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無聲處34
中國的士人活在人世間,講究四不朽:上者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身,其下立言。
立德者處於金字塔頂端,可謂寥寥數人,如孔子,如孟子,如朱熹,如王陽明,如關公。他們被稱為聖人。金庸當然到不了這一檔。
立功者很多,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如李廣李靖徐達常遇春,等等。金庸也到不了這一檔。
立身者也很多,比如顏回,比如柳下惠,比如海瑞,等等,金庸也到不了這一檔。
最後是立言,寫幾本書,寫幾首詩,寫幾篇文章,將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流傳後世。這種人最多,司馬遷,陶淵明,李杜白,蘇東坡,施耐庵,曹雪芹等等,恆河沙數,金庸就在這一檔。
金庸先生的遺言是,希望二百年後,還有人看我的小說。這是一個立言者對自己一生最大的期望。
金庸先生從1955年開始寫武俠,時年恰好三十出頭(金庸先生生於1924年)。孔子說,三十而立。這裡的立,說的是立志,並非立德立功立身立言。除非機緣巧合,正常來說一個人三十歲正是立志奮鬥的年齡。1972年封筆,正好差兩歲五十。孔子說,五十知天命。何謂天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個人到了五十歲,就能知道自己此生成就的天花板在哪裡。金庸先生十七年內寫了十五本書,基本上每年一本。封筆之後的無數年月,他把十五本書進行了多次修改和刪正,力求其純,其精,其博,其深。曹雪芹寫《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金庸先生批閱何止十載,增刪何止五次。八十高齡都在出新版,可謂“顧影汲汲,猶嫌不足。”雖然讀者最認可的還是三聯版,但是不能就此否定金庸先生對自己認為的不足之修正。
所以金庸先生對自己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可謂所謀者大。書不在多而在於精。能把寫好的這幾本書精益求精,流傳後世,足矣。
唐風宋月
金庸封筆,推測有三個原因。其一,金庸“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加上一部《越女劍》所構建的武俠體系已經健全。從《越女劍》的先秦開始,到“射鵰三部曲”的唐宋,經《笑傲江湖》的明朝,再到《鹿鼎記》的清,中國幾千年歷史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均已有了體現,已經不需要再多拓展。
因為如此,便牽引出第二個原因:金庸希望自己的建立的武俠體系更加健全完善,這個願望顯然是要比多寫小說更迫切。金庸已經是中國武俠之冠,再多一部小說不會讓他更強大(相反反而有敗筆的風險,以及讀者審美傾向改變帶來的風險),而對過去的小說進行修訂,則會延續他的傳奇,這就跟王重陽得到《九陰真經》之後將其毀掉一個道理。雖然金庸的修改(比如黑化王語嫣等)等不被每個讀者所接受,但金庸對其武俠體系有著自己的追求。
最後一個原因:武俠文學能不能躋身於文學,尚在未定之天。金庸小說,流行是足夠流行了,但是不是能雋永,我們這一代人是不知道的,金庸自己也不知道。金庸不缺流量了,根據他的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不計其數,這樣的作者對時間往往有著更強的野心。金庸為什麼那麼費心修訂老文?或許在未來,金庸會是與能與大仲馬同一級別的作家,但應該不是現在。
隱語
1972年,時年48歲的金庸先生在連載完《鹿鼎記》後,宣佈封筆,從此不再涉足武俠小說的創作。有記者採訪時問他,小說如此受歡迎,為什麼竟不寫了?金庸先生的回答是他的小說主要寫人性,寫人物性格,所寫的人物無一重複,但再寫下去重複就難免了,所以封筆。
這是急流勇退時的謙辭,不會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可能是金庸先生志不在此,所以選擇了一個合適的時機退出了。金庸先生自己說他寫武俠小說一是交差,二是好玩。
交差,交的是羅孚、梁羽生的差。1954年,“吳陳比武”轟動一時,白鶴派名師陳剋夫和黃埔太極教官吳公儀在澳門新花園進行比武。比武雖然只持續了短短數分鐘,但極大催生了華人社會對武俠的熱情。香港《新晚報》總編輯羅孚看到這一浪潮,力勸社評委員梁羽生開寫武俠小說,梁羽生一開始也是不願的,覺得大材小用,但廣告已經打出去,只好著筆連載《龍虎鬥京華》,沒想到效果不錯,《新晚報》銷量節節攀升。
梁羽生寫了一年,寫不過來,就找來金庸幫忙,才有了1955年連載的《書劍恩仇錄》。1959年,從《大公報》出走的金庸和沈寶新合辦《明報》。新報紙要打開銷路,還要靠武俠小說,所以金庸的連載始終沒停。但進入六十年代,成功轉型為報人的金庸,工作的重心漸漸向報務和評論傾斜,已沒有那麼多時間用於武俠小說的創作。進入七十年代,《明報》漸上正軌,金庸就不再創作武俠小說了,專心辦報。
其實六十年代,金庸就已經忙不過來,不想被武俠小說牽扯過多精力,恰好寶島的古龍聲名正隆,由倪匡斡旋,古龍在1966年為《明報》連載了一部小說,效果也很好,正是《絕代雙驕》。金庸封筆之後,古龍又在1972年開始連載《陸小鳳傳奇》,接過了武俠創作的薪火。
從《書劍恩仇錄》到《鹿鼎記》,金庸先生的創作也是不斷尋求突破的,到《鹿鼎記》恐怕已不能算是純正的武俠了,或者算是社會派武俠?著筆的是流氓小人物,寫的卻是小人得志的社會和文化,到這裡也就寫盡了,急流勇退不失為明智選擇。
鍛彰趣義
《鹿鼎記》是最奇特也是最優秀的武俠小說之一。讀罷感觸良多,在這裡,且看“小河讀小寶”系列之零零一。
說起《鹿鼎記》的作者金庸,很多人都會覺得惋惜,因為金庸老先生在1972年完成《鹿鼎記》以後就封筆了,距今已經有四十多年了。現在老先生還健在,為何封筆,他老人家也曾經給出過解釋,他寫到後來感到人物情節的重複,本來他力保每部小說人物形象,情節故事儘量不同,寫完《鹿鼎記》,他無法保證下部新作能較以前有所突破,而長期以來,讀者對於金庸給予厚望,他擔心讀者失望,倒不如激流勇退。
對於老先生的解釋我感覺是很合理的,金庸先生的做法也是極其睿智的,在最巔峰的時期退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光輝形象,日後大家提起金庸的作品,都會豎起大拇指,稱道個個精品。
在這裡向為我們貢獻了那麼多優秀作品的金庸老先生致敬,也順便說說讀過他的武俠小說特別是最後一部《鹿鼎記》的感受,也算是為讀《鹿鼎記》系列的開篇吧。
金庸先生第一部《書劍恩仇錄》,還是頗有之前一般武俠小說的特點,但已經有所突破了。主角陳家洛可能會被很多讀者認為是金庸小說最差勁男主角,因為他不僅心胸不夠開闊,還把熱戀他的天下第一美人,也是金庸筆下最美最接近仙女的香香公主拱手讓給了敵人。可是別看陳家洛如此惡劣,如果在把他放在現實生活中,陳家洛卻是所有金庸主角中最接近男神的人物:家世顯赫,大企業頭目,文武全才,相貌堂堂,舉止有禮,心存善意,簡直是不折不扣的完美男人。這種男主在不少武俠小說裡普遍存在,形象臉譜化,最後金庸安排香香公主身死,可以說是為了力求突破的一點證明。
第二部小說《碧血劍》,人物形象已經開始突破了,主角袁承志外形首先就不怎麼漂亮了,雖然聰明卻又木訥,雖然老成但能力有所不足。看得出來,金庸先生是在塑造一個儘量不一樣的人物形象,雖然不是特別成功,但已經在轉變。
等到第三部《射鵰英雄傳》騰空出世,一個性格堅韌、淳樸忠厚的郭靖,一個機靈古怪、俏皮聰明的黃蓉,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武俠形象,而且裡面諸多配角東邪西毒南帝北丐老頑童,丘處機梅超風裘千仞裘千丈都是各具特色,形象豐滿,讓人難以忘懷。射鵰一出,金庸先生算是奠定了武俠小說宗師的地位。
後面接連《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合稱射鵰三部曲,也都是各具特色,讀起來欲罷不能。而之後又迎來了《天龍八部》的高峰,讀之熱血澎湃,蕩氣迴腸,大家已經覺得是頂峰了,結果《笑傲江湖》給我們又展示了一個別樣的江湖,波譎雲詭,勾心鬥角,讓人不得不佩服金庸先生的才思。
在這些大部頭作品中間,金庸先生還做了不少嘗試,比如類似芥川龍之介羅生門寫法的《雪山飛狐》,如果第一次讀會很有趣。再比如專寫人性險惡的《連城訣》,比一般揭露現實的小說還要黑暗。還有《越女劍》,雖是最短篇,但一女掃千軍的形象依然驚天地泣鬼神。
當然,金庸先生作品人物形象豐滿,個性鮮明,卻也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全書基本上是主角從弱到強的成長之路。在這個過程裡,寫盡了江湖,也寫盡了人生。似乎各個形象都嘗試了,最終一部不像武俠小說的武俠小說《鹿鼎記》出現了。
《鹿鼎記》說他是武俠吧,主角韋小寶最終也只是會個三招兩式,而且主體寫的也不是他的習武之路,而是做官做人的成長之路。說他不是武俠小說吧,裡面又有陳近南、馮錫範、洪安通等諸多高手,各種武功絕學也是層出不窮。
我有時候會想,為什麼金庸先生會在後面創造《鹿鼎記》這麼一部異類的武俠小說呢。也許正如他前面說的,之前的小說把他想展示的武俠形象都寫盡了。而且到了後期,他的作品已經不單單滿足展示打打殺殺的武俠世界了,更多的是對現實世界和人性的探索。實際上從《連城訣》《天龍八部》開始已經有了這個苗頭,到了《笑傲江湖》裡面,這種傾向就更嚴重,比如寫左冷禪,辛辛苦苦經營幾十年,最後一招不慎,勝利果實全部被嶽不群竊取。比如東方不敗武功天下第一,遠遠高於其他人,最後還是被殺死。武林裡面爭得是什麼,最後還是人心。於是索性就來一部主要刻畫人心鬥爭陰謀詭計的小說《鹿鼎記》,雖然有著武俠的外殼,但是鹿鼎記卻更像一部官場現形記和社會現行記,裡面的忠義大俠陳近南會被殺,武功最高的洪安通也被殺,反而不學無術,靠著察言觀色和鑽營拍馬的韋小寶活得風流快活,有聲有色。當然,作為三觀頗正的金庸,他還是給韋小寶留了一個底線,那就是講義氣,有基本的廉恥心。他遊走在各個勢力之間,始終沒有主動出賣過對他有恩的人,已經不容易了。
《鹿鼎記》的推出其實已經算是金庸封筆的預兆了,一個主流寫武俠小說,以此聞名的作家不願再寫純粹的武俠小說了。採用完成一部完全不一樣的作品的方式來告別自己的執筆生涯,是不是顯得更有意義,更容易讓讀者接受呢。
一覽眾河小
金庸在《明報》上連載《鹿鼎記》是從1969年開始的,到1972年結束,中間在1970年又寫了《越女劍》,是附在《俠客行》之後的一部短篇小說。因此《鹿鼎記》是金庸最後一部長篇,《越女劍》是最後一部短篇。
事實上金庸曾經不只一次聲稱還想再寫一部小說,其構思是以一個武功平平但品德高尚的人為主角,以其傳奇經歷來詮釋金庸心目中對於傳統思想下對個人品德的理解和定位。這個人物與《鹿鼎記》中的韋小寶有些相似,韋小寶幾乎不會武功,這個人物武功也許比韋小寶高但也很普通。區別在於韋小寶沒什麼高尚品德可言,而這個人物卻是“以德服人”。
但最終金庸還是沒能寫成這部小說,轉而專注於對其之前十五部作品進行修改和增刪,在晚年終於推出了改動較大的新修版。其實金庸的這些小說自從一開始在報紙上連載以來,每次重新裝訂出版都會對其內容略加修改,報刊版和三聯版對照的話,內容改動也是很大的。
但金庸為了盡善盡美,多年來收集並整理了書迷們對於小說內容錯漏之處的修改意見,將那些不合理的地方都加以改正,又對其中情節進一步做了改動,是歷次修改中改動最大的一次。新修版在出版之後雖然一些書迷表示不理解,但卻是金庸心目中最好的故事。
至於金庸之所以不再寫小說了,皮哥覺得原因有三。
一是再高產的作家都有才盡的時候,金庸未能寫成的那部小說的男主角形象就和韋小寶有些重合,可見他腦海裡的點子和創意已經很有限。
二是到1972年《鹿鼎記》完成之後,《明報》已經走上正軌,金庸一方面要負責報紙編輯工作,其個人又習慣寫稿時慢工出細活;一方面又要寫小說,實在力不從心。而在1993年雖然將明報集團售給於品海,自己功成身退,但畢竟年事已高,也再難花費精力在小說上了。
三是金庸本身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年輕時寫小說是為了報紙銷量,當功成名就了,憑藉賣報紙和賣小說版權都可以有很好的收入,也就不需要再寫小說了。
(文丨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鹿鼎記》是金庸的封筆之作也是金庸的頂峰之作。正如金庸在《射鵰英雄傳》中所描述的降龍十八掌那樣,一招亢龍有悔可以制敵,關鍵在那個悔字。在輝煌頂峰之時,金盆洗手,從此江湖只留下傳說,這是聰明人的做法。作為飽讀詩書的一代文豪大俠,自然也是深知其意。
我認為,這是金庸封筆的最大因素。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寫武俠小說畢竟是金庸的副業。大家知道,金庸的主業是辦了《明報》也就是做媒體。而武俠小說也是為了《明報》的銷量而生的。
當時,金庸寫武俠小說是以連載的方式在他的報紙上發表的。每天堅持一千五百個字左右刊登出來。這和今天那些網文大大們不同,動不動就每天幾萬字的更新。那個時候,由於報紙版面的關係,一千五百字已經是很大的量了。這些每天連載的武俠小說擴大了《明報》的影響,為金庸的事業帶來了極大的人氣和銷量。
到了完成《鹿鼎記》的時候也就是1972年左右,那個時候金庸的《明報》已經走上了正軌,他已經成了香港的主流媒體,不必靠他的武俠小說來拉人氣了,金庸也不必像寫《神鵰俠侶》時那樣忐忑不安了,怕讀者不喜歡新小說的題材而導致人氣下滑。
當然,金庸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這一次,他可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媒體事業中去了。
這也是當時金庸封筆的一個原因。
一般來說,一個作家幾百萬字以後的內容就容易雷同。君不見如今網文,哪一位大神級的人物沒有雷同的作品?只要大神還在寫,內容肯定是雷同的,當然,讀者還偏偏吃這一套。金庸作品的字數已經過千萬,再寫下去難以保證不再雷同,這也是金庸封筆的原因之一。金庸天縱奇才,天生就是一個編故事的高手,但是高手再高也有屋頂。《鹿鼎記》本身在他的十多部小說中已經是處於巔峰狀態了,想要再寫出超越《鹿鼎記》的作品,估計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了。
這也是金庸當時封筆的另一個原因。
金庸封筆是讀者的損失,當年我讀完金庸全集之後覺得很迷惘,似乎人生失去了樂趣和目標一樣,畢竟沒有金庸武俠可以讀了。但是當我複習過幾遍金庸全集之後,似乎又有了感悟,明白了當年為什麼金庸會封筆,答案就在他的小說裡。
亢龍有悔!
這是歷史麻辣鍋的想法,您認為呢?歡迎拋磚!
歷史麻辣鍋
正所謂“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加一部越女劍,正好15部作品整整齊齊的流傳於世上。
金庸武俠是一個標籤,是一個旗杆,是一個時代。那麼為何當年風頭正盛,還在巔峰的金庸就此收手,封筆江湖呢?
其中有那麼三個原因,且聽我慢慢道來。
第一,塑造的人物與描繪的劇情已經差不多了。
金庸自己也曾說過:我寫了這麼多人物,山河湖海,各不相同。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自己的形態舉止,自己的故事經歷。寫的差不多到頭了,再寫就重複了。
一旦重複著刻畫人物,既是對自己作品的不負責,也是對讀者的不負責。
且每段故事的劇情都不相同,郭靖、楊過、張無忌、喬峰、段譽、虛竹、令狐沖、韋小寶、胡斐、陳家洛、石破天等等,每個人物都經歷了不同的經歷,造成了不同的人物變化,以達到戲劇衝突與內涵表達。新的劇情是不那麼容易想的。
第二,武俠的心態旅程已經書盡了。
自《射鵰英雄傳》中那個簡單質樸純粹美好的郭靖與郭蓉,加上五絕、七怪等,滿書的英雄,這是一部金庸武俠的前期作品,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部純粹的,理想的武俠作品。
而到了中期《天龍八部》,金庸對俠文化的發展與時代背景的相融合登峰造極,便有了《天龍八部》這麼一部大氣磅礴,酣暢淋漓的大時代作品。將俠文化與社會內涵、時代背景、人性挖掘結合的相當完美。我們看《天龍八部》,這是一部複雜的、濃厚的、大氣的作品。
最後一部作品《鹿鼎記》,有人說這是一部最不像武俠的作品,恰恰反應了金庸武俠心態的高層面,也能明顯感覺到這是一部尾聲作品。不是會武功的武俠才叫武俠,
《鹿鼎記》這部作品已經將武俠上升到精神層面,縱然我不會武功,但我就是俠。而作品內涵也是從江湖爭鬥轉戰到了廟堂之爭,將韋小寶那種對於人生的灑脫與對於國家的精細表現的淋漓盡致。而最後韋小寶遠離朝堂、遠離江湖也是對於整個武俠歷程最好的一個收尾。
第三,壓力大。
縱然金庸的作品當時已經大受歡迎,但所遭受的的非議也是不少。金庸的作品也是在之後一步步成為大熱文學,而金庸也成為武俠的泰山北斗,一代宗師。急流勇退,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原因主要還是金庸的武俠已經足夠壯闊與華麗,足夠精緻與完整,完美的走完了一段武俠的心路歷程,將俠文化發展到了繁榮與鼎盛,足夠了,到時候了。
於柏十
我判斷大概有以下幾種可能
一:是能也的都寫完了,沒有創新了,都從春秋時期的《越女劍》寫到清朝時期的《鹿鼎記》了,再寫下去估計同質化嚴重。
二:當初寫武俠小說是為了給他創辦的《明報》增加讀者和銷量,到《鹿鼎記》寫完時《明報》成為香港有數的大報之一,寫小說的初衷已經達成。《明報》到一定規模後,他這個掌舵人要忙於《明報》的運營,身份要更多的向辦報商人的屬性傾斜,沒有精力再去寫長篇小說。
三:《鹿鼎記》裡面金庸先生夾帶了很多私貨,比如洗白當年《明史案》的查家先祖,另外對於很多歷史上著名的漢奸都是塑造成英雄,比如吳六奇(據說此人當年和查家關係相當好),動機已經不純了,沒少人批評,而且《鹿鼎記》本身就不太像武俠小說。
綜合以上原因分析,推斷主要原因是《明報》的發展牽扯到很多精力,年紀也逐漸增大,無法像年輕人那般有旺盛的體力和腦力多方兼顧。如果沒有更好的創意,還不如收山,身為著名的文化人,他估計也不屑於用粗製濫造的作品去賺錢。從《鹿鼎記》也可以看出,估計已經沒有了武俠小說的靈感。目的性太強,爭議不少,乾脆就不寫了。保證了武俠大宗師的地位就行。
種花家孤寡老人
金庸寫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是《書劍恩仇錄》,1955年寫的;最後一部小說是著名的《鹿鼎記》,1972年封筆。總的作品連起來就是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雖然才14部,但幾乎部部經典,奠定其武林盟主地位,甚至在中國文學史上都要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遺憾的是,自《鹿鼎記》後,他就不再寫了,這對武俠迷尤其是金迷來說,實在是一件很遺憾的事。
他之所以封筆,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1、失去動力,見好就收。金庸最初開始寫武俠,雖然也是興趣所在,但也難逃“著書只為稻粱謀”之嫌。他創辦《明報》,主打社評,但是初期銷路不暢,所以才想通過連載武俠小說來打開銷路,寫武俠小說只是金庸的副業,沒想到這樣竟然成就了一位武俠大師,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到了寫《鹿鼎記》的時候,《明報》如日中天,已經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大報,就像今天的日報晚報一樣家喻戶曉。已經沒有必要來靠武俠小說打開銷路。
再者,金庸寫了十幾本武俠小說,基本都是扛鼎之作,好評如潮,也為金庸贏來巨大聲譽,在此時“急流勇退”,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就像張國榮一樣,雖然在如日中天光芒萬丈的時刻自殺了,但反而給大家留下了更多念想,至今大家都還到處叫“哥哥”。
2、年紀問題。金庸1924年出生,1972年的時候已經48歲,將近知天命的年齡,雖然看起來也還能寫,但每個人的情況、心境是不一樣的。金庸先生自己也說:“年紀大了,人的心境自然而然就會穩重起來,文筆也會變得深沉,這時候,像韋小寶那樣頑皮狡猾的角色就很難寫出來。”
3、武俠多套路,再深也用得完。對於武俠小說來說,就是爭奪寶藏武功,愛恨情仇家國,這些套路金庸也基本寫完了,他一直嘗試“創新”,所以才會有韋小寶這樣的奇葩主角出來。這裡要感謝古龍,他開創了武俠內容,比如“俠探”破案,打開了另一片新天地,是對武俠創作有實打實貢獻的;還有黃易,雖然武俠作品寥寥,但也是通過穿越等內容打開了新局面,也是有貢獻的。餘者,碌碌。
坐隱江湖
金庸,原名查良鏞,是我國著名武俠小說作家,塑造了無數經典武俠角色,深受大家歡迎。可這位文采斐然的文壇巨匠,卻在寫完鹿鼎記之後突然宣佈封筆,從此再未寫新作。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金庸先生之所以不再寫新作,是因為筆下已經塑造了太多的武俠形象。正邪、痴癲、純情、腹黑,各種人物形象、人物性格都已經寫遍了,再寫新作難免會有所重複。而我們遍觀金庸先生的著作,幾乎沒有一個相同的角色,到鹿鼎記的時候已經不單單是武俠了,還加入了很多其他的元素。
塑造不同的角色才是寫作的樂趣所在,重複就沒意思了嘛。而且金庸先生志不全在武俠小說,更希望成為一個文人學者。他放下了俠氣,投身於報業公司、修建圖書館、在西湖邊建了雲松書舍,一邊賞美景一邊讀書寫作。更在80歲高齡的時候,考取了劍橋的博士學位。或許這些才是他真正喜歡做的事情呢,成為一個學者,而不單單是一個武俠作家。
也有人認為,1972年金庸寫完鹿鼎記時已經48歲了,精力上有所下降。而寫作又是一件非常耗費精力的事情,需要時刻保持充沛的創作力。如果不能創造更好的作品,那還不如封筆呢。金庸先生創造的武俠世界早已深入人心,縱使江湖已遠,江湖上也永遠會有他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