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名章如何加盖?

南山老坎74591226


  1. 印章也叫印信,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是少不了盖上一方印章的,印章最初是为了辨别作者、防伪用的,宋代以后,文人士大夫才开始把印章用在书画作品之上。
  2. 而印章的应用,使书法作品增色不少,后代的书法家也开始重视书法作品上印章的运用,元代以后,书画家开始自己刻印,篆刻也慢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

  3. 现在印章也有防伪的作用,同时它还起到调整章法、烘托主题、增加书法作品趣味的作用。一幅书法作品,白纸黑字,少了这一点红,还真有点不自然。
  4. 书法常用的印章有名章、闲章,名章有姓名章、斋号、堂号章,闲章的种类很多,没有具体的规定,我一般把除了名章以外的章,都叫做闲章。闲章有启首章、收藏章、骑缝章、压角章等等。

  5. 名章在这些印章里的使用最为简单,一般就盖在落款的下面,也就是作者名字的下面,如果最后剩的落款的地方很小,没有地方写名字了,直接盖一方名章也是可以的。
  6. 如果要盖两方名章,一般大的在下面,小的在上面,如果两方印章大小基本一样,则姓名章在上,堂号、斋号章在下面。

  7. 名章分为白文印和朱文印两种,形状一般为正方形,圆形的也可以,但是最好是方形,这样显着正式,不要用椭圆、葫芦等随形印,不规则图形都太随意了。
  8. 启首章一般盖在作品的右上角,启首,也就是作品开始的地方,很多江湖书法喜欢用随形的印章,一般专业的书法家都会用长方形的启首章。启首章的大小要和名章的大小相匹配,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大小差不多最好。

  9. 骑缝章一般盖在作品接纸的缝隙上,一些长卷作品太长,一张纸不够用,需要拼接,有些书法家喜欢在缝隙上盖一个骑缝章。
  10. 压角章一般盖在左下或者右下角,起到填补空白,补充章法的作用。


不二斋


章法盖章问题,简单说几个技巧。

其实盖章没什么窍门,关键就是得好看,毕竟印章是装饰物,尤其是名章,位置比较固定,所以根据作品结尾的不同可以选择一些盖章的方法。

有一些比较实用的技巧分享一下。

首先就是名章的位置,名章跟结尾离开1-2字为宜,当然离开四五个字也可以,关键看结尾留白长短。

这个留白挺大,但是没有离开四五个字,因为前边有一行的结尾“物”字的位置比较尴尬,如果两个章都离开四五个字,那结尾这一行的留白会比前边更小,显得局促,所以离一两个字距离蛮好。

这是条屏,如果就是一张条幅的话,没有前边的顾忌,就随便了。

第一个是名章,第二个可以盖斋号,姓氏一类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章。

看这个,名章和结尾没距离,是因为第一行只有四个字,如果离开两个字距离,章的位置和第一行结尾平行,这个是机会。

比如两条线,----永远没~~~好看。

所以第一章紧一点,第二章松一点,很落款形成错落。

而且第二章的位置,不能和正文的“也”字结尾平行,这个要尽量避免,高一点或低一点都可以。

看留白,红线处均等。

下边也有一个小起伏。

说真的,最省事的就是盖一个章。

不要觉得章多了很容易,拿出十个章,盖章都是一种功夫,也很费脑筋。

当然,盖章是根据作品来说的,盖章就是为了补缺,为了弥补作品视觉上的不足,多或少都无益,适当最好。

一样的错落

盖章没有太多讲究,只要能把他看成和正文一样,不把他当成章来看待,就看成一个分割布白的工具,其实很随意。

因为平行的时候自己就会感觉着不得劲,自然就会想到错落,这是人的审美自然决定的。


名章的盖法很多,像大条幅还有不一样的盖法,就不一一细解释了。

古人盖章还是有些规律的,今人规律并没有那么严谨,继承了乾隆爷的宝贵经验,尤其前几年,只要美观,不顾及多少,有空就塞一个。

现在还好,大多数高手都是用来补作品的缺点,一些展览获奖作品的章法是可取的,没事可以看一看。


梁宇航


书法作品上的用印,大致有三种,即起首印、压角印和名号印。


起首印的内容不外乎斋馆名、籍贯地名,或字数不多的格言警句之类;形式以长形为宜,如长方形、葫芦形、联珠形、半月形等。

压角印内容比较广泛,常常是作者喜欢的语句或成语,也就是所谓闲章。其实闲章的内

容并不闲,从中可以窥见作者的兴趣爱好以及修养抱负。闲章的形制大都是正方形。

名号印的内容自然是作者的姓名字号,一方两方均可。一方往往刻的作者姓名;两方则上方印刻作者姓氏,下方印刻作者名字;也有的上方印刻

作者姓名,下方印刻作者字号。两方印,最常见的是正方形,其次是正圆形;上方刻朱文,下方刻白文。

起首印盖在右上角正文的起首处,压角印盖在右下角 略高处,名号印盖在署款的末尾或左侧空隙处。


是否每幅作品上都要盖上起首印、压角印和名号印 呢?不是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名号印是取信于人, 既对观者负责、又对自己负责,肯定要盖的。


书法作品钤印有很多讲究,比如印章风格要一致,比如用印一般用单数,又比如名号印要比款字略小,等等。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文小姐你好!谢谢🙏

这个问题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哟!

对于一幅作品的章法布局,留白疏朗的把握,是没有一定之规的,落款和盖章是需要对整幅作品的美度起到画龙点睛之美的,否则就成了画蛇添足或是狗尾续貂了,

八大的布局留白落款盖章的功夫就非常厉害

这类关于艺术修为的功夫,需要去悟,学是学不来,教也教不会的,就像俗话啊说的:学的歌儿唱不圆一样!




隐子书画


书法作品该如何钤印,这还真是个难为人的事。为什么呢?一说要遵循规矩,不能胡来。一说不必按部就班合适就行。这样一来就让人有些无所适从了。

我认为,规矩还是要讲的,但也不能僵化。大家知道,印章是整个作品谋篇部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印章的大小、形状、内容、间距、数量等都有它的讲究。一般的如白文在上、朱文在下,上面略小、下面略大、间距适中等等,这是钤印的基本守则。

可是随着书法创作形式的不断丰富、改良及构图的多样化,钤印的风格、形式也趋向了灵活多样。总之,规矩要遵守想法可发挥。这就是变与不变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