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研发第一款U盘上市,2年耗资10亿美元,打破国际垄断

科技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驱动力,虽然这些年来国产企业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但其实很多产品的核心技术一直掌控在国外企业手中。缺少核心技术,不仅让自己的企业受制于人,而且每年还要想外企交付大量的专利费用。如何打破国外科技的封锁是当年中国企业面临的难题。

中国自主研发第一款U盘上市,2年耗资10亿美元,打破国际垄断

近几年,中国国内很多科技和互联网工作都开始着手于技术研发。今年,国产龙芯开发平台的成功研发,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电脑已经可以完全国产化。在存储领域,三星和一些国外科技公司,长期垄断着市场。可惜技术的受制于人,让国内很多企业敢怒不敢言。

中国自主研发第一款U盘上市,2年耗资10亿美元,打破国际垄断

而现在国产紫光公布了最新一款自主研发的U盘,其技术水平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标准。国产U盘的成功研发,标志着中国打破了国外企业常年的市场垄断,同时结束了存储行业巨头在中国暴利捞钱的时代。

中国自主研发第一款U盘上市,2年耗资10亿美元,打破国际垄断

其实,最早在国内企业朗科是世界上发明第一款U盘的企业,朗科发现将USB与 NAND FLASH芯片进行结合可以组成一款十分方便的移动存储工具。不过因为朗科没有研发技术,其USB和存储芯片都受制于人,所以朗科也只是一个U盘的加工厂而已。随着三星、海力士等外企的强势介入,朗科这个U盘的发明者也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中国自主研发第一款U盘上市,2年耗资10亿美元,打破国际垄断

所以,现在国内很多企业表示,就算是在这研发上面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也要搞,只有真正做到自产自销,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正在的让企业成长,摆脱代工厂的模式和低端廉价的价格竞争。

中国自主研发第一款U盘上市,2年耗资10亿美元,打破国际垄断

中国第一款U盘历经两年的研发,近千人的团队和65亿人民币的资金最终研发成功。它不仅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那么简单,而且处于世界的前端。其内部自带的加密芯片和指纹传感系统,对于用户的数据有很强的保护作用。自主研发才是一个企业公司的长远之路,希望更多的国内企业行动起来,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