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腺活動性輕度慢性萎縮性胃炎,伴低級別上皮內瘤變和輕度腸化,嚴重嗎?能不能治癒?

LZY384


您好,該問題醫學術語較多,我先為您簡單說明一下以助您更全面的瞭解您的疾病。

慢性萎縮性胃炎,它是指胃粘膜固有腺體的萎縮,幽門螺桿菌主要致病因素,我國將其分為輕中重度三級:輕度-病變僅侷限於胃竇部,固有腺體減少不超過原腺體的1/3 中度-病變累及胃竇及胃小彎處,固有腺體減少介於1/3--2/3之間 重度-胃竇部多數腺體全部萎縮,累及至胃大小彎及其體部,固有腺體減少超過2/3。

幽門腺即指假幽門腺化生:是指胃粘膜腺體萎縮之後出現的替代原腺體的粘液腺 ;病變“活動行”要依據中性粒細胞的浸潤程度來判斷,輕度-浸潤累及1/3胃小凹和表面上皮 中度介於中重度之間 重度超過2/3

腸化即腸上皮化生,其輕中重度也是按照1/3的比例劃分的,類型有(非)完全性小腸化生和(非)完全性結腸化生四種,前兩種化生屬於炎症反應性質,與癌症相關性低,後兩種雖然檢出率高,但只能說明有相關性,並不能說明就一定發生癌變;低級別上皮內瘤變表示的是輕中度的異型增生,雖然屬於癌前病變,但是也是有逆轉的可能的。

希望以上的講解能讓您有一個理性的認識。首先您需要確診是否存在有細菌的感染;其次明確腸化屬於哪一類型以為後期治療提供依據。該病治癒較為困難,但卻可以有效的預防疾病的繼續發展,若有感染即需要殺菌治療以防胃粘膜的持續性損傷,低級別上皮內瘤變的治療提倡按時複查,必要時行內鏡下切除。生活中要養成好的飲食方式,不吃涼的、辣的東西,作息規律,鍛鍊身體,尤其是要遵醫囑,定期複查胃鏡,及使把握疾病的進展。只要控制的好就不會繼續發展。

本期答主:王倩倩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