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華芯通27日對外正式宣佈其第一代可商用的ARM架構國產通用服務器芯片——昇龍4800(StarDragon 4800)開始量產。這也是我國在服務器芯片跨出的重要一步。
一直以來,國內面臨著“缺芯少魂”的尷尬局面。隨著我國相繼出臺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以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成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佈局的加大,我國集成電路自給率大幅提高,在不少終端設備上已採用國產芯片。
看準數據中心 華芯通ARM架構服務器芯片發佈
早在2018年5月,華芯通就宣佈其第一代服務器芯片產品已經完成研發設計工作、流片試產成功,將於2018年年底之前推出。時隔半年,這款定名為“昇龍4800”服務器芯片在通過了一系列一線客戶的性能測試和驗證後,將接受訂單實現量產。
據介紹,昇龍4800是兼容ARM V8架構的48核處理器芯片,採用10nm工藝封裝,在400平方毫米的硅片內集成了180億個晶體管,每秒鐘最多可以執行近5000億條指令。昇龍4800在性能、功耗表現優異,在生態建設方面都取得進展。此外,安全性方面,昇龍4800內部集成符合中國商用密碼算法標準的密碼模塊,結合安全可控的基礎架構,為應用系統的信息安全提供芯片級的技術實現。
昇龍4800的市場定位是如互聯網、電子政務外網、電信運營商、大型企業等數據中心服務器市場。華芯通CEO汪凱透露,下一代芯片將於2019年年中流片,2020年上市。
高通“曲線”跨入服務器業務
近年來,隨著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概念的興起,服務器越來越得到青睞,市場規模也逐漸擴大。而在這個服務器芯片領域,英特爾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其X86架構服務器芯片佔據超過九成的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Arm陣營也對服務器芯片市場躍躍欲試。高通就是此陣營的先驅者,其試圖建立自己的服務器芯片業務,與英特爾同分一杯羹。進而重組了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羅利的設計中心,招募了來自英特爾、IBM和AMD公司的工程師,並於2015發佈了其首款服務器芯片。然而,正當一切都在如火如荼發展之際,博通的收購、投資者的影響以及公司內部的分歧使得高通服務器芯片業務折戟沉沙,部門高管和核心工程師紛紛離職,外界紛紛傳言高通將退出服務器芯片業務。
事實上,除高通外,三星、AMD等半導體企業都曾試圖進入服務器芯片市場,但效果不佳。
雖然在本土嘗試服務器芯片失敗,但並沒有打消高通進軍服務器芯片領域的決心。“高通不會退出對於數據中心技術的開發。”高通公司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Cristiano Amon)曾接受採訪時說道。
事實證明,條條道路通羅馬。2016年貴州省政府與美國高通公司聯合出資的華芯通半導體成立,該公司的介紹中即指出“專注於設計、開發並銷售供中國境內使用的先進服務器芯片”。有業內人士將此次合作稱之為“高貴之合”。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服務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預計2016年至2020年,我國服務器市場銷售額將保持21%左右的增長速度,2020年達到1273.7億元。毫無疑問,中國服務器已然是一個千億級市場,高通通過外資合作,“曲線”投資服務器芯片領域,欲救回“折戟”的業務。
而此次華芯通ARM服務器芯片昇龍4800的量產,正是高通跨界服務器領域的一次成功,其在服務器領域的後續如何,還待後續觀察。
閱讀更多 DIGITIMES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