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掉孩子动不动就生气的毛病?

寂寞ai


处理儿童的愤怒可能会让成年人感到困惑、消耗和痛苦。事实上,在处理孩子的愤怒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经常被激起的类似的情绪。作为父母、教师、顾问和管理者,我们需要提醒自己,在童年时期,我们常常没有学会如何处理愤怒这一现实。


如果我们摆脱了这种观念,处理孩子的愤怒就容易多了。我们的目标不是压抑或摧毁孩子或我们自己的愤怒情绪,而是接受这些情绪,帮助引导和引导他们达到建设性的目的。

家长和老师被鼓励让孩子体验他们所有的感受。成人技能可以用来展示孩子们可以接受的表达情感的方式。


为了有效地应对孩子的过度攻击行为,我们需要对可能引发爆发的原因有一些想法。愤怒可能是避免痛苦感觉的一种防御;它可能与失败、自尊心低落和孤独感有关;或者它可能与担心孩子无法控制的情况有关。

愤怒反抗也可能与依赖感有关,愤怒本身可能与悲伤和抑郁有关。童年时,愤怒和悲伤是非常接近的。重要的是要记住,大人所表现出来的悲伤通常被孩子们表达为愤怒。

在处理愤怒的儿童时,我们的行动应该受到保护和触及的需要,而不是惩罚的愿望的激励。父母和老师应该告诉孩子他们接受自己的感受,同时提出其他表达情感的方法。我们必须教给他们可接受的应对方式。此外,我们必须找到方法来传达我们对他们的期望。与大众观点相反,惩罚不是教孩子们从他们那里得到什么样的行为的最有效方式。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赵小明心理团队 》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 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心伙伴


孩子的认知与心理行为发展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表现不同,应对的方法也不一样。生气其实就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找到引发孩子生气的原因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而在这当中父母和家人的态度与方式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首先,孩子三岁以前是自我意识形成时期,逐渐学会拥有自主意识,表达诉求和愿望,并形成自己对待他人的方式和态度。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你怎么对待孩子,就会养出来什么样的孩子。而此时的孩子也是最爱发脾气的时候,原因也很简单,诉求没有得到满足。父母们会发现只要明白孩子的要求并及时给予则情绪很容易安抚。以后想养出一个不急不躁的孩子,就必须做到现在对孩子诉求的及时回应,让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其次,孩子3至6岁是认知与体验阶段,也是获取信息和掌握技能最快的时期,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时点。你会发现孩子已经不象以前那么容易哭闹了,延时满足也是可以经常做到的,孩子变得懂事了许多。同时,孩子在长期斗争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心得,并开始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斗智斗勇了。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懂得什么时候可以生气什么时候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无理取闹。



再次,孩子7岁到16岁是探索与实践过程,同时也进入了青春期阶段,孩子在前两个阶段所经历的不良影响将逐步显露出来,可以说此时的孩子已经成型,干预调整难度极大。这个阶段已经不能简单的讲道理了,讲了也不听,听到了也不会照着做。只有一种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那就是尊重。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权利,更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平等相待,互相理解的方式才能得到孩子的尊重。

最后,孩子生气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认可,作为成年人应该正确的认识这个事情,不能简单粗暴的认为孩子是无理取闹,而釆用强硬态度对待,善待孩子,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



总之,孩子的身心发育三大阶段决定了其一生的命运和结局,好的人格和价值观都是在点点滴滴中积累与成长起来的。每一次生气都是一次最好的训练,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把握时机,正确引导和帮助孩子认识和控制自我,只有管理好情绪才能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并关注“大赛爸爸说”,一起分享育儿心得。


大赛爸爸说


孩子动不动生气,是几岁的孩子?

如果是小孩子:2-5岁这种,可能是家庭里面,有大人的脾气不好;或者,漠视孩子的需求;或者,没有教会孩子如何沟通,即大人和孩子不互动

如果是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那就是激素造成的,大人需要和孩子沟通,需要大人多多调整。这就好像是老人更年期,总不能是更年期的人做调整吧,但是可以告诉他这个期间注意自己,一旦脾气不好,就是激素水平高了,又犯病了^_^,家里其他人多忍让,多理解,这样才行。

如果是快成年的孩子,脾气很大,肯定是家里人给他气受了;如果说是其他问题,只能是童年的遗留问题,到现在还未调整,到目前也成为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了。有的人脾气一点就着,有的一言不合就打,有的一气什么话都说什么东西都砸,这是儿时的遗留问题。严重的,最好去看看医生,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有这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的更改,家里人以规劝为主,责罚恐怕责罚不来了。

对于孩子,家长是主导孩子的性格发展的人。为什么孩子有脾气,而且还很大,第一个是需要家长自省。鼓励、支持、规则感、安全感、包容、理解、对事物的解释和教导,作为家长都给足了没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要一点点教,没有人能在某一天无缘无故的突然变成熟。还有些人会认为“小孩子懂什么?!”你们希望他懂什么,他们就懂什么,看不起孩子,孩子也就被别人看不起,最后真的成为你看不起的人,言传身教。

最后一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Ammy方圆


孩子动不动生气,不知道这个孩子多大了?但我想问家长你平时是不是也是一个容易情绪激动的人?或者你的伴侣是?是否常带着情绪和孩子沟通?特别是孩子一而再三的某些行为时,你们会很有情绪?

从我的角度:父母是孩子的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语、一行一动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特别是父母的情绪。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改变孩子,而是透过孩子看回自己,相信你们变了,孩子也变了。

我曾看到一本非常不错的亲子沟通的书籍,作者讲的非常透彻,无论是针对孩子的行为、情绪还是父母本身的,书籍中都有分享。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再和你分享书。

祝福你


莲语



随缘29056


有的孩子性格有遗传因素,有的孩子性格受父母或家人影响熏陶,也就是家庭氛围的因素。

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孩子化解令孩子生气的事情,启发、诱导、示范孩子怎样处理这样的事情。

对爱生气的孩子,不要采取训斥、指责等手段,这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是适得其反。


去西方957


你们家有人动则就生气吗?

孩子生气后,你的反应大吗?

若是三岁以下孩子,他生气时你忽略看看会发生什么?


觅迹心理蒲杜珊


他气你不理,再气再不理。不信改不回来。否则,以后有麻烦。


阅尽人间冷暖


首先大人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很可能你就是这样的人。另外引导孩子将情绪发泄出来,或换种发泄情绪的方式。


达西西55028886


首先大人要先改掉脾气孩子自然也会跟着改,孩子都是学习父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