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怎么样?

猪鼻子兔


本着自己在上海遇到一些人和事儿,确实没有留下好的印象,自身优越感很强,歧视外地人,甚至有时候有些尖酸刻薄。

大学暑假跟同学来上海打工,那个时候还有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这些,因为人生地不熟,刚上地铁就跟一个老大爷问路,说我们要到哪哪,问他在哪下,结果老大爷让我们在这个地方前一站下,结果出了站才知道不对,又折回去买票进站。


暑假打工的地方在三楼,那天我穿着高跟鞋走楼梯很不方便,赶上吃饭的点儿电梯人很多,然后有个女的可阴阳怪气的说,三楼还坐电梯,另外一个女的在旁边帮腔到,哟,人家也拿着物业费呢,别说三楼了,二楼也可以坐呢。


另外一个就是在上海住的那段时间,楼下超市,本地人开的,很多上海人总以说上海话为荣,觉得你讲普通话都矮他们一等的那种,然后作为消费者的我每次去买东西都受冷遇,还说着我根本听不懂的上海话,只能猜,所以后来我能在网上买的东西都在网上买了。

(上海人眼中的地图)


三益宝


本人在上海呆了四年,目前依然在上海,身边的同事有一半是上海本地人,领导也都是上海本地人,到底上海人是怎么样的,我觉得我可以说说我的看法。

第一印象:没来上海之前,都是听别人说,或是其他途径得知的,上海人有钱,排外,瞧不起外地人。女人特别精明,聪慧,也很挑剔。大部分都是印象比较差的。

初识上海人:由于上海外地人超多,刚到上海来那会儿,接触的上海人特别少。过了一段时间,才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上海本二人。比如小超市老板,的士司机,银行职员,还有就是公交车售票员一类的。

去超市买东西,超市老板一脸不屑,爱答不理,带着上海话特有的语调说话,让人很纳闷,别人来照顾生意,居然这种态度,感觉他们不缺钱,不然怎么对客人这种态度。

去银行柜台办业务,一听讲普通话的人,就爱答不理,特别傲慢。一听到讲上海话的,立马态度180度转变,变得非常热情,有耐心,还很客气,这明显就是瞧不起外地人的节奏。

有一回打的,上车师傅问去哪里,然后我说去哪里哪里,然后师傅就带着上海话特有的语调(细软嗲)说,你是要走高架还是走下面,走下面慢,但不需要过路费。走高架快,但是需要多加钱。感觉做事精细精明,但是让你明明白白,童叟无欺。


这一阶段,感觉上海人真的真的和传说中的一样,傲慢,排外,瞧不起外地人,并且做事精明,一是一,二是二,不占他人便宜,也绝对不会让他人占自己的便宜。

目前的看法:来上海四年了,接触的上海人多了久了,了解的笔较全面了,这个时候的感觉或许更接近真实。

上海由于处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无论经济教育都是处于领先位置,所以,上海人接受教育程度都比较好,并且受高等教育的人也比较多。素质也稍微好一点。

上海人也确实比较精打细算,很会过日子。这可能和他们生活在城市有关系。几毛钱也会算好。上海人在不涉及利益的情况下,其实挺好相处,上海男人比较温和,典型江南人个性。女人更精明,利害也分的特别清楚。

由于处于上海这样的好地方,上海人普遍比较有钱,但是也有没钱的人,生活在城市的边缘,被迫过着快节奏的生活。但是上海人很多也没什么大抱负,感觉生活得过去就行,不求大富大贵。所以很多上海人都是小职员,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可以一直到老。但是他们又不会游手好闲,游手好闲会被看不起,但是你只要有稳定工作,哪怕是保洁,他们也不会看低。

上海人穿着打扮还是挺讲究的,毕竟是大城市的人,即便是农民,也和其他地方的农民不一样。至少不会那么土,见识也没那么短浅。

总之整体上,上海人不像外界说的那样不堪,并且有原则有分寸,也很现实。其实,他们的个性应该是最没个性的,没有大恶大善。棱角不是很分明。


那诗那远方


说一件我本人亲历的事。 2016年夏天放暑假,我们全家去南方七日游。旅游团路线是南京,无锡,苏州,绍兴,杭州,上海。长话短说,最后一天到上海,下午五点左右到了外滩。说晚上七点坐游轮观赏东方明珠和黄浦江。时间还太早,大巴车就停在了离外 滩不远处的一个街区路边。车上游客随下车歇息,我和老婆孩子们也在路过闲逛。这时突然感觉内急,想小便。看看四周也没公厕,就沿着人行道向前走。一会发现离我们大巴不远处有栋大楼,好像是什么单位,门口有两个保安站岗,就小心翼翼的用生硬的普通话问里面有没有厕所,这个保安面带微笑很有礼貌的回答说:里面有厕所,并用手比划着说从大门进去后,怎么怎么拐,怎么怎么走。我能听懂,他说的是带上海腔的普通话,清声细语的,说的很是清楚。我忙说谢谢!谢谢你。 出来经过门岗时没忘给人家保安面带微笑挥挥手,点点头。算是对人家的谢意。这个保安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上海人,确非常有休养有礼貌。所以说不论哪里的人,都是好人多,有礼貌的人多,不能搞地域歧视。都是中国人,同样生活在蓝天下,为何不能和睦相处友好相待哪?


山大王134339893


说说我的上海印象

儿子在上海的公立学校上幼儿园。因我们外地农村人生活习惯粗糙,孩子去到上海本地幼儿园显得格格不入。

首先,儿子调皮,喜欢跪地上玩耍,很多新买的裤子膝盖上磨出了两个洞。婆婆不舍得丢掉。把屁股后面的口袋拆下来缝在膝盖上。3岁儿子穿着这条非主流的裤子摇摇摆摆的到学校引起热议。有夸婆婆灵巧,也有笑我家节俭。

我们有班级群,每天群里滴滴嗒嗒响个不停。我一看,都是些张家的儿子,打了李家的女儿,或者王家的儿子和赵家的儿子对打。而且还吵得不可开交。我就奇怪了,小朋友在一起磕磕碰碰再所难免,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在群里这话一说,马上引起群攻,我被各位家长的唾液淹死了。我临死之前爆了粗口,后来听说有家长扬言要起诉我。像我们这种外地人借在上海的学校读书,得夹紧尾巴,管好自家小孩就行了,至于居委会大妈,得让有威望的人来做。

我孩子是过敏体质,每次回趟老家必将一身红疹回来。这下可好,学校老师不让进学校了。必须去医院取得医生开具的不会传染的证明,待红疹完全消退掉伽之后,才能返校。一到医院,医生也是二话不说叫我们去验血。验完血,医生胸有成竹的大笔一挥,“虫咬性皮炎”然后再开些氯雷他定口服液之类的药。每次回老家都是这样,后来不用老师提醒,回到上海我们赶紧带着孩子去医院跑一趟,再送他去学校。



哈哈20180603


在上海已经呆了第三个年头,从最开始的闸北区(现在已合并静安区),一步一步的远离市中心,现在在上海奉贤。上海几乎每个区,每条地铁都坐过,接触的上海人也蛮多的,整体上上海人还挺好的,国际化大都市,居住在上海人的素质还是蛮高的。

第一:上海之前,都说上海人排外,其实不太全面,排外的现象肯定是存在的,但只限于少部分上海老太太和少数伪上海人。在平时的生活中,是感觉不到的,但是家里有小孩在上海读书或者是去医院,你就会感觉出来。


第二:上海市区和上海郊区的人,相差还是蛮大的,市区的居民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而郊区的居民,心中就有某种不平衡,有些就想着咱家一亩三分地什么时候拆迁啊等等之类的。不过上海郊区的居民整体上没那么焦虑,像有一次机会去崇明,哪儿真的很美,很干净整洁,人们的生活节奏是没那么快的。

上海人还有一个毛病,我想这也是大部分地区的通病吧。之前总是去公司开会,公司的领导层基本上是上海人或者会说上海话,他们在一起交流的时候就会说上海话,让我们听不懂上海话的人很尴尬。上海话是一种文化(需要继承发扬),我觉得公共场合,至少是在工作上应该用官话吧!毕竟这是国际大都市,他跟别的小城市不一样……


小编在这里没有任何贬低上海人的意思,只是发表个人看法,欢迎交流。


睡觉觉觉觉考拉


转眼在上海呆了十五年了,在上海结婚,购房,生孩子,对这座城市还是有很深的情感,也结交了很多本地朋友,经常周未参加他们的活动,聚聚餐打打小牌,我眼中的上海人是这样的:

刚来上海时对本来人接触不是很多,工作的本地同事也和他们只是工作性的接触,因为从新闻或评论中也看到听到本地人比较排外,所以感觉和他们很难相处一起去,更谈不上了解。

跟上海本地人交往是在我结婚之后,我老婆的公司本地人较多,她经常参加她们的周未活动,还加了几个户外群也都是本地的,刚开始我抵触,怎么也不想跟她去参加,觉的参加活动都是说一帮本地话自己会很受人歧视,后来没办法跟着她去了聚餐K歌,这群本地人也都是一些年青上班族,每周未都会有活动,第一次聚会改变了我对他们很多看法,很热情也很搞笑幽默,让我几乎没有什么压抑感觉,从那次之后我开始经常参加他们的活动,参加的活动费用都是AA制,刚开始有些不习惯,但参加的多了感觉很自然很好,他们也喜欢找我玩,特别是打斗上海地主,现在我们都成了无话不聊的好友。

当然我接触的都是和我同龄的中年上海男士,首先他们以经不像本地老人,在公共场所他们也大都说普通话,也大都没有那些老年人那种排外情绪,当然排外和优越感哪个地方都会有的,在我老家县城里的也会看不上乡下的,每个地方也都是这样,上海男人还是挺优秀的,顾家,节约,疼老婆,有纪律,脾气好,很勤快,有的有几套房但还是会去工作上班,缺点同时也有,比如斤斤计较,图小利,没有太大目标。

本人个人感爱不喜勿喷!


湘聚有缘人


说说我的真实经历和感受。

我在上小学时,父母亲有一个走得近的老乡,妻子是我们当地人,老公是上海人,他们因为工作关系生活在我们当地。巧的是,他家女儿和我一个班,所以有时候母亲去串门,我也跟着去,顺道问问作业什么的。

那是我平生第一次接触上海人,那个男人长得特别标致,皮肤白净,说话声音很温柔,全然不像我们的大嗓门,说话跟顶牛一样。男人很有礼貌,每次去他们家,都非常客气地倒水,拿吃的,一个劲地往你手里递。而最让我不可思议的是,他打一手的好毛衣,做的鞋垫也特别漂亮。在我们当地,男人是不碰这个的。每次母亲夸赞这个男人手巧时,他都像个未出闺的大姑娘一样不好意思地笑笑。她的妻子则大咧咧地说,针线活都是他做,我不会。能看出她脸上洋溢的幸福。后来,他们一家回了上海,再无联系。


十六年前,单位总部迁到上海浦东陆家嘴,每年出差跑的最多的就是上海。总部的人基本上都是北方人,所以,虽然来往上海很多,但对上海人的了解,除我年少时认识的那个男人,以及道听途说的传闻,再无其他。

八年前,我调往上海,才算真正走进了上海人的生活中。我住的是老上海人比较集中的小区,虽然是八九十年代的老小区,但保洁、绿化和治安都不错。我住的房子面积43平米,感觉特别局促,可单位每月房贴就2700元,想住大房子也不可能。纵然如此,我也知足了,因为在这样的房子里,有的老上海人住着两代人。

总体来说,上海人待人很客气,也很有礼貌,楼上楼下的,都会见面打声招呼,更深便无交集。有一天,听到有人敲打我的房子窗户,便探出头,楼上一个声音传来:快把你家晾晒的衣服收进去,要下雨了。


当然,在老上海人的心中,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实际上抱有这种心态的人,大多很少出过远门。她们说话最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就是,你们乡下怎么怎么的。但上海人对老婆的好,那确实是一个好,照顾老婆那叫一个无微不至。比如就喝水来说吧,按理说都是成年人,渴了自己拿水喝不就行了,这男的过一会儿问:喝点水。再过一会儿说:你喝了吗?再过一会儿说,再喝一点吧……经常会看到老婆不耐烦的样子,但男的还陪着笑脸,像哄孩子一样惯着老婆。

可能是女人在家庭的地位较高,所以人们总说上海女人的脾气大,不好惹。按理说,上海该是女人的天堂了,但并非如此,我们单位总部的女孩子,找对象结婚一律不考虑上海男孩。每个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理由,好与不好,自己心里有一杆秤。

后来,我离开了上海,总觉得生活在上海缺点什么。终明白,节奏太快,心很累,人情味淡,有些无处躲藏的感觉。人活一世,不该让心漂着,寻一处可以安放心的地方生活,才是最好的。


银杏树下的时光



欧式炭烧


我不想说上海人怎么样,我只想说一个数据,上海市现在常住人口2410万,本地人口1100万,外来人口1300万,去年上海刑事案件发案1700起,犯罪嫌疑人89%外地来沪人员,百分之7%本地户籍人口,4%外籍人口。治安案件上万起和刑事案件比例相差无几。一群嘴里说是来建设上海的人,实际上看中的无非是上海的利益,对本地人口嘴里不说心里那是羡慕嫉妒恨,凭什么上海经济发展好,你们上海人能享受,上海必须是全中国的,但实际上2010年后外来人口暴涨10倍,上海经济持续下滑,物价节节攀升,治安环境越来越差。


一夕岁月忘仙尘


本人老家上海,七岁前在上海生活,后来随父母支边,现在定居在江苏,现在上海还有好些亲戚。

上海人精明、精致,这个精明并不是抠门的意思,简单说,上海人做事情不是粗放型的,而是做得非常精致,记得小时候到浦东姨妈家串门,那时候物质条件没现在好,早晨吃早餐时,姨父买来几根油条,他把一根油条一撕成四根,然后剪成三寸长一根,然后井字型叠地一个盘子里,边上一个小碟子,倒上酱油,滴上两滴麻油,再配上一碗粥,简简单单的食材,让人看着就有食欲。

上海人的做事精致从路牌、地铁的指示牌标注就能体现出来,比如一个路口指示牌上,会顺便标上往前是多少门牌号,往后名牌是多少。

上海人爱管闲事,也可以说是有正义感,有次我表哥来我这,我带他出去玩,碰到路边小摊卖小称的,其实不关他的事,他上前和人家理论了一番,把人家说教了一顿。十几年前谁在外滩吐口痰,立马会上来十几个大妈揪住你不让走,

说上海人排外,2000年前确实蛮厉害的,那时我去上海,在店里买东西,因为在外久了,习惯了说普通话,营业员一听是外地口音,脸上就是不屑和不耐烦,我只好用上海话和她交流,就立马变成热情的脸。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好多了,你去上海玩,基本感觉不到明显的排外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