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檔”尷尬?今年5個奢侈時尚品牌傳被收購

全球時尚零售持續震盪,陷入困境的奢侈和時尚品牌或傾向於被收購。

奢侈品市場正出現兩極分化趨勢。貝恩公司預計未來幾年該行業的增長將放緩至4%或5%,從LVMH、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和愛馬仕三大巨頭的業績表現來看,三者在第三季度均錄得雙位數的增長,主要得益於中國消費者強勁購買力推動。

與此同時,以Burberry為代表的英國奢侈品牌們的業績依舊低迷,旗下包括手袋在內的配飾部門銷售額基本無增長,Mulberry上半財年的銷售額則同比下滑8%至6830萬英鎊,淨虧損擴大至360萬英鎊。

此外,Tod's和Salvatore Ferragamo這兩個意大利奢侈品集團仍處於轉型的陣痛期。期內,Salvatore Ferragamo在迎來新CEO後,銷售額同比增長3.9%至2.98億歐元,終止連續8個季度的下滑,但前9個月的銷售額仍錄得3.3%的跌幅至9.72億歐元,Tod's集團則在上半財年短暫止跌後,銷售額錄得下跌2.2%至7.06億歐元。

CPR Asset Management基金經理Anne Le Borgne認為奢侈品集團需要投資建設多渠道戰略,而規模較小的品牌在這方面處於劣勢,該行業的持續動盪會提供更多併購機會。她進一步指出,對奢侈品品牌而言整合線上線下渠道和提供多元化產品變得至關重要,但需要大量投資才能實現,在這種情況下處境艱難的中小品牌可能更傾向於將品牌控制權交給擁有雄厚財力的大型奢侈品集團。

自今年以來,Lanvin、Bally、Courrèges、Carven、Wolford和Versace等奢侈品牌先後易主,買家除開雲集團、Michael Kors等奢侈品集團外,還包括未來自中國的復星國際和如意集團等。

與此同時,包括Tod's、Salvatore Ferragamo、Burberry、Valentino以及潘多拉珠寶等業績表現欠佳的品牌也陸續傳出被收購的新聞。

意大利媒體今年10月報道稱奢侈品集團Tod's董事長Diego Della Valle正在對其業務進行重組,或有意尋求出售,不過隨後Diego Della Valle否認了該傳聞,並強調Tod's的轉型正在按計劃進行,提高上新頻率且重點發展傳統產品的新戰略正逐漸生效,預計業績最快可在下半年實現復甦。

由於業績遲遲沒有起色,Tod's集團自去年以來便頻頻傳出將被賣盤的消息,目前市值約為20億歐元,目前行業處於一個關鍵的結構轉型期,大中華業績的不穩令Tod's 集團的復甦之路再蒙上一層陰影。

Salvatore Ferragamo的現狀與Gucci四年前的困境如出一轍,但面臨的挑戰在加大

步伐較慢的Tod's並不是個例,Salvatore Ferragamo同樣一直未能成功擺脫困境。今年前9個月的銷售額仍錄得3.3%的跌幅至9.72億歐元,淨利潤則大跌17.5%至6500萬歐元,報告期內,Salvatore Ferragamo核心的鞋履部門銷售額繼續錄得下滑6.2%至4.05億歐元。

這是該品牌迎來新CEO Micaela Le Divelec Lemmi後的首份成績單。Micaela Le Divelec Lemmi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中強調,目前Salvatore Ferragamo仍處於轉型的過渡期,儘管業績與其預期的不太一致,但從第三季度的銷售表現來看已出現積極的信號,未來管理層會更加努力地實施轉型策略。

實際上,Salvatore Ferragamo的現狀與Gucci四年前的困境如出一轍。Salvatore Ferragamo近一年來更換了CEO和營銷傳播總監,並任命女鞋創意總監Paul Andrew兼任女裝成衣系列設計師,希望通過新的管理團隊來全方位地為消費者製造新鮮感。 但比Gucci更難的是,除了要努力跟上千禧一代消費者變化無常的需求喜好,Salvatore Ferragamo 所面對的對手也開始對通過各種新穎的手段吸引著時尚界的目光,競爭越來越激烈。

今年10月,將Salvatore Ferragamo從一家意大利鞋履公司變成奢侈品帝國的Wanda Ferragamo去世,享年96歲。隨後便有消息稱,Salvatore Ferragamo正在與私募股權基金進行接洽,計劃尋求出售或私有化。不過該集團發言人對該消息作出否認,表示並未有出售計劃。

新首席執行官和創意總監先後到位,但Burberry的業績令投資者失望, 在截至9月29日的上半財年內,Burberry總銷售額依然下滑,錄得下跌3%至12.2億英鎊,同店銷售則增長3%,營業利潤同比大漲36%至1.73億英鎊。而在截至6月30日的第一財季,其銷售額同比增長3%至4.79億英鎊,按固定匯率計算則無增長。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其亞洲市場表現沒有達到投資者的預期,MainFirst 的分析師甚至用“相當慘淡”的論斷來形容該品牌在中國的市場表現。

對於Burberry未來的業績表現,CEO Marco Gobbetti稱轉型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生效。 時尚頭條網早前報道,相較於LVMH、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和愛馬仕連續多個季度的雙位數增長,已掉出奢侈品第一梯隊的Burberry必須實現持續的銷售加速增長才能重新回到起跑線上。隨著消費者逐漸向奢侈品和大眾時尚品牌兩個極端分化,中端市場的主導地位已經不再。

全球地緣經濟不穩,特別是英國脫歐陷入僵局的大環境下,無論是對Marco Gobetti還是創意總監Riccardo Tisci而言,他們在Burberry所面臨的挑戰與壓力並不輕鬆,全新形象已初見端倪的Burberry依然需要警惕。

IPO無望,意大利奢侈品牌Valentino業績持續放緩,去年全年該集團銷售額增長5%至11.6億歐元,而2016年為11.1億歐元,按固定匯率計算收入增長7%,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則從2016年的2.06億歐元減少7.7%至1.9億歐元。上個月據女裝日報援引消息人士透露,卡塔爾皇室控股的Mayhoola 私募基金重新開始與開雲集團就意大利奢侈品牌Valentino的收購事宜進行商談。據悉,開雲集團旗下核心品牌Gucci首席執行官Marco Bizzarri早在去年就曾向Mayhoola發起收購Valentino的提議,但因未能達成共識而遭到拒絕。截至目前,開雲集團和 Mayhoola 均未對收購傳聞發表任何評論。

年輕消費者的口味越來越難捉摸,曾一度令Tiffany“睡不著覺”的潘多拉正處在十字路口。 據意大利媒體Il Sole 24 Ore消息,自5月以來,丹麥珠寶品牌潘多拉Pandora股價已暴跌超過50%,有分析師預計KKR 集團和貝恩資本等私募基金或出手收購該品牌,也有部分激進投資機構也表露了收購意向。

彭博分析師表示,潘多拉目前的市盈率為8.2,遠低於珠寶行業平均水平。自今年以來,潘多拉的業績便開始走下坡路,據時尚頭條網數據,潘多拉第二季度收入持平無增長,錄得48.2億丹麥克朗,約合7.47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而去年收入錄得上漲12%。由於銷售令人失望,潘多拉下調了對全年收入增長和盈利能力的指引,並表示將加快開店速度刺激增長。 對於集團業績的下滑,原CEO Anders Colding Friis曾坦承,主要受到了美國零售低迷和中國代購等灰色業務的影響。

回顧潘多拉的發展歷程,其實也是消費者選擇商品的決策心理在這幾十年發生的巨大轉變。消費者購買一件商品,從最早的功能式消費,到後來的品牌式消費,再到近年流行起來的體驗式消費,但持續征服年輕消費者越來越難。

有分析指出,傳統商業不敢再輕視社交媒體的威力,隨著行業風向的劇烈變化,在頭部奢侈品牌和快時尚的兩面夾擊下,“中檔”奢侈品牌將持續陷入被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