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用什么擦屁股?

升之歌


古人用什么擦屁股,这个问题值得让人深思。

我先说说我们在农村,小时候是怎样擦屁股的吧,因为我认为,我们旧时代的擦屁股方式跟古代流传下来的有一定的渊源。

我是80后,农村人,我们小时候,住的都是瓦屋土房,屋里没有测所的,只有天井外面有个冲凉房,每个房门角落放置一个马桶(就是装小便的水桶),然后需要大便的话,要到屋外面的茅房,有些还挺远的。

这个茅房不单单是厕所,还是猪栏,柴房。一般有个隔层,隔层上面一般会放有“给老人家准备的棺材”。所以我们小孩子是很害怕上茅厕的。

在我们那个年代,纸巾是奢侈品,在农村根本没出现过卫生纸这个东西。那么我们是用什么来擦屁股的呢?那当然是农村山里最常见的竹子了。竹子破开,削成扁条状后,折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来使用,上完大号就刮屁股。

当然,也不是专门来做的,我们这些擦屁股的竹片,都是竹子的废料而已,因为竹子在农村是一个经济来源,可以用来做很多工艺品,生活用品,比如筷子、牙签、砧板、竹篮、竹箩、香、棉签等等。剩下的废料就是用来擦屁股或者烧火了。

另外,还有一种擦屁股的工具,就是碎瓦片。那个时候的农村,路边最常见的除了草,就是瓦片了,因为是瓦屋,经常有修葺,所以碎瓦片很多。瓦片扁扁的,刮屁股很合适,不过要注意力度与角度,不然很容易刮伤屁股哦。


最后,我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发现我们的古人,也是用竹片,石块等来擦屁股的。在古代纸是非常珍贵的物品,不可能拿来擦屁股的。

我能了解到的就是这些了,欢迎大家补充,一起学习。


生活小精彩


这个问题,我们的佛祖就给出了一个答案,佛祖可是很关心厕所问题的,他管着苍苍众生,诸般事务,但连厕所这点小事也记在心上,可谓是人类史第一个厕长。

他就擦屁股这个事情就有一个著名的指示。他说:如厕后,用厕筹刮干净。如果没带厕筹,不许在墙上蹭干净。不许用石头,不许用青草,不许用土块、软木、树叶什么的擦屁股,只许用厕筹。厕筹的材质用木头、竹子或者苇,长的一磔,短的四指。用过的厕筹,不许和没用过的搁一起。

那这个指示里,有提要不允许怎么样的,那倒过来说,以前大家就是这么干的。

比如在墙上蹭一蹭,擦屁股之余,一幅地狱变的名画就出来了,还可以用石头,光滑的石头最佳,还有用青草,那当然那种带锯齿的青草是不能用的,而直到三十四年前,用枯掉的稻草做为擦屁股的工具,相信是很多农村人的选择。枯掉的稻草不会有倒刺,不用担心划破皮肤。此外,还有土块,软木,树叶等等,本人曾亲测,树叶必须用大片的,枯掉的不行,上面有绒毛的也慎用,太过肥厚的树叶亦不佳。南瓜叶有刺,芭蕉叶太厚,大片桑叶最佳。

而项少龙穿越过去,拉了他在公元前第一砣米田共时,老乡就热情的拿过一块明显重复使用的瓦片。

而这里佛祖诚心推荐厕筹。

这个厕筹是什么东西?

其实跟竹简差不多,只是竹简用来写字,厕筹用来擦屁股。

厕筹是用小木片削成,南唐时期,有一个记载说南唐皇帝跟小周后信奉佛教,曾经专门给和尚做厕筹:亲削僧徒厕简,试之以颊,少有芒剌,则再加修治。

用木头做好之后,还要在脸上擦一下,没有毛刺了才行。

那这时候,已经有纸了,为什么不用纸呢?

主要还是纸太贵,而且纸是做为文字记载工具出现的,有文字的东西是有其价值的,唐代的寺庙就规定:不得用文字故纸。

纸上是佛经,用佛经擦屁股当然不行,而到了近代,某些神圣级的出版物,上面有重要的指示,你要是用它擦了屁股,说不定惹出大麻烦也不一定呢。

而在西方,大家是用缠绳的木棒擦屁股的,而且旁边有水盆,通常要洗一下,然后才可以反复使用。

而据说现在的印度厕所里也是没有纸巾的,不过有一盆清水,怎么用大家自己琢磨吧。


脑洞历史观


这真是个有味道的问题。


记得看过一个段子,小王去一豪华厕所,他以前没去过,战战兢兢的,正在洗漱间哪儿张望找那个是男厕时,忽然一性感美女从里面走出,围着小王翩翩起舞,小王一下子蒙了,心说豪华厕所的待遇真的很豪华。

美女的手指插入他的发间,从他颈后绕过,在他唇边流连,看着那犹如青葱般纤长白皙的手指,小王忍不住吻了上去,美女和他贴面而舞,在他耳边吐气如兰的说:厕所没纸了。。。


这个段子,也挺有味道的。


不过据说南亚某国其实一直使用手的,但是他们固定用左手,然后用右手抓饭吃,次序一点不乱。


纸张作为清洁用品大约始于元朝,元朝以前人们对纸有种崇敬之情,认为是写圣人文章的,怎么能亵渎呢,所以是不会用来擦屁股的。


元朝没有那么多讲究,觉得这玩意软和好用,皇室先用起来,后来逐渐传到民间。


元以前人们解决问题,用的东西叫厕筹,就是一个竹片或者木头片,上完大号用木片刮一下,然后木片洗洗,下次再用,这东西民间有个更加形象的说法叫:干屎橛。


不过也有当官的讲究,把竹片截成一节一节的,类似于郭德纲唱快板用的板,用一次就扔,这种豪华版的擦屁股方法只有有钱的人才能这么干。


但是厕筹有个问题就是如果用力过猛,往往会划伤自己。

用木头擦屁股古代罗马人也这么干,他们不是用木头片,他们用一根棍上面绑上海绵,用海绵擦屁股,然后放到盐水里消毒,好像比较卫生。


但是古罗马人都是上公共厕所,古罗马的公共厕所据说有1600个坑位,擦屁股的海绵棍是公用的,就是不知道消毒用的盐水多久换一次。


在纸没有被广泛应用前,擦屁股这件小事还是很需要创意的,有用石头瓦块的,有用各种植物叶子的,过去农村都是用一块土坷垃解决问题,真的是飞花摘叶皆可擦之。


最有创意的一般都是皇室,他们会领导风气之先,比方日本贵族就用蝉翼泡软了当手纸用,上一次厕所就有一到两只蝉献出了生命,但是那么一小片怎么用呢,好奇怪。


中世纪的法国皇宫,厕所里用一根从房梁垂到地上的粗麻绳解决问题,这根绳子经年不换,皇帝大臣妃子宫女都公用这绳子,在擦屁股这件事上,做到了君臣平等,相亲相爱。


================


文:薛白袍



薛白袍


一句话回答:中国的富贵人家用棍子(专用名词是厕筹)老百姓随手取来,什么都用。全世界来看,更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咱们先说咱们的老祖先们。

如果是一个富贵人家,肯定用厕筹。

据说厕筹是伟大的佛祖发明的,有个和尚拉完屎擦屁股由于技术不娴熟,把肛门划破了,上课的时候一脸痛苦,佛祖知道后,立即更换上课内容,专门讲述了擦屁股的方法,佛祖说上完厕所要用厕筹仔细刮干净,不能在墙上蹭,不能用石头、青草、土块以及奇花异草。而且对于厕筹的具体用料规格佛祖也作出专门的规定:“所应用者,木竹苇作筹。度量法,极长者一磔,短者四指。”令人不得不佩服佛祖的细致入微。

从佛祖的这个要求来看,说明当时人们随地取材,连佛祖都看不下去了,对自己的徒弟提出新的要求。

不知道中国人使用厕筹是不是跟佛祖的要求有关系,反正中国古代的富贵人家都用厕筹。

例如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孙皓在他的后花园里挖出一个金人,这尊金人造型奇特,双手合什,类似佛像,孙皓丝毫不在意,将它摆到厕所,这金人不是双手供在胸前吗,正好用来摆厕所的必用之物:厕筹。李商隐诗里所写“长筹未必输孙皓,香枣何劳问石崇”,指的就是这个。

说到石崇,顺便顺便说他。

他这么爱炫富,厕所里都雇佣着十几个丫鬟,有的管换衣服,有的管熏香,还有一个人专门就是捧厕筹的,他的厕筹就用锦囊装着。

你看他这么有钱,也是用厕筹。

《北齐书》记载北齐皇帝高洋就用厕筹,而且所用厕筹都要宰相杨愔亲自为他削好送来,他拉屎的时候,就让宰相杨愔捧着厕筹站在一边。

南唐后主李煜以帝王之尊带着他的夫人小周后穿戴僧衣僧帽亲自为僧人削厕筹,这还不算,削好厕筹,怕损害僧人们高贵的肛门,夫妻二人亲自拿厕筹在脸上蹭拭一番,稍有芒刺,并再加修整。

普通普通百姓可没有那个闲情逸志,他们糊口还是问题,绝对不会为了擦屁股专门去削一根棍子,他们用的东西颏就复杂了。

明朝有个学者叫胡应麟,有人告诉他安平这一带老百姓男男女女都用瓦砾擦屁股,胡应麟博闻强记,马上想起来安平唐朝时期属于博陵,《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就是那儿的人,当即开玩笑:“莺莺那细皮嫩肉的金玉之臀用瓦砾擦屁股真让人够心疼的。”

为什么不用纸张呢?

因为纸张多少年来一直被视作擦屁股的禁物,除官方明确规定文字故纸要严加敬惜之外,民间也有许多《惜字律》专门告诫人们爱惜字纸,后来大概觉得只讲《惜字律》力度不够,于是又扯大旗作虎皮抬出一个文昌帝君来,用文昌帝君的口气告诫人们敬惜字纸,说但凡爱惜字纸的就一定能当上大官,享用富贵,反之则定要遭报应等等。这样的思想灌输之下人们哪敢用纸来擦屁股。

一直到了元朝,蒙古人来自塞外对这些禁忌毫不在意,这才打破僵局,让纸的用途从形而上转到形而下了。不过这个时候的纸张估计还是十分坚硬,元史上记载有个皇后对太后非常孝顺,每次将秽纸团软之后,在自己脸上蹭拭一番,确定不会对屁股造成伤害才进献给太后—

到了明朝为了提升质量,提高效率,皇家专门设立了“大内卫生纸厂”——宝钞司专职生产御用卫生纸(那时叫秽纸),大大提高了卫生纸质量和产出效率,从此就用了专门擦屁股的纸张。

顺便说个小故事。

明孝宗用过一次奢侈的擦屁股物品,丝绸。但他这擦屁股所用的丝绸不是江浙一带所产的上等丝绸,而是四川野蚕所吐丝所织成的巴掌大小布块,应该粗糙如土布,软和吸水,这才符合屁股需要,每次他使用完,就随手丢弃。有个太监看得可惜,就把皇帝用过的布收集起来,洗去“龙屎”,缝制了一个门帘,结果被皇帝看见了,当皇帝得知这些门帘竟然从他屁股下“集腋成裘。”大起节省之心,不再用布。

这足以证明擦屁股的历史多么丰富。

但更丰富的还是外国。

虽然佛祖发明了厕筹,但是印度人并没有继承,他们更喜欢用手,这个大家都知道。比这个有趣的多得很。

拉伯雷在他的《巨人传》用盎然有趣的笔法做过总结,那个巨人高朗古杰问他的儿子高康大怎样擦屁股。

高康大回答说:“我经过长时期、细心的试验,发现了一种最高贵、最完善、最方便、从未有人见过的擦屁股方法。”

“是哪一种方法?”高朗古杰问。
高康大说:“有一次我拿一位宫女的丝绒护面擦屁股,觉得很好,因为丝绒柔软,使我的肛门非常舒服;
“还有一次,用了她们的帽子,也同样舒服;
“另外有一次,用的是一条围脖;
“还有一次,用的是紫红色缎子的耳帽,但是那上边的一大堆粪球似的金饰件把我整个的屁股都刮破了。巴不得圣安东尼的神火把造首饰的银匠和戴首饰的宫女的大肠都烂掉!
“后来,我用了一个侍从的、插着羽毛的、瑞士卫士式的帽子擦屁股才止住了疼痛。
“还有一次,我在一丛小树后面大便,看见一只猫,我拿它擦了屁股,没想到它的爪子把我的会阴部分抓了个稀烂。
“第二天,我用我母亲熏过安息香的手套擦屁股,才算治好。
“从此,我擦屁股用过丹参、茴香、莳萝、牛膝草、玫瑰花、葫芦叶、白菜、萝卜、葡萄藤、葵花、玄参(花托是珠红色的)、莴苣、菠菜——这些,用过之后,腿部都觉着很好!——还用过火焰菜、辣蓼、苎麻、止血草,但是用这些,我却得上了痢疾病,我用我自己的裤裆擦屁股,才把它治好。

“此后,我擦屁股用过床单、被子、窗帘、坐垫、地毯、绿毡、台布、毛巾、手帕、浴衣。这些,我觉着比长了疥癣叫人搔痒还舒服。”
“后来,我还用过干草、麦秸、兽毛、羊毛、纸。不过用纸擦了臭屁股,诱惑留在腿深处。”
……
高康大说:“后来,我擦屁股用过头巾、枕头、拖鞋、背包、筐子——筐子擦起来可不舒服——后来还用过帽子。你知道,帽子有平毛的、长毛的、丝绒的、绸子的、缎子的。而最好的是长毛的,因为用它擦屁股,擦得最干净。
“后来,我还用过母鸡、公鸡、小鸡、小牛皮、兔子、鸽子、鸬鹚、律师的公文皮包、风帽、头巾,但是,总的看来,我可以说,并且也坚持这个意见,那就是:所有擦屁股的东西,什么也比不上一只绒毛丰满的小鹅……”

这个高康大可真是一个擦屁股的勇敢实验家,不过他经过这层层实践却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用小鹅擦屁股。

这可不是小说家言,实际上俄国皇帝彼得一世的擦屁股就爱用用鹅颈,而且必须是新宰杀的,能看出脖颈上肉的颤动,也就是说每次他上厕所的时候,必定有一只鹅要遭殃。

这个皇帝不但使用鹅颈,也使用过最昂过的纸:钞票,1717年俄国彼得大帝到法国访问,无奈之下拿出一张百元法郎来解决“燃屁之急”,用过之后,他还将这张站满污秽的纸赐给他的男仆,这个男仆居然颇有骨气,“志士不要带屎之钱。”拒绝接受,这个皇帝很没有面子,只好把钱扔在了地上,看门人听说此事,极力怂恿男仆把钱捡回来,他说:“你用它买饮料跟新钱一样多。”

其实这个法国厕所应该有擦屁股用品的,一根绳子。当时皇宫里据说就用一根绳子。从房梁上垂下来,拉完屎后扯到胯下一蹭了事,这绳子还是循环使用,皇帝用完皇后用,皇后用完大臣用,也真够节约的。那根绳子久而久之,想必亮澄澄犹如黄金一样。不过绳子到了路易十三时期就被抛弃了,皇帝开始使用美利奴羊毛,路易十四改用网眼类丝织物当擦屁股,不过想必网眼不会很大,否则这皇帝肯定会一手“黄金”的。

这也都是有钱人的事。

普通老百姓擦屁股也是随地取材的。

如海边的人们就用贝壳擦屁股,内陆的人就用树叶秸秆等东西,而强盗啸聚山林则用苔藓。当年到美洲的第一批移民对玉米一见钟情,便用玉米芯做擦屁股之用,鉴于玉米芯较为粗糙,他们就用水浸泡之后再用,那时候美洲移民地厕所里估计都放着一桶玉米芯。在这方面最有创意的是古罗马人,他们用木耳来擦屁股,木耳柔软厚实,擦起来应该比玉米芯等舒服得多,真是聪明。

最早的发明专利应该是罗马人的,罗马人不仅使用木耳,还有所发明,他用一根棍子上绑了海绵,浸水之后用来擦拭屁股,又柔软又干净还易于清洗。

但是最擅长利用工具的应该是咱们中国人。

我小时候亲眼见小孩拉完屎之后,将自己家的狗叫过来,一番舔舐,迅速干净。不过这全自动的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据说李莲英小时候每拉完屎,他妈妈就唤他们家的“黄盖”——一条小黄狗来给他舔屁股,有一天“黄盖”大概觉得这屎远不如肉好吃,见李莲英胯下一块肉似乎多余,一口咬下。

当然这只是一个故事,真真假假就无从得知了。


锦翼


说到擦屁股,生在农村的我们,小时候就传承了纯正的古代擦屁股遗风,如厕的地方,使用的材料都与古代一般无二。

来源自然,回归自然的淳朴的如厕环境


先说如厕的地方,我们分为室内室外。室内的是一个大坑,挖的很深很大,上面架一些厚实的木板木桥,木桥的是平行的,中间留个二十来厘米的缝隙,木板的是铺设的,中间留一些洞。我小时候经常担心自己上厕所时会从木桥或木板孔里掉进去,尤其到了晚上,厕所里黑麻麻一片,不知道哪里是实哪里是虚,一不小心就深陷其中,立刻会被屎尿蛆虫包围。我们小心翼翼还好,但一些醉汉却因此掉下去灌了黄金仙汤的实在是不少。下面这个基本是我老家传承了古风的茅厕了,诸位可以品鉴一下。

除了室内的还有露天的,露天的要豪放淳朴的多,下图这个已经是很含蓄了,至少有一个隔板,我们小时候,都是在竹林底下,田坎上,柴垛边,别人家菜地里,别人家路边,别人家墙根,又甚至是高山顶上,潇洒脱裤,白花花的向着全村豪迈无穷的屙屎。尤其在晚上,怕鬼又怕上那黑洞洞的茅厕,干脆出了门随便找个偏点的地方解决了就行。后来我去了草原上,我知道藏民现在还基本上这样,不管什么时间,在广阔的草原上随便找个地方,藏袍一遮,裤子一脱就能享受人生最大的乐趣。

天然绿色环保的古人净屎神器

至于说擦屁股的材料,我们自然是要随自然的造化来运用了,全都是绿色健康纯天然无污染,取之自然用之自然的,比如说木棍、稻草、树叶、水洗、石头。不过其中用的最多的就是稻草了,人人家都会留存许多,除了给牛吃外,就是去了外面的粗糙外衣,溜光了放在茅厕里,等待大家的随时取用。那时候,你要在村里看着谁扯了一把稻草在手里晃荡着急走,那肯定是要去解决人生大事无疑了。


稻草好用,擦屁股时候一手牵头,一手牵尾,对准皮辊左右一刮,再从前往后一溜,又左右一刮,用了这把没干净,就再来一把继续这样操作,保准干净,用完扔茅厕里,还是上好的肥料。唯一的缺点是有时候屁股疼,稻草上有细小的毛,不小心黏上了容易屁股痒。你看下图,都是纯天然的“净屎神器”啊。

要是在山里没有稻草怎么办?这个其实就更简单了,唯有山间之柴草树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任你使用。宽点的树叶最好用,一时间摘不到树叶,捋一把蕨也可以,再不行找几根棍子也是方便,或者松毛弄整齐了也好啊,当然杉针就别用了,你那一把搓,刺进去了,三天都拿针挑不出来,这就悲哀了。下面这些都应该是古人们经常用的天然无公害材料了,不知道你小时候用过没有?要是在现场我还能给大家一一指出各种材料的质感呢,我估计古人这点上比我更精通。

古代官老爷们如何擦屁股

当然,咱们说的是民间,尤其是农村,要是说到城市和一些官宦贵族有钱人,如厕环境应该会高雅许多,使用的净屎神器应该级别会高不少。例如专门的棍子,用了又洗的布片,专门的瓦片等等,皇帝老子应该可能用丝绸(仅仅个人猜测)。但是应该不会用纸张,更不会用写了字的纸张,因为古人惜字如金,珍惜字纸,对纸张尤其是写了字的纸张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所以可能宁愿用丝绸也不会用纸张,这是我的猜测哈。


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我“李艺泓万川之月”


盛唐豪歌李艺泓


在原始社会时期,既没有织布技术也没有造纸技术,人们一般用枯草和干叶子来进行擦拭。

其实在现在一些偏远的地方或者是一些特殊的条件下,人们也是会用枯草和干叶子来擦拭,一般都是就地取材。

在三国时期,出现了一种叫“厕筹”的东西,是竹片或者木片。古人用竹片或者木片来进行清洁。

有传闻说佛祖就是用这个东西来擦屁股的,不过佛祖可是无上的仙佛,怎么可能上厕所。当然,竹片和木片都是贵族阶级用的。普通的平民百姓就只能捡一些石头或者瓦块代替,干草和枯树叶也没有被淘汰。

唐朝时期,虽然造纸术出现了,但是也很少有人用纸来擦屁股。因为当时统治阶级“敬惜字纸”,觉得纸是用来写字的,地位高贵。而且当时的纸也不是很便宜,直到宋朝人们依旧用厕筹来解决问题。

到了元朝统治时期,统治阶级都是蒙古汉子。五大三粗不说,文化十分落后,自然对纸也没有那么尊重。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手纸出现了。

外国皇室就比较奢侈了。比如日本,他们经常用蝉翼来擦屁股。大家都知道,蝉翼是十分硬的东西,跟厕筹应该是不相上下。

但是日本皇室比较娇贵,他们会把蝉翼放在水里泡一段时间,泡软了再进行使用。蝉翼又是透明的,所以下人们可以根据使用过的蝉翼上的颜色来观察皇室身体状况。

相传厕筹是印度流入的,毕竟佛教也是印度的,说佛祖用厕筹擦屁股也是印度流传来的,但是至于为何现在的印度会选择用手来清洁,那就真的值得深思了。


史之策


古人对如厕的事情很矜持,在史书中很少提及如厕的问题,比如厕所的建造、通水、清洁等,也没有具体说明怎样擦屁股。难道古人都不擦屁股吗?穿越小说里的主人公能适应如厕的麻烦吗?

其实三国时期,古人是用竹片、木片“刮”屁股,虽然扎屁股,但是这已经是贵族的如厕办法了,平民就用土块和树叶。东汉的时候纸张已经发明出来,能不能擦屁股?当然不能,虽然纸张粗糙,顶多算得上如今的“草纸”,但也主要用于上层社会人的书写,底层人民是没有机会也没有财力用纸张擦屁股,而且用纸张擦屁股是违法的,算得上是浪费稀缺资源了。

其他国家的擦屁屁习惯也很有趣,15世纪以前英国王室用鲑鱼片擦屁股,没错,就是现在的生鱼片;日本贵族用蝉翼泡软了擦屁股(好文艺);法国人用悬挂的麻生前后蹭一蹭;印度以前的贵族也是用竹片,不知道什么时候用水了。


如厕这么麻烦,那些一心想着穿越回到古代风花雪月的少男少女可要想明白了,小仙女小仙子也是要吃饭拉屎的!


倩Sur


古人如何洗澡、古人如何避孕、古人如何大姨妈、古人如何上厕所、古人如何擦屁股……头条网友真是替古人操碎了心,这是一个有味道的问题。

管天管地,管不着拉屎放屁;人有三急,屎急、尿急、屁急……众多俗语表明,拉屎是一件郑重其事的大事,必须高度重视,而拉完爽完以后,如何擦屁股也是一个技术问题。

中国古代擦屁股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1、原始阶段,就地取材,比如土坷垃

生活在农村的小伙伴们一定记得,咱们平时都在野外玩耍,来了感觉都是就地解决,爽完以后,就地取材,捡起一块随处可见的土坷垃(土块),到屁股上蹭蹭就算完了。

说来也奇怪,小孩子无论男女都细皮嫩肉,却不怕土坷垃扎屁股。现在娇滴滴的女人,娇嫩的屁股恐怕无法承受土坷垃的摩擦和蹂躏。

用土坷垃擦屁股的习惯可不是一日之功,这是老祖宗最早使用且一直沿用至今,是历史最悠久的擦屁股方式,跟人类进化史不相上下。

除了土坷垃,人们还用其他东西擦屁股,总的原则是就地取材,到处都有,拿来就能用,比如,海边的居民用贝壳,内陆的居民用稻草、树叶、石子、碎砖、瓦片等等。

2、工具阶段,人工制造,比如厕筹

文明发展了,人们擦屁股也开始讲究了,发明了各种工具,学名“厕筹”。

厕筹,又名厕简、厕篦,俗名打屎棍,一般用竹片、木片或木棍制成,削光滑后包上布,放在厕所里,拉完屎后,用力剐蹭屁股,除去秽物,但想想这种东西,未必有土坷垃好用。

厕筹的应用很广泛,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是用,区别在于档次不一样。

有权有势有钱人家的厕筹制作考究,工艺精良,用起来舒服,用后及时清洗,比较干净卫生;普通百姓就没这么讲究了,一家人共用一个棍子,还不清洗,想想都恶心。

厕筹的使用历史很悠久,即便发明了丝绸、造纸术,由于丝绸太过贵重、造纸术不够发达等因素,厕筹仍是古人最主流的擦屁股方式。

3、纸张阶段,人工造纸,比如草纸

纸张在古代十分珍贵,古人认为纸只能用来写字,干别的都是浪费。唐朝时就曾出台一个规定,禁止用写过字的纸拿来擦屁股,这说明当时已经有人用厕纸擦屁股,但绝对非主流。

一直到了明朝,造纸术进一步发展,纸张不断普及,造价不再那么昂贵,纸张才逐渐成为主流的擦屁股工具,不过用的不是写字的高档纸,而是质地粗糙又柔软,干燥吸水的草纸。

亲爱的朋友,你们还知道古人哪些擦屁股的方式?欢迎补充。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哈哈,闲来无趣,和大家讨论这个莫名其妙的问题。想起了一个笑话:说在老老年的时候,天气很冷,人一出恭就会冻在屁股上,所以人手一个打屎棍,用来清理。人们攀比的时候也有这样一出画面“看,我这打屎棍纯金”,“我,这个和田玉的”。如果在野外实在找不到棍子,打屎棍也忘带了怎么办。那就只能坐回去了。小时候《寻秦记》里,项少龙穿越到古代上厕所,没有纸,也只能用竹子做成的工具来进行清理。


在我国古代擦屁股,开始就地取材土块,石块,干草都可以作为擦屁股的用品。后来有“厕筹”的出现,这是劳动人民的产物,相传“厕筹”是佛祖发明的。佛祖的祖籍在印度,印度人用手来擦屁股。说明佛祖发明厕筹是佛教传入我国后与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相结合的产物。

相传,佛祖有一次讲经,看到一个弟子,坐立不安,于是他就问什么原因。弟子不好意思的说如厕完,在土墙上把屁股蹭破了。于是佛祖便停下了讲经,给弟子们讲起了“厕筹”,木竹苇作筹,四指长度。



厕筹这种难登大雅的东西,在正史中自然很少见到,但是《北齐书》记载皇帝高洋用的厕筹就是宰相杨惜削刻的。很多巷谈野史中确有不少,比如三国孙皓用金佛当放厕筹的架子,李煜夫妇为僧人削厕筹。当然也有不用厕筹的例子,明代写下《诗薮》的大文豪胡应麟,他听说安平(《西厢记》崔莺莺故里)用瓦片来擦屁股。他想起唐代崔莺莺就是那里的人,于是开玩笑的说“莺莺金玉之臀,用瓦片,叫人心疼”。



到了这里大家肯定很奇怪,古代在汉朝就发明了纸为什么不用呢。因为古代士人地位很高,笔墨纸砚地位也很高,古人提倡惜字惜纸。所以很少用。元朝流行过一段时间,后来明朝时期,还会用丝绸。100多年前,美国亚瑟·史古脱发明了卫生纸。卫生纸逐渐在全世界开始流行,如今成为了生活必需品。



红雨说历史


古人大便后用何物拭秽?看过港剧《寻秦记》的都知道,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项少龙被时空穿梭机送到战国时代的赵国,夜宿一居民家中,内急要上厕所,项少龙向老翁要“卫生纸”,老翁懵然不知何物,项说:“怎么擦屁股”?老翁从茅坑边拿起一块竹片说“这就是啊!请随便用”。那么,古人到底是拿什么擦屁股呢?

元明清--粗纸时代



清朝人用纸拭秽,有多处文献可以考证。此处仅举一例,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有段刘姥姥拉肚子的文字:刘姥姥觉得腹内一阵乱响, 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衣。众人又是笑,又忙喝他“这里使不得!”忙命一个婆子带了东北上去了。这段描写说明,在曹雪芹生活时期,无论是大观园还是乡下的人物,都已经使用手纸拭秽了。

明朝皇宫中专门负责后勤的机构,名叫“四司”,据《明史》志第五十职官三记载:“惜薪司掌所用薪炭之事;钟鼓司掌管出朝钟鼓,及内乐、传奇、过锦、打稻诸杂戏;宝钞司掌造粗细草纸;混堂司掌沐浴之事”。其中宝钞司就是管手纸的部门了。

唐宋--厕筹与粗纸并用时代



厕筹又称厕简,简单的说,就是大便后用来拭秽的木条或竹条。这种厕筹上个世纪还在中国和日本的部分地区使用。

魏晋南北朝--厕筹时代

唐之前,已有使用厕筹的记载,但未见有用纸拭秽之证据。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六梁纪二十二记载北齐皇帝高洋“虽以杨愔为宰相,使进厕筹,以马鞭鞭其背,流血浃袍。”



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东晋裴启佚书《语林》记载“刘寔诣石崇,如厕,见有绛纱帐大床,茵蓐甚丽,两婢持锦香囊,寔遽反走,即谓崇曰:乃误入卿室内,崇曰:是厕耳,寔更往,向乃守厕婢,所进锦囊,实筹”



唐朝僧人道世所著《法苑珠林》卷第十三之“感应录”记载:“吴时于建邺后园平地。获金像一躯。讨其本缘。谓是周初育王所造。镇于江府也。何以知然。自秦汉魏未有佛法南达。何得有像埋瘗于地。孙皓得之。素未有信。不甚尊重。置于厕处令执屏筹。”此事若为真,则是三国时期就使用厕筹的明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