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在阿登留下缺口,結果二戰成了致命缺點

1914年開始的一戰,德國迅速的攻入了法國境內,法國人為了去奪回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的屈辱,對這些侵略者基本上用上了全力。在一戰的戰場上,大量的新式武器被運用,傷亡數字達到了一個空前的程度,尤其是凡爾登,那個地方法軍直接損失掉了40萬人,其中15萬軍人的性命被扔到了那片土地上。

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在阿登留下缺口,結果二戰成了致命缺點

戰爭最後雖然法國獲勝,但是代價巨大,為了擊敗德國,法國的一代人都被打沒了。而一戰帶來的破壞力也嚴重的影響了之後法國的國防。在當時,為了防備德國的復仇,法國從1928年,開始在法德邊境上進行修築防禦工事,這就是大家熟知的馬奇諾防線,名字就是來源於提議修建工事的法國陸軍部長。

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在阿登留下缺口,結果二戰成了致命缺點

這道防線全場390公里,以萊茵河作為天然屏障。設立了諸多的永久火力點,還有相當多的地下暗堡來輔助防線。為了避免一戰中法國人在泥濘的塹壕中生存導致疫病流行,在防線內部設立了相當多的生活設施。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地下堡壘。

但是也有遺憾,那就是比利時的態度。在一戰中,比利時處在夾縫中並不想招惹,但是根據德國的計劃,想要從比利時迂迴,但比利時人卻拒絕了德國的要求,於是德國出兵攻打比利時,結果90%的國土被侵佔,大量人員傷亡。比利時本就不強,在戰後更是不想再招惹別人,於是當法國要把防線修道海邊的時候,比利時拒絕了法國的修建要求。但比利時也沒有完全拒絕法國,他又提出在出事的時候由你們派兵保護就行,法國在權衡之後同意了不修築到海邊的要求,防線在阿登森林邊上停下了腳步。

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在阿登留下缺口,結果二戰成了致命缺點

但是法國人卻恰恰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戰術的變化。一戰中坦克的出現讓進攻變得極其有力,戰術從原來的防禦戰向運動戰轉變。法國自己在一戰中的FH-17坦克在1918年的軍事行動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法國卻呆板的認為坦克只不過是掩護進攻的性質,並沒有什麼作用。於是對坦克只是研發,卻沒有戰術性的應用。

當1940年5月,德國人的小坦克從法國人認為絕對出不來的阿登森林殺出時,法國人才發現世道已經變化了。即使法國當時裝備的坦克在和德國坦克對戰時不落下風甚至還能壓制,但是呆板的戰術讓法國的坦克在德國人的靈巧應用上被打成了廢鐵。在一戰中拼死壓制德國4年的法國,僅僅過了21年之後,只是40天的功夫就全國淪陷,令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