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公司盈利榜丨2018第三季度各大船公司盈利對比,誰最賺錢?

近來各船公司陸陸續續發佈了2018第三季度的業績,總體來看,業績普遍回升,盈利減虧成主旋律。

上一季度,馬士基盈利排在榜首,本季度依舊還在榜首,成為Q3最賺錢的船公司。

船公司盈利榜丨2018第三季度各大船公司盈利對比,誰最賺錢?

赫伯羅特在第三季度賺回了上半年虧掉的錢,成功扭虧為贏,實現淨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54.3%。

達飛保持盈利,受燃油價格飆升的影響,相比第二季度盈利水平有所下滑。

臺灣的三大航運公司中,萬海航運仍保持盈利,長榮海運在第三季度扭虧為盈,陽明海運實現大幅減虧

現代商船和ONE依舊還是虧損,今年4月份正式開始運營的ONE,也公佈了今年4-9月的業績。在4-6月虧損1.19億美元后,7-9月的虧損額進一步擴大,達到1.92億美元。

船公司盈利榜丨2018第三季度各大船公司盈利對比,誰最賺錢?

據分析,第三季度,運價與貨量的提升,以及跨太平洋市場的火熱,是影響幾家船公司業績的重要因素。

從貨量上看,中遠海控第三季度集裝箱航運業務的貨運量為673.3萬標準箱,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43.80%;前三季度集裝箱航線貨運量累計為1602.27萬標準箱,較去年同期增長22.41%。

赫伯羅特也明確表示,今年前三季度營收較去年同期實現顯著增長,主要得益於貨量的大幅提升。前三季度,該公司貨量為890萬TEU,同比增長近27%。

與此同時,運價回升也給助力航運企業第三季度業績向好。

赫伯羅特在第二季度業績報中曾明確表示,上半年運價低於預期,給公司業績帶來了負面影響。但第三季度,航運業也進入傳統旺季,平均運價有所提升,促進了該公司營收。

船公司盈利榜丨2018第三季度各大船公司盈利對比,誰最賺錢?

除旺季因素外,中美貿易戰促使貨主提早出貨,訂單量緊急增加,也帶動了運價的提升,跨太平洋市場出現了短期火爆的景象。

今年4-9月,佔據跨太平洋市場份額第一的是中遠海運集運與東方海外,兩家公司共佔17%。東方海外特別強調,跨太平洋貿易推動了公司第三季度營收增長,這一市場的營收增加了15.5%,貨量增長了7.3%。

有分析稱,今年跨太平洋航線撤出了一些運力,使運力回到去年水平。此外,貨主急於在更高關稅落地前提前出運貨物,保證了較高的運輸需求。

同樣是在該市場,ONE4-9月在東向跨太平洋航線的貨量同比(同三家日本企業去年同期總貨量比)下降14.2%。這也與其仍處於業務磨合期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