位居前六也,一定可以稱得上大國了吧。

第三,軍事力量,第四軍事大國。

雖然印度窮得連廁所都建不起,但在軍費上毫不含糊,大多說得經濟收入都投入到軍事發展上了,雖然每天喊著超越中國,但是,相差還是比較遠,但至少超越了世界大多數國家,甚至很多發達國家。不愧是軍事大國!



第四,美日撐腰,狗仗人勢!

由於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印度和美國,日本走的很近,可謂是名副其實的狗腿子?在這陣勢下,今天動一下錫金明天摸一下不丹,就連我們的好朋友巴基斯坦也敢招惹,真是不知道什麼是巴鐵!


海外show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說實話,印度好歹也是南亞次大陸第一大國,其政治印象裡也是非常牛叉的。但印度有一些“飄飄然”,不知道自己實力,瞎吹牛!下面,小編就說說幾個案例。

記得殲20亮相的時候,國外很多專家都對此表示肯定,可三哥專家不是這樣看。在一檔電視節目裡,某位專家用“劃代法”,強行把LCA跟殲20拉到一個起跑線上。並用一些歪理,得出了LCA戰鬥機吊打殲20的結論。

先不說LCA戰鬥機能不能吊打殲20,就說三哥專家採用的“劃代”方式,就有明顯的問題。當今世界戰鬥機的劃代標準主要分為三種,分別為俄羅斯航空劃代法,美國老式航空劃代法和美國新式航空劃代法。殲20戰鬥機之所以被稱之為第四代戰鬥機,是因為採用了美國老式航空劃代法。而LCA戰鬥機被冠上“第四代戰鬥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採用了美國新式航空劃代法。這兩款飛機雖然都叫第四代戰鬥機,可它們倆“遵守”的基本法是不一樣的。這好比是高考的分數,北京考生的600分跟山東考生的600分能比嗎?沒得比,因為這兩個地方使用的標準不同。所以,這位專家這樣做,不是腦袋燒了,就是有意為之。.

如果說印度專家混淆視聽的話,下面這位將領,可是跳進恆河都洗不清了。在一次採訪中,某位少將用“現代軍隊不會使用噴火器”的理由來抹黑解放軍的現代化程度。講道理,如果用噴火器來印證軍隊的現代化程度,我請問,這兩張圖片咋解釋?難道意大利和日本也是“菜雞”?雖然噴火器由於射程和重量上都不如單兵雲爆彈。但在對塹壕,地下永備工事這種複雜,且狹小的地方,噴火器比單兵雲爆彈更有優勢。換個思路說,假如這位將領的話是正確的。那請問,美國還大量使用像古斯塔夫這種老舊裝備,是不是美軍的現代化程度不高?另外,您家現在裝備的英薩斯步槍,又落後,又還掉彈夾,您家陸軍的現代化是不是也不高?所以,裝備的先進與否,不是衡量軍隊現代化程度的唯一指標。

相對於將領們的大放厥詞,接下來的言論真算的上是誤國誤民了。2017年,印度總參謀長在公開場合喊話,“印度要為2.5線作戰做準備”。此話一出,甭說讓小兵兵了,就連美國蘭德公司看不下去了。想想現在的美國,其軍隊戰力高居世界第一,可人家在最近的國防戰略裡直言不諱的講,美國無力承擔兩場大規模局部戰爭的開銷。再有,印度本國工業嚴重滯後,無論是技術還是產量。你們連飛機使用的鋁合金都造不出來,怎麼去打2.5線戰爭?戰爭玩的不是勇氣,玩的是本錢,你連本錢都沒有,難道你們家的將領都像山本五十六那樣“嗜賭如命”?

令人意外的是,三哥群眾還是知道兩國之間的差距。但出於民族自尊心的原因,他們的嘴還是很“硬”的。例如,在印度的社交媒體上就充斥著這樣的言論,如果中國敢跟印度開戰,我們就用原子彈“核平”中國。雖然三哥群眾心裡明白爆發核大戰的後果,但實話實說,這是小兵兵聽到的最好笑的笑話。別的先不談,就先說說你們家的核武器水平,據我所知,印度到現在為止都沒擁有以氫彈為代表的第二代核武器,而且三哥的彈頭小型化技術還是老毛子給的。最重要的是,核大棒一般是有核國家揮向無核國家的。你們確定我們會吃這一套?


諸葛小兵兵


印度這個國家在中國人眼裡特別奇葩。特別像我國著名的藝術人物阿Q。例如印度人驕傲的說上海要20年才能趕上孟買。前一段時間印度的一位議員危言聳聽說中國餃子比毒品厲害。食品也會被汙衊,印度人信口開河真是沒誰了。但是印度人太喜歡餃子 這位議員也是無可奈何。還有印度的教育部長居然說出了進化論不科學,真是讓人腦洞大開。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印度的農業部長當街撒尿,還辯稱人有三急。最著名的當然是在閱兵式上耍摩托車雜技了。印度人從上到下都是這樣沒譜,一點都不穩重。所以從國民性格上來講印度人盲目自大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那麼印度人為什麼會如此奇葩呢?

首先印度人受教育程度很低,普遍沒文化。在印度只有百分之二十多的人受過初中以上教育。而且印度注重理科教育,思想文科並不受重視。大約十億人是文盲。文化低沒見識,胡說八道就不奇怪了。

其次印度是一個愚昧落後的國家。那裡的人民現在都受到印度傳統種姓制度壓迫,百分之八十的人屬於賤民,受到各種不公正對待。統治階級出於愚民政策的需要,造謠惑眾不可避免。



第三印度歷史上是文明古國,導致印度人盲目自大,不願反省自己落後的原因,一味怪罪中國打壓。

第四 印度確實有一些高技術含量的東西,他們自大有一定的合理來源。只是他們把握不了分寸。

第五,印度人實在太多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出點怪事也就見怪不怪了。


作為寬宏大度,道德水平高尚的中國人,真沒必要去計較印度人那種夜郎自大的態度。畢竟是騾子是馬,還是要拉出來遛遛的。


滄海歷史春秋


觀點:印度沒有盲目自大

理由如下

第一:

印度是世界“核武俱樂部”的成員,據估計擁有70沒核彈頭。世界上除了“五常”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就那麼幾個,印度的數量最多。雖然“五常”中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他招惹不起的,可世界200多國家,大國就那麼幾個,其他的印度還不“欺男霸女”?核武器不僅僅是用來防衛國土,在印度手裡更重要的是戰略威懾,而取的經濟,政治,外交上的利益。有“核”就有發言權!

第二:

作為現代戰爭分為兩種。一:常規戰,二:核戰爭。而核戰爭1945年在日本走了個“T臺”完成了首秀,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人們希望他不要再來了,就是一個“毒蘑菇”。而作為軍事科技發達的今天,一單爆發核戰爭,就勢必會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個責任是誰都不能承擔的,不僅是歷史的罪人,更是人類的罪人!所以核戰爭都被嚴格禁止,現代戰爭中都不會發生核戰爭,充其量就是核威脅!那麼這樣一來常規武器就成了另一個指標。印度的常規軍力有智庫分析緊隨排名第四(美國,中國,俄羅斯,印度。不要驚奇這只是常規武器的軍事排名),也確實是印度驕傲的資本,就算是自己“左右逢源”買的,人家也買的起。世界200多國家常規軍事排名第四,難道他不應該自大嘛。要是我們中的每個人業績前三,學習前三,估計也都開始飄了吧!

第三:

印度的地理位置優越。東北的喜馬拉雅山脈製造了天然屏障,對印度來說沒有來自喜馬拉雅山脈以北的壓力,就是如虎添翼。不丹,尼布爾,都是落後縮弱小的國家,錫金1975年被他吞併,像把整個南亞次大陸圈起來一樣去發展自己的勢力;西邊巴基斯坦,實力不如他;東邊緬甸;南邊馬爾代夫!一群小國家都於印度來說,真的不算什麼。前一兩年,印度宣稱印度洋也是印度的。為什麼了,因為南亞沒人管,也沒人敢管。所以印度並沒有自大,人家在南亞次大陸卻是沒有對手!



第四:

印度有良好的國際政治條件,不管是美國,俄羅斯都在買武器給印度(即使都是些二手貨或者說經常砸人家武器的招牌,但是仍然一個要買一個要賣)。也就是印度不怕墜機,不要沉船,不怕冒煙的精神,感動了俄羅斯和美國(蠢貨送錢不能不要)然後給外界釋放的信號,是這兩個國家站在自己一邊,不過也其實是這樣,畢竟俄羅斯和美國在印度問題上的利益與立場是一致的!有人撐腰,印度耍耍威風很正常,菲律賓這麼小的國家都可以耍,別說印度了!

第五:

印度有13億人口,勞動力廉價,經濟體量大,發展迅猛!而且在軟件開發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阿三的資本還是有的!

綜上所述印度並沒有盲目的自大,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但也確實有資本!雖然強國成不了,但是世界性的大國卻是可以的!而對於我國的應對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印度野心不減,在邊境陳兵佈陣我們要謹慎對待!在洞朗問題上我們做的非常的正確,我們可愛子弟兵的那一腳狠狠的教訓了來犯之敵!



樹先生776


前幾年從印度出差回來的人講,感觀印象印度和中國七八十年代差不多。個人看法,中印七八十年代經濟持平,印度略高。中國改革開放十幾年後,印度跟進,同樣進入高速發展期,因此,印度和中國差距也就十幾年。但,兩國的不同點也大,外部條件印優於中。印度左右逢緣,八面臨光,不受制載,不被封鎖。內部條件,中優於印。印度採用西式民主,政黨爭鬥,內耗大,議會制度,程序繁雜,效率低下。中國採用一黨執政,多黨監督,保證了政策的科學性,連續性,有效性。印度之所以有盲目自大傾向,一是最近發展確實快,有點不能把持,沾沾自喜起來,說話做事開始高調起來,而不是悶聲發大財。二是西方的抬舉和吹捧,助長了其虛榮之心。但願印度繼續效仿中國,把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第一要務,不要介入西方的地緣政治爭鬥的漩渦。


15863130


我認為印度有些地方存在著盲目自大的缺點。

印度的自我膨脹是很突出的,每當看到印度人,他們都會講述印度的偉大和奇特。而且言語裡面都目空一切,很多印度人根本不瞭解外面的情況,認為自己國家最牛,其他國家和印度的差距很大。甚至有些人認為中國趕超印度需要20-30年。

在印度,人與人之間及其不平等,很難想象自認為是一個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人與人之間居然等級制度嚴密?這樣的國家怎麼能稱得上民主?自認為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文化、歷史、經濟、執政體制、國家發展都超過其他國家。曾經聽到一個印度笑話就是:我們要加緊發展,再不努力,上海就要趕超孟買了。上海現在已經擁有世界級別的基礎設施,而孟買的基礎設施仍停留在第三世界的水平,還有將近一半人居住在貧民窟。上海修建一條地鐵線,從規劃、徵收、發包到完工平均只要4年,這些都是孟買不能相提並論。


東瓜皮地瓜皮


在世界各國發展中國家印度在國力、科技、人口、軍力這幾方面還是勉強可以的。印度喜歡做面子上的事情,不想讓其他國家看不起,所以經常誇大其詞,誇著誇著自己就信了。印度的軍力在這些年發展還是很迅速的,雖然自主研發出了很多笑話,但是在研發過程中收穫的經驗還是有的。印度的軍備採購崇尚誰有好的我就買的原則,也購買了一些先進武器。再者,印度也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對於核威脅有一定的反制能力。印度一直真心實意想給美俄當兒子,這個兒子美俄也是願意要的,但是隻能選一個爹,印度也經常苦惱。所以有時候爹的事情也要盡心盡力。反之,兒子有事爹也要表面支持一下的。這樣就大大增加了印度的野心。盲目自大!

下面介紹幾款印度自主研發的“優秀武器”也別廣大軍迷愉快的稱作“吉祥三寶”

1 從俄羅斯購買的半成品退役航母“戈爾什科夫”號。買來時就是一堆只有殼子的破爛,自己需要花錢修,在自己花錢從半成品開始製造。據說要等到至少2023年才能服役。印度買時我孩子還沒有了,現在都會打醬油了!

2 阿瓊坦克是印度自行研發的第三代主戰坦克,牛皮吹得震天響。1974年開始研發2004年交付部隊。30年啊,快半代人了。研發費用昂貴,幾十億盧比。最無語的是由於坦克故障頻發,最後陸軍不要了!“元宵沒有餡”白丸(白玩)啊。最後這坦克只有在閱兵的時候拉出來溜溜。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閱兵坦克”

3 “光輝”戰機,印度自主研發的第3代戰鬥機。1983年開始研發,2001年首飛。研發週期18年。耗資6.75億美元。至今也沒有大批量裝備部隊,我個人認為也沒有必要了,畢竟這樣的3代機在當今各國空軍中也沒有什麼優勢了!

我個人認為在當今國際環境下對於盲目自大的國家,偶爾需要對其打進行“敲打”還是有必要的。


zero殼


關於印度,這些年總有些普大喜奔之事,說起來不親熱,中印難分難捨,畢竟鄰居,嘻嘻哈哈總是不夠嚴肅,問題是印度總拿鄰居來說事,以鞏固自家與西方的關係,維護自身有利地位,以彰顯自家本事。常見被寵壞了的小家子,一旦有點錢,便開始變得自命不凡,以此來喻印度現在的心態很合適。細分析原因,無非兩條,一者自身實力較弱,礙不了什麼人的事;二是作為南亞大國,出於地緣因素的原因,可以為人所用,以對付潛在的亞洲某大國崛起。本來印度有地利,不足中國三分之一的地盤卻養活了13億人口,熱帶多雨,有田可種莊稼,亦可種棉花,一個吃穿不愁的印度,棉花和糧食多有出口,可以慢悠悠地過日子,日子美滋滋,有一點工業,就蠻自豪的,發射了月船一號衛星,低成本有一顆衛星去了火星,亞洲拔得頭籌,因何不驕傲,工業雖差但是航天還是有成的,憑其有利的國際環境,吃飯正是慢慢香,積貧積弱了幾千年的印度,變得非常自豪,自豪與自大不能劃等號,自豪一把蠻正常,當然無可厚非。

有一點小驕傲。印度不是沒有驕傲的理由,比起除了中國之外的所有鄰居,它現在的發展還是不錯的,正在朝工業化努力,增速開始超過中國,風光又體面,心理上當然有些小高興,沒人辦他,西方奉之世界民主辦公室,普遍看好印度,假以時日,照此發展,沒有什麼不可能,至少現在世界各主要大國,對印度示好,隨著美國印太戰力的呱呱墜地,更加對其發展有利。印度中型戰鬥機招標即為一例,瑞典“鷹獅”,法國“陣風”,歐洲“颱風”,美國F/A-18“大黃蜂”,F-16I,都拿出了看家的東西,都在積極參與,想要誰的買誰的,雖然說自家造不了,但是隻要自個要錢,一切還是可以買來的,自從莫迪登臺開始強調印度造,前來參予者都得轉讓技術,否則一切免談,不過,想是那麼想,核心技術買不來,靠買實現現代化,也不太現實。大國開始進入四代機時代,印度還在為三代著急,與俄合作多年的T-50,出了不少銀子,說不要就不要了,眼看到嘴的肥鴨子又要飛了,可以說驕傲心理使然,揚言要自造,多實現不了。

印度造大船。完成了核潛艇自造,自以為沒有什麼不可以,航母無非一艘大船,通過與大國良好關係,從設計到一切關鍵設備,均自外來,對上就了事,自2006年到現在,旋即12年過去,滿排3.7萬噸,塊頭差不多可入中型航母之例,下了三次水,正在坐臘,靜待俄製裝備。從開始就仰仗俄羅斯的印度,現在轉首西方,這使得俄羅斯心情大為不爽。印度呢也越來越瞧不上俄國貨,一次次招標將俄排除在外,多款俄製裝備,用著費勁,西方貨貴是貴了一點,但售後蠻溫馨的。其實西方拉攏印度,印度也明白,為了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總是在其中左右逢緣,借購買軍火平衡與大國間關係,正是長期得意的一招,屢試不爽,這次航母製造,俄有意見,想通過這事表達一種態度,極力把印度拉進身邊來,比如艦載機用什麼,印度仍無態度。事情談不成,配套就會變得麻煩,這是印度航母製造變得困難的唯一原因。現在說2020年要入役,這個時間點,目前看夠戧。我國專家估計,2035年差不多,主要還存在諸多技術問題,萬國拼裝的東西,需要磨合。魂舞大漠的看法,能用不能用,還很不好說。做為世上最複雜的裝備,想造便造,這態度就有點不對,叫我說有點自大了,想得未免太過簡單。

我有布拉莫斯。印度導彈,“大地”與“烈火”,潛射K-15,陸軍造出“毒蛇”,看似事業蓬勃,要將並不掌握技術的“布拉莫斯”發展到2,從陸基型轉為空基,海基,正在研製。空射型今年完成了一次實驗,看似離成功更近了。大為高興,當鄰家有點新裝備,印度總在強調,我有布拉莫斯,倚為神器,說白了就是以俄製SS-N-2/P-800“紅寶石”反艦導彈基礎而研發,在俄刻意修改了氣動外形之後,降低了速度與射程,兩家合資專事成立了一個公司,印度佔了50.5%的股權,佔大頭仍然沒有用,多年裡要出售越南,俄並沒有同意,死死捏住源代碼,印度手裡大約只有一個外殼子,所以講布拉莫斯核心技術並不屬於印度,每生產一枚,都是印度的,俄國要拿走一點小錢錢,拋出布拉莫斯2,也是俄藉機賺錢的工具,這事反正俄國並不著急,慢慢地“研究”,要問成功有多遠?這事印度說了不算。其實印度所有與外國合作的軍事項目,皆如此。高興一點可以,但並不能盲目,盲目就成了自大,惹人笑話。


魂舞大漠


印度盲目自大,也有它的客觀性,前蘇聯時代到現在的俄羅斯,再先進的軍事裝備都願意賣給印度。現在又和美國日本,眉來眼去,地緣政治讓印度吃香走紅,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