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是如何得到儿媳杨玉环的?

焉子乐


虽然唐玄宗利用皇帝特权身份非常霸道无耻地抢走了自己儿媳,但他也不是一味蛮来,还是非常讲究策略的。至于他得到杨玉环的过程和缘分,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命中注定,唐玄宗最后一次东巡时亲选杨玉环为寿王妃

开元二十二年,此时的唐朝正是开元盛世的巅峰时期,作为盛世缔造者的玄宗自然是志得意满。这年他带着爱妃武惠妃、皇子女和百官们浩浩荡荡巡幸东都洛阳,而且在这里一呆就是两年,也就是这最后一次东巡,结下了玄宗和杨玉环的神奇缘分。

玄宗在洛阳时,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忙活自己和武惠妃的一双儿女寿王李瑁和咸宜公主的婚事。开元二十三年七月,咸宜公主嫁给了隋朝宗室观王后裔、弘农杨氏观国公一系之杨洄,驸马出身名门望族又聪明俊俏,惠妃对女婿很满意。

到了开元二十三年十二月时,寿王李瑁的王妃也确定了,为河南府士曹参军杨玄璬长女杨玉环。“河南府士曹参军”这个官品并不高,但隋唐时婚俗重视门第郡望,杨氏女也是出自名门望族弘农杨氏,再加上杨玉环美丽非凡,所以玄宗和惠妃对这门婚事也非常满意,而且特地委派宰相李林甫和黄门侍郎陈希烈为册妃使节,隆重又热闹地为寿王举办了婚事。

杨玉环作为玄宗和惠妃爱子之妻,婚后肯定要拜谒公婆,而且平时也要出席各种皇家庆典或宴会等,玄宗多多少少对她会有点印象。但这时玄宗宠爱的武惠妃尚在人间,因此玄宗这会子不可能对儿媳产生什么绮念心思。不过,没有玄宗这次东都之行,生活在洛阳的杨玉环绝对不会有机会成为寿王妃,她很可能就嫁入门当户对的普通人家。所以说玄宗和她的缘分是带了很大偶然性

的。

惠妃病逝,玄宗陷入感情中空、寿王李瑁则失去父亲宠爱

武惠妃一心为寿王谋求储位,因此她设计陷害太子李瑛和另外两个皇子,玄宗为此一日之内赐死三个儿子,可谓残忍冷酷至极。但此举却让玄宗、惠妃和寿王陷入舆论被动,玄宗对立储犹豫不决,而惠妃由于害死三个皇子内心不安,开元二十五年惊吓而逝。玄宗接受高力士建议,从大局出发立长为储,按照次序第三子李亨被册立为皇太子,而失去母亲庇护的寿王李瑁从此失宠,而且在政治上也没有作为。不过他和杨玉环都不是热衷于政治的人,因此夫妻俩在十王院的宅子里过着歌舞玩乐的生活,杨玉环活泼又擅长舞蹈,她美丽无匹的名声也渐渐流传开来。

武惠妃虽然心计狠毒,但玄宗对她还是有相当真感情的,自惠妃去世后,玄宗在感情上选入了中空状态,后宫虽然佳丽如云,但没有一个得到玄宗的欢心和喜爱,长达近三年的时间里玄宗过着空虚无聊的后宫生活。他身边的人为了讨好他,自然想尽办法搜罗美女,可惜玄宗都不以为意。大概在开元二十八年时,大概确定寿王已经失宠,有人居然在玄宗耳边提醒寿王妃是如何的天生丽质冠绝天下,史书没有记载说这话的具体人物,有人推测是高力士,这也是有可能的。

骊山温泉相会后,玄宗巧立名目,夺走儿媳为禁中禁脔

玄宗下决心占有儿媳杨玉环,史家一般认为是在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的骊山温泉之行。此时杨玉环已经二十二岁,有了成熟女人风韵,不再是当初的青涩小姑娘。玄宗仔细打量儿媳后,果然对她的美丽爱不释手,恨不得马上揽入怀中。

但皇帝权力再大,也不好明火执仗地抢走自己儿媳妇,所以玄宗想到了一个绝妙办法。玄宗时,宫廷贵妇们有向道甚至当女道士的风气,玄宗的两个亲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就都出家为道姑了。

因此,玄宗借着为过世母亲昭成窦太后祈福的由头,利用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初二太后忌日,度寿王妃杨氏为女道士,赐道号太真,居大明禁宫道观。就这样,以如此冠冕堂皇的名义,玄宗把儿媳杨玉环从儿子手中抢到了自己怀抱,杨玉环成为了公公的禁脔。而几天之后,玄宗就带着新宠再度去骊山泡温泉,过了几天“温泉水滑洗凝脂”的美满生活。

太真妃宠冠后宫,玄宗为她神魂颠倒

一开始杨玉环还身着道衣做点表面功夫,但不久之后,她的绝世美貌和活泼可爱的个性就把玄宗迷得神魂颠倒,根本离不开她了,从此六宫失宠,太真妃成为了玄宗唯一的爱人和形影不离的伴侣。不到一年时间,杨玉环就得到了皇后级的待遇,恩宠远甚武惠妃。由于她没有正式的封号,但又特别得宠于玄宗,因此宫里人按照民间对一家之主妇的称呼之法,称呼杨玉环为“娘子”,可以说既化解了尴尬又显得亲热,而且还昭示了她在玄宗心中独特的地位。


册封贵妃,掩耳盗铃的玄宗两度巧施障眼法

杨玉环以“太真娘子”的身份陪在玄宗身边四年多了,期间玄宗对她万千宠爱在一身,因此虽然她来历尴尬,但玄宗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为她正名,给她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为什么不直接立皇后呢?玄宗还是要考虑现实政治因素,首先杨玉环如果成为“国母”,身份来历就会取笑于天下;其次太子李亨年长于杨玉环,如果杨为皇后,那成何体统。所以玄宗为杨玉环特设“贵妃”位号,让她在宫中处于事实上的皇后地位,成为六宫之主。

而在册封杨玉环为贵妃时,玄宗又两度巧用障眼法试图掩天下人之耳目。第一就是在册封贵妃前夕,玄宗下旨为寿王册妃韦氏。册封了寿王妃的话,不仅解决了寿王的个人问题,而且也借着寿王婚事遮掩掉了他的第一段婚姻,毕竟以后提起寿王妃就是韦氏了。第二就是玄宗册封贵妃时,推恩的妃子父亲不再是养父杨玄璬,而是生父杨玄琰了,杨玄璬反而被玄宗漠视。

原来杨贵妃小时候父母双亡,她被叔父杨玄璬收养为己女,所以出嫁寿王时是以杨玄璬之女的身份。现在玄宗为了欺骗天下人,于是重尊贵妃生父杨玄琰,反而选择性刻意遗忘杨玄璬,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人联想起贵妃和寿王妃之间的关联。

综上,玄宗为了名正言顺得到儿媳妇杨玉环,可以说是智计频出手段用尽。这说明即使在社会风气开放的盛唐,即使儒家伦理道德的约束力量不那么紧密,即使玄宗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他父夺子妻的行为还是不正常的。

玄宗事实上还是考虑了社会舆论的影响,所以才等了四年多,而且其中用尽各种手段掩饰,最终才册封杨玉环为贵妃。虽然这事是公开的秘密,但当时的知情人肯定不敢去公然拆皇帝的台,直到贵妃和玄宗等这些当事人已经过世和历史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时,曾经的宫廷秘史才逐渐被暴露公开为天下人所知,并且玄宗和贵妃奇特的爱情成为文学领域的经典题材。


美映椒房


这个要分两个部分讲。

(1)唐玄宗是如何知道杨玉环的?

据目前史料记载,唐玄宗有30个儿子,29个女儿,寿王李瑁是第18子。

什么意思呢?李瑁结婚娶杨玉环的时候,唐玄宗可能并没见过这位儿媳妇,毕竟他的儿子太多了,所以唐玄宗那个时候可能不知道儿子娶的是这么一个美人。

唐玄宗那个时候正宠爱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武惠妃因为宫中谋逆之事,惊吓而死,唐玄宗郁郁寡欢,有人就进言,说李瑁的妻子杨玉环,资质无双。

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指杨贵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新唐书》卷76)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有人说杨玉环资质天庭,适合纳入宫中?

进言的应该知道,那是唐玄宗的儿媳妇(是正妻不是妾),为何还如此进言呢?有可能的是杨玉环本来漂亮,资质上佳,但是更有可能的是相貌或者神态像武惠妃。

不管怎么说,唐玄宗之所以知道杨玉环的存在,是因为他的宠妃死了,郁郁寡欢,有人向他推荐了杨玉环。

(2)唐玄宗是如何把杨玉环纳入宫中的?

分三步走。

第一步,让杨玉环出家。

毕竟是老公公纳儿媳妇,不能不找个合适的理由。是以唐玄宗用为他的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搬出寿王府,住进太真宫,成为杨太真。

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 圣人用心,方悟真宰,妇女勤道,自昔罕闻。寿王瑁妃杨氏,素以端懿,作嫔藩国,虽居荣贵,每在精修。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兹求度,雅志难违。用敦宏道之风,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全唐文》 卷35 )

第二步,给儿子再选个妃子。

杨玉环出家五年后,唐玄宗给儿子李瑁又选了一个妃子,以作补偿。

第三步,正式把杨玉环纳入宫中。

给儿子选妃仅仅一个月,唐玄宗就迫不及待的把儿媳妇纳入了宫里。

秋,七月,壬午,册韦昭训女为寿王妃。八月,壬寅,册杨太真为贵妃。(《资治通鉴 》卷215)

这一年,杨玉环27岁,而唐玄宗,61岁。


师明礼闲聊太平天国


这题目问的一下子把唐朝的伦理道德拉到了冰点,唐玄宗如何得到儿媳妇杨玉环,杨玉环是谁?大名鼎鼎的四大美人之一杨贵妃,不过关于唐玄宗如何得到儿媳妇杨玉环,还真有不少荤段子传出来。(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话说唐玄宗最开始喜欢的人不是大美女杨玉环,人家有意中人萧皇后宠着爱着,根本没有余力多看一眼其他的女人,但是,人有悲欢离合,这萧皇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太幸福,就死的早了点,唐玄宗不爱搭理别的女人,不证明他不喜欢女人,毕竟,萧皇后不就是个美人了。

萧皇后死了,唐玄宗一下子陷入了感情的空窗期,虽然每天上朝处理政务,但唐玄宗并不开心,因为他发现除了皇帝这份工作他每天不得不面对以外,他再也没有可以面对的东西了,虽然后宫佳丽三千,但却没有一人能入他法眼。


这无聊着无聊着唐玄宗就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儿媳妇,寿王李瑁新纳的妃子杨玉环,这杨玉环白白胖胖,前凸后翘,颇有唐韵美女风范,唐玄宗就想着怎么把杨玉环弄进宫,唐玄宗毕竟是皇帝,总不好直接下道圣旨,把儿媳妇召进宫陪皇帝睡觉吧!

但宣进宫还是要宣的,只是唐玄宗玩了个套路,杨玉环被宣进宫,破天荒的面见皇帝,就要先洗澡,以示对皇帝的恭敬,当然,这洗澡的地方是皇帝专门挑选的,就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后宫内。

等到杨玉环扒光衣服光屁股进水里后,唐玄宗李隆基从背人出进来,可怜杨玉环一丝不挂,只能躲在说里防走光,但是水太清澈,隔着水也是看的一清二楚,唐玄宗可不是走错地方了,他就是奔着玉环来的,只见唐玄宗三下五除二极其利落的自己个也不穿衣服就下了池子,跟环环洗起了鸳鸯浴。

洗好后就不让走了,就成了皇帝的女人,杨贵妃倒无所谓,伺候谁都是伺候,小的老的,都是一家人……


历史三日谈


众所周知,杨玉环在成为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之前是寿王李瑁的王妃。而寿王李瑁是李隆基的儿子,所以最初李隆基和杨贵妃是公公和儿媳妇的关系。虽然李隆基是皇帝,但是也不可能会明火执仗的抢夺儿媳妇,而是用了一些迂回手段。



杨玉环首次出场便迷倒了两个男人

公元734年,当时李隆基和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所以李隆基和武惠妃,还有他们儿子寿王李瑁也一同来到洛阳参加婚礼。

在这一次婚礼上,杨玉环也在其中,当时李隆基和李瑁同时看中了杨玉环。不过当时的李隆基也比较宠爱武惠妃,所以在武惠妃的请求下,将杨玉环许配给了李瑁。

第二年15岁的李瑁和16岁的杨玉环结婚,婚后二人一同渡过了一段甜蜜的时光。这一段时期,武惠妃为了让李瑁做太子,设计陷害死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可以说当时的李瑁在宫廷中的位置节节攀升。



武惠妃去世,李隆基决心扒灰

武惠妃陷害处死三王之后,因为心虚而疑神疑鬼,最终在公元737年因为受到了惊吓而去世。

武惠妃去世后,李隆基郁郁寡欢,失去了以往的精气神,奴才们为了哄皇帝开心,用尽了方式方法,但无奈李隆基对后宫三千佳丽根本不上心,没有一个人能够入李隆基的法眼。《新唐书》记载;

“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



就在这时,有人猜透了李隆基魂不守舍的原因是想着寿王妃杨玉环,并且说杨玉环天姿国色,可以充入后宫。李隆基面对这一扒灰的提议,不仅不怒,反而因为有人读懂了自己的心意开心不已,于是当即批准了这一建议,并且开始行动。

【后人猜测应该是李隆基授意高力士,然后由高力士提议】



付出行动、掩耳盗铃

李隆基为了把杨玉环弄进宫来,也做了一番表面文章,他先是以尽孝的名义说要为生母窦太后祈福。之后下了一道圣旨让杨玉环出家为道士,并且给杨玉环赐号为“太真”。因此命令杨玉环搬出了寿王府,住进了太真宫,这一年杨玉环年仅22岁,而李隆基已经56岁。

当杨玉环进入太真宫后,李隆基天天嘘寒问暖,二人也因此走到了一起。李隆基也开始天天与杨玉环幽会私通。



公元745年,和杨玉环私通5年的李隆基决心不在隐瞒此事,打算封杨玉环为贵妃。所以这时想起了李瑁,便给李瑁安排了一名韦姓的妃嫔。之后自己也光明正大的册封了杨玉环为贵妃。

李瑁知道父亲李隆基的安排后是敢怒不敢言,因此过得郁郁寡欢。而且李瑁也因为这件事失宠,和太子之位彻底脱离了关系。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携带杨玉环仓皇出逃,在马嵬坡兵变中,众将士逼迫李隆基处死杨玉环。最终李隆基迫于压力赐死了杨玉环,一代美女也因此香消玉殒。


我是越关



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喜欢成了自己儿媳妇的杨玉环呢?杨玉环是微胖型的美女,丰满有致,那种女人,对男人最是具有诱惑力,性感动人,是现代男人们一眼看到就春心荡漾的主儿,加上能歌善舞,颇有才艺,喜欢她就不足为奇了,多数男人就喜欢丰满,有才艺,好动的女子,从心里喜欢。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玄宗竟然喜欢自己儿媳妇,这种花边新闻,正是世俗人们茶余饭后喜欢津津乐道的风流事儿,可这是有违伦理的事儿,被人称赃唐臭汉,也不是没有道理。做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皇帝,也太任性了,破坏规矩的事儿,竟然皇帝带头,起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天下拥有绝色佳容的美貌女人那么多,也不应该对自己儿媳妇动心,可知道霸占自己儿媳妇,是没有道德,人伦的无耻行为,这行为,真脏。



你可以抛开他们不道德,用他们俩不畏世俗,拥有美好爱情而去赞美,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为欲惩尤物,而变成了歌颂他们俩美好的爱情,诗中写有做为皇帝,他们的爱情也是艰难的,他们这段不伦恋竟然那么让人津津乐道,让人挽惜吗?白居易也是心中感动于他们缠绵的爱情,而忘记了伦理道德,是不对的行为,李隆基道德的滑坡,直接让处于开元盛世如此强盛的大唐走向衰弱,任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儿媳妇哥哥杨国忠的行为,放松警惕,导致了安史之乱,这一切不得不说,是唐明皇李隆基的责任,一个人的任性妄为,可知道让天下百姓哭,让天下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倒悬之苦,这一切谁轻谁重?后果很严重啊!看,以下诗就是白居易赞美他们不轨行为的诗句。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是不是赞美他们的事呢?肯定是的。那么,唐玄宗是怎么得到自己儿媳妇的呢?唐明皇李隆基为得到杨玉环杨贵妃,分两个方面,其一是注意社会影响,虽然唐玄宗做为皇帝,拥有特权,但也不能明火执仗的派人去儿子寿王李瑁府中打死儿子,绑得美人来,其二还得安抚好儿子寿王李瑁,唐玄宗是个有心之人,为得到美人,稍微堵住当时各方的舆论,也是各种手段用尽,自己和以前十分宠爱的武惠妃的儿子的媳妇,这种事不能用强,这样会让儿子十分伤心,悲痛,不爽之极,先说其一。



其一,尽量消除社会影响方面,武惠妃死后,唐玄宗顿时失去至爱,失恋的痛苦让人心灵空虚,长吁短叹,失去美好动力,唐玄宗手下人李林甫,高力士等人也在天下四处搜罗美人,进献玄宗,玄宗没一个看的上眼。无意中高力士赞美过玄宗自家儿媳妇杨玉环如何天资国色,聪慧过人,才艺双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玄宗计上心来,宣杨玉环入宫,在入宫晋见皇帝时,要在华清池温泉中洗浴,玄宗很无耻的来了一波偷窥自己儿媳妇,此时的杨玉环二十有二岁,真是天资国色,一下就让玄宗把持不住,产生非份之想。古代至高无上的权力,想要得到什么,就能千方百计的得到,总有手下一帮溜须拍马的人帮忙运作。



玄宗利用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初二太后忌日,打出的鬼主意是借为过世母亲昭成窦太后忌日,命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赐道号太真,别人称杨太真,居大明官道观,这样就把杨玉环和李瑁分离开了,私底下与杨玉环共赴巫山,瞧瞧,就是这么无耻下流。公公竞然抱着儿媳妇,天天过着“温泉水滑洗凝脂。”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玄宗亲热的称呼杨玉环为娘子,和现在的心肝,宝宝,宝贝没啥区别,以显示贴心,亲热,在玄宗心中杨玉环无可替代的位置。杨玉环二十六岁,玄宗六十一岁,如果封杨玉环为皇后,显得十分不适合,她比玄宗儿子李瑁都要小,没办法,只好封杨玉环为贵妃,就是后来一贯的称她为杨贵妃。事实上的后宫之主。



封杨玉环为贵妃之时,同时册封寿王另一个美女韦氏为正妃,这样让人忘掉了寿王李瑁上一段婚姻。既安抚了儿子李瑁,又勉强为自己正了一下名。



其二玄宗夺走儿媳妇杨玉环后,给儿子李瑁弄了另一个美女给他,以一厢情愿的想法,安抚儿子的情绪。李瑁是敢怒不敢言,后来是郁郁而终。



以上玄宗的行为, 说明玄宗的晚年昏庸无道,任用奸侫,安于享乐,虽然用迂回的手段夺走自己儿子所爱,但明眼人一看就知,后来天下大乱,安禄山攻打长安,玄宗携贵妃逃亡四川,走到广元马驿坡,手下将士怒不可遏,认为是贵妃无德,魅惑玄宗,导致疏于政事,迁怒于贵妃,一致要求处死贵妃,否则不肯在走,有发生兵变的危险,玄宗万分不舍,迫于形势,只好忍痛割爱,溢死贵妃。做不道德的事,人在做,天在看,一时爽快,终有报应之时,只是报应来的迟早的问题。




三国水浒历史狂


公元710年7月21日,(武则天的孙子、相王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联合(自己的姑妈、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铲除了韦后(唐中宗李显第二任皇后,一心想仿效婆婆武则天,成为第二位女皇)势力,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

公元712年,睿宗禅让,李隆基 登基是为唐玄宗。玄宗在位早期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治国之道。提倡文教,在政治上任用贤能(如宋憬,姚祟等。)、整顿吏治、巩固皇权、励精图治,使得“中唐”的朝政趋于稳定,为以后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由此开创了李唐一朝的极盛时期——“开元盛世”。


凭着“唐隆政变”与“开元盛世”,李隆基应该彪炳史册、流芳千古!但由于抢了自己的儿媳妇,又使自己英明果断、光彩照人的形象一落千丈、黯然失色!

公元737年,玄宗宠爱的妃子武惠妃病死(一说谋逆败露,受惊而死。),玄宗极度哀伤、寝食不安、郁郁寡欢。

听人说寿王李瑁(他自己与武惠的亲生儿子)的妻子(杨玉环对寿王李瑁来说是正妻而非妃子)杨氏“姿质天挺”,美貌卓越,风华绝代,“宜充掖廷”,便不顾仁义礼智道德,千方百计地把她弄进皇宫,纳为妃子。

具体来讲:战略上李隆基分三个步骤:

1)效仿爷爷唐高宗李治当年纳奶奶武媚(即武则天女皇)的方法,先让杨玉环出家。 此时已不可理喻的玄宗借用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祈福的机会,敕令杨玉环搬出寿王府,出家为女道士,名正言顺地住进太真宫(即南宫,此时伦理观念尚未成熟完善,没有南宋朱熹的“理学”要求那么严格,对女性的贞操观念很宽容),并赐号“杨太真。”。

2)为了慰籍受伤的儿子寿王李瑁,玄宗处心积虑、大张旗鼓地为儿子择选妃子,一厢情愿地送一个漂亮的女子给悲愤、忧伤、敢怒不敢言的儿子作为补偿。 (李瑁心知肚明,不敢声张)

3)功夫做足后、底气充盈之时,天下百姓已迷迷糊糊、不明就里,儿子嘴吧已严封、杜绝了后顾之忧,岁月静好、天下太平,就明目张胆地正式把杨玉环纳入宫中。(距 给儿子选妃仅仅一个月,有迫不及待的意思)


希望星晨58298869


唐玄宗李隆基——前半生辉煌,后半生窝囊!

公元705年,武则天乱唐之后,在经过了神龙政变之后天下的大权重新回到李唐子孙的手中,然而,武则天的第三子,再次登上唐朝天子之位的继任者唐中宗李显,却是一个软弱无能、优柔寡断的皇帝,再次继位几年后便被自己的皇后——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密谋杀害。韦皇后立年仅5岁的小温王李重茂为帝,自己则临朝听政,学起了自己的婆婆武则天。意欲做武则天第二!



面对这样的局势,大唐王朝在经不起一场后宫乱政,于是武则天第四子——相王李旦的儿子,有着拼命三郎之称的李隆基,开始积蓄力量联合自己的亲姑姑太平公主开始了一场恢复李唐天下的斗争,随着唐隆政变的胜利,大唐王朝的天下再次回到了李唐的手中,胜利后的李隆基将自己的父亲李旦迎接进京,再次做了唐朝的皇帝。

然而长期生活在母亲武则天的淫威之下的李旦早就对皇位失去了信心,于是在唐隆政变胜利之后,便将首功之臣李隆基立为太子。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宣布禅让皇位给太子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因此唐睿宗李旦在历史上留下了两次登基为帝、三让天下的故事!

这一年,风华正茂的唐玄宗李隆基27岁,此时杨玉环尚未出生!

唐玄宗中年痛失爱妃,儿媳杨玉环入宫侍寝!

承前人之基础,延大唐之雄风,唐玄宗李隆基在继位之初,拨乱反正,励精图治,结束了武后乱政以来的动乱局势,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然而晚年的唐玄宗开始宠幸佞臣,沉迷于音律享乐!尤其是其宠幸的武惠妃于公元737年去世之后,52岁的李隆基经常闷闷不乐、更不思朝政。

负责服侍唐玄宗李隆基的太监进言说:“寿王李瑁的王妃杨玉环精通音律,且与武惠妃十分相似,不妨让他进宫来陪陛下您解闷!”

这寿王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八子,正是刚刚过世的武惠妃的儿子。于是唐玄宗李隆基变令寿王李瑁,将其寿王妃杨玉环送进宫来,这一年,杨玉环只有18岁。唐玄宗李隆基52岁。

经过一宿的深入交流,儿媳寿王妃杨玉环深得唐玄宗的喜爱,唐玄宗李隆基决定将杨玉环接进宫来,纳入自己后宫。

于是唐玄宗李隆基便让寿王李瑁让出杨玉环,寿王李瑁哪敢违背父皇诏令,尽管寿王李瑁与杨玉环一起的这几年里,心意相通、倾心相交。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就这样唐玄宗李隆基采用了唐朝经常使用的方法,先让儿媳杨玉环出家,然后再次还俗。进而被唐玄宗李隆基接入后宫之中,被封为杨贵妃。从此,曾经的儿媳杨玉环摇身一变成为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枕边人,这便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听到这里,是不是很多人会觉得唐朝真的很“乱”?所谓的爱情,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龌蹉!


珞珈山的猫


没有好的新闻了?发这种三观不正的;还放头条


小鱼儿天然茶


唐玄宗李隆基是历史上最无耻之徒!


郑本尧


这是人家的家事,不要瞎打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