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这句诗?

咗边丶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出自陈寅恪先生《忆故居》诗。全诗如下: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余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据吴密先生抄稿,此诗作于1945年4月30日,时抗战基本胜利,只是中国并非完胜,也非大胜,而是“惨胜”。当时国事虽然向好,但山河破碎,百废待兴,陈先生自然欢悦不起来。

这首诗有序:

寒家有先人之敝庐二:一曰崝庐,在南昌之西山,门悬先祖所撰联,曰“天恩与松菊,人境托蓬瀛。”一曰松门别墅,在庐山之牯岭,前有巨石,先君题“虎守松门”四大字。今卧病成都,慨然东望,暮境苍茫,因忆平生故居,赋此一诗,庶亲朋览之者,得知予此时之情绪也。

国事之外,家事身事,亦令陈先生倍感落寞。这首诗所忆之故居,一为庐山牯领之松门别墅,故此诗题目,一作《忆松门别墅故居》。

所忆的另一故居“崝庐”(崝zhēnɡ,高)。1899年,陈宝箴葬亡妻黄夫人于西山后,在墓旁筑屋,该屋悬有陈宝箴所撰对联——天恩与松菊,人境托蓬瀛。

《忆故居》第七句之“松门松菊”,字面意,大抵由此联而来,兼指崝庐和松门别墅。


题主所问的两句,乃诗歌颔联,写的是陈先生的身事

因为自己一直坚持人格独立,奉行自由思想,孤高行世,不肯屈居人下,苟同世俗;四海之内,知己寥寥可数,而今卧病他乡,偏居蓉城成都,而身边竟无一起赏玩夕阳之人。

当然,“四海”,除了指天下,四境之外,还有另一重意思,“眼高四海空无人”,即能入我法眼,让自己青眼相加者甚少。“夕阳”,除了指傍晚的斜阳,还暗指落寞的人生际遇。山河破碎,国家疮痍,背井离乡,故园荒芜,平生大志尚未实现,今又卧病,情绪颇为低落。

早在1927年,陈先生游静明园时所作诗,有“回首平生终负气”句,知陈先生孤高自许,不肯苟合于人,由来已久。


此外,顺便解读下诗歌的其他六句。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若有似无的钟声,从远方传来;依稀林影中,众多乌鸦返回巢穴。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余岁月送凄凉】虽然赢得了胜利,而国家破碎,民生凋敝。剩下的岁月中,倍感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回到松门别墅,像陶渊明那般,高蹈自晦,任性自然地生活的美梦,何时才能实现呢?权且把他人当作故乡,以减轻思想的苦楚。



更多人文靠谱解读,敬请关注:风雅人文观察。



风雅人文观察


一九四五年四月,陈寅恪写下了忆故居,这两句是诗中最著名的两句。

全诗如下: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这个时候的陈先生已经五十五岁了,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在患病,想起故乡曾经居住的地方,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钟声从渺远的远方传来,窗外依稀可以看到群鸦飞回巢穴的影子。群鸦已经还巢,而我还漂泊在远方,这正是陈内心的写照。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自负才气绝伦怎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放眼四海只有夕阳与我为伴。陈先生一直是自负的,当初王国维走后,他写下了“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但是他那种凄凉的境地谁能懂?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一九四五年开始日军已经有失败的迹象,但是战争胜利了,我们的河山,各个方面都遭受了巨大的伤害,对于陈先生来说,文化无疑是伤害最大的。而陈先生这个时候已经年过半百,就算赢得了胜利,自己只剩下晚景。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陈先生的父亲在抗日战争的时候为了抵抗日军绝食而死,陈先生此刻卧病想起以前的先人在的时候,一家人在老家其乐融融。可惜那不过都成了回忆,都变成了梦一般,自己羁旅他乡,只好把他乡当做故乡。



诗书君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陈寅恪的这句诗,刻画了文人精神家园与现实境遇的矛盾,也回答了文人究竟应该怎么活。

拥有独立人格,才能一生负气。

如果境界不高,人云亦云,所谓的怀才不遇,一生负气,那是生气的气,怒气的气。

而陈寅恪负气负的是才气。才高八斗,冠绝群雄。立于泰山之巅,一览众山小。眼界之远,是他人目光无法企及的地方。

但纵使如此,如果没有独立于俗世的人格,这份才气,也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终会烟消云散。



纵使今日四海无人,追求真理之志不变。

精神家园,一定是清净的无为的,只有真理的光芒遍布虚空。而世俗的评论,诋毁,谩骂,侮辱,都像一阵怪风,搅的精神家园,天翻地覆。

往前走一步,是天才;走两步,是疯子。看到比别人看得更远的地方,如果不能忍受这份不理解,忍受不了众人的背叛和离弃,那离真理也就会越来越远。

今日四海无人,不是孤独悲苦,而是真理之门打开的前兆。那一轮夕阳,不正是真理漏出的光芒吗?



路漫漫其修远,虽千万人吾往矣。

一箪食一瓢饮,回不改其乐。颜回的伟大,更多的在于,他放弃了对物质的追求,一心向往真理。

真理在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欲望是最大的绊脚石,物质欲望尤甚。既然追求高尚的精神,文人何须悲苦自怜?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陋室一杯茶,清凉一蓬雪;有风皆是客,无人邀明月。

有此境界,人生何处不是乐土?


Fandy


全诗如下:

忆故居丨陈寅恪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我们先要了解的一个名词叫「同光体」。

这是近古诗派之一。同光指的是「同治」「光绪」两个年号。由郑孝胥、陈衍揭竿而起,标榜此诗派名。往后至民国时期,犹有响应者无数。

大体特点就是一股子书生气。多出现「负气」「负手」等顾影自怜的摆拍poss,同时又生僻拗涩,生怕别人看的懂显得loW。

在诗词圈里有句学诗的玩笑话,叫做“学唐十年不出头,同光三月成大佬”。虽是玩笑,但也能体会出一些东西了。

这么说吧,打个比方:唐时的诗,宋时的词,就好比是健康清淡的食物。同光体的诗就是放了无数工业调料的快餐。后者虽然初读起来颇有震撼力,但是多食伤身,破坏口腔,读多了甚至会体会不到健康食物的好处。

回到陈寅恪这首诗。同光体用滥的词前面说了,基本就是「负气」,「负手」。这首基本占全了。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看夕阳」。一如是。初读之下,卧槽格调真高,感觉说到我心坎里了。我就是这么一个抱负未展又孤独的这么一个人啊。但是说到底,也就是摆拍的一个造型而已。而且是一首诗从头到尾都是拗造型。反复强调的是我好凄凉,我好孤独。

再说形象点就是上了一盘翡翠雕龙,能吃的地方也就是龙须的那点萝卜切丝儿,还是生的。


无聊到巅峰


拜读了一下各位网友的回答,感觉和我对这两句的理解有些小的出入。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是陈寅恪于一九四五年所做《忆故居》诗中的两句,这个大家说的很清楚了,不在赘叙。结合当时的时代和人物背景,我觉得陈寅恪的“一生负气”应该是对自己才华的一种隐性认可,是比较委婉的表达,大家都知道这种同光体是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以及毁誉参半的郑孝胥所创,负气这个词在郑孝胥的诗中也曾多次出现,比如“向来盛负气,不自谓我非”“三十不官宁有道,一生负气恐全非”。陈寅恪的负气应该是郑孝胥的延续,想表达给世人的是自矜英气到现在了,后一句“四海无人对夕阳”我觉得是用夕阳来喻己,当时的陈寅恪已经五十五岁了,而且眼睛还失明了。叶落归根,怀念故土,所以就有了“四海无人对夕阳”之句。综合起来,我觉得陈寅恪这两句想表达的是自己一生英气满腹才华,慨叹现在老去了,安安静静的日子里就会思念故土与故人。

其实比起我自己对这两句诗的注解,我更喜欢我读过的另一种解释:“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就是beyond唱的“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哪怕有一天会跌倒……”


芦苇luwei


对于这一句早已经成为陈寅恪先生一生象征的句子,读来让人感慨万端。我有个想法,当一个人的才能超过这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的时候,这个人注定是孤独的;因为高处不胜寒啊;当一个人追求自由性格独立到万径人踪灭的时候,他最后的结局将是无可避免的独钓寒江雪。这就是陈寅恪,一个一生都在和人间负气的大师,一个一生都在追求思想和精神自由的大师,一个晚景凄凉但最终打动了历史的大师。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不妨来看看陈寅恪先生这首诗的原文:

忆故居序:

寒家有先人之敝庐二:一曰靖庐,在南昌之西门,门悬先祖所撰联,曰‘天恩与松菊,人境托蓬 瀛’;一曰松门别墅,在庐山之牯岭,前有巨石,先君题‘虎守松门’四大字。今卧病成都,慨然东望,暮 景苍茫,回忆平生故居,赋此一诗,庶亲朋好友之者,得知予此时情绪也。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人在年少时,总认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十八岁我想出门远行,哪怕是在细雨中呼喊,人生都是幸福而浪漫的。所谓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陈寅恪先生年少时怀着深厚的中国文化的功底,带着梦想,游学国外,遍览群书,终于成就他的渊博高幍之学,成为民国时代的大师,可以说,除了梁启超、王国维,有谁敢说我能和陈寅恪争中国文化、中国史学的一杯羹呢?

人在进入中年之后,骨子里的家国之思会如春天的野草一样疯狂生长。家毕竟是血脉所系,毕竟是魂牵梦绕的地方,回到家乡,我们会变得异常平静,哪怕是岁月在心底刻下海沟一样深的伤痕,故乡都会将它抹平。其实这首诗写的并不复杂,只是陈先生远在成都东望故乡的一种感受。最让人动容的就是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一句。其实这是陈寅恪先生一生的写照,也许是一语成谶,也预示了他在即将到来的晚年岁月的悲惨遭遇。

人生的不如意来自哪里?来自对人生对命运对社会的不妥协。人的生命就像是一根橡皮筋,你的不妥协,必然会被人生越拉越长,直至绷断,陈先生就是这样一根被绷断的橡皮筋。他一生崇尚自由,崇尚独立,可以说是不自由毋宁死。但是在这个世界,东方、西方,古代现代,哪里有真正的自由,所谓真正的自由,大概只会在梦里出现,而梦,最终都会醒来的。人的痛苦,大抵都出现在梦醒之时。

人可以远离家乡四海无家,但绝对不能四海无朋友,陈先生在晚年终于认识到,一个人孤独无依的凄凉。这个孤独无依,不是指身体上的,他毕竟有老妻相伴残生,这种孤独无依,来自于无人理解。辛弃疾不是把栏杆拍遍,感慨无人会登临意吗?岳鹏举不是哀叹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吗?一个人最深处的孤独,来自于精神。这种孤独可以造就天才,同样可以造就傻子!陈寅恪先生是学术上的天才,却是世俗社会的傻子!

我以为,做个孤独的天才,死也值得!


好玩的国学


《蹉跎》联句,💁一生负气成今日,


💁四海无人对夕阳

💁莫道人生虽苦短,


💁花好月圆终有日。


mm4545


这句一气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这可谓人生的悲惨结局。原因在于这种眼光短浅,心胸狭窄,疑心太重,不会处人,到处树敌,处处碰壁,亲叛众离,不得人心,孤立无援,:。一直到了暮年,设有亲人朋友相伴,只有快要下山的夕阳可见,发出悲怜之感叹,一切都往矣。正应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事到今日,何必当初。这是自作自受,不善处事为人的结果。此话告诉人们,人活在世上,不要太任性,要有包容之心,不要斤斤计效,严从律己,宽以待人,切可以与人随便结怨,到处树敌,否则将自己处于被动孤立的地位,而无所适从,无为作为,自买气受,一生无乐,白白一生,得不到人间温暖,以悲哀的下场结局。


吴定律




而对于他来讲,即便失明亦不是件太过悲伤的事情,只是还有很多著作不及写完。忧心身丧,文化存亡。1945年还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四月初,美国人轰炸了日本本土,战事开始呈现一边倒的形势。日本人败相已露,然黎明前,祖国大地仍然满目疮痍,笼罩在黑暗中。此刻诗人难免伤怀。在此背景下,大师写下了《忆旧居》。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前两句画面感极强,有王维的笔风。“三句之后皆典型宋词婉约惆怅格式。此为典型“同光”派作品。“同光派”历来褒贬不一。然而晚清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陈三立”便是典型同光派之代表人物。而陈三立正是陈寅恪之父。幼年长期耳濡目染,国学基础,西式学说,出其父者,贡献之巨。

解说此诗文,通篇”惆怅”、“负气”。某伟人就曾说过“暮气沉沉”,认为其为遗老之流。


的确中国的知识分子的书生气永远夹杂着幼稚弃世的内容。仿佛从芈原的《离骚》开始,到后来的王国维投湖。这是基因里的夹带。

所以“负气”之罪不在”同光派”,而在于诗人所处的历史和社会背景。那种背景叫“国之不幸,诗词大幸”。而今人之所学“同光体”,已无其社会历史背景,乃成“为赋新词强说愁”了,实乃沽名钓誉,故弄玄虚耳。

而陈寅恪为学术耗尽了一生。他无心政治,追求精神自由,思想独立。所以一生不愿离开大学,越是眼疾之后,创作越是夜以继日,有着强烈的紧迫感。


回到题主所提之“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用beyond的一段歌词可以解释:“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哪怕有一天会跌倒(今天果然卧于病榻),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怕有一天只你共我(的确看着夕阳,似乎也只有唐筼陪着自己,想想还是有点小凄凉呢!)”


炒米视角


忆故居丨陈寅恪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好友诗书君和无聊到巅峰已经说得很好了,我来补充一点吧!

这是一首同光体诗歌不假,也许这种风格在诗歌鉴赏上有种种不好的地方,但是,我更想让大家理解作者陈寅恪写诗的经历与背景。我固然是不提倡过分强调诗歌背景鉴赏,但,作者是陈寅恪先生啊!

同光体代表人物有:陈三立、郑孝胥、沈曾植等人,他们很多人可以划归于清代遗民。而陈三立的儿子就是陈寅恪啊!


下面解释一下,遗民是历经改朝换代心怀故国,不愿意做官的人们。单纯,这样没问题,但,同光体的那批诗人,他们是经历过近代的剧变,近代的耻辱、改朝换代的改变、对于政权和中华文化的眷恋种种复杂情感涌上心头,凄凉、孤独情感泛滥也就很正常了,对他们经历的就是国破家亡。


再说,陈寅恪一家三代,陈寅恪祖父陈宝箴。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他思想不保守,跟得上时代潮流,支持维新派,后来结果可想而知,被罢黜,两年后死得不明不白。他有一个儿子陈三立,当年一起被革职,抗战的时候,他为了自己的清白,五日不食,忧愤而死。陈三立有一个儿子就是陈寅恪,在这样的家里出生,爱国之情,忧患意识这些都不会少。

别人抗战胜利了,欢欣鼓舞,兴高采烈,陈寅恪怎么净用“夕阳”、“残余”、“破碎”、“凄凉”这样的词呢?陈寅恪不是不爱国(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爱国的,他不可能不受到影响),而是心中藏满了悲恸的东西。父亲在战争里死去,自己颠沛流离,赖以读书的眼睛也开始视力下降,一腔热血无处洒。他不是战士不能保家卫国,单薄的笔墨承载不了多舛的国运。所以,他曾写过“一管书生无用笔,旧曾投去又收回。”陈寅恪先生曾在英、法、德,日等国留学,不过是希望能学习西方的史学理论,给传统中国学术界带来新鲜思想。他能做到的只有这些了,很伟大,但对他与中国来说又很单薄。



陈寅恪最为人熟知的无非是“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他知道学术上需要一个冷静的心态去研究,但,破败的国土、江河日下的国运,自己又如何冷静呢?故此,隐藏在内心深处久久无法发泄的压抑情绪,在抗战胜利爆发出来——“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谁又能真的理解他呢?


最后一句,“且认他乡作故乡。”你既可以理解他是羁旅他乡,思念故乡。也可以理解这剧变的近代政局,如同鲁迅的诗歌“城头变幻大王旗”,陈寅恪先生没有那种归属感,所以,“他乡”作“故乡”。家不一定代表一个地理位置,而也可以是一个给你带来熟悉感与归属感的事物。


好友无聊到巅峰他固然不喜欢“同光体”,我觉得这是有道理的,他们近代那批人,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他们笔墨之下是他们的经历,现在学习写诗模仿别人独特经历去创作,岂不是驴唇不对马嘴,贻笑大方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