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战争史上,哪些人真正做到了孙武所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lanssrode


毛主席初出茅庐的第一战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1917年的时候,毛主席当时24岁,还是湖南一师的学生,之前仅有过半年的当兵经历,这时候毛主席就遭遇人生第一次挑战。在1917年11月,因为桂军大败湘军,湘军傅良佐出逃,而桂军尚未进入长沙,所以长沙一时成了无政府状态。这时候有一支湘军溃军接近长沙城南,而湖南一师就在附近。面对这几千人的部队,毛主席没有丝毫慌张,他先调动了学校学生编成一支志愿军,然后寻求了警察的帮助,有十多个警察编入志愿军队伍。

毛主席率领志愿军,占据高地将溃军包围,警察们使用真枪实弹,而学生们则用鞭炮虚张声势,大家还一起喊:傅良佐已经逃跑了,你们大家缴枪不杀!结果呢,这群惊弓之鸟的湘军还真以为被桂军包围了,完全不知道对面只有十多把枪几百个人,所以根本没有任何抵抗,马上投降。之后毛主席带领志愿军缴了他们的械,并且由长沙商会给每个士兵发补贴就地遣散。这是毛主席牛刀小试的第一战,也是他波澜壮阔军事斗争的开始。


林屋公子


不战而屈人之兵,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意思是不打仗就让对方屈服。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没有强大的武力后盾,纯靠说教或诡诈是不行的,我军名将林彪、刘伯承都曾做到过。

战必胜,攻必取,这是我们评价名将的一个重要标准;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善之善者”的高境界。如果既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又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岂不更具名将风范?

林彪施加压力,迫使傅作义起义

1948年12月,林彪打完辽沈战役后,只休息了一个月,就指挥四野(当时还是东北野战军,为便于称呼,以下均称四野)入关,发起平津战役。

傅作义统领60万大军,本来想顽强固守平津,和聂荣臻的华北野战军放手一搏,但林彪统帅四野百万雄师挟解放东北全境之威,突然入关,与华北野战军会合,把国民党军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大城市,兵力和形势上立刻取得绝对优势,并把进攻重心放在傅作义所在的北平。

林彪雷霆万钧的行动让踌躇满志的傅作义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点自信都没有了。

傅作义见抵抗无望,表示愿意和谈,酝酿起义,林彪为确保万无一失,使用疑兵之计,一方面表示欢迎和谈,另一方面故意态度含糊,向傅作义施加压力。

傅作义也有些举棋不定,一开始谈判未能成功,傅作义于是密令陈长捷死守天津,以便进一步讨价还价,但林彪看出了他的如意算盘,指挥四野30小时拿下天津,傅作义幻想破灭,只好宣布接受和平解决北平的协议。

以林彪的指挥水平和四野的雄厚实力,武力拿下北平不在话下,但林彪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下,缜密策划,冷静指挥,迫使傅作义起义,促成北平和平解放和平津战役胜利。

刘伯承写劝降信,打动黄子华缴械

无独有偶,刘伯承在同时期的淮海战役中上演了一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好戏。

1948年12月上旬,黄维兵团被华东野战军和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包围在双堆集附近,垂死挣扎,为尽快瓦解敌人,避免困兽犹斗,我军向敌人发起心理攻势,其中第85军23师被困在小王庄,也是我军重点瓦解的对象。

这天,23师师长黄子华突然收到一封信,原来是刘伯承写来的。

刘伯承是我军著名儒将谋帅,一向能谋善断,爱兵如子,他不愿广大将士做无谓牺牲,专门写信给黄子华详细分析当前形势,指出对方四面受围,身临绝境,增援、突围、抵抗都绝无希望,只有停止抵抗,缴械投降,才是正确选择,可保个人和全体官兵生命安全。

信的最后,刘伯承再次强调:

国民党反动派大势已去,贵军覆没命运亦铸定,汝等又何必为蒋介石一人效忠,与人民为敌到底?语云:“识时务者为俊杰”,望三思之。时机危迫,幸早作抉择。

同一天,黄子华也接到昔日同僚好友、国民党原110师师长廖运周亲笔信——也是劝他弃暗投明,黄子华思忖再三,权衡利弊,终于下定决心,率部缴械投降。

刘伯承完全可以武力解决区区一个23师,但不费一枪一弹投降无疑是最佳结果,不但为全歼黄维兵团创造有利条件,也对被围困的其他国民党军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基础是战,即我方战之能胜,拥有“战必胜”的把握,才能真正通过劝解、争取、施加压力、感情攻势等方式实现“屈人之兵”的目标。

如果不顾双方实力对比,只想靠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或者诡诈之术欺骗敌人,是无法取得真正全面彻底胜利的,就如同美国若非有强大的武力后盾,怎么能在世界各地大搞贸易战、经济制裁、文化渗透、和平演变呢?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我军名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案例?欢迎留言补充!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中国历史上,世界历史上,真正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家,当属伟大领袖毛主席!


1,初出茅庐第一战——湖南一师战役。

军阀混战期间,长沙成为各军阀拉锯的战场,尤其是长沙城边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更是饱受战火之苦。1917年,毛主席是一个学生干部,面对3000北洋溃军,随时都能洗劫湖南一师,洗劫长沙。毛主席带领200学生和几个校警,连哄带吓让3000北洋军缴械投降。此战中,毛主席一生是胆、勇闯敌营、震慑敌胆,有着一个杰出军事家的胆略。

2,十年内战中的多次军阀起义。

十年内战中,很多旧军阀在毛主席政治宣传的攻势之下主动弃暗投明,投入了红军的怀抱。最典型的例子是董振堂等人领导的“宁都起义”。宁都起义中,26路军作为被蒋介石排挤的杂牌军。总指挥孙连仲和第二十七师师长高树勋不在部队的时机被果断抓住。共产党秘密党员、参谋长赵博生争取第七十三旅旅长董振堂、第七十四旅旅长季振同参加起义,最终这只部队成为红军的一份子。在长征中担任后卫任务,被称为“红军的铁铁屁股”!

3,抗日战争中的“日本八路”。

抗日战争中,我党我军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做好俘虏工作,对日军开展攻心战。于是有很多日本军人,在我党的正义感召之下,加入了共产党加入了八路军和新四军。这些日本人组成了“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肩作战共同抗日,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日本八路”。

这些日本八路,用音乐、传单等方式争取敌人投诚。有一个“日本八路”前田光繁一生劝降日本士兵近千人,后来还写了一本《八路军内日本兵》的回忆录。这是毛主席“不战而屈人之兵”最生动的体现。

4,解放战争中的“高树勋运动”。

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对国军中的非嫡系军队,也是百般刁难,试图削弱。抗日战争后,蒋介石迫不及待发动内战,遭到了有良心的爱国军人的反对,高树勋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高树勋是曾参加台儿庄大战的英雄,他1947年在邯郸起义。

我军以高树勋为典型,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运动,激起了国民党军队官兵的怠战、罢战、反战情绪,促使大批官兵举起反内战义旗,自动放下武器,退出内战,或掉转枪口,帮助人民解放军反击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战争四年中,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接受改编、被我军俘虏的达636万人。

(北京和平解放)


历史知事


伟大领袖毛主席


坦然小牛乖


1,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

这事得从汉武帝说起。
一天。汉武帝听说大宛有宝马,于是派人带上大量黄金和一尊金马前往购买。大宛王毋寡贪恋汉朝使臣带去的财物,又不想卖给汉朝宝马,同时他认为汉朝离大宛遥远没有能力派大军过来讨伐,于是杀掉汉使,夺取了财物。

宛国饶汉物,相与谋曰:“汉去我远,而盐水中数有败,出其北有胡寇,出其南乏水草,又且往往而绝邑,乏食者多。汉使数百人为辈来,常乏食,死者过半,是安能致大军乎?且贰师马,宛宝马也。”遂不肯予汉使。汉使怒,妄言,椎金马而去。宛中贵人怒曰:“汉使至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王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

汉武帝大怒,派李广利领兵讨伐,大宛贵族只得杀掉国王献上宝马。
征服大宛的战争虽然损失惨重,但却向西域各国表明了汉朝对待敌人的态度和决心!


到了西汉中期,楼兰国王与匈奴人亲近,傅介子率两名武士将其刺杀。面对周围的楼兰国贵族和侍卫,傅介子威胁他们: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汉朝大军马上就到了,谁要敢轻举妄动,就灭掉你们的国家!)
因为有汉征大宛的先例,这些人不敢轻举妄动,惧怕遭到汉军的报复!
结果,傅介子不但全身而退,还立了亲近汉朝的楼兰王子为新国王!


2,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如阳关!

大唐盛世又是一个名将辈出的年代,龙朔二年(即公元662年),九姓突厥聚众十几万对抗唐朝,薛仁贵率大军讨伐,双方在天山脚下列阵。草原人精于骑射,当时有数十名神射手出阵向唐军挑战,薛仁贵连发三箭,射杀3人!
面对军容严整的唐军和神勇的名将,九姓突厥不敢抵抗,全部下马投降。


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



完!


历史风暴


三大战役中最大的是北平和平解放。这是典型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用一枪一弹,傅作人二十多万部队开出城外,接受人民解放军和平改编。使得千年古都,文物古迹得以保存,免遭战火涂碳。


手机用户50090501550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谋攻》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原意为让敌人的军队丧失战斗能力,从而使己方达到完胜的目的。现多指不通过双方军队的兵刃的交锋,便能使敌军屈服。

真正意义上的不战而胜我举三个例子。

一,管仲

桓公曰:“鲁粱之于齐也,千榖也,蜂螫也,齿之有唇也。今吾欲下鲁梁,何行而可?”管子对曰:“鲁粱之民俗为绨。公服绨,令左右服之,民从而服之。公因令齐勿敢为,必仰于鲁梁,则是鲁梁释其农事而作绨矣。”桓公曰:“诺。”即为服于泰山之阳,十日而服之。管子告鲁梁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绨千匹,赐子金三百斤;什至而金三千斤。”则是鲁梁不赋于民,财用足也。鲁梁之君闻之,则教其民为绨。十三月,而管子令人之鲁梁,鲁梁郭中之民道路扬尘,十步不相见,绁繑而踵相随,车毂齺,骑连伍而行。管子曰:“鲁梁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公宜服帛,率民去绨。闭关,毋与鲁粱通使。”公曰:“诺。”后十月,管子令人之鲁梁,鲁梁之民饿馁相及,应声之正无以给上。鲁梁之君即令其民去绨修农。谷不可以三月而得,鲁梁之人籴十百,齐粜十钱。二十四月,鲁梁之民归齐者十分之六;三年,鲁梁之君请服。

可以看到,齐桓公担心鲁国和梁国,于是管仲通过让齐桓公带头穿鲁国产的绨做的衣服,并通过商人高价收购绨制品,于是鲁国看有利可图,全国都开始生产绨制品。

过了几年,管仲看到鲁国已经全国以制绨为主,荒废了农事,就对齐桓公说,可以了,请您带头穿普通的帛制衣服,号召齐国人不穿绨制品,然后跟鲁国封闭道路,不让交流。

于是鲁国积压了大量的绨制品卖不出去,而由于全民荒废了农事,粮食一下子成为问题。

齐国这个时候用低价卖粮,一下子鲁国和梁国人十家里有六家都逃到了齐国,经过这事鲁国和梁国一下子就臣服了齐国。

这个案例一般都是当做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经济战案例来讲,虽然管仲早于孙子,但通过经济战使得鲁梁屈服,可以说也是不战而胜的经典案例了。

二,解放北平

解放军经典的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可以说是近代历史中政治、军事、民心等多方面压力下,不战而胜的经典战例。

大家可以搜索具体看看,这里不做详细展开了。

三,苏东剧变


苏联解体事件可以说是影响如今世界格局的一颗“政治核弹”,美国正是通过政治,文化,民生,经济,体制,外交,封锁,竞赛等等除了热战之外所有的对抗形式,最终打败了苏联。

尼克松还写过一本书就叫做《不战而胜》,可以说是完美体现了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精髓。

我是头条号以史为鉴,埋没的历史真相、误解的历史人物、不为外人所知的关系......我来为您讲述,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人类历史上毛泽东独占鳌头,无人出其左右,军事家第一。


一分为三71571638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有条件的。一是通过运用计谋使敌人屈服。二是通过外交手段使敌人屈服。三是施以强大的军事压力使敌人屈服。

那么,在战争史上哪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例呢?哪些人作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呢?

通过计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三国演议》中诸葛亮用空城计迫使司马疑不敢攻城,而且退却数十里,就是通过使用计谋而使敌人屈服的典型战例。马稷街亭失守后,司马疑率兵直指西城,此时西城空虚,只有一些老弱残兵守城,形势十分危机。面对来势汹汹的司马疑,诸葛亮十分镇定,命人打开城门,布置几位老军打扫街道,自己在城楼上焚香抚琴。司马疑率军来到城下,看到这般情形,心生疑惑,认为诸蔼亮多谋,城内必有重兵埋伏,不敢贸然攻城,退军数十里扎营。诸葛亮大摆空城计,迫使司马疑撒退,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且不说诸葛亮摆空城计是否真有其事,但此计确实体现了用计退敌的作战思想。诸葛亮充分利用司马疑多疑的心理,收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1948年,毛主席四封电文退敌,用计谋挫败了蒋介石和傅作义偷袭石家庄,袭击西柏坡的(阴谋)计划。1948年秋,我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中取得了歼乱47万的辉煌战果。为了挽救危局,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派遣20万大军,偷袭石家庄,袭击西柏坡,企图瘫痪共产党的指挥机关,扭转战埸上的被动局面。当时,我华北野战军主力均在包头、大同、张家口附近作战,能保卫党中央的只有几个连的兵力,石家庄实际上是座空城。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毛主席连发四封电文,直接指明蒋、傅偷袭部队的具体番号,揭露“蒋、傅匪梦想偷袭石家庄”。表明人民解放军对蒋、傅的偷袭阴谋以及军事部暑、行军路线了如指撑。表明蒋、傅偷袭石家庄的军事意图早已暴露,已无“偷袭”可言。蒋、傅只得被迫放弃偷袭计划,命令部队迅速反回北平。这是毛主席运用计谋迫使敌人屈服,不得不放弃偷袭计划,退兵北平的光辉战例,也是“上兵伐谋”的精典战例。

通过外交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楚汉相争时,齐王田广和他的部队没有归附汉王刘邦,郦食基主动清缨,出使齐国,说服齐王田广归顺汉王。汉王刘邦同意郦食基去说服齐王田广。郦食基对齐王田广说,汉王从蜀汉出发,平定三秦,攻占井陉,收服北魏、敖仓、白马、太行、蜚狐等,天下险要尽归汉王所有,汉王击败项羽以及其他诸侯势力、替代暴秦登上天子宝座指日可待。你齐国此时归顺汉王,帮助汉王攻打项羽以及其他诸侯,将来汉王一定会对你论功行赏,保全齐国。如果不归顺汉王,齐国危亡就不远了。田广被说动了心,同意齐国七十多座城尽归汉王,并撤下了各地的守军,等待汉王的调遣。这是运用外交手段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型战例。

强大的军事压力下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解放战争时期,迫使傅作义起义,北平和平解放就是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实现的。为了使北平这座古城免于战火,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傅作义部队,人民解放军首先切断了傅作义从海上撤退的通道。其次用武力迅速地解放了天津,让傅作义感受到解放军的强大。第三用重兵将傅作义的部队围困在北京城内。面对解放军的巨大优势,傅作义被迫宣布起义,接受人民解放军的改编。这是解放军战史上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成功的战例之一。

在战爭史上,政治家、军事家要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战目标,离不开计谋、外交手段的运用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离开这些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战目标是不能实现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例,历史上虽然有,但不多。


辽西布衣10


今年中印冲突就算。重兵压境,阿三认怂撤兵。但中国继续加大基建力度,现在连基地都修到洞朗了。

中国不会首先开枪的,但阿三也最好别开第一枪,开了第一枪后,以中国现在的实力,可不会打完了撤军了事,不从对手身上撕块肉下来,那是不会罢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