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二戰的衝鋒槍能造的那麼便宜?

談文論史


沒毛病,便宜槍便宜造,二戰時期,露臉最多的衝鋒槍本來就是大規模裝備的火力補充工具,如蘇聯的PPSh41衝鋒槍,被整團整師的裝備給新兵,作為“不需要訓練也能使用的武器”。英國救急的的司登衝鋒槍,粗糙得如鐵管一樣。



基於“大規模裝備”和“易用性”的原則,英國、美國、德國都將衝鋒槍列入了生產的重頭戲中,只要打開衝壓機床,這些結構簡單的衝鋒槍就能像壓飯盒一樣成批的生產出來。

二戰時期的蘇聯人堪稱衝鋒槍製造的表率,在經歷過一系列衝鋒槍的使用和選擇後,他們重新制定了衝鋒槍標準——一簡單、易於製造、耐用,成本方面倒是沒有想太多,否則就不會留下波波莎的木槍托和金屬護套了。



直到衛國戰爭前6個月,蘇聯才開始生產PPSh41衝鋒槍,為了迅速、簡便的生產,蘇聯人將粗製濫造的標準打到了極限。但也得益於PPSh41的簡單,只要具備金屬加工能力的工廠都能生產整槍和零件。有些訂單甚至派到了皮鞋廠和燈具廠,儘可能讓低層次的技術工人和工廠生產這些武器,為高端設備空出高級工廠和高級工人。



但PPSh-41仍然讓蘇聯人覺得費時費力,他們繼續縮水設計,搗鼓出PPS-42,連波波沙標誌性的71發彈鼓都給換成35發彈匣。



可事情還沒結束,到列寧格勒戰役時,列寧格勒兵工廠因為原材料缺乏,逼急了乾脆把PPSh-41的工藝流程和結構也簡化了,按PPS-42那個路子,生產出PPS-43,這槍鋼材消耗居然只有PPSh41的一半,不便宜也不可能了。



然而蘇聯人縮水雖然嚴重,畢竟造出的都是衝鋒槍歷史上有名的精品。英國人就不一樣了,他們做的更過分,一年都不到就偷工減料憋出一款衝鋒槍。



敦刻爾克撤退時英國人還沒有衝鋒槍,但顯然德國人的MP38/40帶給了他們極大的刺激。裝備丟了一地,只有人回來的英國軍隊也成了手無寸鐵之輩,急需武器裝備。英國人這會兒也不管什麼紳士風度、大不列顛精工了,只想要有個便宜快速好上手的衝鋒槍趕緊把軍隊武裝起來。就這樣,又抄又挪的斯登衝鋒槍出爐了。

就因為抄的太猛,一不留神沒剎車,同樣使用9mm派拉貝魯姆彈的斯登與德國的MP38/40居然能共用彈匣。斯登完全是一款借用了德國衝鋒槍原理的超級半成品簡化版,一隻最貴只要9美元。


什麼削、銑之類的工藝,斯登全部不要,整個槍身與鐵管套環差不多,連焊接都用上了,保險都敢省。工藝簡單到婦女兒童都可以製造,還一口氣製造了375萬支。一代名槍就此出爐,《輻射》裡說的鐵管武器,分明源頭在這裡。



有意思的是,被抄了設計的德國人,在戰爭打到油盡燈枯的時候,也反過來學習這種超廉價衝鋒槍的製造,他們在斯登的基礎上,把橫置的供彈口改到下方,命名為MP3008,這玩意兒比司登還爛,還想貴得起來?不過德國人就是德國人,他們硬是給MP3008加裝了拉機柄保險,比英國人的槍反倒靠譜點。



不過,二戰也不是所有衝鋒槍都廉價,像美國的湯普森衝鋒槍,芬蘭的索米,意大利的伯萊塔M1938A,捷克的ZK383等等,這些衝鋒槍普遍用料紮實、製作精良,屬於當時的精品槍械,但相應的產量也不高,拋頭露面的很少。


王司徒老百科


首先二戰中的衝鋒槍並不便宜,而是為了戰爭需求必須要大量生產,然後在這一基礎上力求降低成本,所以那時候的衝鋒槍主要講究實用就行。“湯姆森”衝鋒槍造價就比較昂貴。

最便宜的衝鋒槍當屬“司登”,槍體大量使用衝壓部件,既方便製造,又能大量生產,雖說“槍品”不怎麼樣,但是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還是遠遠大於其弊端的。

司登糟糕的供彈使其經常卡殼



司登衝鋒槍由47個零件組成,結構簡單,但是比較容易卡殼和走火。行軍隊伍規定必須拿司登的士兵走在前列,即使這樣還是有不少士兵沒有到達前線就因為走火而斃命,也因此司登成為英軍最痛恨的武器。

司登造價僅為9美元,雖然毛病多多,但是還在英軍部隊大量裝備,還空投給法國抵抗組織使用,其立下的功勳足以使其成為一把二戰名槍。

法國抵抗力量使用司登



蘇聯的波波莎衝鋒槍,被稱為“戰場掃帚”,火力兇狠、射速快。



納粹末期“人民衝鋒隊”裝備EMP-44衝鋒槍,被稱由鋼管和撞針組成,靈感來自“司登”,但是比斯登還要簡陋,神奇的是能夠照樣傾斜子彈。

EMP-44衝鋒槍



湯姆森衝鋒槍就是由於價格昂貴一開始沒有被軍方採用,後來黑幫火併才發現其價值,加之沒有其它可用衝鋒槍,1941年才開始裝備部隊。湯姆森型號繁多,因為其價格昂貴二戰總共生產約140萬隻左右,相對比波波莎和司登等要少很多,後來被M3衝鋒槍逐漸取代。

湯姆森口徑大11.43毫米,所以威力也大!

我是軍武奇兵,謝謝你的關注與支持!


軍武奇兵


其實二戰中的衝鋒槍價格也有很大的差距,也不是說都是那麼便宜。

就拿最著名的湯姆遜衝鋒槍而言,其剛研製出來後價格高達200美元,而這還是20年代,要知道即使是1945年一個美軍高級軍官的月薪也不過100美元左右!所以這可以說是一個天價了,軍隊裝備不起太多,只能少量使用,反而隨著美國黑幫的崛起成了美國黑幫極為鍾愛的武器,一度臭名昭著,而芝加哥打字機的外號也是此時誕生的。

而後來戰爭爆發後,美軍還是大量裝備了。不過為了降低成本,美軍也在不斷簡化湯姆遜衝鋒槍,從M1921型到M1928,再到後來的M1A1,但是即使如此,湯姆遜衝鋒槍的產量還是不大,只有150萬支左右。於是後來美國人搞了更簡單的M3衝鋒槍,成本只有22美元,打壞直接就扔換新的。

不過畢竟二戰是大規模戰爭,十分消耗武器裝備,因此很多國家都很注重簡化槍械等兵器的結構,便於生產並且成本更低。比如英國的斯登衝鋒槍就是如此,外觀極為醜陋,結構簡單,價格也只有9美元,但是已經能夠基本滿足衝鋒槍的使用需要了。


前沿陣地


二戰時期出現的衝鋒槍,其生產成本確實不高,這主要是由於衝鋒槍對武器的射擊精度要求低所導致的,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在二戰時期製造的衝鋒槍,可以迅速的降低製造成本,並在二戰中後期迅速改變了步兵的使用情況,成為二戰中變化最明顯的武器。

二戰中步兵的角色變化,使得步兵對武器的選擇產生了較大的變化。

二戰和一戰不一樣,二戰是機械化裝備第一次全面介入人類戰爭,這就使得人類在戰爭中制定、採用戰爭計劃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從過去的完全以陣地、平面戰線進行對抗的方式,開始向迂迴機動、海陸空立體作戰的方式進行轉變。

在這場轉變中,步兵這個兵種在戰爭中角色變化是最大的,在二戰發生以前的戰爭中,由於機械化力量並不在戰爭中佔據主要角色,因此在二戰以前,戰場上的主要作戰擊力量是步兵,這就要求步兵手中的武器能夠打的足夠遠、威力足夠大、射擊足夠準。

因此在二戰以前及二戰初期時,世界各國的步兵使用的都是大威力、全射程、高精度的步槍,比如大名鼎鼎的德國毛瑟98K步槍,其表尺射程能達到2000米,有效射程能夠達到800米,更小型的迫擊炮射程都差不多了。

但是這種步槍在二戰時期,就開始不再使用,這主要是因為在二戰中,步兵的角色從過去的主要作戰力量,開始轉變成配合機械化部隊作戰的輔助力量,因此到了二戰時期的歐洲戰場,主要步兵使用的武器不再追求長射程、大威力,而是向高射速的方向轉變,這也催生了單兵用速射武器的設計,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衝鋒槍的出現。

衝鋒槍在設計製造中,確實可以降低成本,這與二戰中步兵槍械的使用要求有關係。

由於二戰中的步兵武器開始追求高射速,不再對武器的設計精度有過高的要求,所以各國武器專家在設計衝鋒槍時,都不約而同的開始縮短衝鋒槍的槍管長度,以便於降低成本和方便使用。

要知道一隻步槍最有價值,對機械加工精度要求最高的地方就是槍管,武器要求設計精度越高,槍管長度就越長,這就是今天為什麼狙擊步槍槍管長度要比普通步槍要長很多的主要原因。

但是為了追求設計精度和射程,步槍的槍管被設計得很長,會使得加工成本呈幾何倍數增加,這就大大增加了槍支的成本,因此可以說在二戰前的步槍性能實際上要比二戰時期的衝鋒槍在精度上要好得多。

為了降低衝鋒槍的成本,歐洲各國的武器專家在設計衝鋒槍的時候,根據設計需要,自然不會再設計和步槍同等長度的槍管,這就大大降低了武器加工時的難度,自然也就降低了衝鋒槍的成本。

二戰時期機械加工方面的低標準,使得以前需要進行復雜加工的武器部件,可以使用比較簡單的方式製造出來。

由於衝鋒槍在射擊精度上要求降低,這就使得對武器上的各種零配件的加工精度也同樣要求降低,因此在武器的機身零配件製造的時候,很多零配件從過去的機床衝冼方式,開始改為機床衝壓方式進行製造,這就大大加快了零配件的製造速度,這對於降低武器成本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

此外軍功企業在製造衝鋒槍時,對於製造武器的材料要求也開始降低標準,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對一些鋼製的材料配件,開始使用熟鐵進行製造。

這些武器都是低標準武器,屬於用完就丟的消耗品,那麼使用的材料只要能夠達到最低使用要求就可以了,至於使用壽命根本就沒有人提,反正在一般情況下,武器的使用壽命一般都會長於戰場上士兵的存活時間,這就夠了。

另外很多國家在製造衝鋒槍時,也會將過去的老式步槍“廢物利用”。比如蘇聯在製造波波沙衝鋒槍時,就把庫存的一戰時期庫存的M1891莫辛-納甘步槍的槍管拆下來鋸成兩半,分別給兩隻衝鋒槍做槍管,這也大大降低了衝鋒槍的成本。

二戰是人類史長最殘酷的一場戰爭,這場殘酷的戰爭迫使得參戰各國不在珍惜士兵的生命,並盡一切可能來武裝更多的士兵,因此提高產量、降低質量成為各國研製步兵武器的主要方向。

因為在這場戰爭中,士兵在戰場上的生存時間根本就趕不上武器的報廢時限,能在每一隻衝鋒槍上便宜一美分,自己國家成功的希望就會增大一絲絲,這就是二戰衝鋒槍成本越來越低的謎底。


落下m


量大唄,工業產品生產的數量越大,單件成本越便宜,二戰時期的衝鋒槍生產的數量最少的都是用百萬支。

蘇聯的波波莎生產了500萬支,德國的MP40生產了170萬支,美國的湯姆遜生產了110萬支,M3有60萬支,英國的司登375萬支,這幾種衝鋒槍都是比較有名的,象M3黃油槍大規模生產了大約1年左右,而蘇聯的波波斯43衝鋒槍大規模生產也只有2年,而產量則高達100萬支。

二戰時期的衝鋒槍數量如此巨大的原因,首先是戰爭的規模空前,二戰是規模空前的戰爭,但願也是絕後,參戰的人員以千萬計數,數量巨大的兵員自然需要海量的武器,所以當時各國的武器產量都是海量,作為基本的單兵武器之一的衝鋒槍自然也是海量的產量。

一方面是戰爭的需要,還有就是各國對於武器的生產工藝進行了大量的改進,或者叫做改進生產的工藝性,大量使用衝壓件,並且使用點焊等工藝,對於工業生產稍微有一點了解的人都知道,衝壓件的生產最快而且最少,一方面是戰場的巨大需求,同時也對武器的結構生產做了最大限度的改進,使之適應於大批量生產。

象司登衝鋒槍這種管子工傑作,就是生產性極好的武器,作為機加工來說,迴轉體的加工最簡單,司登就是這樣了,所以司登衝鋒槍只有11美元,現在沒有看到波波莎的成本,估計也大不了。

所以,儘可能的簡單生產工藝,巨大的生產數量,同時巨大的戰場需求都是二戰時期衝鋒槍便宜的原因。


有痰


和戰場定位有關。

二戰那會的衝鋒槍和現代衝鋒槍實際上是兩碼子事兒,你想現代衝鋒槍主要責任是啥?執法,CQB反恐,對於彈藥的停止力,近距離精度,後坐力小,人機功效有著非常苛刻的要求。畢竟步槍彈容易穿透誤傷,而口徑較大的手槍彈不容易傷及無辜,手槍彈裝藥量低讓後坐力也可控。因此現代衝鋒槍往往加工很精,尤其因為手槍彈天生精度裝藥缺陷,更要從閉氣性能,槍管制造上下功夫。設計上也很講究,所以價格也就貴了。

而二戰那會衝鋒槍還保留著原汁原味,也就是近距離潑水糊臉,精度?沒那麼要緊。關鍵得便宜,槍管工藝和材料比步槍差遠了。槍機?保證不要炸膛就好。保險?能簡單就簡單,大規模生產裝備沒那麼講究,偶爾走火死幾個人可以承受。所以,便宜,簡單,方便大規模裝備是二戰衝鋒槍的關鍵點。和現代衝鋒槍完全是兩碼子事兒


瘋狗的輕武


二戰時期,由於戰爭規模大、戰場消耗又快又多,參戰國家多以施行“戰時經濟管理體糸”。

在輕兵器衝鋒槍方面——以蘇聯ppsh-41“波波沙”(人民衝鋒槍)、英國“斯登”、美國m3“黃油槍”(“湯姆森”簡化版)、德國m40(m38簡化版)為代表。

在武器設計時,要求在滿足基本性能的前提下:

省工、可速制——整體構造簡單,可以大批量低成本流水作業生產製造,多用衝壓、焊接、鉚釘……等工藝,加快生產速度,實現快速補給及戰場應急。

省料、用材少——武器輕便、易攜帶並且日常維護簡單,減少製造裝備原材料的供給壓力。

總之,在戰爭能源及原料供給之緊張有限的條件下,儘量減輕國家經濟壓力,努力實現“多/快/好/省”地進行生產與補給。


野草Yc


首先,這種便宜是相對於今天的價格而言的,是否便宜要對比當時的貨幣市值(如,一美元的夠買力)才能看出來,如果單純的拿二戰時間的武器價格和今天的武器價格比,的確,二戰時的武器太便宜了,其實,在當時的經濟條件下一點都不偏宜。還有,二戰時的任何武器都是一樣的,不單單是衝鋒槍。讓我們看看當時輕武器的價格,

手槍類,德國P08手槍大概13美元,美國M1911大概15美元,美國解放者手槍更低,而且短期(11個星期)造了100萬支平均價格2.1美元,是當時最便宜的手槍。由此看當時的手槍價格多在十幾美元。步槍類,德國毛瑟98k造價28美元,M1卡賓槍45美元,日本三八大蓋150日元,按當時匯率合50美元,美國加蘭德步槍成本30美元,再看看題目說的衝鋒槍,德國P40成本價24美元,美國M3衝鋒槍22美元,英國的司登只有9美元,是衝鋒槍中當時最偏宜的。以上這些只是成本價,買給部隊是要高於這個數值的,我們估且就按成本價對比是否便宜。和今天價格對比,二戰時一美元的夠買力和現在是不一樣的,如,1945年一美元相當於2016年的13美元,如,德國P08大概169美元,美國M1911大概195美元。步槍的價格約為現在的360到650美元左右,衝鋒槍的價格在100多美元到300多美元左右,而機槍在1000多美元,重機槍更是達到了2萬多美元以上。如果在換算成人民幣,可看出,這些價格和今天比並不便宜。到是衝鋒槍的價格低於步槍價格,甚至低於手槍(司登衝鋒槍),對比手槍貴不了多少錢,為什麼?質量,高批量裝備,
步槍是所有槍支的鼻祖,步槍要求精度高,射程遠,故障率也低於衝鋒槍很多,加工精細,特別是子彈,裝藥普遍高於衝鋒槍用的手槍彈,因此對槍管質量要求高,另外步槍的槍管普遍長於衝鋒槍管,這個可是費錢的地方。而當時的衝鋒槍是因戰爭急需(當時對沖鋒槍的需求很大)而研製,特點就是便於快速製造,大批量生產,屬於臨時為解然眉之急的措施。因此當時的衝鋒槍屬概略射擊性質,精準度差,故障率也高,如,司登衝鋒槍,英軍就規定,前進中持這種槍的士兵要走在前列,防走火。短期內大批量裝備,也相應的降低了造價。因此二戰時的衝鋒槍價格要低於步槍。


兔哥42928


衝鋒槍本來就不貴,只是因為是殺人武器,所以賣得貴,但只有價沒有市,有規定,必須有持槍證和許可證才可購槍,一般人是不佩擁有的,另外只要子彈出膛,便視為有效射擊,有理無理都要申報和上繳子彈和槍支檢驗和查收。所以開槍機會極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