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按三年,深圳房價已迴歸2016年的水平

强按三年,深圳房价已回归2016年的水平

强按三年,深圳房价已回归2016年的水平

//朋友圈筍盤增多?別懷疑,可能是真的!

因為經常寫關於樓市的文章,陸陸續續加我的地產中介也不少。

閒的無事的時候,我會去翻翻他們的朋友圈,看看深圳市場上又發生了什麼,出來了什麼筍盤,價格大概能筍到什麼程度...也作一個很粗糙的一線市場監控。

筍盤是什麼意思?最直白的說法就是:在出售的房源當中,在本區同一小區同類戶型面積等條件下,售價最低或明顯低於市場價的房子,統稱為筍盤,多用在二手樓的銷售當中。

低到什麼程度才能稱之為筍呢?至少要有10%的下調幅度才能稱之為筍。

而且,投資客稱筍盤大概有三個緯度:九折筍,八折筍,七折筍。也就是說,一個小區整體價格在500萬,剛剛流出來一套450萬價格、品質也不弱與同小區其他房子的話,那這套房子就是筍盤了。

在中介朋友圈,我看到了什麼?經過一段時間的對比,我開始陸陸續續注意到以下三個現象——

1、市場上筍盤數量增多了。

2、筍盤的真實性越來越強了。

3、筍盤的降價尺度越來越大了。

加過中介朋友圈的人都知道,在過往幾年,朋友圈所謂的筍盤的真實性其實不高,即使以10%的降價幅度流出來,可到現場一看,房子存在種種毛病,低於10%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即使有筍盤的存在,也基本流傳不到朋友圈。因為筍盤一出來,有實力的地產中介會聯合幾個人一起吃掉,即使噸位太高拿不下,也只會推薦給自己熟悉的、實力雄厚的VIP客戶,根本不會流傳到朋友圈。

筍盤存在的機率很小、壽命很短,所以,前幾年有些朋友圈流傳的所謂筍盤,真實性大打折扣。但是,到了今年下半年,如果有人在朋友圈發筍盤,你可能要注意了,因為這可能是真的。

而且,最值得注意的是,這裡面的筍,竟然是售價接近1500萬的豪宅。

//降價150萬,深圳灣豪宅撐不住了?

//

熟悉深圳房地產市場的人應該知道,進入2016年之後,深圳的房子其實已經開始呈分化狀態:豪宅莫名其妙的漲,剛需上車盤進入橫盤狀態。而且,這種現象越發的嚴重。

所以,對於深圳樓市一直在跌的消息,其實是不完整的,因為只代表了一部分的房子的狀態。如果要細分的話,只能是這樣:豪宅在悄悄的漲,普宅在慢慢的跌。

以寶能太古城為例,在去年就曾被曝出南區的48平小戶型一個月的漲幅就高達100萬。在鏈家上面看一下這個小區去年的整體成交價,基本都在10萬/平—12萬/平之間。

到了2018年,太古城南區的房子已經在鏈家上面看不到成交價低於14萬/平的房子了,最高的一套是在7月25日成交的,70平左右,單價去到了16萬!

當然,這只是豪宅市場上的一個縮影,漲幅如此之高的還有旁邊的恆裕濱城、翡翠海岸、吉祥龍等等深圳灣的豪宅物業。這些物業,一套89平的房子市場價在1500萬左右。

但是,到了下半年,這些樓盤已經開始出現異動了。據市場上了解到的消息——

1、恆裕濱城1期前段時間剛剛成交了一套戶型,113平左右,1800萬的市場價,最後降到1650萬的價格成交,降價幅度高達150萬!

2、同一樓盤的一套177平的房型,所有的盤裡面都是報的3300-3400萬,前一段時間有業主開始降價到3160萬,降價幅度最少在140萬。

3、離恆裕濱城不遠的翡翠海岸,89平的1600萬的市場價,最終價格也下來了,1450萬成交,打了9折。

4、深圳灣某小區的一套房源,市場價在1480萬-1500萬左右,最後1380萬賣掉了,降價幅度也高達100多萬。

這些房源剛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以為是假的,所以打電話過去問,但最後被確認為真實、成交的房源。朋友直言:現在賣房子和買家聊價格,和以前不一樣了。

一套2000萬的房子掛上去,很多買家一見業主面,直接砍到1700萬。而這樣的價格,基本上已經是2016年的價格了。

//731新政之後,南山掛盤數激增40%!

//

為了更加佐證這種案例的真實性,一位朋友給我提供了一張前三個月深圳二手房掛盤數量趨勢圖(僅監控了鏈家)。

其中,列出了南山二手房的掛盤數量:三個月增長約40%,日均增加17套。(想要完全的數據請掃碼文末右側的小密圈二維碼)

强按三年,深圳房价已回归2016年的水平

圖by:Hanson

而前三個月,深圳全市二手房源掛盤平均增速只有28%,南山高達40%。

强按三年,深圳房价已回归2016年的水平

為什麼豪宅盤也會出現這種情況?綜合來看,大概有三點原因——

一個是前兩年豪宅的漲勢太猛,已經透支了未來三到五年的漲幅。

在限價政策的強按下,新開樓盤的價格基本持平甚至低於周邊二手房的價格,這就會讓周邊的二手豪宅賣不起高價。

比如說華潤悅府3、招商雙璽、萬科臻山府、香山美墅5期,開盤價格都不高,很多買家直呼筍,即使花百萬“唱茶費”、扎破頭也要往裡擠。

看一個最真實的案例:昨晚,萬科臻山府3期開盤了,整體毛坯均價在9.71萬/左右。

一期開盤的時候,價格多少呢?毛坯備案均價9.9萬/平二期開盤毛坯備案均價在9.75萬/平左右。2年沒漲價,還降價了,結果可想而知。據消息:萬科臻山府3期半小時去化96%!

二是“三價合一”之後的豪宅交易稅費開始大幅度的提高。我們來看看下面的表格——

强按三年,深圳房价已回归2016年的水平

稅費增加多的有40%,最高的則達到了356%。在深圳灣買一套89平的戶型要額外產生多少的費用?

大概稅費要多出50萬,首付要增加400萬。整體呢?朋友告訴我:一套2000萬左右的房子,大概要交200-300萬的稅。

後來,731新政來了。居民家庭新購買商品住房,3年限售,商務公寓5 年限售,更是一下子將深圳樓市的成交降到冰點。所以,近期市場上才會出現這麼多的筍盤,而且是“豪筍”。

當然,前兩點大家可能聽的比較多,但第三點可能知道的人相對少一些。那就是:房子的評估價大打折扣了。

以前的豪宅市場,銀行對於房子的評估價都不會太低。但現在呢?只能評到成交價的8成或者8.5成,也就是說。一套2000萬的房子,只能評到1600萬到1700萬。

評不到成交價會有什麼影響?如果按5成貸款來算的話,只能貸800萬-850萬來算,也就相當於變相提高了首付...處處都是錢錢錢。

如此一來,市場自然不會太好。

//這個城市,很多人都想住自己的房子!

//

豪宅,作為深圳樓市風景中最靚亮的一道風景,在過去兩年風光無限。不少樓盤在橫盤狀態下逆勢上漲,而且幅度驚人。

在經歷了731新政之後,可能開始要回歸一段時間,這裡面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成交冰凍,降價出售。如果是剛需的筍盤還好,只能說明他們的海綿安全墊不夠厚,資產配置不到火候。

但如果核心地段的豪宅都開始出現這種情況的話,那就真的要注意了,因為他們是最能抵抗市場跌幅的資產。

那麼,剛需呢?剛需其實也不好過。深圳的房價雖說是橫盤甚至是微跌的價態,但不要高興太早,房價跌了一點點。因為購房成本的提高與之對沖,基本所差無幾甚至還有增加。

在今年上半年的時候,有長期跟蹤市場的小夥伴就跟我講,不要看這些盤處於陰跌狀態,但如果你真的想買的話,可能還要付出比之前更高的成本。一個是利率,一個是稅費。

經過兩年的強度調控,對於現如今的深圳樓市來講,已經不是2015年之前的樓市了。此次的豪宅價格回調,對於市場來說,如果調控持續不放鬆,可能是一個迴歸的信號。

不過度樂觀,但也不至少過度悲觀。但對於拐點在哪裡,很難講。

hanson說,電商購物有雙十一,有最低價的日期預告,樓市也有最低價,但是沒有確定的日期預告,大多數人只能靠多看數據多聽消息來綜合判斷拐點在哪裡。

第一次買房的朋友們往往經驗不足,容易把精力過多放在對“拐點什麼時候來”的判斷上。與其去瞎猜這個時間節點,還不如在拐點來臨前看好房源,籌好資金,做好流水,撇清婚姻關係,把心儀的寶貝提前放入購物車,然後靜待拐點來臨。

不要試圖去賺最後一個銅板,一買就跌,只是難受,沒買就漲,才是天塌,買完先跌後漲,那叫虛驚,一買就漲,那不叫驚喜,叫後怕。

房子不是用來炒的,是用來住的。而這個城市,很多人都想住自己的房子。

------END------

PS:安靜的小密圈持續更新中,裡面除了圳跑盤摘要、片區行情分析、深圳樓市研究報告、一線消息播報等外,還特邀數名深圳涉獵地產二十餘年的大伽團坐鎮,裡面可以解答關於深戶、豪宅&剛需選籌技巧、金融貸款等問題。

在裡面,你可以提出你的疑惑,說出你的需求,小密圈可以快速給你匹配最合適你的房子,節省你的選房時間。

强按三年,深圳房价已回归2016年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