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十幾年前,我很難相信,家門口能有金陵中學、南師附中、南外等名校。”家住仙林東方天郡的胡女士感嘆,我們棲霞區當時屬於南京的城鄉接合部,優質名校太少了。但是現在,棲霞把這些名校引到了居民家門口,讓老百姓上名校不再是難題。
近日,棲霞區教育局局長徐觀林走進棲霞區“慶祝改革開放40年大型融媒體行動”棲霞新藍圖系列訪談,與融媒體記者一起回顧棲霞教育的變革。棲霞區教育局局長徐觀林接受採訪
教育變革: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由貧到富
“今年是2018年,整整是我工作30個年頭。我是棲霞人,是看著棲霞城鄉面貌一天天發展成現在的樣子。在教育戰線,我從教師到管理者,再到局長,一共做了20年。”徐觀林告訴記者,近40年來,棲霞的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棲霞的教育也和棲霞的整個經濟社會一樣,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從這麼多年的工作來看,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棲霞的教育: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由貧到富。
過去,棲霞的名優骨幹教師很少,特別是特級教師,也只有一兩位。近十年,我們一大批名優骨幹教師在茁壯成長。優質教育的層次在不斷提高,目前我們特級教師已經將近20位。“現在我們優質的教師隊伍,充分滿足全區各級各類學校的需要。”
“在改革開放之初,棲霞的學校偏少,基本滿足老百姓的要求。但是到了十二五,再進入十三五時期,棲霞學校的佈局更加科學優化,充分滿足百姓對教育的需求。過去,棲霞的綜合辦學實力在全市還處在中下游。經過這一二十年的努力,我們各項的綜合指標都走在南京市的中上等水平。這是我對棲霞教育這40年來變化的概括。”徐觀林說。
教育現代化讓改革畫卷躍然如見
近十年來,棲霞教育現代化各項指標在全省一直呈現
上升趨勢。從2015年開始,棲霞在江蘇教育現代化監測中,得分從83.19分到現在92.41分。教育現代化是衡量教育的一個重要指標,目的是要求政府和教育部門辦好各級各類的教育。“棲霞教育佈局的優化問題,我們根據棲霞城市發展進程的需要,科學規劃好各級各類中小學和幼兒園。”“記得2010年的時候,棲霞的中考總均分比全市總均分還低13分。經過十年的努力,2018年的中考總均分已經超過南京7.74分。燕中高考成績,十年前的本科升學率才是21%左右,今年已經達到98.8%;棲霞中學同樣也如此,十年前可能才是10%左右,今年已經達到75%。”徐觀林說。
同時,棲霞集聚了大量的外來務工子女,我們的所有學校都拿出最大的力量來接收外來隨遷人員,給他們同城待遇。“教育現代化進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還會聚集更大的力量,把棲霞教育現代化水平推向更高的層次。”
棲霞教育以改革創新為引領,不斷解放思想,對標找差,創新實幹,創新舉措一茬接著一茬,改革聲勢一浪高過一浪,一幅風生水起、蹄疾步穩的棲霞教育改革畫卷躍然如見。
“優質+均衡”、“高質量辦學”將是關鍵詞
徐觀林表示,面對老百姓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望,下一步我們的教育發展還是要圍繞兩個關鍵詞。第一個關鍵詞是實現教育的優質加均衡,第二個就是要高質量辦學。
棲霞教育這幾年的發展是個系統性工程,我們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我們先後採用借智借力的方式,引進南京市的名校到棲霞來辦學,名校派一批校長到棲霞扛起辦學責任;我們引進江蘇省內優質教育資源,引進海門的優質教師團隊,到我們的燕中設立海門班,開辦了棲霞(海門)實驗初級中學;我們還著眼於教育更大的發展空間,鼓勵社會力量統籌國際國內的優質教育資源到棲霞來辦學。去年,燕子磯新城泰晤士國際學校籌辦,今年正式投入使用。
據悉,2012年2月22日,從金陵中學仙林分校的簽約,棲霞全面開啟合作辦學之路,先後與南師附中、金陵中學、南京一中等合作創辦名校分校。今年8月8日,區政府與市教育局簽訂《關於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燕子磯校區新建項目框架協議》。同時,2014年棲霞出臺了《振興遠郊學校(幼兒園)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努力促進遠郊地區學校、幼兒園辦學條件等方面的發展,推進
教育城鄉一體化,全面實現棲霞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徐觀林介紹,為擴大名校資源輻射力度,尋求區域學校優質均衡發展新模式,2015年區教育局以名校、名師、名校長為引領,依據區域教育特點,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辦學、協同共進”為宗旨,相繼成立了“燕子磯中學教育發展共同體、伯樂中學教育發展共同體、金中仙林分校中學部教育發展共同體、南師附中仙林學校中學部教育發展共同體和小學東片、中片、西片教育發展共同體”等七大教育共同體,助推棲霞教育
轉型發展。40年彈指一揮間,棲霞翻天覆地、滄海桑田。為回顧棲霞改革開放的壯闊歷程,感知棲霞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動,棲霞視點推出《棲霞新藍圖·系列訪談》,邀請街道、園區和部門一把手領導暢談改革開放40年來的發展成就,展望新時代奮進藍圖。
閱讀更多 棲霞視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