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藥,高血脂能降下來嗎?

簡直了曾偉明


應該說,有一部分(不是全部)高血脂患者,把重點放在生活方式的改善上,不吃藥,也是可以把血脂降下來的。
輕型的高血脂患者,沒有糖尿病,沒有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沒有其他的合併症、併發症,僅僅是單純的血脂增高的話,醫生一般都先不開藥,而是先建議他改善生活方式,如果生活方式改善後3到6個月,血脂沒什麼下降、好轉趨勢的話,才視病情使用藥物。
改善生活方式,您需要注意以下這些:
一,超重、肥胖的高血脂患者,減脂減重非常重要。
1,飲食宜低脂、低糖,油膩、油煎、油炸等食品少吃,最好不吃,含糖飲料不要喝,含糖高的甜點,如餅乾、蛋糕,儘量少吃或不吃。
2,不宜吃夜宵,尤其是臨睡前不要吃含糖、含油脂高的食物。
3,長期大量飲酒能造成血脂代謝紊亂,所以高血脂患者要盡力戒酒。
4,多運動,改變那種宅在家裡長時間看電腦不活動的生活方式。
二,有的患者血脂高,但並不是肥胖型,相反體型卻很瘦,這個除了與基因相關以外,可能還源於工作或生活壓力太大。
三,儘量不熬夜,夜間是身體合成甘油三酯的時候,睡眠不佳,甘油三酯的代謝受到影響,體內甘油三酯積聚,就容易形成脂肪肝或高脂血症。良好的睡眠,對血脂的正常代謝非常重要。

殷殷期盼話健康


不吃藥能不能把血脂降下來?這個問題估計是很多高血脂患者想問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說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只能說對於一些高脂血症患者來說,可以通過改善生活方式把血脂降下來。但是,對於某些患者來說,只是通過改善生活方式是不能把血脂既低到正常的,可能最終還是需要進一步口服降脂藥物才有效。

同時還要指出的是,對於一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讓他們吃降脂藥不是隻是簡單地把血脂降低到正常範圍,還是注意讓血脂達標才合適。舉個例子,一個冠心病患者,植入支架後需要吃降血脂藥物,也就是他汀,但是這種情況下,血脂不是降低到正常就可以的,還要讓血脂達標,也就是要在1.8mmol/l以下才是最好的。那麼,您說這種情況,能不能只靠不吃藥的方式達到呢?肯定不行啊,所以說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有些人可以通過不吃藥的方式控制血脂。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還是需要降血脂藥物控制血脂才能達到目的。


張之瀛大夫


這個是可以的,絕大多數的高血脂是甘油三酯高。而甘油三酯的來源是什麼呢?主要是飲食。所以——調節飲食,有時就可以起到降低血脂的效果。

首先要控制飲食中熱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總量,也就是說,除了人們常規意義上已經意識到的脂肪類,還要控制甜食類、主食類的攝入量,包括米飯和麵食,同時要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

其次,要限制飲酒尤其是啤酒。甘油三脂高的患者應該儘量戒酒,同時要儘量增加水分的攝入,成年人每天以不少於兩升水為宜。這方面要注意不能暴飲,少量多次,否則單位時間內飲水過多,還會加重心臟和膀胱的負擔。

很多血脂高的患者是肥胖人群。控制體重、降脂可以直接有效地促進甘油三酯的降低。

此外,

還需要適當的運動配合,一般來說建議採用中等強度的運動,以有氧運動為宜。騎車、快步走、攀登樓梯都是可行的,運動前做好熱身,避免關節炎和韌帶損傷等情況的發生。

一些甘油三酯高的人還有吸菸史,戒菸也有助於血脂的狀況迴歸正常。

還有一部分人血脂高是膽固醇高,要根據醫生的建議適當服用他汀類藥物干預。因為血脂高中的膽固醇如果佔比過多,是誘發心梗、腦梗等心腦血管病的隱患,不可不防!

希望我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更多健康資訊,評論轉發,齊分享!


遼瀋名醫


可以啊。

改善生活方式,注重飲食治療和適量運動,是治療血脂異常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說句心裡話,要是我血脂高了,我也不喜歡吃藥,慢病這麼多,一種病都得吃好幾種藥,要是幾種聯合用藥,天天吃藥過日子,多難過啊!我們學營養,講養生,就是希望過天天健康的生活,你說呢?

一、調整飲食結構,注意低能量、低脂、低膽固醇模式

1. 控制總熱量,主食增加粗雜糧攝入,少吃加油、加糖的主食。

2. 減少飽和脂肪攝入,少吃肥肉,低油烹調,每天每人25-30g食用油。

3. 控制膽固醇攝入,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每天不超過200mg,少吃或不吃動物內臟,蛋黃每週攝入不超過2-3個,用脫脂奶代替全脂奶。

4. 增加不飽和脂肪酸攝入,每週吃兩次魚,用橄欖油或油茶籽油代替一部分食用油

5. 多吃蔬菜(每天500g)水果和豆製品。

6.適當選擇具有降膽固醇作用的食物,例如:洋蔥、海帶、大豆、燕麥、山楂等。

二、增加運動

每週至少進行3-5次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每次至少30分鐘,運動類型包括有氧運動、抗阻運動、柔韌性運動、骨質增強性運動。

看看一週這樣安排,你能否找到適合的一款?

方案1:週一至週五,每天快走40分鐘(可利用每天上下班時間,往返各走15分鐘;也可以利用早上或者傍晚或者晚上一次持續快走30分鐘),週六打羽毛球30分鐘。

方案2:週一週四快走至少40分鐘,週二週五廣場舞30-40分鐘,週末打乒乓球60分鐘。

方案3:隔天慢跑30分鐘,週末游泳50分鐘,可分多次進行,每次不少於10分鐘。

方案4:快走30分鐘和慢跑15分鐘,隔天交替進行,週末騎自行車40分鐘

方案5:快走或者羽毛球、網球、乒乓球,30min/d,慢跑15-20min/d,交替進行,週末爬山1次(50分鐘)。

你也可以不搞的這麼複雜,就僅僅是每天快走一種形式也好,關鍵是動起來。

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膽固醇可以降低7%-9%。

但是膽固醇水平除了與攝入、消耗相關外,更多的決定於人體自身膽固醇的合成,而膽固醇的合成水平與遺傳等因素密不可分,所以即使長期重視飲食控制和鍛鍊,也可能出現高膽固醇血癥。所以當通過飲食和生活方式的轉變仍未能改善膽固醇水平時,就應考慮接受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首選他汀類藥物,尤其是在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中。


四、切記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即使已經服用了降膽固醇藥物,但還需要堅持生活方式干預。如果只注重藥物,不重視飲食控制和鍛鍊,也不可能把膽固醇長期控制住。

作者:蔡建霞 主管護師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大連營養學會理事


營養百事通


高血脂症是指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或甘油三酯高於正常值,又或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於正常值。其實血脂也是人體需要的物質,但是血脂一旦偏高可引起血液黏稠,血液黏稠會影響血管血流速度,還會形成斑塊,這些斑塊在血管壁上積累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當斑塊增多了,會有堵住血管的風險,如果堵住心臟血管就可引起心臟疾病,堵住大腦血管就可引起大腦疾病。然而全身器官組織都需要血液的滋養,如都血液到達不了,就會引起各器官組織病變。很多人認為吃藥才能治療高血脂問題,事實上,不吃藥也能降血脂。

1、少吃動物內臟,動物內臟膽固醇含量是最高的,不想引發高血脂就不要吃。

2、少食肥甘味厚的食物,經常吃一些油炸或肥膩的高熱量高油脂食物,長期積累也會引發高血脂。

3、保證睡眠質量,睡眠是人體自我調節和恢復的時間,如果連這段時間都被佔用了,身體將負荷工作,各種疾病也油然而生。其次生活中也要保持愉悅的心態。

4、適當鍛鍊,有時間多運動,促進血液循環,血液跑起來了也在“減肥”,機體跑起來了也在減肥,雙重減肥可甩掉體內多餘的脂肪和血脂。

5、少食鹽,適量多補鉀:鹽可使人體血管收縮,可引起水腫、動脈硬化等。也有研究表明喝茶葉可以預防冠心病也可降低膽固醇。

高血脂症就是我們平時吃好了,又缺乏鍛鍊才會引起血液中血脂偏高。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既然是吃惹的禍,當然還是得管住自己的嘴。

專長:外周動脈和靜脈疾病診療,尤其是下肢動脈閉塞、糖尿病足的治療;惡性腫瘤的介入治療。


醫聯媒體


高脂血症是由於體內血脂堆積過多而產生的,它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疾病,長期血脂偏高,會引起血管壁病變,繼而導致粥樣硬化性血管病,而粥樣硬化性血管病是心腦血管病的重要誘發因素。

血脂升高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我們平時攝入的脂肪類食物偏多,超出了機體轉運的能力。我們都知道,脂肪主要在肝臟內代謝,因此肝臟的疾病也會引起脂質的代謝異常。如果血脂太高,建議先查肝功能或者肝臟彩超以排除肝臟的器質性病變。

對於單純的高脂血症患者,建議規律口服降脂藥物,如“他汀類”,等血脂有所下降之後,再配合控制飲食加運動的方法。俗話說“病從口入”,控制飲食是降血脂的好辦法,要形成合理的飲食結構,做到低鹽低脂飲食,但並不是說不能吃肉哦,而是要控制好“量”,把握好“度”。高血脂患者要嚴格控制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量,儘量不吃或者少吃動物內臟,同時可以多食用芹菜、燕麥等膳食纖維高的食物,其含有的纖維素可以很好的降低體內膽固醇的含量。另外在炒菜時要注意每日的食鹽攝入量不要超標哦。目前,建議每天攝入鹽應小於5克。

其次,要有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堅持運動,男性朋友要戒菸戒酒,可以適當飲茶,尤其是綠茶,茶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可以促進機體代謝,降低體內血脂。

再者,我們應養成定期體檢的良好習慣。尤其是45歲以上的肥胖者,具有高脂血症家族史建議定期檢查血脂,如果血脂近期內升高迅速,還是需要進一步明確診斷、系統治療。

本期答主:代珊 醫學碩士


杏花島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會讓人覺得有些繞口,簡而言之:

有些高血脂患者可以通過減肥、戒菸酒、改變飲食習慣等方式來達到降血脂的目的,而有些高血脂患者明明已經很努力了,卻依舊必須要通過藥物來控制血脂。

還有一些病人,比如合併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比如安裝過心臟支架的患者,不僅需要控制血脂,而且還必須要讓血脂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這樣的人群,就必須要通過藥物來控制。

不管怎麼樣:從現在就開始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健康來說總是沒有錯的。


最後一支多巴胺


高血脂這個病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雷貫耳,身邊隨隨便便都能說出幾個患有高血脂的親朋好友,所以這個問題也是很多患者想了解清楚的一件事。那麼到底不吃藥能不能把血脂降下來呢?我個人理解是好的生活習慣肯定對高血脂是有正向好處的,但能不能降到正常或者降一部分還不確定。原因如下:

第一、高血脂分為原發性高血脂和繼發性高血脂。如:糖尿病、肝腎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或者一些藥物副作用等都會引起血脂的升高,造成繼發性高血脂。這類高血脂在沒有治療原發病的時候血脂很難控制到正常。

第二、原發性高血脂除了藥物治療還包括非藥物治療(改善生活方式),治療血脂異常需長期堅持,保持低脂肪和糖類。減輕體重,保持合適的體重指數。戒菸限酒,特別注意忌烈酒。

高血脂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甚至是終生的過程,需要我們在用藥的基礎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藥物相結合才能使我們有一個良好的身體。


餘千蘭


這個問題,親如果去問門診醫生,醫生會給您一個稍微疑惑的眼神喲~~~~

因為,醫生不太瞭解您的血脂異常,到底嚴不嚴重,是不是嚴重到需要藥物控制。

血脂可不是單純的物質,它成分複雜,它是個大家族包括:乳糜微粒、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脂蛋白、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

臨床上血脂檢測的基本項目為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

如果您收到血脂監測的檢查單,不妨跟這個表格對照下,初步評價血脂水平(友情提示:可能各大醫院因為檢測設備,數值稍微有所偏差,不過沒關係沒有現成表格看箭頭表示也是可以的J,上升代表偏高,下降代表偏低)。

我國絕大部分醫療機構均具有血脂檢測條件,血脂異常患者檢出和監測工作,主要通過對醫療機構就診人群進行常規血脂檢測來開展。這些人群既包括已經患有動脈粥樣硬化的人群,也包括尚未患有動脈粥樣硬化的人群。健康體檢也是檢出血脂異常患者的重要途徑。為了及時發現血脂異常,建 議20~40歲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量1次血脂,建議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後女性每年監測血脂,;ASCV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應每3-6個月測定1次血脂。因 ASCVD住院患者,應在入院時或入院24 h內檢測血脂。

血脂檢查的重點對象為 :(1)有 ASCVD 病史者。(2)存在 多項 ASCVD 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菸)的人群。(3)有早發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級直系親屬在 55 歲 前或女性一級直系親屬在 65 歲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有 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4)皮膚或肌腱黃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所以說,建議大家拿到檢查單,還是好好的與醫生溝通下,需不需要進行藥物治療。如果血脂異常不太嚴重,在邊緣身高水平,可以嘗試不吃藥調節,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

首先,總體策略就是積極生活方式干預。

血脂異常明顯受飲食及生活方式的影響,飲食治療和生活方式改善是治療血脂異常的基礎措施。無論是否進行藥物調脂治療,都必須堅持控制飲食和改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堅持心臟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遠離菸草和保持理想體重。生活方式干預是一種最佳成本 / 效益比和風險 / 獲益比的治療措施。

生活方式干預,細化下來就是如下

1.怎麼吃的問題。

建議每日攝入碳水化合物佔總能量的 50%~65%。選擇使用富含膳食纖維和低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飽和脂肪酸,每日飲食應包含 25~40 g 膳食纖維(其中 7~13 g 為水溶性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攝入以穀類、薯類和全穀物為主,其中添加糖攝入不應超過總能量的 10%(對於肥胖和高 TG 血癥者要求比例更低)。食物添加劑如植物固醇 / 烷醇(2~3 g/d),水溶性 / 粘性膳食纖維(10~25 g/d)有利於血脂控制,但應長期監測

其安全性。

2.控制體重。

肥胖是血脂代謝異常的重要危險因素。血脂代謝紊亂的超重或肥胖者的能量攝入應低於身體能量消耗,以控制體重增長,並爭取逐漸減少體重至理想狀態。減少每日食物總能量(每日減少 300~500 kcal),改善飲食結構,增加身體活動,可使超重和肥胖者體重減少10%以上。維持健康體重(BMI:20.0~23.9kg/m 2 ),有利於血脂控制。

3.鍛鍊

建議每週 5~7 天、每次 30 min 中等強度代謝運動。對於ASCVD 患者應先進行運動負荷試驗,充分評估其安全性後,再進行身體活動。前陣子網絡上很流行日行一萬步的說法,大家有時間不妨試試喲。家婆每日晚飯後散步30-60min,今年年初體檢不要太健康呀!

4.戒菸、戒酒

完全戒菸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菸,有利於預防 ASCVD,並升高 HDL-C 水平。可以選擇戒菸門診、戒菸熱線諮詢以及藥物來協助戒菸。中等量飲酒(男性每天 20~30 g 乙醇,女性每天 10~20 g乙醇)能升高 HDL-C 水平。但即使少量飲酒也可使高 TG 血癥患者 TG 水平進一步升高。飲酒對於心血管事件的影響尚無確切證據,提倡限制飲酒。

[1].諸駿仁, 高潤霖, 趙水平,等.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J]. 中國循環雜誌, 2016, 31(10):7-28.


藥事健康


可以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中就明確指出,血脂異常(俗稱高血脂)明顯受飲食和生活方式的影響,飲食治療和生活方式改善是治療血脂異常的基礎措施。


超重和肥胖是高血脂的主要危險因素,如果有超重和肥胖,想降血脂,第一個要做的就是減肥。研究發現,超重和肥胖者,通過降低體重,可以明顯降低血液中壞膽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水平,並可以升高好膽固醇(HDL-C)水平,從而使血脂水平有全方位的改善。導致體重超標的主要原因,除遺傳之外,就是熱量攝入超標(尤其使主食、油炸食品和甜食甜飲料攝入過多),缺乏運動。減肥的方式,主要也是針對飲食和運動。

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攝入,飽和脂肪酸可以促進膽固醇吸收和合成,使血膽固醇水平明顯升高,同時還會直接升高甘油三酯。富含飽和脂肪的食物主要包括動物油(如豬油、牛油、奶油等)、脂肪含量較高的畜禽肉類(如排骨、五花肉和帶皮的禽肉等)和油炸食品中。膽固醇更不用說了,雖然健康成人有很好的血脂調節能力,膽固醇多攝入一些,肝臟合成的膽固醇會相應減少,但對於高血脂患者來說,還是要嚴格限制膽固醇攝入的。富含膽固醇的食物主要包括動物內臟、魷魚、魚籽和蛋黃等,其中蛋黃每天不超過一個,其他儘量少吃。

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膳食纖維不僅可以提供很強的飽腹感,有利於體重控制,間接降血脂。其中可溶性膳食纖維還可以直接干擾膽固醇的吸收,促進膽固醇排洩,對降低血膽固醇水平是有益的。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主要包括蔬菜水果、粗雜糧和薯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