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高达4000公里的超级高铁项目正在启动,是否需要接近宇航员的体质才能乘用?

池昭新一城市新模式


时速4000千米的列车,这不是开得太快,这是飞得太低啊!但它确实已在开展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这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正在开展的一项工作。列车被设计成磁悬浮,并在一个被抽成真空的管道中行驶。


图:高速列车


每小时4000千米有多快?

大约每秒中就能跑1111米,是音速3.27倍。目前飞得最快的有人驾驶飞机是美国的SR-71黑鸟高空侦察机,它的最快速度为3马赫(3倍于音速,这个速度只是打开加力后的速度,持续时间很短)。一般的民航客机的速度只能达到900千米/小时。它比最快的飞机还快,是普通民航客机速度的4倍多。差不多就是子弹出膛的速度了。

图:SR-71

高速列车能够达到这样的速度吗?

由于列车为磁悬浮且在一个真空管里行驶,受到的阻力比常规的列车和飞机大大减小。只要持续加速,在理论上达到这个速度是一点都没有问题。

如此快的速度需要乘客有宇航员的身体素质吗?

车辆在做加速运动时,乘客会受到一个方向相反的惯性力作用,这就是推背感的由来。加速越快,推背感就越强烈。物理学将这个描述单位时间内,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称为“加速度”。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为9.8m/s²,也就是一个g。

一般战斗机飞行员需要能承受8个g的重量加速度,也就是需要承受8倍于体重的力。宇航员在搭乘火箭升空时最大要承受10个g的加速度。

前面说到了,加速度的大小和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成正比。如果火车在1秒钟由静止加速到每小时4000千米,乘客就会受到113个g的加速度,相当于身体变重113倍,这能把人压扁。但如果在半小时加速到每小时4000千米,乘客只会承受0.06个g的加速度。

所以,乘坐这种超高速列车并不需要有一个铁打的身体。

科技超人马斯克的公司也在研制这种超高速列车,他们已经搭建起了一个实验线,走在了我国的前面。

图:马斯克的胶囊列车

笔者认为,这种高速列车能不能够成功,不在于能不能够制造出来,而是成本问题。如果成本太高,再好的技术也得不到推广。


讲科学堂


当看到中国正在启动每小时高达4000公里的超高速列车项目时,本人也与所有新闻读者一样,确实有些兴奋,想想看,早上在合肥吃完早餐,然后出门去高铁站,8分钟到上海;中午在北京吃个烤鸭,然后3分钟又飞到天津;晚上想去深圳购物逛街,再坐上高铁,然后30分钟就到了深圳,行走千里如庭园散步!这是多开心的事情?

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这样的问题了没有:当人体处于高速运动中的加速过程中,体内血液会形成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惯性偏边高压(即推背高压),当处于减速过程时,血液又会形成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惯性偏边高压(即前倾高压),这很容易形成心血管功能障碍,有些人很可能会发生心脏病暴毙,除非他们有接近宇航员的体质,否则,很难保障万无一失,其风险性确实不小。

如果在3秒钟内由静止加速到每小时4000公里(即1111米/秒),乘客将承受到37个g的加速度,相当于身体变重37倍,足可把人压扁,血管与心脏同样形成相同的偏边递增压力。即使下降到在1分钟内加速到4000公里/小时,也会形成接近两倍于自身重量的压力,是否对部分人的心血系统造成损害是个未知数。并且,在1分钟内加速到4000公里/小时,相当于走过了33公里(半个县)的路程,刚提速至最高值,接着又要减速进站了,很难维持较长时间的高速,或许被迫设置到在30秒甚至更短时间内加速至最高速度状态,这将形成数倍于自身重量以上的压力,对心血系统的威胁也将成倍增加。

上述难题不是做了超级弹性座椅与封闭空间就可以解决的,因此,先做动物与人在同等高速状态下加、减速度的安全性测试是非常必要的,否则,花巨额投资做出来的超高速列车,最后叫谁乘坐呢?大家认为呢?


池昭新一城市新模式


可能有些人觉得速度达4000km/h的超级高铁速度好快好危险,这些人物理都没学好。速度再快,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人就如履平地没什么适应不了的。人真正不能承受的是过高的加速度,或者说加速引起的等效力场。

我们人类在地表生活所承受的重力加速度是9.8m/s²,我们称之为1G重力。对于大多数老人、儿童和病弱的人而言,1G至2G是其能承受的范围,有的甚至完全不能承受超过1G的任何情况。普通健康人面对3G至4G时就会感到呼吸困难、身心难受,甚至产生昏厥。人类中的强者如F1赛车手,据说能承受6G重力。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宇航员能承受9G重力,但会出现危险的黑视现象。承受16G重力情况下,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死亡的命运。

那么以对绝大多数人安全的1G,我们来计算一下所谓超级高铁从相对静止加速到4000km/h所用的时间,看看有无实际运营的可行性。

4000'000/3600/9.8/60≈1.85

即不到2分钟,超级高铁就可以从相对静止加速到4000公里每小时(或者从4000km/h减速到零),并且对绝大多数人是安全的。如果要追求更加舒适,甚至可以使用更长的启动时间(停止时间),把加速度降到更低。所以,认为只有如宇航员一般强壮的人才能乘坐这种超级高铁,是一种完全没有必要的担心。


科学人类


我觉得如果做成全封闭的,乘员座位再适合高速运动,内部有成熟的缓冲装置减小震动,内部环境舒适度很高水平等等的情况下,完全没有不适应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