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不婚一族?

生活说007


我来说个身边的例子吧。

大一的时候我们的英语口语老师John他就是一个不婚主义者。他那个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是个典型的英国绅士,不会说美国的脏话。我们上课的时候有同学说了F*ck之类的脏话时,他都会很严肃地批评。每次见到他,身上总是有一种很清爽的香水味。待人彬彬有礼,对待学生没有架子。John的美国女朋友是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特别性感的那种。每次看她在学校的操场上跑步,简直被她电晕了。他们俩非常相爱。

有一次上课我们讨论到了当代社会有许多人提倡不婚主义。这时我们其中一个同学问他,为什么到了这个年龄他还是没有结婚。

这时John就反问他了一句:“Why I have to get married?(为什么我非要结婚?)”一句话噎得我们班里的同学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这时候又有一位同学回答他,因为结婚了意味着就是一个承诺,一个保证啊!

John又反问了他一句,如果是真心爱她,又为什么要那一张纸呢?难道不是多余的吗?

全班又安静了。

其实吧,就我看来。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真的不懂什么才是真正的婚姻,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看到近期被爆出有很多十三、四的少女怀孕后公然直播的现象,我感到心痛。他们都还只是个孩子,都还没有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却已经为人父母,并以此为炫耀的资本。我想问他们一句,你们真的懂得如何教育下一代吗?你们能够给予小孩最好的教育吗?答案显而易见。



不管是婚姻、爱情、生育等等这些人生大事,都应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可能有的人二十岁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并且有能力培育好下一代。也有的到了三十岁思想还极不成熟,结婚乃至教育下一代,都是不理智的行为。

总之,不能以自己的情况为标准来衡量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说句后话,刚刚得到消息,John已经打算迎娶他的女票啦。我想他应该已经做好为她人负责的准备了,祝福他!)

——一个偶尔不务正业的欧美音乐博主留😏


欧美音乐台


结婚有结婚的幸福,不婚有不婚的自由。各有各的快乐,也各有各的烦恼。现在,都市里的不婚族越来越多,而且多数是女性白领。


不婚族常常把“不婚主义”挂在嘴边。他们崇尚自由和个人价值,身边会有固定或不固定的异性伴侣,像常人一样恋爱、同居,不排斥生育后代,但绝不会以婚姻的形式将伴侣关系确定下来。

不婚族为什么不愿意结婚呢?

不婚族大致分为两种:自觉型与不自觉型。自觉型占少数,不自觉型占了大多数。

自觉型不婚族认为人生不需要婚姻。他们更愿意去追求事业,享受生活。他们不拒绝爱情与伴侣,但绝不涉入婚姻。他们把婚姻当做束缚和麻烦。


不自觉的不婚族并不排斥婚姻,他们只是不知不觉地成了单身。他们或是在等待意中人;或是害怕失去自我,不敢走入婚姻;或是还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或是受父母婚姻的影响而恐婚。

并不是所有的不婚族都像表面那么潇洒,很多人一旦决定了永远不踏入婚姻的殿堂,就意味着要面临诸多挑战。

1.承受来外界的精神压力

在注重家庭关系的中国社会,不婚仍然过于离经叛道,要承受来自各方有形无形的关切压力和大家异样的目光。

2.要独自面对诸多现实问题

加入不婚族,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意味着大多时候要独自面对生活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对于准备生育的不婚族来说,还需要考虑孩子户口、入学等诸方面的复杂问题。社会还不太接纳未婚的单身母亲,没有结婚证、准生证等上户口很麻烦。孩子上学也可能承受同学们异样的眼光。


3.不婚族并不快乐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80%的不婚族并不快乐,并未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来看待自己的处境,常常在精神上觉得孤立无援。很多人都是独自对着电视脑或墙壁发呆,慨叹单身的世界既孤独又无趣。

4.不婚潮流使社会面临挑战

不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孤立,他们将拥有越来越少的兄弟姐妹、表兄弟姊妹、姑姨、叔舅,社会会更加利己主义。低结婚率会直接导致生育率的降低,从而影响到社会发展。



不婚族最需要的是找到个人安身立命的价值。即使不需要依附伴侣关系,也能自得其乐。结婚好,单身也好,都只是一种生活状态,外在形式,真正决定幸福的,不是结婚与不婚,而是一个人内心的自在与满足。


树下谈心


最近正好听了一个电台节目叫《41岁,我单身》,小编决定来谈谈听了这期节目后对不婚一族的看法。这期电台节目到目前为止,最新的一个评论是这样的:剩女的谬论,变态的逻辑思维。没有十全十美的婚姻,包容、原谅、磨合、互让是家庭的因素。


我想大多数人对不婚一族的看法都是这样吧,可能没上面评论那么偏激。在节目中共采访了12位单身女性,只有一位女性在18岁就决定了一辈子不结婚。在节目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单身不是一种选择,而是生命误打误撞的结果”。我很赞同这句话,所以对于不婚一族,我觉得他们很有勇气,有勇气去承担那些压力。

不婚一族中其实很少有人在很早决定不结婚,大多数人都是在经历过一些感情或者许多次相亲后才决定要单身一辈子的。以前有一种普遍流传的说法,A男配B女,B男配C女,最后就剩下了最优秀的女性和最不优秀的男性,然而这两类人又是最难在一起的,不是女性不愿意下嫁,这与经济没关系,而是两者三观很难达成一致。我想每一个人对爱情都有着同样的渴望,但委曲求全得来的永远不会长久。我并不是说不要去忍受对方的缺点,而是说两个真正相爱的人是能接受彼此的缺点的,如果你对对方的缺点耿耿于怀甚至是感到害怕,那么结婚又有什么意义,反正最后还是会分开。



其实对于不婚一族,他们有很多的压力,并没有大多数人想的那么轻松和自由。他们也不一定就全是那种没有责任感的人,他们也必须考虑自己以后老无所依怎么办?旁人对父母、对自己的看法。所以他们必须挣足够的钱来保障自己以后的生活。每个人做的每一种选择都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选择安定有保障的生活,你就必须得学会忍受生活的种种琐碎;选择自由按自己想法过的生活,就必须得学会去忍受旁人的眼光。


对于不婚一族,小编觉得这个社会应该有更多的包容。离婚率越来越高,不婚率也越来越高,我觉得这两者是有内在联系的,我觉得这种联系就是人们对婚姻观的看法与以往产生了很大不同。最后衷心祝愿我们都不会被颠沛流离的命运逼成不婚一族。


如果一切从简


不婚族,丁克族,都支持,大家都是平等的,按自己的想法活的舒心就好,结婚又能怎么样,每件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好有坏,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能按自己的想法生活也是挺幸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