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普通話這麼少古漢語詞彙?

戰地黃瓜


粵語是百越話,自古山高皇帝遠受中原文明文化影響最少。客家話是中原少部分遷去南方的,所以也受南方百越原住民的蠻語口音侵染了不少。

唐宋時期被貶謫的古漢人聽不懂山高皇帝遠的百越口音。唐 韓愈 《送區冊序》:“小吏十餘家,皆 鳥言夷面。”唐代柳宗元:“楚越間聲音特異,鴃舌啅噪” 《魏書》形容越佬族(廣府人)“鳥聲禽呼,言語不同,猴蛇魚鱉,嗜慾皆異”。 唐代崔沆:“時循人稀可與言者” 唐代劉禹錫 :“蠻語鉤輈音,蠻衣斑斕布。” 北宋蘇東坡:“苦鴃舌談,爾汝不相酬,未著絕交書,已嘆交遊絕,門前空羅雀,巷語紛鴃舌” 宋代周去非“餘又嘗令譯者以禮部韻按交趾語,字字有異” 明代徐霖:“中原雅韻何消記,南蠻鴃舌且休題。”

古漢語可沒有以下的粵語詞彙:鹹溼(好色)、搏野黑(幹那個事情去)、泥猴塞領啊(你好厲害啊)、塞鳩領(很厲害)、狗好狗嚎(9號9號)⋯⋯⋯大量口字邊的俗字、喃字或是用其它同音字代替。表示人稱眾數的“哋”來源於“等”,“在”字在口語中轉音後寫為“喺”,領屬關係詞“嘅”來源於“個”……你講咩啊!”“咩啊!”“咩咩啊。


鐵蹄藍馬


普通話是一個大眾的語言。不光受過文化的人能聽得懂,沒有文化的農民和平民百姓婦嬬皆要聽得懂。古漢語詞彙精練,用口語表述一般不易朗朗上口。而且也難懂。如果一個秀才與一個沒有文化的農民用古漢語對話會出現雞對鴨講那樣的笑話。60多年前江南民間流傳一則打趣的一句民諺:孔夫子的卵泡文皺皺。可見勞動者對讀過書的先生的一種見解。對廣大沒有文化的勞動者,你得用常人聽得懂的語言一一日常口語去表述。我想當初推廣普通話的初衷也是讓全體國民用一種大眾化的語言進行推廣和交流。最直觀的我們可以用國軍軍隊和解放軍部隊官兵管理條例為例進行比較就會一目瞭然。國軍用白話文,通遍文皺皺,也不易記,也不能朗朗上口。而解放軍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規定的官兵的日常行為準則。所以共產黨在政工㝉傳上要比老蔣高明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