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西南邊陲崛起的新型口岸城市

靖西,西南邊陲崛起的新型口岸城市

北緯23°34′,東經106°48′,這裡是廣西百色市代管的縣級市——靖西的地理座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靖西”這個名字顯得陌生。它位於中越邊境,雖是一座小城,因為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使得靖西成為中越兩國經濟、文化交融之地。

長期以來處於交通末梢的靖西,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貧困城市。如今,邊境貿易經濟的繁榮,交通條件的不斷提升,逐步喚醒了靖西這座邊境小城。隨著中國龍邦—越南茶嶺跨境經濟合作區的開啟,靖西大力發展口岸經濟貿易,與越南高平省建立了良好的經濟合作關係,一個新型口岸城市的雛形初現。

邊貿發展的新生力量

靖西,西南邊陲崛起的新型口岸城市

靖西與越南高平省茶嶺、重慶兩縣山水相連,邊境線長152.5公里。地理優勢和邊貿資源,早已為當地發展口岸經濟埋下伏筆。

從百色駕車到靖西,不到2個小時的車程。越過連綿不絕的山丘,路過大小河流和成片稻田,空氣逐漸變得清新溼潤,街邊寫著“越南特產”字樣的店鋪招牌,尤為醒目,這也提醒著來客已踏入中國西南邊貿繁榮之地。

靖西市邊境貿易起步於1989年,彼時的邊貿活動還比較零散,主要是在互市點自發性的民間貿易。到了1996年以後開始慢慢興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靖西邊境貿易規模不斷擴大。1996年進出口總額僅為l億元;到了二十多年後的今天,這個數字增加到了76億元。

靖西,西南邊陲崛起的新型口岸城市

當歷史的塵囂遠去,靖西成了如今媒體報道中那個“正在蛻變的中越邊境貿易重鎮”。這座邊城的快速崛起,得益於靖西擁有國家一類口岸——龍邦口岸。龍邦口岸交易的商品品種日漸豐富,進出口的主要商品有鐵礦、錳礦、鈦礦以及農副產品、木材、機械設備、建築材料、水果和日用百貨等,共20大類100多個品種。

來到龍邦口岸就能看到期待已久的中越集市。廣西一帶,人們把約定俗成的集市交易稱為“圩日”,這一天,來自邊境的壯、漢、瑤、彝等民族的老百姓和越南邊民都會來到圩市進行各類商品買賣,圩市雖然規模不大,但商品卻琳琅滿目。這裡主要向遊客售賣一些越南特產,如香水、香菸 、綠豆糕、椰子糖等。因為物美價廉,所以頗受歡迎。貨物都是由越南邊境的老百姓趕圩而來,周邊的山路上還能見到馬兒馱著貨物徐徐前進的畫面,可謂是一道獨具一格的風景線。

兩國合作的新熱點

來自越南北部邊境高平省茶嶺縣的黃氏林,小名阿林,她喜歡稱自己為“跨國物流商”。阿林每天開車拉貨都進出毗鄰的中國廣西靖西市龍邦口岸,她以“物流商”的身份,從事邊境貿易。多年來阿林一直穿梭於中越邊境線,見證著龍邦口岸的變化。

阿林每天進出的龍邦口岸,是中國西部地區對接越南以及東盟各國最便捷的陸路通道。龍邦口岸早在清光緒22年(公元1896年)已設有對訊,1954年設立龍邦口岸工作委員會,自1996年以來,龍邦口岸的貿易額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2007年正式以國家一類口岸對外開放。近年來,龍邦口岸的貿易額增長速度更是幾乎每年翻番。

中越邊貿日益繁榮興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而如何藉助這一良好勢頭,實現邊境貿易的加速發展,進而通過輻射效應帶動周邊地區發展?建設擁有出口加工區、保稅區、自由貿易區等優惠政策的跨境經濟合作區成為了中越兩國的共同選擇。

站在龍邦口岸的高處,可以看到與之相對應的越南茶嶺口岸。隨著中越邊境地區的交流和合作愈加開放和頻繁,2013年,中國和越南共同規劃建設了中國龍邦—越南茶嶺跨境經濟合作區,在兩國的共同努力下,合作區(中方區域)規劃建設初具成效。目前,中方園區核心項目萬生隆國際商貿物流中心一期主體工程,互市監管區、聯檢樓等基礎設施已基本竣工,龍邦邊民互市貿易區也於2017年10月投入運營。

建立跨境合作區,開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越客商以及他們帶來的商品。熱鬧的邊貿互市上,邊境商賈雲集,口岸經濟的繁榮發展,雙方邊民都從中收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原先較為荒涼的邊境地區變成商貿繁榮的邊貿重鎮。

靖西,西南邊陲崛起的新型口岸城市

“三輪車”經濟

互市貿易繁榮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改變了邊民的生活。

在邊貿小鎮的名號之前,靖西以產鋁礦和水稻著稱。如今當地人不再單純靠天吃飯,都靠著逐漸繁榮的邊貿互市進行邊境貿易,做一些小買賣謀生。邊貿浪潮逐漸在各個口岸、互市點附近的村莊迅速蔓延開來。

據靖西市商務局統計,目前,僅在龍邦口岸互市點每天就有1000多邊民從事邊境貿易,貿易方式主要是將東盟的堅果、木材等商品進口到國內,再轉手賣給國內的收購商,而從靖西出口越南的商品主要是生活日用品、紡織品、機械產品等。

靖西,西南邊陲崛起的新型口岸城市

邊境貿易包括邊民互市貿易和邊境小額貿易,其中邊民互市貿易最能讓廣大邊民受益,按照國家政策,邊民通過互市貿易進口商品,每人每天價值人民幣8000元以下的,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

龍邦口岸旁邊是“南疆國門第一村”——排幹新村。這個因為互市貿易而興旺的小村莊,青山綠水,小橋人家,家家戶戶庭院潔淨,小樓錯落有致,青灰色的瓷瓦樓頂、潔白的樓牆、硃紅色的欄杆,儼然成為中越邊境線上的一顆明珠。滿口壯鄉語的村民,提起“邊貿”“互市”和四通八達的交通時,臉上總會洋溢著微笑。排幹村的一位村民說,這兩年自從村裡人腰包鼓起來後,村裡就新修了許多小樓。

邊貿催熱了龍邦口岸互市,也逐步發展到與越南企業的邊境小額貿易,造就了許多本地老闆,鄒振寧就是其中之一。鄒振寧是靖西人,1997年中專畢業後進入邊貿公司工作,2009年成立了自己的邊貿公司,他的公司每年接手貨值100萬美元左右,在當地算是中小企業。“做邊貿生意很開心,感覺很不錯。”鄒振寧說,現在當地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尤其是靖西至龍邦高速公路的建設,通車後對邊民來說是一個新的機遇。

靖西,西南邊陲崛起的新型口岸城市

在龍邦,像鄒振寧這樣的本地老闆不少。家住龍邦的劉麗玲是農民出身,做小生意起家。2004年成立了一家邊貿公司,如今成了當地最大的外貿企業。劉麗玲因此成為當地邊貿界響噹噹的人物。該公司每年接手貨值達3000多萬美元。

前往靖西龍邦口岸邊民互市的路上,三輪車“突突突”的響徹耳畔,上百輛各式三輪車集聚口岸,車主們耐心地排隊等待邊防武警檢查。從2009年起,龍邦口岸就興起了“三輪車經濟”。邊民每天開著三輪車往來運輸商品。除了邊民互市帶來的收益,一些村民看準了邊貿背後的物流商機,做起了貨運生意。

“村裡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輛三輪車,每天可以賺160元,算下來一個月可以賺4000—5000元。”邊民張美朝介紹,如今村裡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輛三輪車,每天從這裡出境往越南的三輪車有上百輛,最多的時候超過200輛。

繁榮的邊貿是中越兩國貿易合作的縮影,而在靖西這個貿易邊城,興邊富民的故事也將一天天地上演著。

靖西,西南邊陲崛起的新型口岸城市

靖西發展的新名片

龍邦口岸,是中國西南腹地通往東盟國家直線距離最近的出境口岸。隨著邊貿地位的提升,靖西交通地位的重要性也開始顯現。

從靖西市出發前往龍邦口岸,目前只有一條40多公里的二級公路。今年年底,靖西到龍邦高速公路將實現通車。這條高速只有 28.2 公里,開通後,讓靖西到口岸的時間從40多分鐘縮短到了20分鐘。而且,新高速將在靖西市舊州鎮附近通過一座互通立交連接上已經通車的百色到靖西、崇左到靖西和靖西至那坡三條高速公路。從地圖上看,通過這四條高速公路,靖西市北可通德保、百色等地,東可至崇左、南寧等地,西可經過那坡、雲南富寧等地直達昆明。

而另一條“中國西部縱向大通道”,連接廣西龍邦口岸到寧夏銀川的G69高速公路正在快速建設,全長2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從寧夏銀川始發,途經西安、重慶、貴陽,最終抵達靖西龍邦口岸,讓沿線城市增加了一條直達邊境的新通道,與越南實現無縫對接。

高速公路之外,德保—靖西鐵路2012年開始運行,靖西與南寧至昆明的鐵路線隨之聯通。作為中國第三條延伸至中越邊境的鐵路,德保—靖西鐵路構成了廣西與東盟間的國際新通道。鐵路延伸至邊境後,距龍邦口岸還有約30公里的距離。據瞭解,靖西—龍邦鐵路目前已進入預可行性研究階段,建成後向南可與越方鐵路對接,以提升沿邊互聯互通水平。

隨著公路、鐵路相繼投入運營,代表著交通便捷和未來更多的可能性。邊境不再遙遠,每到假期,有不少遊客從南寧、桂林、廣州到靖西旅遊。

靖西的魅力遠不止邊貿,“邊境風光”成為了靖西的另一張名片。對於許多從未到過邊境的遊客來說,“邊境”這個詞彷彿充滿了魔力。開始一段中越邊境的旅途,目之所及的邊境風光和生活景象,才能讓國境線變得具體。2015年,靖西迎來撤縣設市的機遇,旅遊成為靖西重點發展的“五大”特色經濟之一。靖西近幾年全力打造的“邊關風情旅遊帶”,使得旅遊市場的潛力逐步得到開發和釋放,迎來了旅遊業的大發展。2018年1—6年,到靖西旅遊的遊客大約有367.54萬人次,旅遊收入37.4億元,位居廣西前列。

靖西,這個曾經不起眼的小縣城,一躍成了桂西交通樞紐,並逐漸成為進出東南亞的交通節點。中國版圖西南邊緣的靖西向世界敞開了大門。由此,它的神秘面紗才逐漸被人們揭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