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孩子,经常不做、不交作业,但是成绩非常好。这事大家怎么看?

智者三问


因材施教。要看到底属于哪一种情况?然后对症下药。

1、知识超越同龄人。此类孩子的综合学识已经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适合跳级教学。

2、习惯自学。这类孩子,喜欢自己专研,慢慢搞懂,节奏上不与老师同步。这需要老师耐心地与其沟通,调整步伐。但是,千万不要强迫其非要认真作业,恐适得其反。

3、个性张扬,叛逆。这样的孩子学习很好,但是故意不交作业,彰显自己的个性,自认为很帅气。同时,也想被更多人关注:自己很牛,就是要气气老师,不按照老师说地做,成绩也很好!这类孩子,只能疏不能堵。更需要耐心沟通,与他做朋友,能感动到他,就事半功倍。

总之经常不做、不交作业,但是成绩非常好的孩子,毕竟是少数。这种孩子一般智商高,更需要教育他做人的道理,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只要是走在阳光正直的道路上,即使个性张扬点也没啥,老师要包容。


布衣麒麟


这孩子应该还没到高三,十有八九连高一都没到。这就是我的看法。

高中阶段有没有不做作业但是成绩非常好的同学呢?这取决于你对“非常好”的定义是什么。

我觉得起码得满足:

第一,就读于重点中学重点班。

第二,成绩不低于班级前十名(基本也就是年级前十名了)。

这已经是极限了。事实上,在一所学校里,学校领导和重点班老师心目中的“非常好”,很可能只有一个,最多三个。也就是年级第一或者前三。其他的都算不上“非常好”。

好吧,这个要求可能太苛刻了,大部分同学心目中的“非常好”,大约也就是在一个普通的班级里面名列前茅(前三或者前五)的样子。

有没有这样的学生呢?我倒是真的教过几个。其中一个在高考中败下阵来,连一专分数线都没上。后来他承认,平时的考试成绩基本上都有水分。

另外一个孩子的确有天分,上课睡觉,作业基本不做,成绩长期在班上前四名。被同学们称为天才。但这是高中一年级和高二刚开始的时候。

高二下学期,学习任务渐渐收紧,他有点吃不消了,但又放不下偶像包袱,不愿意被人们认为是江郎才尽,于是白天睡觉,晚上悄悄学习。

高三上学期,即使这样悄悄学习,成绩也大幅度下滑了。他决心振作起来,但已经没办法了。因为他已经养成了一上课就睡觉、一看见老师布置作业就烦的条件反射。成绩一度下滑到班级倒数。

后来,我找他谈了很多次,再加上平时的严格管教,他终于在高考的时候去了一个不错的二本。

然而还是太可惜了,因为他原本是有希望考重点大学甚至985的那类学生。

一个人有天分,这并不是对自己放松要求的理由。

上天给你天分,不是拿来给你浪费的,更不是给你自我陶醉的。

你有天分,可以轻而易举地跑赢同龄人,那就赶紧一路奔跑,去到更远的远方吧。

那里或许没有同龄人的“神童”赞美,但你会接触到更广大的世界。


吹上来的小动物


我怎么感觉你是在说我啊!我在小学、初中时就是这样轻轻松松,次次第一。在小学和初中,这种情况很正常啊,因为要学的知识比较少,而且难度不大。比如说,这两天我没好好听讲,没有交作业,那我过几天再好好看看书,就弄懂了,因为知识本身就不难嘛。

到了高中可就不一样了,要学的知识多,老师上课课堂容量大,只是难度也大,而且是要面临高考的。高考是什么?是选拔性考试。就是试卷里要有一些偏难的题,和个别难度很大的题,用来把一部分人淘汰掉,把一部分人选拔上来。在高中,你如果几天没好好听讲,想补都难,怎么可能“平时作业基本没有完成过”都能成为学霸呢?

作业的作用是什么?是为了把知识内化为能力,是为了深化理解,是为了复习巩固,是为了发现不足,是为了总结梳理知识体系,这样一个重要的过程,怎么能被忽视和省略掉呢?


语文老师我爱你


太正常了啊!我当年高中也是这样啊!20多年前,我在西安应该第一的学校,我们班平时交作业从来只能收到20多本,全班50人。高一高二浮动相对大一些,到了高三改150分制,我们班前十最多只有12个人有能力竞争,而且基本都不怎么学习。平时放学我们一群人就去大学里打篮球,要不然跑到补习班美其名曰补课,但是根本上不成,老师出任何一道题我们几个都是十秒钟之内报答案,后来被其他学校的学生赶出来了。之后的一年半基本上除了打篮球就是打游戏机,后来还出现了网吧,我们整天去联网命令与征服。

我们班平时上课学的好的几个都坐最后两排,上课就见后面在吃馍看小说,一考试基本都在年级前100。当然我们当年高考全校还是有20多个清北,而且很多人超过清华线上的是交大本硕连读。


天天122685816


对于孩子不做作业,成绩又很好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一翻。一般来讲,不做学业的孩子成绩很难提上去。但是,也有一些孩子,作业不做也成绩很好。我们来分析一下。

先来看看孩子们不做作业的原因。基本上说,没有孩子真正喜欢做作业的,毕竟做作业是个辛苦差事。有些孩子养成了做作业习惯,只要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认真完成。有些孩子被迫完成作业。有些孩子完不成作业可能是课堂上没听懂,作业不知道怎么做。有些孩子可能属于不够勤奋,作业拖沓做不完。有些孩子可能觉得作业太简单,根本就不愿意做。

问题中提到这个孩子喜欢读书,喜欢读书的孩子成绩不会太差。多读书,语文学习就不会困难,成绩有保障。语文成绩好,理解力强,对学数学有帮助,数学成绩不会差。我曾经读过一篇某教育家讲的一个例子,朋友的孩子数学老是考不及格,请他指点,结果他发现孩子不是数学不好,根本是语文不好,很多题目根本没有读懂,于是建议孩子多读书,后来成绩果然上去了。

我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会,做作业只是学习的一个手段,并不是目的。如果孩子学会了,或者能学会,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可以接受的,未必非得局限于做作业。

这个孩子爱读书就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值得鼓励并继续保持。

本人观点,只要能学会学好,方法可以多样化、因人而异,不必强求。


智者三问


我是老师,班上也有类似的情况,但是是其他科目的作业,尤其是英语。

第一个要分清的是,你看到的不做作业不交作业和成绩好坏其实关系不是特别大。从老师出发,他一天到晚布置一些乱七八糟的作业,动不动就背诵全文,动不动就抄个百八十遍,除了老实巴交的孩子会主动完成,其他资质高的孩子根本觉得无聊,而且没有任何意义,帮助不到自己的学习,也不会提高分数。

第二个性格使然,没办法,这类同学只会在老师看不见的地方发奋努力,谁都不知道他到底付出了多少。但是一旦课堂上,环境变化了,就是融入不进去,听课照样听,就是不写作业不交作业,你也奈何不了。

第三个就是自恃聪明,爱在同学们装酷,特立独行,喜欢用极端的方法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这类所谓的成绩好只是暂时的,因为学的知识比较基础,等到了难题章节,基本就废了。


雨巷诗社我是疯子


对于这件事儿,我想我非常有发言权。我曾经是一个不做作业,也不交作业的“学霸”;也在教书期间遇到过这样子的学生。

小学期间,除了刚上一年级的时候乖乖做作业,后来基本都不做作业。到了交作业的时候,刚开始还找各种理由不交作业;到后来直接说反正写不写作业都一样,只要能考第一就行了。

班主任是爸爸的同学,所以也非常惯着我,对于不交作业的行为,也是默许。当有同学打小报告说我不交作业时,老师会说要是你能不写作业每每考第一,你也可以不写作业。抱不平的声音也就渐渐平息了。

刚上初中那会儿,初一还是不写作业,当然还是备受初中各科老师的批评,各科老师都说你现在不写作业,到了初二初三,你就知道后悔了。其实,在初一上学期的时候我就开始意识到,不写作业行不通了。不写作业的我,没办法保证科科第一了。但我还是不愿意放弃这种优待,也想证明自己比别人聪明,所以咬着牙坚持不写作业。结果到初一下学期,成绩已经降到了第七名。而且到了初二,不做作业,思路根本跟不上。从此开始了写作业之旅!

在做老师的时候,自己学生当中也不乏有这样的学霸。作为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是又喜又忧。喜有一个聪明的学生,忧不写作业对其它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也忧这个学生的心性和未来。

老师让学生做适量的作业的目的是什么?

1、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自查)。通过作业过程,可以有效自查掌握知识情况,查漏补缺。当然,如果是都掌握了,做作业也不费吹灰之力,在较短的时间内也可以完成。

2、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巩固)。“温故而知新”,不断重复温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不断温习中,加深记忆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3、提高思维能力(提升)。在作业中,加深思考,发现新的解决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4、为复习积累资料(积累)。

在作业中,所掌握的知识会自然分层,将目前掌握最薄弱的筛选出来,以便后续在短时间内复习。

5、修身养性(养性)。做作业就跟阅读一样,整个人都会沉静下来,在宁静的空间和思维中作业,对孩子修身养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每个人对于不做作业的学霸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不同看法,让更多的读者受益!!!


90后妈妈米米


总有一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强、天资聪慧的孩子,虽然他们平时不做,不交作业,但是在课堂上他们能认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会开小差!


我认为他们在学习中做到了最重要的两点,一是休息好,二是课堂上仔细认真听老师讲课,善于动脑思考,老师课堂教学中讲的内容,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经典的习题,常用的解题方法,并且是老师多年总结的好经验好方法。而课后做的练习题、以及平时的各种考试,遇到的题和老师上课讲的题非常地类似,顶多就是延伸了一点点。把老师讲的例题和方法熟记于心,考试时候的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成绩好不好关键看上课能不能认真听课。而要想保证上课可以认真听,必须有充沛的精力。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就是因为保证了充足的睡眠,上课才有精力去认真听课。而那些早起晚睡,精力不足,导致上课犯困打盹而不能认真听讲的孩子必然会影响听课效果,甚至有的孩子劳累过度课上睡着不听,那必然习题不会做,只能晚上加班加点去探究,然后导致第二天不能好好听课。最终自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熬夜做题——没精力听课——习题不会做——熬夜研究。
虽然有时候,你看他在课程上也玩,但那是因为他会了,老师稍微指点一下就会明白!
那些不做,不交作业的学生,其实他们早已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需要花时间做重复练习,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不做不交作业,甚至不努力学习。所以家长们应该让孩子玩好、睡好,这样孩子的大脑才能完全放松,有更多的精力去记老师讲的内容,才能有非常大的进步。


乡村薇姐


这个问题就好像是为我的孩子量身打造的。说实话,孩子从小学就没少挨留。

表现不好到什么程度:除了语文、数学,其他课都不让孩子去上,班主任太负责任了,其他的课都盯着孩子写作业。孩子特别厌烦,极其反感。作为家长,也是左右为难。孩子不完成作业,可也不能别的科目都不学了呀,为了减轻该班主任的负担,给孩子换个环境吧。

作业依然没有大的改观,能不做就不做。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现在,孩子高一了。初三中考,孩子是以班级第一名的成绩升入高一级中学的。

高一时,老师还是因为孩子作业问题和我通过电话。同样是老师,我也深知老师有多么为难。但我还是在电话里,委婉地和老师说,每个孩子的学习方法不同,我会尽量配合学校搞好对孩子的教育,但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我也是不反对的。孩子几次小测试,成绩还好。


无意红尘柳


题主不说年龄和程度,让别人怎么回答呢?

如果这个孩子是一线城市一流高中的前几名,或者高考大省的前百名,那么你爱怎么学怎么学。但是,有谁见过全省前百的学霸不做作业的?

如果这个孩子是三四线城市普通中学的班级前几名,那你根本与“成绩非常好”这五个字不搭边!只是一个住在井里不旅行的青蛙而已。

如果这个孩子是个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那么你就自求多福吧。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勤奋严谨的学习态度,等进了高中大概率会成为成绩起伏不定,被老师又恨又可惜的货。

我在魔都一所“普通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任职,每一届都会遇到不做作业的学生。这些学生百分百都是小学初中没有养成好习惯,但因为成绩“好”,于是家长没有严格管理。等他们到了高中,有些立刻跟不上,有些一开始还不错之后渐渐跟不上,有一小撮直到最后都有过得去的成绩和名次,但一直起起伏伏,且毫无后劲。最后他们无一例外地没考上想去的学校。

教书十几年,聪明孩子见过不少,但能出成绩的没有不勤奋严谨的。

中国的升学压力有多大无需多言。即使一个学生聪慧过人,他也必然会遇到很多跟他一样聪明和比他更聪明的人。除非他没有理想和斗志,不然绝不会让自己沦为不写作业只靠理解的境地。

作业的意义是什么?是通过反复操练形成稳定的记忆链和熟练度,以保证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学习中的作业就相当于体育中的队内练习。没有任何一个体育巨星会忽视日常训练,会以天赋和成绩为借口训练偷懒甚至逃避训练。他们只会比其他人更认真地练,还会给自己加练。

有句话说得好:最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