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称晴雯不知父母家乡,为何还知道多浑虫是自己表哥呢?

微影悼红


晴雯不知父母家乡,说明她离开父母家乡时还没有记忆。科学上解释,人在三岁以前几乎没有记忆,而书中的甄英莲,三岁多丢失,仍然对以往之事忘记了,这说明晴雯三岁之前就离开父母家乡了,至于原因,可能天灾人祸,晴雯父母过早离世



为什么对姑舅哥哥多浑虫吴贵有印象呢?当然因为晴雯离开父母家乡后,一直跟着舅父舅母四处流浪,大约晴雯到了十岁时,实在生活无奈,二老辞世前,将多浑虫与晴雯这一对表兄妹卖于了赖大家。也可能是二老辞世后,多浑虫与晴雯一起被赖大家买走。



后来,晴雯因常跟赖嬷嬷到贾府做客,聪明伶俐,入了贾母的眼,被赖嬷嬷送给了贾母,贾母又讲晴雯送给了宝玉。而多浑虫一直在赖大家做奴才。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因多诨虫的父母对晴雯有恩,晴雯才会在多诨虫在赖大家混不下去时,央求凤姐将多浑虫要到贾家去,晴雯死后,四百多金的身价遗给了多浑虫夫妇。


萍风竹雨123


作为宝玉身边最主要的丫头之一,晴雯的身世坎坷,令人唏嘘。但是,作者到第七十七回,晴雯临死之前,才介绍她的身世,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怪异。我觉得有很大的一种可能,是作者写晴雯写到后来,要安排她最后的结局的时候,觉得特别不好安排。王夫人将她赶出去了,可是,赶哪儿去呢?她自小没有家人,总不能让她流落街头吧。所以,在这时候临时给她安排一位远房表哥,来过渡过这段细节。

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这晴雯当日系赖大家用银子买的,那时晴雯才得十岁,尚未留头。因常跟赖嬷嬷进来,贾母见他生得伶俐标致,十分喜爱。故此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使唤,后来所以到了宝玉房里。这晴雯进来时,也不记得家乡父母。只知有个姑舅哥哥,专能庖宰,也沦落在外,故又求了赖家的收买进来吃工食。

晴雯不知道父母是谁,应该比较好理解,可能她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死了,她自己一点印象都没有。而身为孤儿的晴雯就这样被人卖给了赖嬷嬷,后来赖嬷嬷又将她献给了贾母。但是,晴雯最早进贾府的时候都没有介绍她的表哥的事,更没有说到还有个表嫂,即使她跟贾琏有染的时候都没有提一笔。甚至有的版本还没多姑娘写成了“灯姑娘”,这些都说明这样的情节很有可能不是早期的铺排,而是后来的添加。

然而,这样的添加,却起来的两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是让宝玉和晴雯有了最后相见的机会。

怡红院的丫头中,晴雯在宝玉的心目中的地位是无人可替代的。好好地被赶了出去,如果没有个安置的地方,从此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那让宝玉情何以堪?也不符合曹公写作的惯例。对这样的人物得有个交待,同时也突出了宝玉之情。

二是借助多姑娘从侧正再证晴雯之清白。

宝玉和晴雯的这一场相见,晴雯拿贴身小衣跟宝玉互换,其实就是在证明自己的清白。她眼里容不得沙子,所以当听袭人说“我们”的时候她的反应那么激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言也哀。晴雯那时候或许内心里真有点后悔,早知道担这样狐狸精的名,又何必当初一直守着自己的清白?她对宝玉的爱天地可鉴。而多姑娘在房间外的偷听,更加证实了晴雯的清白。在多姑娘眼里,或许天下的女人都如她一样,有男人就要拿来考一下,何况晴雯这样整天跟宝玉朝夕相处的丫头。可是,事实却让她大吃一惊。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她也一样,也不是所有人都像她所想象。


如果你细看,《红楼梦》中其实有好多临时出现的人物,他们在书中一闪就再也不见了。但是,也正是因为那些人的出现,才让整部书变得更加丰满,故事情节更生动。

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苏小妮


这个问题,非常好。指出了晴雯身世之谜。

晴雯的身世值得考量。她十岁被卖给赖大家,十岁的孩子是能记住自己的家乡父母的。可是晴雯却忘记了,更奇怪的是晴雯忘记了家乡和父母却记得有一个姑舅哥哥。而且知道哥哥的特长:专能庖宰。那么晴雯是真的忘记了家乡父母,还是另有隐情?下面我们分析一下。

1.晴雯忘记家乡父母是因为从小被拐卖,或者父母吃不上饭,把她卖了。

如果晴雯小小年纪被拐卖,

她自然不记得父母家乡,更不会记得有个姑舅哥哥,显然拐卖之说不成立。

如果父母家穷,像袭人家一样快饿死了,才卖女儿。那么晴雯应该和袭人一样,家住京城。袭人被父母卖进贾府的时间比晴雯早得多,袭人卖得还是死契,就是说袭人一辈子都是贾府的人,任处置。可是袭人和家里有联系。偶尔可以回家探亲。

晴雯被赖嬷嬷买来的年纪大,然而和家里没有丝毫的联系,这说不通。显然晴雯不可能忘记家乡父母,只不过由于特殊原因,不说而已。

2.晴雯被赖家买来之前是其他富贵人家的丫头,这家人转手把晴雯卖了。

晴雯的见识和女红水平是贾府最高的人。京城知名匠人都不认识的雀金裘,晴雯认得,不仅认得,还知道制作工艺,更厉害的是还会织补。这说明晴雯在到赖家和贾府之前,她见多识广,是比贾府更尊贵的家庭里的下人。

这样尊贵人家是不会转卖丫鬟的。贾府没卖过丫鬟。

薛家也没卖过丫鬟。薛姨妈因为和夏金桂生气,要打发人牙子卖袭卖香菱的时候,宝钗说过,我们这样的人家只有买人的,哪有卖人的。以此类推大户人家没有转卖丫鬟的。晴雯被转卖的说法不成立。

3.晴雯被大户人家赶出来的?

大户人家打发丫鬟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年纪大了给她们配小厮,让她结婚成家立业。一个是犯错误,被撵回家,让他们家自己处理。

晴雯只有十岁,不到结婚年龄,不会是这个原因被打发。

晴雯年龄小,聪明伶俐,女红又好,会犯错误吗?

晴雯虽然脾气不好,但是她在领导面前还是很会做人的,贾母喜欢她,王夫人把晴雯找去教训的时候,晴雯说自己不知道宝玉的事,她原是老太太的人,宝玉由袭人,麝月伺候,自己要做针线活和老太太房里的活计。显然,晴雯不是因为犯错误,被原主子赶走的。

晴雯被卖给赖家的原因只有一个,家里遭遇灭顶之灾,她的姑舅哥哥救出了晴雯。晴雯怕被害,所以隐瞒身世。

为了生活,姑舅哥哥把她卖给了赖家。因为她的姑舅哥哥是自由人,生活无着,沦落在外,晴雯求了赖家的收买进来吃工食。

正因为家里遭逢大变故,晴雯表哥的生活态度有了转变,他混吃等死。晴雯依然保持一颗高傲的心,她瞧不起袭人拍王夫人马屁,也瞧不起秋纹把王夫人赏的别人挑剩下的东西当宝贝,而且沾沾自喜。

晴雯的高傲是骨子里的,晴雯的出身决不简单,她绝不是平民的后代。


润杨的红楼笔记


红楼梦中晴雯是个可怜姑娘,从小就被父母卖出,甚至不记得自己的父母家乡在哪里。对于那个年代来说,晴雯是所有贫苦人民卖儿卖女的缩影。也变相反映出晴雯性格的养成。有意思的是,晴雯不记得父母,却还记得有个表哥多浑虫,这不能不说是个奇怪的描写。



这晴雯进来时,也不记得家乡父母。只知有个姑舅哥哥,专能庖宰,也沦落在外,故又求了赖家的收买进来吃工食。

这是七十八回的一段描写。作者交代晴雯出身,几句话可以透露出晴雯应该是极小就被卖出去了,所以不记得父母家乡。之所以记得有个表哥,我认为只能是两个原因。

第一,晴雯表哥是个厨子,在外头帮工,经常会带来一点吃食给年幼的晴雯。晴雯太小,记吃不记事,所以不记得父母家乡,却还记得有个表哥是厨子。当然这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表哥在哪里应该也不会记得才对。她被卖给赖大一家,应该很难找到表哥。

第二,晴雯与表哥一起被卖。两个小孩一起相依为命渐渐长大。表哥被人卖做童工,给人帮厨做苦力。晴雯被调教规矩,年纪大了卖给赖大,跟在赖嬷嬷身边伺候,凭借自己伶牙俐齿,讨人欢喜,又求了赖大将表哥也收了进来。

赖家的见晴雯虽到贾母跟前,千伶百俐,嘴尖性大,却倒还不忘旧,【庚辰双行夹批:只此一句便是晴雯正传。可知晴雯为聪明风流所害也。一篇为晴雯写传,是哭晴雯也。非哭晴雯,乃哭风流也。】故又将他姑舅哥哥收买进来,把家里一个女孩子配了他。

脂砚斋批语说得好:只此一句便是晴雯正传,说的是晴雯的不忘旧。晴雯自幼亲情缺失,她珍惜与吃死酒的表哥多浑虫的亲情,明知道表哥不成器,也求人收进了贾府,保证表哥衣食无忧。她珍惜亲情,作为后来人,她融入贾家那群小丫头中间,以为大家都接纳了她,一辈子在一起。晴雯从来不拿自己当外人,主要是她从小被卖,必须表现出讨好,伶俐,讨人喜欢的样子。否则应该没有吃,还挨打。她不避讳其他人,凡事张嘴就说,牙尖嘴利,也是她被卖来卖去的影响。毕竟太软弱也容易被同伴欺负。晴雯看似讨厌,实则太让人心疼!来到贾家她认为这次安稳了,大家都是亲人,不会怪她。可她不知道,鸳鸯袭人等在细数她们的朋友圈的时候,独独没有她。


晴雯被以狐狸精的名义撵走后,见到贾宝玉,她哭道: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不料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不想平空里生出这一节话来,有冤无处诉。”

晴雯死前醒悟,已经太迟了。她到死才明白,那座怡红院,从头到尾她都是一个外人。只有贾宝玉真心对她,所以她说:早知如此,当日也另有一个道理。她不是想不到如何抓住贾宝玉,而是她觉得那样做太无耻,她不屑为之,因为她笃定,自己是贾母给贾宝玉的,今后一定有她一个位置。殊不知,煮熟的鸭子都能飞了,何况是她。

晴雯死前,叫了一夜娘。令人闻之落泪。这样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一生大半就落在外被卖来卖去,为一口吃食,一个眼色就要绞尽脑汁。她最渴望的是亲情。所以哪怕表哥不成器,哪怕表嫂不堪,她都对他们不错。她唯一能记得的只有表哥,她就想尽办法把表哥接到身边。这样一个丫头,你说她能有多坏?很多人不喜晴雯,我认为还是不能认真懂得晴雯。

脂砚斋说:【一篇为晴雯写传,是哭晴雯也。非哭晴雯,乃哭风流也。】晴雯就代表了女儿风流,而女儿的风流绝不止是宝钗和袭人一般八面玲珑和周到。反倒是晴雯这样的红袖添香妙人更可人!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君笺雅侃红楼


这个可能是作者本身的失误,也可能是原来这个情节就有漏洞 后来抄写小说的人自说自话的补写了一个情节。

另外一个可能,就是晴雯的表兄也不知道自己的家乡和父母在哪里,都是流落街头的人,被贾府买来当了奴仆。因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抄家”闻名,晴雯是被抄家之后流落他乡的,也不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