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頂尖大學有哪幾所?

法拉甜水園


  中國最頂尖的大學,當然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繼北大、清華之後,哪一所學校更好,爭議很大。但從社會認可度而言,清北之後的第二梯隊,比較沒有爭議的是華東五校——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五校各具特色,很難分出誰更好,但毫無疑問,考生分數不及清、北之後,這五校是首選。因此,爭論誰是第三名其實意義不大,也沒有統一答案,以校友會、軟科等排名認定一所學校的好壞也更搞笑了。

  繼華五之後,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都是處於985梯隊上游的高校(在此不多列,列得越多爭議越大),但若說誰更強,沒有統一答案。

  從考生的角度而言,北大、清華之後的高校如何選擇,要視具體專業、地域來確定。各高校辦學規模、行業性質差異較大,簡單以所謂的“綜合實力”排名並不客觀,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這類理工類高校,在自身領域實力非常強,但以綜合實力排名就很吃虧。

  另一方面,也得結合錄取分數線。有些高校你認為它不夠好,排名也不靠前,但它的錄取線卻是高高在上——如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的錄取線有與華五爭高下的實力,兩財一貿錄取線更是吊打多數985。這當然與學校的招生人數、所屬行業類型、所處城市密切相關,但這也是考生認可度高的一個體現。

 個人淺見,歡迎討論。我是從事招生考試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歡迎大家關注!


高考與教育


中國要說最頂尖的大學,那麼只有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了。

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六所實力僅次於清華、北大的大學,位列中國高校的第二梯隊,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忽略中國科學院大學。

這六所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雖然對於這六所學校的具體排列順序不同人有不同的觀點,但是不可否認這六所大學入圍前八基本都是認同的。

上面也算是我認為的六所學校的排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可以排在浙江大學之後。因為六所學校各有自身的特點,都不相同,所以如果真想分出優劣是很難的。

對於很多人思考時忽略中國科學院大學,我很不理解。雖然之前中國科學院大學只招收研究生,但是招收本科生已有四屆,第一屆本科生即將畢業,雖然招生規模小可能影響了其排名,但是不可否認中國科學院大學在很多省份的招生分數線僅次於清華、北大。

而且國科大的研究所繁雜並不應該是影響其實力和影響力的原因。

至於接下來的大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這六所大學位列第三梯隊,當然北航、同濟、天大實力也不弱。

下面附軟科2018年中國內地最好大學排名,以供參考。


考研學長說


中國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兩所排名第一的大學,無排名第二的大學。

中國有: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七所排名全國第三的大學,無四至九名的大學。

中國還有:西安交通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三十所排名全國第十的大學。


經天緯地安邦定國


從我個人的看法來說的話,多多少少對國內不少排名機構像校友會、科教等並不是很認可,多多少少有一些盈利的目的。要說院校的排名一方面可以參考學科評估的結果,另一方面可以參考一下世界高校的排名,相對來說更為公正一些。

像國內有哪些頂尖的院校,從第四輪學科評估的結果中來看的話,國內學科評估結果比較好的院校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院校”實力都是非常突出的。以下是具體學科評估的情況:
另外就是關於國內部分院校在國際上的排名情況,相比較不錯的肯定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院校,以下是各個院校的具體排名情況。可以作為一個參考瞭解:

國內還是有不少的院校實力很不錯的,在新一輪高校建設中,希望國內高校能再進一步的發展。

您的關注、點贊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支持!


考研字D


頂尖大學只能按照梯隊來評選,梯隊層級不同,學校的數量自然不同。下面就講講我國頂尖大學中的各種梯隊:

1:第一梯隊:清北

第一梯隊,自然非清北莫屬。中國人都知道清華北大,小時候都有一個清北的目標,考上了清北還要進行隆重祝賀。



2:第二梯隊:上交+浙大+復旦

大家口中常說的:上浙復,實力多強,每年招分緊隨清北。



第三梯隊:中科大+南大+同濟+哈工大+西安交大+華科



中國頂尖大學就排到這裡了,個人意見歡迎補充指正。


機械星期8


大陸頂尖大學的狀元,榜眼依舊非清華北大莫屬,清華北大之後就是華東五校了,分別是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常常爭得不亦樂乎,華東五校實力都很強勁,難分彼此。再接著就是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了,人民大學,這些高校都可以算得上中國頂尖,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這是18年中國最好大學排行,相對靠譜一點,評分體系標準見下圖。


消化科小張醫生


我國高校等級劃分官方版本主要分省部重點建設高校、普通院校,民間高校層次劃分有諸多版本,其中知名的是校友會星級大學排行榜:把高校劃分9個星級,對應高校9個辦學層次:世界頂尖大學,世界一流大學,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等)。

那麼,我國有哪些頂尖大學?我給大家蒐集整理如下:

參照2018校友會版中國高校排行榜前100強

我國有3所世界一流大學(8星級):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

有14所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7星級):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

有7所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6星級):中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詳細榜單如下

數據信息來自校友會,僅供參考


清爽自然考研與高考


2018全國高校綜合排名:
2018高校錄取分數線:




218256vda


中國頂尖大學有,綜合類;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文史財經政法類: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理工農醫類: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師範類: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民族類:中央民族大學;軍事類:國防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空軍航空大學等等……


TIANHETUTENG


首先講個小段子,博物館有個講解員,講解某一文物時說文物歷史有20003年,別人問這個3年是幾個意思?他說:我3年前進館時老師告訴我這個文物有兩萬年了。此講解員混然不知兩萬年是個大約數,約數+精密數還得是約數。

回來談談大學排名,講講個人看法。

一、不管國際四大榜還是國內的武書連、校友會,都是先建立一個數據化的指標評分體系。然後收集每個大學的每項指標數據,再納入體系生成總得分,命總得分第一名的大學得分為100分,其後依次下降並排名。

這樣問題就來了,這個評分體系是否足夠全面、完整、科學,指標權重是否合理,每個大學的每項最新指標是否全部收集無遺漏,這些誰也保證不了。那麼你89.56分,我89.37分,憑什麼你就比我牛?正如上面的小段子,評分都是約數,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是何意?真有這麼精確嗎?

所以無論什麼排行榜都只作參考,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意義,排名第十比排名一百好應無疑義吧;多榜排名平均靠前則更優也無疑義吧?

也因此,教育部學科評估ABC評級制反而更科學權威,不僅僅是指教育部是官方的。

二、正因為各大排行榜指標體系不同、側重點不一,且"巨無霸"學校學科越多越佔優(哪怕有一些垃圾學科),所以學科門類少的學校如中科大甚是吃虧,但這也是沒辦法去做平衡的。

三、吉大鄭大華科這樣有7萬學生的大學是巨無霸嗎?本人始終不認同!大學以科教為任務,如同工廠,學科院系是部門是生產線、教師是員工是輸入、學生是材料半成品成品是輸出。大學科研與學生有何關係,學生只能算教育成果。拿學生總數做分母去平均三大獎、論文數被引數是荒唐的,教師數做分母才合理。

而吉大鄭大華科教師數並不佔優。

在某些排行榜中,師生比是一個重要指標,吉大鄭大華科等師生比小,多少有些吃虧;中科大師生比大,多少佔些便宜。這是國情,擴招惹的禍,怪不了誰。

四、以學科數來判定大學是巨無霸還是小而精,才是合理的。以下是42所一流高校學科數(引自無憂文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