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紹大橋通車五週年:從“大橋經濟”邁向“海洋經濟”

2018-11-28 14:3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孫良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原先從紹興到上海,要從滬杭甬高速繞道前往,行程需3小時左右,而如今,通過嘉紹大橋去上海只需1個半小時就能到達。

為總結嘉紹大橋開通五年以來的運營管理情況,以及未來大橋對於紹興融入大灣區、接軌大上海的重要意義,11月28日,由紹興市委宣傳部、浙江嘉紹跨江大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嘉紹大橋開通五週年情況通報會”在紹興舉行。

嘉紹大橋地處“大灣區”發展戰略中心位置,是連接嘉紹兩地的紐帶,是引領嘉紹兩地“大橋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也是國家高速公路網、錢塘江跨江通道的交通大動脈。自從2013年7月19日零時正式向社會車輛開放以來,五年多時間裡,累計雙向通行車輛已超過6000萬輛,為嘉紹兩地財政收入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據紹興市交投集團、嘉紹大橋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永春介紹,嘉紹大橋建成之後創下了多項記錄,是世界最長、最寬的多塔斜拉橋,榮膺2016年國際橋樑大會“古斯塔夫·林德撒爾獎”、國際道路聯合會“全球道路設計成就獎”,還摘得了被譽為國際諮詢工程界“諾貝爾”獎的2017年度“非迪克”特別優秀獎。

圍繞“平安大橋”、“效益大橋”、“智能大橋”的建設,浙江嘉紹跨江大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勇立錢江潮頭,爭當行業標杆”的精神,在安全管理、養護管理、竣工驗收、企業管理等各項工作中取得驕人成績。交通事件自動檢測分析、電子巡邏、人工路面巡邏,築起一道道護衛大橋、護衛安全的屏障。無論高溫酷暑,還是風霜雨雪,大橋人始終“以橋為夢,匠心自覺”,築夢“平安大橋”的詩和遠方。運營五年來,已在全省高速公路路況質量通報中連獲四連冠。

嘉绍大桥通车五周年:从“大桥经济”迈向“海洋经济”

伴隨著嘉紹大橋的建成通車,“大橋經濟”也正在悄然崛起,南岸的濱海新城,北岸的尖山新區,正在灘塗上、沃土中展開生長新城市的夢想。生態農業、觀光旅遊業也隨之應運而生,為嘉紹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地處嘉紹大橋南橋頭堡的紹興濱海新城,正在引發 “新興產業集聚區、海洋經濟發展先行區、城市建設示範區”的未來紹興之夢。

如今,嘉紹大橋已經從“接軌大上海”的交通要道,變成了紹興發展再出發的強勁動力引擎,為提升大紹興的區位優勢、招商引資、外貿出口、經濟轉型升級架設了一條走向世界的彩虹大道。“擁抱大灣區”,引領“大橋經濟”向充滿無限生機的“海洋經濟”闊步前進!

浙江新聞+

2013年通車半年,嘉紹大橋收費車流量220.1萬輛次;2014年,收費車流量822.98萬輛次;2015年,收費車流量982.02萬輛次;2016年,收費車流量1158.89萬輛次;2017年,收費車流量1364.62萬輛次。今年,收費車流量有望達到1500萬輛次。據統計,自2013年大橋通車以來,每年車輛通行量都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

在營運收入方面,嘉紹大橋亦是增速顯著。大橋開通當年僅6個月時間,通行費收入就達0.98億元;2014年,大橋通行費收入4.59億元;2015年,大橋通行費收入5.51億元;2016年,大橋通行費收入6.62億元;2017年,大橋通行費收入8.09億元。五年來,通行費收入保持車均20%左右的增長速度。2018年,大橋預計收入8.72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