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界”到“反跨界”,综艺流行风向变了?

“不想当歌手的演员不是好导演”,“跨界”早已成为影视行业的一种流行方向。

相应地,“跨界”综艺也几乎从未淡出观众的视野:从前些年的《舞林大会》《名声大震》到近些年北京卫视推出的“跨界”系列,以及和“跨界”同时期涌现的《喜剧总动员》等节目,“艺人+”的范畴逐渐从“艺人+舞蹈”扩展到“艺人+音乐”“艺人+体育”“艺人+喜剧”等。

从去年年底开始,一方面,“跨界”的脚步还在继续;但另一方面,“跨界”逐渐开始向“半跨界”,甚至是“反跨界”的方向倾斜。

1

从“跨界”到“反跨界”

谈到“跨界”综艺,不得不提到北京卫视。2016年5月,北京卫视推出“艺人+音乐”的《跨界歌王》,“跨界”一词开始被正式提了出来,成为一种现象,一种标签。

4个月后,北京卫视趁势推出《跨界喜剧王》,节目采用“艺人+喜剧”的形式,由专业喜剧人担任“固定喜剧经纪人”,配合演员、歌手等“跨界艺人”完成喜剧演出。

作为北京卫视“跨界”系列的第三弹,《跨界冰雪王》请来了名导张艺谋和专业花样滑冰运动员,试图将让艺人和体育“嫁接”到一起。几乎同一时期,由浙江卫视、中二传媒、不二文化推出的“艺人+喜剧”的《喜剧总动员》在浙江卫视开播,大致形式也是将影视演员和喜剧人组成CP,进行喜剧竞演。

从“跨界”到“反跨界”,综艺流行风向变了?

纵观“跨界”综艺的共同点,无论是“艺人+音乐”“艺人+体育”还是“艺人+喜剧”,其内核都是让艺人跳出自己“舒适区”,展示自己在并不擅长领域中可能存在的潜力,最终形成反差萌。

这类综艺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一方面在于艺人在尝试新鲜事物的同时,存在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对观众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悬念感、新鲜感的过程;而另一方面,此外,这类节目采用“进阶式”的剧情发展,从学习到入门,从入门到突破的全过程很容易让自带光环艺人走下“神坛”,引发受众共情。

之后,单纯的“跨界”综艺逐渐认识到专业的重要性,例如播至第三季的《跨界歌王》开始在嘉宾的遴选上有意识地挖掘一些自带歌唱功底的艺人加入,例如吴秀波在成为一名演员之前,其实早已以歌手身份出道,他在2000年的时候就发行了个人音乐专辑《爱之战》。

此外,时隔6年,东方卫视重启老牌综艺《舞林大会》这一IP,最终夺得冠军的董洁便是名副其实的科班出身,曾在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5年舞蹈,经常在战士歌舞团的舞蹈节目中担当领舞。

从“跨界”到“反跨界”,综艺流行风向变了?

准确地说,“反跨界”的风向是从去年年底的《演员的诞生》《表演者言》开始逐渐显现出了苗头,而后今年登陆荧屏的《声临其境》《我就是演员》(《演员的诞生》第二季)、《声入人心》以及即于第四季度在爱奇艺上线的《演员的品格》则直接摒弃了“跨界”这一符号,开始注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

《我就是演员》尝试为演员搭建一个切磋演技的舞台,《表演者言》为实力派演员提供了一个分享表演心得的出口,《声临其境》则从更小的台词切口突破,着重展现专业演员的台词功力和配音功力;最近上线的《声入人心》三位“出品人”各有来头,36位参赛者也都是国内名校和国际名校的美声音乐佼佼者。

2

风向变化,变的是什么?

放眼综艺市场,伴随同类型节目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攀升以及观众审美的不断提升,如何避免“同质化”已经成为诸多综艺制作者面临的共同难题。2016年北京卫视的《跨界喜剧王》和浙江卫视的《喜剧总动员》,就较为明显地暴露了同质化明显导致的后劲不足这一弊病。

从“跨界”到“反跨界”,综艺流行风向变了?

从大的框架来看,两档节目都是将目光瞄准“喜剧”,其节目赛制也是大有雷同之势,无外乎专业喜剧人搭档“跨界艺人”,经过排练之后呈现喜剧作品。这其中尤为明显的是,两档节目的喜剧咖往往是“一家人”:要么来自辽宁民间艺术团,要么来自开心麻花和德云社。两档节目“抢”同一拨人,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不仅让观众有“串戏”的错觉,长此以往也让节目容易陷入喜剧咖“青黄不接”的困境。

对观众来说,“跨界”综艺最初带来的新鲜感和悬念感在经过一段时间沉淀之后难免消失殆尽,观众早已对赛制规则以及节目剧情的发展走向拥有一定预判。比如跨界喜剧综艺常常强调“喜剧的内核其实是综艺”,开篇让观众开怀大笑,结局一定令其潸然泪下,所谓的喜剧往往变了“味道”。

此外,“跨界”综艺毕竟是让“跨界艺人”做非专业的事,这其中有一个重要且必要的前提是,“跨界艺人”最好具备某一领域的潜能,经过挖掘、打磨之后,才有可能呈现不俗的反响。反之,无论“跨界艺人”本身在自己的舒适区再优秀,也难保观众会买单,对节目和嘉宾本身来说都是一种致命伤害。

与早期纯“跨界”的综艺相比,演变后的“跨界”综艺一方面尽量保留了“跨界”综艺的看点,另一方面也让“业余”之外更多了一些专业水准。不过长远来看,如何源源不断地为节目输入新鲜而有力的血液,也是需要制作团队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到了“反跨界”阶段,原有的“跨界”元素被打破,聚焦在艺人本身所擅长的领域,简单来说就是让演员演戏、让歌手唱歌、让运动员展现体育技能。

从《演员的诞生》到《声临其境》再到《声入人心》,有了专业水准加持的“反跨界”综艺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让观众在影视作品和舞台表演之外,见识到嘉宾在专业领域大放异彩,看惯了“玩票”,专业成为吸引受众的一大法宝。

从“跨界”到“反跨界”,综艺流行风向变了?

尤为关键的是,这类节目将原有的“艺人+”的范畴被进一步拓展,渗透到演技、台词、美声等各个垂直领域,避免了过度开发同一题材可能引发的同质化严重等发展瓶颈。表面上看似冷门,但由于“没听过”“没看过”,这样的节目常常给予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冷门和专业也成为解锁爆款的一个先决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跨界”到“半跨界”再到“反跨界”的转变,是市场和观众等因素多重作用的结果,每一个阶段都有呈现的看点和制作的难点,“反跨界”的流行风向更多地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END-

作者丨九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