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西紅柿為什麼一個月都不會壞?也太會腐爛?能吃嗎?

劍過留香2


我不知道題主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但是我發現答題的很少三農領域的,作為一個常年在大棚一線的人,有必要給大家科普一下現在的西紅柿口感跟保質期的問題了。

以前我們種植的西紅柿皮薄多汁,口感好,熟透後還有沙瓤的,但是產量低,不耐儲運,而且本身抗病能力差,加上化肥的大規模使用,造成土壤板結,土傳病害增多等等問題,使生產成本增加。後來為了能夠解決這些痛點,通過引進國外品種、嫁接、雜交等方法,培育出很多高產、抗病、耐儲運的品種,就是目前我們市面上常見的品種。但是從口感來說不如以前的老品種好,價格也比老品種的要便宜一些。

保質期問題。

不可否認,西紅柿如果需要長途運輸的話,會提前兩三天採摘,避免在路上造成過多的損耗。西紅柿從你買回家開始算,正常可以存放3-5天,如果是冰箱冷藏還能夠延長几天,就算是這樣,從採摘到腐爛一般不會超過半個月,還有一種硬果型西紅柿品種,露天儲存可達20天左右,放冰箱裡還能夠延長時間,但是口感差,種植面積較少。通常情況下,一個月都不會壞的情況很少。

我為什麼說西紅柿一個月不會壞的情況很少。

首先我國西紅柿種植面積大,範圍廣,產量高。以2017年為例,西紅柿種植面積為1627萬畝,產量為5695萬噸,全國各地區均有種植的,而且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的產品供給,又不是天價商品,經銷商有必要砸自己的牌子,去幹這事嗎?

舉個例子來說 濰坊市的濰百超市有自己的蔬菜檢測站,經銷商送去的每一個產品都會抽檢農殘、藥殘、等等,發現不合格產品直接扣除經銷商的保證金,中斷合作等處罰。



結語

不可否認,現在農產品化肥農藥的使用量還是偏大的,但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國家政策的扶持,這一情況會逐一改善的。請大家再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不要人云亦云,還是自己去多瞭解一下,不要給謠言傷農的機會。


種地的小任






2206638優夢


說現在西紅柿一個月不爛有點誇張,但放七八天肯定沒問題。這要歸“功”於以色列和荷蘭。

十幾年前,以色列的“澤文”公司和荷蘭的“瑞克斯旺”公司的“長貨架”西紅柿進入我國。短短几年,國內皮薄多汁的傳統西紅柿品種全面崩潰。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力量?這是因為拉動西紅柿市場需求的是西紅柿收購商和城市超市。收購商想減少運輸損失,超市想減少貨架損失。耐運輸的長貨架西紅柿剛好滿足了這兩個需求。

有人爭辯說,產品的需求歸根結底由終端消費者決定的。這也沒錯。但是我們來看一看西紅柿市場消費者的情況。城裡人用西紅柿炒雞蛋做湯,不是很在意西紅柿生吃的口感和品味。有些“矯情”的人喜歡用傳統的老西紅柿做湯,卻不願花太高的價錢。說句抬槓的話,如果你能花大閘蟹的價錢買傳統口味的西紅柿,就一定有農民給你生產出來,又有人用飛機給你運過來。

至於這種皮厚汁少的長貨架西紅柿到底能不能吃?嚴格來說,做湯炒菜沒有太大區別。如果一定當水果鮮食,就去買水果西紅柿,有人叫聖女果,也叫櫻桃番茄,都指的同一類,這種品種在選育時還是很注重口感的。有一種琥珀色小西紅柿尤其好吃。

至於傳統的所謂的“原味”西紅柿就只能去農村的集市上買了。

左邊為傳統西紅柿:


種田博士後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關於這個問題種田博士後確實回答的很完美了,在這裡科學興農從育種角度做一下補充,分析一下而今的西紅柿為什麼耐儲藏了。

對於西紅柿大家可能都在追求味美多汁的品種類型,這樣的番茄口感相對而言也會更好。不過普通天然番茄來說,在自然進化過程中已經適應了一套天然機制,在成熟後迅速成熟,並將番茄中的籽釋放出來,並繁殖後代。這應該說是植物進化中所共有的一套機制。

比如說類似的甘藍型油菜、大豆在成熟之後莢果迅速開裂(生物學稱之為性狀),將籽粒炸裂出去,這樣的機制從植物自身來說是非常有利的,這也便於其繁殖後代;而對於那些不耐裂的品種類型,在進化過程中由於無法繁殖後代也就逐步被淘汰掉了。

但是對於植物自身有利的性狀,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卻不見得就是好事,比如說前面提到的裂莢,而今來說到了成熟之際,田間有個風吹草動就掉落,而且在採用機器收穫的之後,由於機械性碰撞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失。而這裡要提到的番茄也是一樣,雖說自己在成熟之時加快了進程,但是對於作為蔬菜的西紅柿而言,成熟的越快反而腐爛的越快,這可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對於蔬菜轉運的商販乃至超市售賣都是不願意看到的,我們也稱之為商品性較差。

對於番茄來說,準確的說不只是番茄還有許多水果類型包括蘋果、香蕉、桃子在成熟過程中都具備呼吸越變的特性,也就是說在成熟過程中呼吸速率會突然加大,而伴隨的是乙烯合成量的大增,因此來說,選擇呼吸躍變性較弱的品種類型,也是育種中挑選耐儲藏番茄的策略之一。

雖說在經過西紅柿千年萬年的自然進化田間已經很難找尋耐儲藏品質的西紅柿,但是卻不代表沒有這樣的種植資源。而針對市場需求也只能去選擇那些耐儲藏的類型,當然或許會口感略差,但是這裡也是要分清一個主次性矛盾。如果說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都分不清的話,那麼再去探討別的耐儲藏和高口感之間的取捨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深入,城市人口數量越來越多,對於城市的蔬菜供給由最傳統的城市郊區如今已經要跨省轉運了,那麼傳統類型的西紅柿而言怎麼可能經受的瞭如此長距離轉運?即便能夠轉運過去,1噸西紅柿,爛掉一半的話,那麼單價再提升一倍,又能否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呢?

而這也是育種學家進一步的去選育耐儲藏西紅柿的主要原因了,否則的話如今城市中可能面臨的是沒有西紅柿供應的問題,而不是如今在這裡許多網友大談西紅柿品質如何了。

對於耐儲藏西紅柿的選育探索我國不止在傳統育種角度做出了大量的育種選育性工作,在基因工程方面也作出了許多的探索。比如說我國第一個商業化審定的西紅柿品種就是由華中農業大學所選育的轉基因耐儲藏西紅柿類型。

針對西紅柿成熟階段乙烯大量釋放的特點,1990年華中農業大學利用轉基因技術將乙烯形成酶EFE反義基因導入普通西紅柿,並進一步選育成功了我國第一個轉基因耐儲藏番茄。從相關論文研究結果看,轉基因耐貯藏番茄的品質、口感等方面同傳統西紅柿並沒有什麼差異,又同時提高了西紅柿的儲藏特點。不過遺憾的是,目前轉基因番茄目前已經沒有了,並沒有得到市場推廣。

綜上來說,耐儲藏番茄同傳統番茄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當然如果生吃的話口感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而這也是當前我國城市化所無奈的選擇,如果說在如今的城市中沒家都能有一個菜園子的話,那麼我相信,市面上都會是傳統那種好吃的西紅柿,但是這也只能想想,您覺得現實嗎?


科學興農


久放不壞的西紅柿就屬於“硬果型”作物。其特點就是果肉較硬、汁水較少,不易腐爛,通常可存放兩到三個月,果實不變色或轉為淡黃色。如果外界溫度適宜,空氣相對乾燥也可以保存的更持久。

如果購買了這種‘硬果型’西紅柿,覺得不放心的話,可以把西紅柿和香蕉放在同一個塑料袋裡,香蕉釋放的乙烯氣體會很快將西紅柿催熟,跟普通西紅柿並無區別。


標書專家


什麼叫現在,原來也不壞啊!農民伯伯種出來,小商販收購需要三天能把這些西紅柿賣到大商販那裡,囤積到一定的數量需要三五天,從偏遠的農村運輸到外省的大城市,兩三天,到了大型蔬菜批發市場賣個兩三天,到小商販手裡兩三天,到蔬菜店賣個三五天,飯店裡放個兩三天,到你吃上過你買到家放個兩三天!隨隨便便一個月!如果你吃到壞的西紅柿了那估計兩個多月了!


理查德西門喬治


現在很多西紅柿是轉基因的,最好不要吃。


四望山三望寺


現在的西紅柿不好吃,沒有香味。原因有幾個,一是品種,老的品種味道好,但產量都不高。為了追求高產,個頭大,結果多,產量高,耐存儲的品種逐步替代老品種。二是為了打時間差,力爭自己的蔬菜在集中大量上市之前就走向市場,菜農們往往採取催熟的辦法。90年代初,我回家探親,就看到菜農們用藥水在抹西紅柿,我突然明白了,難怪西紅柿不好吃啦!

你問放多少天都不壞,能不能吃,我建議少吃,非產季不吃。


老楊老張1


一個月?說少了,有一次不小心有個西紅柿掉到廚房地下,滾到櫥櫃下邊,因為當時沒時間夠出來,就想晚上再弄,結果就忘了,大夏天,在櫥櫃下放了將近兩個月左右,收拾衛生時夠出來了,除了有點表皮起皺,沒別的毛病,居然一點都沒爛!真是個柿堅強!


與非或非gy


現在的西紅柿不是自然成熟長成的,當西紅柿還是綠的時侯,抹上催熟素即乙稀利,使生的慢慢變成所謂的熟的西紅柿,大家看到的不表皮發紅或粉色,其實裡邊的肉是白色的,而且沒有汁水,吃起來沒有柿子味,市埸上基本沒有裡外一樣紅做西紅柿了。真的不敢吃了,尤其是過季的西紅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