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流量是黃河5倍的黑龍江,為何沒能在出海口處形成三角洲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這是一首東北人懷念自己家鄉的歌曲,詞曲中的松花江發源於著名的長白山天池地區,河水流經吉林和黑龍江兩省後,注入黑龍江,最終流出國門,在俄羅斯的遠東地區進入浩瀚的太平洋。松花江雖然有名但是還不是東北地區的第一大河,黑龍江才是東北第一大河。其徑流量是黃河的5倍之多。

徑流量是黃河5倍的黑龍江,為何沒能在出海口處形成三角洲

熟悉地理的讀者們都知道,黑龍江不僅是一條江的名字,還是一個省份的名稱,這說明了黑龍江在東北人民心中的地位是無法撼動的。在松花江,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交匯處形成了面積達10多萬平方公里的“三江平原”。肥沃的土地養育了千千萬萬東北人民。可惜的是在清朝末年,由於列強的侵略,清政府不得已簽訂了若干條不平等條約,失去了遠東的大片土地,也失去了黑龍江的入海口。

徑流量是黃河5倍的黑龍江,為何沒能在出海口處形成三角洲

世界上各大江河都會在入海口形成一定規模的三角洲,比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地處地中海沿岸的尼羅河三角洲等都是大江大河在入海口形成的三角洲。大部分讀者都會猜測,在黑龍江的入海口處一定會有一片像“三江平原”或者像長江三角洲一樣肥沃的沖積平原(黑龍江流出國門後被稱為阿穆爾河)。

徑流量是黃河5倍的黑龍江,為何沒能在出海口處形成三角洲

答案卻是否定的。在黑龍江的入海口處並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沖積三角洲,從衛星地圖上看黑龍江(阿穆爾河)的入海口邊上都是丘陵地帶,只有極小的沖積平原,人口分佈也很少。這是為什麼呢?

徑流量是黃河5倍的黑龍江,為何沒能在出海口處形成三角洲

我們看一張遠東地區的植被分佈圖,我們可以看到,和泛黃色的蒙古高原相比較,遠東地區可謂是一片翠綠,說明這片區域的植被覆蓋率很高,我們查詢歷史資料發現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5%(這片區域我國俗稱外興安嶺),加上其他植被的覆蓋,整體的植被覆蓋率可以達到90%以上。而高覆蓋率說明了這一地區的水土流失不明顯,河水所攜帶的泥沙也不會多。

徑流量是黃河5倍的黑龍江,為何沒能在出海口處形成三角洲

從三江交匯的地區到黑龍江的入海口海拔落差太小,三江平原的海拔大約在40米左右,也就是說在三江平原到入海口的1400公里的距離上落差只有40米左右。這導致了河水流速緩慢,河水攜帶的泥沙都沉積在流經的河道當中。其中大部分泥沙都淤積在了我國的三江平原,流到入海口的泥沙少之又少。根據測量黑龍江每年入海的泥沙量只有0.2億噸,而長江的年入海泥沙量平均高達4.8億噸,完全不是一個等級,這就是黑龍江沒有河口三角洲的原因。

徑流量是黃河5倍的黑龍江,為何沒能在出海口處形成三角洲

思維拓展:在其入海口的對面就是遠東第一大島-庫頁島,其和大陸最短的距離只有不到10公里,海峽深度只有3-20米深,要是黑龍江的河流泥沙量有長江黃河這麼多的話,填滿庫頁島和大陸之間的韃靼海峽,將會在數十年中完成,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泥沙的不斷累積,庫頁島和大陸相連也是很有可能的。

徑流量是黃河5倍的黑龍江,為何沒能在出海口處形成三角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