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考上大学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农村孩子不努力,这种说法对吗?

老农民说事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全对!我身边也有同级的同学来自农村,凭成绩考上清华大学及其它名牌大学的!

我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现已毕业,正式参加工作两年),虽然高考成绩不算一流,但总算成为了个本科生,后来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我从幼儿园到初中都是在乡村学校读书,当时家长并没有意识要把我送到城里读书,我父母是地道农民,收入也不高,也无法负担城里学校的花费。但是我身边有许多家庭条件不错的同学都陆续通过关系进入城里学校学习,在10多年前,能在城里读初中在我们农村还算得上比较荣耀的事。

记得那时候,还挺羡慕城里读书的同学,他们总会带回来一些新奇的观点和好玩的东西。

在农村学校学习到初三,面临升学考试,身边的同学都没压力似的,但是我想到毕业后没考上高中,可能会去打工,一想到不读书的话,就要去当服务员或者售货员,我读书的动力可强了!好在,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本市最好的高中。

正当我窃喜之时,我知识上的不足逐渐显现!身边的同学(大多来自城里)英语基础都很好,而我英语常常处于及格的边缘,尽管我很努力了!而且,有好多课外书都没听说过,瞬间觉得以前读的书太少了!

于是,整个高中阶段,我熬了好多夜,拼命补知识,用坏了十多个小台灯(以前在初中,9点过就睡了,从没上过晚自习),回想起来,我真的努力了,尽管我只考上了二本学校!

综上所述,我只想说:农村的孩子智力和城市的孩子没啥太大的差距,但是教育资源差距挺大的,城里接触的好多新事物,在农村学校简直没听过!而且,家长对于学习的认识也不同,城里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舍得花钱在孩子学习上。而农村家长这方面意识薄弱!


桃李不言梦梦


农村学生考上大学少,原因有很多,单从孩子不努力这方面说是主要原因,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第一,从教师资源这方面来说,明显市里的老师质量要比农村老师要高得多,现在很多农村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实习生,还有一些考的特岗,想要往县里或者市里发展,只能先在农村多待几年。农村新老师多,教学没有经验,好多都是刚大学毕业,这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教育是不公平的,在市里,哪一个孩子不报辅导班,成绩不好的,想要成绩变好点,成绩好的,想要变得更好,再看看农村的孩子,一个学校的学生,能有几个报辅导班的,这也是农村孩子考上大学少的一个原因。

第三,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市里的学生,一般家庭条件比较好,假期还有旅游什么的,可以增加孩子的视野,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让孩子能有更广大的目光。再看看农村孩子,基本上放假了都是在家待着,没有资金供孩子开拓视野的,可能目光就狭隘了。

最后,我也是农村的孩子,高考的时候也考上了一个本科院校,而且我发现身边考上大学的学生也挺多的。


沫陌微浅


我大伯的女儿,也就是我姐,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优异,她还特别的努力,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甚至在我们整个村,学习方面,有口皆碑,大人们无不对她竖起大拇指,要自家小孩向她学习。

她学习有多勤奋,她从高一的时候就开始每天6点钟起来看书答题,中午吃饭后不回宿舍午休,实在学习累了就在课桌上趴一会,晚上学习到12点。

这样坚持了三年,尽管如此勤奋努力,却在高三的时候学习成绩开始下滑,高考之后,考了一个二本,但她对自己不满意,复读,更加努力的学习,无论多么努力,复读三年之后,也没能考上自己心目中的大学。

用她自己后来说的话,我是我不够努力,天份这个东西也很重要。


诗诗公主2


农村学生考上大学少的最主要原因在我看来外因是一方面,自身原因还是最主要的,但我不认为是他们不努力。

农村的家境待遇让身处县城上高中的学生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内心强大的能化“悲痛”为力量,全身心投入学习来麻痹自我;内心脆弱的会自暴自弃,无法全身心学习,甚至放弃学业,而前者很少很少;

农村的学生思想压力太大,不忍让父母为了学费和生活费去吃苦受累,而被动放弃考上大学;

当然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上大学没用,还不如早点打工挣钱,自己花也能顾家,这些思想来源归根于所生活的环境及人的影响,这属于个人思想认知问题,不是努力不努力的问题。



仅此拙见,欢迎批评指正!


我不是女神


我是农村的,但不知道“农村学生考上大学少”这个说法是从哪里来的,我身边考上大学的不少!而且也感觉到家乡的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以前和我差不多大的人,很多都是上完初中就不上了,然后出外打工,但现在明显越来越多的人去上高中、大学。


而且我并不觉得农村孩子不努力,相反我觉得农村的孩子更能吃苦,更加努力。毕竟高考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人生中相对公平的一场考试。不少农村学子都想要抓住这次机会,这次可以鲤鱼跃龙门的机会,一次不用靠出身的机会。

但不过我觉得农村的教师水平是一个弱项,不过想想也可以知道,那些品牌大学毕业的学生,更愿意去大城市教学,毕竟我们农村这些小城市的待遇远远不如大城市所能给的待遇。而且学校的教学建设设备也不算很好,相对有些落后。有时候挺感谢那些愿意回家奉献的大学才子们,他们愿意把精力花在我们这些农村孩子身上,即使拿着不算高的工资。

希望国家能大力扶持一下农村的教育,教育才是立人之本,立国之根。


一枫说


我不赞成。我以为一是资源配置跟不上。基层的中小学,教育硬件,师资配备,获得社会各界支持等,毋庸置疑跟市里都有很大差距。二生源不同,导致学习氛围大相径庭。市里学校要经过遴选,基本上是采尖式招生,学生入学成绩相对好。农村招生没得选择。所以由此形成的学习氛围差异很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三城里思想开放,家长相对比较昌明。教育教学改革相对农村比较容易推行。教学效率要高一点。四城里教育辅导机构相对发达完善。尤其是节假日,城里的孩子更容易得到有针对性的辅导,甚至贴心的一对一辅导。五跟家长的思想深度广度有关。农村的家长消息闭塞,靠运气,城里的家长消息精通,会找各种捷径,给孩子寻找各种机会。报特长班,走艺术生,参加各种比赛,在自主招生上做文章。综上所述,现在人们争着往市里买房子,我想跟孩子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休戚相关的。


过河小卒


首先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大部分农村孩子有可能比城市的还要努力。

农村,交通、通讯、教学水平与城市的相比,差距明显,就像摩托车追小汽车,怎么追得上?农村孩子接受外来知识的机会很少,除了书本上边的;相比于城市孩子,网络时代高速发展,他们的思想早已超前了,为人处事的方式也日新月异,这个是农村孩子怎么也赶不上的。



农村孩子考上大学少的情况的确有一部分是农村孩子自己的原因:1.家庭贫穷,受生活影响不得不放弃教育外出务工;2.孩子自己能力有限无法达到上大学的水平。


综上所述,农村孩子上大学少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和城市教育资源差距大。


有钱一起赚1



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就是避重就轻,吹毛求疵之嫌……农村孩子考上大学的少,是因为农村孩子不努力,那农民工工资低,就是农民工干活懒哦?


说这样话的人我不知道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装傻,还是真实的天真傻白甜。或许你真的体会不到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因为教育资源的极度不平衡所带来的差距,农村孩子不想学好英语吗?可是老师发音都不标准,能和你们和纯正的外教教出来的老师比吗?农村孩子不想学好普通吗?当老师都是一口方言的时候,你能体会他们的无奈吗?说什么不努力?农村孩子挑灯夜读,熬夜学习你们体会到了吗?见识到了吗?什么文化宫,博物馆,他们接触的到吗?你们这个知识竞赛,那个夏令营活动农村孩子他们参加过了吗?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一群享受着最好的资源和教育的既得利益者们,看到我们这些农村贫苦孩子时,就会说,你们穷,你们活该,谁让你们笨,你们呆,你们不努力,他们从来不说资源的问题,不说资本的问题,因为他们不敢正视这个问题,他们知道自己缺理,他们只有从其他方面来转移话题……


当社会的阶层逐渐固化,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你就明白资本,资源产生的马太效应所带来的后果……不是说努力不重要,有时候真的在资源,资本的笼罩下,你的努力显得那么卑微无力……

记住:唯有资本和教育才能改变命运…


小铭观世界


这种说法太过于片面。

首先,要看大学的定义是什么?一本,二本,三本,高职都可以说成大学。那么多余城市和农村学生来说,这个意义就不一样了。有很多城市的学生。考上了高职就算考上大学了,而很多的农村学生,考上了二本还觉得垂头丧气的。主要的原因和家庭收入有关。农村父母花很多钱让孩子读一个三本,毕业之后工作还没有保障。觉得根本就是浪费钱,还不如打工划算呢。所以在客观上也拉低了农村学生的上学率。

农村的教育资源真的比城市低太多了。想要在农村找到一个省重点中学有点难。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所以很多农村孩子不得不远离父母到城市读书。那么这样一来就导致很多孩子迷失了方向。一接触复杂的环境。让这些未成年人开始失去了目标。他们不是不努力,他们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抵挡不住外界环境的干扰。这就是为什么都很多在高一时还学生很好的学生,到了高三就跟不上了。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父母的作用尤为重要,毕竟他们还没有成年,很多事情还不明白。父母要时刻的关心孩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才能将孩子引上正路。

图片源于网络


品味婚姻


这个说法实在不但不靠谱,而且是严重的偏激和歧视行为!

题主的补充说明更让人觉得有些搞笑了,“都说师资,教学软硬件,但有谁真正从学生身上找原因了,既然说环境差,为什么每年都有一些农村学生考上大学?”最后一句有些让人不解。城里的环境好不一样有人考不上大学 。完全一个意思。

因为不同的人智力发展是有区别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所谓的神通在不满16岁就考上大学了,那个时候普通人都还刚读高中。这是先天资历的差距,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不能无视。

不管是城里的学生还是农村的学生,都有努力的和不努力的。农村人学生很多时候在小学或则初中毕业之后,由于学业不佳,会选择直接退学外出打工,早早成为家里的劳动力。这也是家里贫苦导致的。但是这样的情况现在少了很多了。

再说师资和硬件条件,农村和城里完全没有可比性。我在农村上小学的时候,根本没有英语课,也没有人到村里的小学当英语老师。光英语就早就了差距。再说了,城里的学生有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农村地区既没有,也参加不起。所以差距是从起点就开始了的。

所以题主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没有太大的意义,农村孩子也好,城里的孩子也好。考上考不上都跟自身的情况有关系,但也不可忽略客观条件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