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天龙八部》中的庄聚贤只练了一两个月的易筋经,就可以打得少林方丈无还手之力?

返脑还童


这事不能这么看!游坦之能够学会易筋经本身就是一种奇遇!正常人练易筋经往往要三五年才有初成,数十年才大成。而游坦之被毒物入侵导致体内真气迅速汇成,打通任督二脉。这实际上已经比其他人练十年功夫还利害了。

其次,游坦之只是先学了易筋经并不代表只学了易筋经,他学了易筋经以后再以易筋经作为内力驱动去学其他武功便很快。比如,他向阿紫学武功,阿紫那么聪明的人学了好久的功夫被游坦之看了一遍以后就会了。这就是武学的最高境界,一发通则万法通。

最后,游坦之的武功太邪,而玄慈本身对武学的境界领悟力又太低。他学的易筋经后还学了星宿派的毒功,这使得他的内功变了异,他的毒内功甚至连乔峰都受不了。在少室山战役的时候,乔峰多次跟游坦之对掌时发现全身发冷,不得不把降龙十八掌的威力提到最高层,慕容复都做不到这一点,由此可见游坦之的实力并不弱。不过乔峰比玄慈的武学领悟力高太多了,他对了几掌以后就发现游坦之下盘武学粗糙,一个扫堂腿就踢断了他的双脚。


优己


游坦之把玄慈打的无招架之力纯属电视剧的改编,实际上游坦之只是稍微胜过玄慈一筹,而并非碾压。

准确来说,庄聚贤的武功算是一个bug,《易筋经》本是进展慢的武功,但他只是凑巧看到了被水打湿而呈现的图像,竟然进展极快,在短短数月之间功力大增,接着配合冰蚕寒毒,竟然威力骇人。

少林寺一战,乔峰以一对三,游坦之,丁春秋和慕容复。其中,游坦之年龄最轻,资历最浅,习武最短,但是他的武功却是最为怪异:内力高深,寒气逼人。

故而,真正实打实的就是游坦之,也正是游坦之让乔峰感觉到极为凶险,也是最难以招架。

其实能够让乔帮主都另眼相看之人,可见他的实力的确非同寻常,随后,与乔帮主打单独斗竟然能够支撑快到百招,主要的原因是他没有任何武学基础,输也纯属正常,毕竟他遇到的是个“战神”。

而金庸设置游坦之这个角色有三方面:

一是命运与名字形成强烈对比。

林平之,游坦之名字很好,但命运却是一点不平,一点不坦,命运之悲苦无人能及,让名字和命运形成强烈的的反差,增加艺术效果。

二是塑造一个苦情的感情牺牲品。

若说《天龙八部》第一痴情人,那肯定是游坦之,他绝对超过段誉。但是,他因为痴情被恶毒的阿紫整成铁头人,人不人鬼不鬼,但一往情深而不知所终,为阿紫牺牲一切。

三是为乔峰塑造一个对手。

三兄弟注定要有三个对手,而虚竹清理门户注定是对决星宿老仙,段誉对决慕容复,那么强大的乔峰必然要有个对手。故而金庸让游坦之速成,成为乔峰的对手,而且他的武功绝对不能太差。


游坦之挑战少林,与玄慈在少林寺比了一招,也只是比了一招而已。玄慈掌力非同小可,“大金刚掌”威力堪比“降龙十八掌”,但是面对游坦之,似乎稍逊一筹。

(玄慈)双掌一合,正是大金刚掌的起手式“礼敬如来”,脸上神色蔼然可亲,但僧衣的束带向左右笔直射出,足见这一招中蕴藏着极深的内力。游坦之更不打话,左手凌空劈出,右掌跟着迅捷之极的劈出,左手掌力先发后至,右手掌力后发先至,两股力道交错而前,诡异之极,两人掌力在半途相逢,波的一声响,相互抵消,却听得嗤嗤两声,玄慈腰间束带的两端同时断截,分向左右飞出丈许。游坦之这两掌掌力所及范围甚广,攻向玄
慈身子的劲力被“礼敬如来”的守势消解,但玄慈飘向身侧的束带却为他掌力震断。

可见游坦之的掌力也是相当精深,其实游坦之最强的就是掌力,他的武功实在是菜,最基本的武学基础完全没有,就和段誉一样,故而金庸为了培养两个痴人,就赋予二人开挂的权利,段誉学会“北冥神功”催动“六脉神剑”,游坦之速成《易筋经》外加冰蚕毒掌,而且二人都是百毒不侵。

游坦之的掌力就是一绝,相当于程咬金的三把板斧,他和少林玄慈比一掌还能震断玄慈的“束带”,掌力确实有非凡造诣。可以说,他的掌力确实能够稍微胜过玄慈。


我个人认为,玄慈并不见得一定输给游坦之,如果玄慈能够接住游坦之的掌力,玄慈胜的机会更大;如果玄慈承受不了掌上的寒毒,那么玄慈就不敌。

其实,论内力,游坦之有优势;论招式,玄慈占上风。

而实际上二人内力相差无几,若要真的动手,百招之内难分胜负。

至于电视剧把游坦之的实力与玄慈实力的拉开差距主要的原因也是为了体现游坦之武功之强,而游坦之面对乔峰,又很快败下阵来,最终还是为了体现“战神”乔峰的威力,更是体现低音炮的威力无人能敌。

实际上,如果游坦之真的把玄慈打的吐血,那么玄慈肯定就是挂,因为游坦之掌上剧毒,一旦中了游坦之的掌力,那基本上就是难以活命。如果玄慈此时就挂了,那么后面又如何承认“带头大哥”的身份呢?故而电视剧改编是有新意,但是也存在一些小小的漏洞。不可否认,最经典的《天龙八部》,还是97版。

所以,玄慈被游坦之打的毫无招架之力是不能成立的,二人实力应该是不分伯仲,如果玄慈大金刚掌能够接住游坦之的功力,那么玄慈还有很大胜算。


忠肝义胆岳老三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有两个原因导致玄慈打不过游坦之。

第一个原因,是武功特性。

金庸写小说有一个特点——武功再高也怕邪招。
比如黄蓉这种一线实力,面对彭长老这种水平,就在摄心法这种邪门招术上吃过大亏。
就连天龙八部中众人第一次看见扫地僧,书中形容也是“那老僧轻功之奇,实是生平从所未见,宛似身有邪术一般”。
邪门,是对金庸小说体系中武功一种很高的评价。而游坦之的功夫,就足可以称得上邪门。
冰蚕神功+易筋经其实已经是兼具正邪两家之所长,水火相济,正是天下一等一的厉害内功。
如果这样说太抽象,可以对照一下侠客行中的石破天,前期被谢烟客所骗误打误撞练成的炎炎功,也是这种极阳极阴相辅相济的内功。
游坦之和前期的石破天,都是体内积攒了大量致死毒素,最后却因祸得福把毒素转为功力的幸运儿。

再反观玄慈,书中提及无非是大金刚掌、般若掌和袈裟伏魔功,以掌法见强的却欠缺一流内功。别说玄慈打不过游坦之,就连萧峰的降龙十八掌和游坦之的冰蚕毒掌硬拼时,萧大王都不禁寒气侵体。

第二个原因,是写作考虑。

金庸写天龙八部这本小说,在书中一再表达众生皆苦求而不得的佛家思想。
扫地僧说武功越高,越需要相应佛法化解。其实就是在讲“以人为本”这个简单的道理,重要的是学武的人,而非那些秘籍。
用这个角度,再看玄慈和游坦之,就会发现他们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玄慈是理性至上的人,正是因为他权衡过利弊,才能做到这样极度无情。为了少林寺他可以去当带头大哥,为了方丈之名他可以几十年不认妻子儿子。他甚至可以放任叶二娘在外每天盗取婴儿,却不去见她一面制止。也可以看着众多当年的兄弟为了保护他而惨死,却不出来承认自己所作所为。
而游坦之则恰恰相反,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他可以为了阿紫放弃自尊、伤害自己甚至不惜挑战整个世界,他是一个感情至上之人。

一个有情的人击败一个无情的人,不是很自然吗?


对了,金庸也在书中留下过这个彩蛋,扫地僧曾透露过易筋经要有极高的佛法才能修行,提醒鸠摩智强练会反噬自身。

而在老版中游坦之修行却毫无障碍,还有一个这样至情至性的人叫令狐冲,练了也没事。


或许在佛家的某种理念中,这样的痴儿正代表着某种大智慧吧。

二狗扯读


庄聚贤,也就是游坦之,把少林方丈玄慈打得无还手之力,这只是电视剧中的剧情。在小说中,二人对决的经过是怎么样的呢?

书中写道,游坦之以丐帮帮主的身份上向少林寺方丈挑战。玄慈说,要以本派大金刚掌接一接帮主的降龙十八掌,以降魔禅杖接一接帮主的打狗棒。然后玄慈双掌一合,摆出大金刚掌的起手式“礼敬如来”,僧衣的束带向左右笔直射出,足见这一招中蕴藏着极深的内力。

游坦之自然是不会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他和玄慈对了两掌,两人掌力抵消,但是玄慈腰间束带的两端同时断截,分向左右飞出丈许。可见游坦之的掌力可能要略胜玄慈一筹。

两人对决就到此为止,因为接下来就是萧峰登场了。可见他俩未分胜负,但是游坦之能在短时间内就把功力提升到如此地步,也很惊人了。


那么游坦之的功力是怎么提升的呢?主要靠了两个法宝:冰蚕《易筋经》

冰蚕是丁春秋都很羡慕的至毒之物,可以称为毒虫之王。全书中唯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就是段誉吃的那只莽牯朱蛤了。冰蚕的毒力全部被游坦之吸收,所以他的内力强悍无比。另外说一句,其实在连载版中,段誉吸人内力也不是学了北冥神功,而是因为吞了朱蛤而获得的朱蛤神功。

《易筋经》则是武学中至高无上的宝典,但是少林寺的僧人对它并不重视,被阿朱偷去了也没有着急寻找。这是因为修练《易筋经》时心中不能存有修习武功之念,但修习此经的人,哪一个不想尽快从修习中得到好处?所以少林寺过去数百年来,修习《易筋经》的高僧着实不少,但穷年累月的用功,往往一无所得。

而游坦之无意之中得到《易筋经》,并不知道这是上乘武侠,一开始练是为了解毒,后来则是好玩,因此他能练成《易筋经》,以此化解吸收体内的冰蚕剧毒,转化为自己的内力。


游坦之哭着说,我出生在武学世家,少年经历灭门惨剧,又获得了冰蚕与《易筋经》两件宝物,练成神功。我明明是主角模板,怎么下场这么惨?

林平之听了,默默地点了个赞。



梦露居士


我就贼佩服这些不看书,然后在这里硬着头皮编故事的选手。这个问题原著中交代得明明白白。

首先是阿紫在丁春秋那里偷了神木王鼎。

然后是阿紫带着游坦之去抓毒虫来练功。练功的顺序是阿紫让毒虫去吸游坦之的血。毒虫吸完血之后,神木王鼎会再将毒虫化为血水,然后阿紫在运功去吸。

最后,阿紫在悯忠寺的僧人那里得到了冰蚕。按照顺序,阿紫要冰蚕先吸游坦之的血,然后阿紫再吸冰蚕化的血。

但在这期间出了意外,就是游坦之得到了易筋经。

在先前阿紫用其他毒虫吸游坦之的血,游坦之回到牢房之后就是马上要毒死了。而且阿紫用这手段其实已经害死很多人了。就在游坦之痛苦挣扎,生死一线之际,他的眼泪鼻涕汗水打湿了易筋经,经书里隐藏的图画显现出来,然后游坦之眼睛盯着画,不自觉的摆出图画里的姿势,幸亏怀里揣的不是金瓶梅插图版啊,不然死的就有点难看了。

游坦之解锁了新的姿势,保了一条命。而第二天阿紫去准备给他收尸的时候,惊讶的发现他还活着。实际上阿紫没明白,这个毒虫的效力实际上是被游坦之吸收了。然后阿紫就一直用游坦之练功,游坦之则学会了更多的姿势。

最后一直到冰蚕。

实际上游坦之的功力全部来自于毒虫和冰蚕。所以他杀的人都是冻死的和毒死的。

冰蚕与易筋经的关系就像我们生病了,大夫给你开完药通常还会再搭配一些维生素,吸收的更好。易筋经的效果其实就是维生素,就是帮助吸收和消化冰蚕的。

易筋经的功力也有,但你得等,等30年以后,易筋经的效果就出来了,还是维生素的意义。

读天龙八部很多人为萧峰的自杀扼腕,但整部作品,真正让人心疼的应该是游坦之。

他就是个富家少爷,江湖阅历是零,野心是零,情感是零。他本来应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惜,萧峰来了,他家破人亡,由少爷沦为契丹人的战俘。就在他准备拼个鱼死网破的时候,阿紫又来了。不管阿紫怎样害他

就算为了爱情你毁我的容那也是值得的。

阿紫先把游坦之当人鸢放风筝,然后给他套上铁面,毁容,然后拿他喂毒虫,不管怎样,他只求阿紫能对他温柔一刻。只要阿紫给了他一点好脸色,那就是他的天堂。最后,游坦之捐献出自己的眼睛给了阿紫,其实天龙八部里有一句让人毛骨悚然的台词,就是萧峰看见重见光明的阿紫,觉得她眼睛里有说不出来的哀怨,因为那哀怨是游坦之的。

可即便是这样,阿紫还是不领游坦之的半分情意,最后挖出了眼睛,扔在地上。

萧峰雁门关外自尽,阿紫挖出双眼,那一刻肯定是鲜血流满了她的面颊,但阿紫依然心满意足的抱着姐夫的尸体跳下悬崖:姐夫,咱再也不欠别人什么了,以前我用毒针射你,便是要你永远和我在一起......

每读及此,总是痛彻心扉:我咋就没个小姨子呢。


锐视觉何老师


只能说不科学,你非要说冰蚕加易筋经可以短时间内速成,这让练了一辈子化功大法的星宿老仙情何以堪。

段誉吸了很多人的内力,成长之路勉强说得通。

虚竹被三老强注内力,被童姥冰窖里传授三月,打丁春秋还是费劲。

游坦之武功招式不值一提,居然能把丁老怪惊的出几身冷汗,跟练了一辈子少林绝技的方丈打平手。

有点过分了吧?

这就像,丁春秋是黑心商人,总在坑别人的钱,坑了一辈子以为财务自由了,可出来看看见到的都比自己有钱。

少林方丈勤勤恳恳一辈子省吃俭用艰苦创业,最后企业做大了,却还是没拼过年轻人。

段誉的钱是抢来的,虚竹是从老几位哪里继承过来的。

而游坦之的钱来的有些不明不白,道理上似乎也能说通,但太勉强了,推测应该是洗黑钱洗来的。


觉得不该认真的滚蛋


他是《天龙八部》里面的第一天才,修炼时间比段誉短,实力堪比乔峰

崖子一直活在大家的回忆中,只知道学问渊博,实力高深,有人拿他跟扫地僧相提并论。

天龙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像其他书这么严谨,不仅有很多理不清的关系还有各种靠开挂而无敌的天才。

说到天才大家肯定首先想到段誉,这傻小子全凭运气嘻嘻哈哈就把武林玩了个遍,还习得了一身武艺骗来了一大波皇妃,人家赢家啊。

虚竹也是开挂小能手,在少林寺这么多年还是个小和尚,去了一趟逍遥谷就把逍遥三老的神功绝学都学了个遍,还获得了两百年的深厚内力,整整四甲子的功力。不仅如此,又成了缥缈峰灵鹫宫的主人,去一趟西夏又成了驸马,虚竹宝宝他只是个和尚啊。

虚竹跟段誉两个人毕竟是主角,一步一步走向无敌也能理解,但是今天我要说的他两都算不上第一天才,这位才是。

他就是游坦之,一个莫名其妙的角色,我觉得真没有这个角色也没啥影响。但是他却成了天龙里面成为一流高手最快的一位,只要两个月,就跻身少林掌门那种高度。

游坦之本身也没啥武功底子,侥幸捡到了易经筋,连上面的字都不认识,后来被阿紫拿去练毒,被咬的要死要活的,为了缓解疼痛,随便对着易经筋图案练了几个动作,然后在出场就无敌了。

夺得丐帮帮主,一掌打败少林方丈,要知道少林方丈玄慈的大金刚掌在原著里是堪比降龙十八掌的刚猛掌法,玄慈贵为少林掌门自然内力深厚,还是被游坦之打败了。

关键是易经筋在少林这么多年也没听说有谁练出过名堂,到了游坦之这里,两个月就大成了,虽然跟机缘有关,但是没有天赋给你机缘也可能是害了你。

游坦之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就是为了给乔峰找个对手,在少林那一战上,三兄弟段誉对决慕容复,虚竹对决星宿老仙,而乔峰则是对决游坦之。所以游坦之没有跟乔峰相抗衡的武力,早被拍死了,当然打到最后肯定还是乔峰最厉害,除了扫地僧,乔峰就是无敌的。

《天龙八部》这本小说已经不能用武侠二字来定义了,金老爷子在里面加了太多玄幻的戏码进去。

先是逍遥三老里面的李秋水跟天山童姥一个青春永葆四五十岁还能成为西夏皇妃,另一个逆龄生长返老还童。无崖子一直活在大家的回忆中,只知道学问渊博,实力高深,有人拿他跟扫地僧相提并论,这三位都是神仙般的人物。

所以游坦之在一部“玄幻”小说里面开个挂也是可以理解的。


MBA徐老师


游坦之什么时候把少林方丈打得无还手之力了?

游坦之由于阿紫被丁春秋所擒,不得不听从丁春秋的命令,去挑战少林玄慈方丈。


玄慈应战,用的少林派大金刚掌,游坦之飞身强攻两掌。玄慈硬接了游坦之的掌力。

「两人掌力在半途相逢,波的一声响,相互抵消,却听得嗤嗤两声,玄慈腰间束带的两端同时断截,分向左右飞出丈许。」

两人这一次对招,玄慈并没有输,更没有被打的无还手之力。


游坦之打断的只是玄慈腰间束带,还只是两端。并不是玄慈的腰带被打断了,而是腰带飘出去的两端断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游坦之掌力覆盖范围广,攻向玄慈身体的掌力被玄慈化解了,飘在玄慈身外的束带两端,被游坦之掌力震断。


所以两人的这一招较量,可以说是未分胜负。两人还没来的及再一次较量,萧峰就提着音箱出场了。

游坦之为何练功很短就有很强的功力呢?


这是《易筋经》武功的特性了。在金庸的解释中,似乎只有达到「无我」的境界才能练成这门武功。也就是说,你不能把它当做武功来练,就比较容易练成。一旦你心里存在当武功来练的心思,就千难万难。

「须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但修习此上乘武学之僧侣,必定勇猛精进,以期有成,哪一个不想尽快从修习中得到好处?要“心无所住”,当真是千难万难。」

少林寺数百年中,修练《易筋经》的人不少,练成的几乎没有,只有一个疯僧,不知道《易筋经》是啥,于是嘻嘻哈哈、疯疯癫癫练着玩,居然就练成了游坦之的情况,就和那疯僧类似,他不知道那是什么高深武功,心里没有修练武功的念头,这才练成了《易筋经》。这就已经有点《侠客行》观念的味道了。

游坦之修练《易筋经》内力雄浑,加之冰蚕的加持,掌力中有寒毒,一般人和游坦之硬拼,那是拼不过的,丁春秋和游坦之硬刚都刚不过。


但游坦之内力高强,但武功招式水平很低。游坦之根本就不会武功,会的一点武功,也都是阿紫教的星宿派功夫。

「全冠清心想:『这人内力虽强劲无比,武功却平庸之极,终究无甚大用。』其后查知阿紫是星宿老怪丁春秋的门徒,灵机一动,便撺掇游坦之向阿紫习学星宿派武功,」「游坦之所长者乃是冰蚕寒毒和易筋经内功,拳脚上功夫全是学自阿紫,那是稀松平常之极。」

后来萧峰和游坦之单打,也对游坦之的掌力感到难受,游坦之和萧峰还拼了好几掌。但萧峰不和游坦之拼掌,变个招,就一下把游坦之腿给打断了。


玄慈如果接不住游坦之的掌力,一掌下去就受伤,那玄慈根本就打不过游坦之。但从玄慈和游坦之较量的那一招来看,玄慈能硬接游坦之的掌力,所以玄慈还是有可能打赢游坦之的。毕竟玄慈的武功修为,要远远高于游坦之。


孙虚白


跟着大咖们继续凑热闹。简单的说少林方丈并非没有还手之力,按书中来解释给人的感觉是比游坦之低了一点点而已。但是人们喜欢把事物极端化,低了一点就认为是吊打,就好比慕容复他的武功只比乔峰迅了一筹而已,却被人说成慕容复太渣渣。首先人的眼光定位出了问题,我们必须先纠正这个观点,才能正确的解释这个问题。前言交代完毕,咱们进行正解。一诺说说到底方丈比游坦之的功夫低了多少,低在了哪里,不为所有人同意,只是一诺一家之言。说一下自己的见解而已。



游坦之的武功路数可以说是零,没有任何招式套路。最能拿的出来说的就是冰蚕寒毒和易筋经了。对于冰蚕大家都通过影视剧或者原著有所了解,这里咱们不做重点分析。只需要知道冰蚕都伴随着游坦之任何的武功,已经不能说武功了,准确的说应该是游坦之全身都是毒素,估计比眼镜蛇差不多的级别了,而且他的毒性不仅是毒还特别阴冷,具体过程咱们就不细说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读一下原著,我们重点分析易筋经为什么游坦之连起来特别快,而其他人练起来特别慢。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一般的内功秘籍只有文字描述,没有图谱。从射雕三部曲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九阴真经还是九阳真经都是只有文字记载,而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对于易筋经来说更难,要想联系易筋经必须先把梵文翻译成汉文,而汉文也不是简单的白话文,也需要练习者去参透,所以才有了武学需要参透的一些说法,一旦自己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发现偏差的时候已经是一些时日以后的事,发现之后又得从头查找,找到错误的地方的再联系,这也就是一门武功秘籍,有些人需要十年有些人需要二十年,有些人却需要四五十年的最根本原因。其实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间他们是在参透这门秘籍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也是为什么几十年功力的人而未必比十几年功力人的武功高最重要的原因。我们再来看看游坦之联系的易筋经,梵文就别说了根本不懂,估计翻译成汉文他也未必能看懂,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关键是他有视频讲解,那些图谱对于游坦之来说就好像今天的做菜视频直播一样,再加上易筋经本来是一门高深的武功,说他高深指的是他的参详让人费解,而不是你找到法门之后也那么高深。所以练习半年之久的游坦之在内功上已经属于一流的内功修为了。再加上本身自带冰蚕寒毒,所以他的掌力使用起来相对于同等级别的对手来显得更加恐怖。

一诺觉得纯粹内力上游坦之根本不是方丈的对手,虽然在书中金庸没有明确说出来,但是从三人对比乔峰的战斗中可以看出来,乔峰惧怕的不是他的掌机而是他的寒毒。这也就是说一旦乔峰和游坦之对掌之后必须用一部分内力来化解寒毒,把自己保护起来不被寒毒侵蚀,才可能和他对掌,否则肯定会中毒太深。我们在回到游坦之与方丈的战斗里,看似游坦之胜了,一诺觉得当游坦之掌里靠近时,方丈已经发现了太阴冷,所以必须运用一些内力保护自己。所以再掌力抵消以后才会被崩断腰带。

以上是一诺独家言论,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和风小筑主人一诺


《易经筋》是武学上地位极高的内功,但修炼极为不易,需得勘破“我相”、“人相”,要“心无所往”,而游坦之恰好满足了这一条。



一般练武之人,总是执着于武功的进展,恨不得每天都有进步。少林寺数百年来没有人练成《易经筋》便在于此,即使是得道高僧,既然修炼了,总会在意于修炼效果的。

唯有一个疯疯癫癫,浑浑噩噩的和尚,在其圆寂的师父身旁发现了易经筋,无意练了起来,居然成了高手(这个跟觉远练习九阳神功有些相似)。但他的武功为何如此高强,他也说不明白,所以,少林僧人认为《易经筋》也就是一般的经书,被阿紫偷走后,也没有当回事。

游坦之,聚贤庄庄主游骥的儿子,聚贤庄一站,庄里仅剩下他一人。本欲找萧峰报仇,但武功低微而不得,却被阿紫病态(阿紫一直在养伤)的美貌所吸引,成了阿紫的玩物。萧峰身上的《易经筋》不觉间掉落下来,落入到了游坦之手中。

阿紫要练习化功大法,需要剧毒之物加以辅助,每次要游坦之让毒物吸食他的血,便于练功。游坦之中毒之后疼痛难忍,无意间看到了《易经筋》,便照着练习,竟然可以祛毒。

他不知道这是在练功,所以也无所谓武功的进展如何,这恰恰满足了练习《易经筋》“心无所往”的法门要求。



后来游坦之从少林逃僧处捉得雪山冰蚕,游坦之中了冰蚕之毒后被冻成了一个冰人。阿紫派人将其抛到荒山野外,下人偷懒,丢入河中便不管了,这却保住了游坦之的性命。

游坦之为了逼出冰毒,又不断地练习《易经筋》,没想到易经筋和千年冰毒溶于一身,功力非同小可。而一般人练不成的《易经筋》,他也无意间练成了,虽然只有两个月,却是执着于易经筋的人一生也达不到的高度。



但是,游坦之并不能吊打玄慈。

游坦之和玄慈在少室山对了一掌,游坦之的“冰蚕毒掌”对玄慈的“大金刚掌”,玄慈腰身束带被震断。所以,就内力上来说,游坦之高于玄慈。

但是,游坦之武功有限,只有阿紫教的一些功夫,实战经验欠缺。如要真打,游坦之估计不是玄慈的对手,更别说吊打了。

游坦之是个悲剧性人物,懦弱、痴迷、丧失了人性,空有一身内力,却听命于别人的摆布。

可叹,可恨,可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