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一本好书》第一期杂谈

(闲聊几句,想法稍微有点多,不像之前发的文字风格)

最近很多人在推荐《一本好书》这个综艺。尬吹的人说秒杀《我是演员》;《见字如面》是它的副产品。今天晚上有机会看了一期。这是一个通过话剧、舞台剧的形式表演某些“经典读物”的节目。之所以上双引号,是因为我觉得有些书算不上经典读物。

一般我看综艺会一口气刷很多期。但是,这个综艺看完第一期之后,没有力气看第二期了。因为有太多的内容需要好好的沉淀,思考一下。感觉看了一部十分沉重的电影。基本上有以下几个感悟:

第一,节目的弹幕:受到以前职业习惯的影响,一般看综艺会打开弹幕观看弹幕文字,通过它们的话,判断发弹幕的人的心理动机,并简单的描绘出观看这个综艺的观众的人群画像。《一本好书》第一期的弹幕基本围绕着赵立新在说,一方面赵立新的台词功底确实强,台词的记忆能力很强,大段大段的台词说的洪亮清晰,表达的也很准确。所以,弹幕一直在夸奖赵立新的演技。顺带着把舞台上其他演员的演技也夸了一遍。

但是说实话,和《我是“戏精”》以及其他偶像剧的演员比,确实演技很好,但是这应该是基本水平。和在首都剧场、人艺看的话剧相比,这些演员无论是从气息、节奏、声音的洪亮程度来说,都很差,感觉更像是在校的大学生。可是,弹幕却把他们夸讲了一番。再一次的见识到了中国影视综艺的欣赏水平。这个锅不甩给流量花旦、小生们,但是中国影视界的资本还是可以背一下的。不过,又转念一想,也很少有人能咽得下首都剧场、人艺的那些正剧,我最初也是不情愿的去看,但后面真正的感受到了舞台剧的魅力。

仔细想想,我如若不是在北京,这个中国话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又十分有幸看了很多代表中国最高演绎水平的话剧,那我也是分不出个好赖,跟着弹幕在猛夸舞台上的那些演员们。此时,忽然觉得有时候一线城市虽然有很多毛病,但是,确实接触到的东西都是最为优质的,看到的白色是纯洁无暇的,黑色也黑的深沉。

而,这只是话剧,如果是理念呢,或者其他东西?一线的各方面都会比二三线要好呢?这是不是说明人更应该去一线生活,去拼搏?

第二,这个就刚好又和《一本好书》里第一期的内容有关系了《月亮与六便士》。这一只是我想看的一本书,但是自己一直不想找时间来看。刚好这次借由舞台剧的形式了解了书里面的内容。男主角特斯利在40岁的时候,抛妻弃子,放弃在伦敦的优渥生活,跑到巴黎画画,追求自己的月亮。当问到他,为什么多40多岁了,还要忽然人生大转折呢。

他回答道:都已经40多了,再不去画画,我就来不及了。

我不能不画画。我不能不画画。就像一个人掉到水里,不能不摆动四肢,拼命游泳一样。

特斯利此时已经把画画看成是自己免于淹死在平凡无聊、索然无味的生活中的一个救命稻草。他必须抓住它。所以,后面无论他如何变成渣男、如何让妻子伤心、给帮助他的人戴绿帽、逼死他的“恋人”,你都能感觉到他的出发点和这么做的“正确性”。

艺术是需要天分的。无疑,这样的特斯利,确实有天分。因为已经不能用人的标准,世俗之见去审视他,他不受这些伦理道德的束缚,他凌驾于人类之上。所有人都在地上低头捡便士的时候,他已经凌空而起,在追逐着月亮。这样的人是被人类仰视的,他的作品自然也是旷世之作。

但是,所有人都可以学习他么?他从人到神的阶段每每差点死掉,都是有人帮助了他。真有人走他的路,在关键时刻遇不到“贵人”,会不会真的死掉呢?

我不想当特斯利,能成为里面的德克就行。德克喜欢画画,而且懂得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点。当世人都对特斯利不解的时候,德克发现了特斯利画作中的天分。虽然一直被特斯利瞧不起,被特斯利辱骂。但德克还是愿意千方百计的去帮助天才,帮助天才让这世间的美丽诞生。

很多人都无法成为天才,也不愿成为特斯利,但是希望每个人都能给天才一点帮助与宽容。这些话写一半就觉得自己在异想天开。真正的天才都是被世间所不容的,哪里有什么宽容和理解。

世间历来如此,人类不理解“神”,“神”也瞧不起人类。

这矛盾没法调和,所以我写了一堆废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