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杂槊三大将:一位斩将从来不过三合,一位岳家将单挑无人能敌

杂槊,是假借槊之名的各种形状打击兵器,它和槊有本质的区别。槊是长柄刺杀兵器,其形如枪,槊锋比枪锋长许多,一般为5、60厘米,为古代突阵常用兵器。“矛长丈八曰槊”,是槊的基本概念。而杂槊则不同,它们只借用了槊的名字,不具备槊的刺杀功能,一般为打击兵器。杂槊一般都比较沉重,历史上用杂槊打仗的很少,即使在评书演义中,用杂槊的猛将也不多。下面说说演义杂槊三大将,一位斩将从来不过三合,一位差点杀了李世民,一位打败十余岳家将联手,岳家军难以招架。

演义杂槊三大将:一位斩将从来不过三合,一位岳家将单挑无人能敌

李存孝。《残唐五代史演义》、《残唐飞虎全传》中的第一猛将,手使一对禹开山王槊,或一杆毕燕挝。毕燕挝也是禹王槊的一种,称为“指”。因为禹王槊的基本形状是一只手,以铜铁铸成,相当沉重,除了李存孝这样的猛将,一般人也拿不动。李存孝跟澹台誉学了三十六路霸王槊法,有劈、盖、截、拦、撩、冲、带、挑等招式,在演义中无人能敌,斩将从不过三合,敌将无人不惧。

演义杂槊三大将:一位斩将从来不过三合,一位岳家将单挑无人能敌

单雄信。《隋唐演义》中的好汉,手使一杆金顶枣阳槊,长丈八,重一百二十斤。所谓金顶枣阳槊,其实就是加长的狼牙棒,棒头有无数狼牙钉,打击的杀伤力相当大。李渊与单雄信有杀兄之仇,单雄信一直想报仇。李世民攻打洛阳时,单雄信提枣阳槊追赶李世民,徐茂公阻拦,他与徐茂公割袍断义,继续追赶,尉迟恭提单鞭而上,战不几合将单雄信枣阳槊夺下,这就是“单鞭夺槊”,救了李世民一命,要是没有尉迟恭,单雄信定把李世民杀了。

演义杂槊三大将:一位斩将从来不过三合,一位岳家将单挑无人能敌

粘得力。《说岳》中金国第一猛将,金兵元帅,手使一对一百二十斤重的独脚铜人槊,有万夫不当之勇。独脚铜人槊属于类,所以有书中说粘得力有紫多锤。其形是一个人,只有一只脚,这只脚就是握柄。粘得力用此兵器,打得岳家军难以招架,岳家将单挑无人能敌。在朱仙镇,粘得力挑战岳家小将。一招败牛通,四五合败罗鸿,宗良、余雷、欧阳从善、郑世宝一同上阵,粘得力以一敌四,大战四十余合将四员小将击败。接着,十员小将合力大战粘得力,被粘得力打得落荒而走。牛皋上阵,被粘得力一击震裂虎口。粘得力追赶牛皋,关铃、陆文龙、樊成、严成方、狄雷五人截住粘得力,粘得力和关铃大战三十回合,狄雷助战,又战了十余合,陆文龙、樊成一起上,陆文龙一枪刺中粘得力坐骑眼睛,严成方一锤打死坐骑,粘得力落到地上,樊成一枪刺中咽喉,这才把粘得力打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