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年相聲發展史上僅有的兩位“宗師”級人物,不是師徒勝似師徒

百餘年相聲發展史上僅有的兩位“宗師”級人物,不是師徒勝似師徒

  在中國相聲近一百五十年的發展歷史中,誕生出的“宗師”、“泰斗"、"大師"鳳毛麟角。馬三爺是無可爭議的相聲泰斗、劉寶瑞、侯寶林兩位也是行內公認的相聲大師。而真正堪稱一代宗師的僅有兩位,這兩位雖不是師徒關係,但卻有著勝似師徒的情誼。他們就是在中國相聲史上佔有濃墨重彩的“萬人迷”李德鍚和“單口大王”張壽臣。

百餘年相聲發展史上僅有的兩位“宗師”級人物,不是師徒勝似師徒

  李德鍚在“相聲八德”中無疑是一顆最耀眼的明星。由於距今年代久遠,當時也沒留下影像資料,更沒能像當年“小蘑菇”那樣可以灌製黑膠唱片。後人只能從行內藝人的口中領略到“萬人迷”的風采。馬三立的文哏放眼整個相聲界可謂獨樹一幟無可比肩,但怹生前也曾說過:大家都覺得我使《對春聯》這塊活使得好,但要跟“萬人迷”比,最多能到他七成的功力。從當年李德鍚包銀奉養三位師弟給他一人量活,也不難看出在京津兩地早已是紅極一時的大蔓兒。至於張壽臣,老觀眾們對他再熟悉不過了,論威望、論表演技藝都足以配得上相聲宗師的美譽。當提及張壽臣時,馬三爺同樣表現出無限的敬意,“每逢過年,大年初一早晨我都會早早到師哥張壽臣家給他拜年,不光因為他是我們這一輩的門長,而且我是真心佩服他的藝術。”

百餘年相聲發展史上僅有的兩位“宗師”級人物,不是師徒勝似師徒

  在兩代相聲宗師之間其實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萬人迷”李德鍚是那個時代相聲界當仁不讓的執牛耳者,其門下弟子眾多,但在他眼裡卻沒有一個能繼承他的衣缽成為壽字輩中的翹楚。對於在舊社會吃開口飯的藝人來說,李德鍚早早意識到唯有把相聲一輩輩傳承下去,才有這門手藝的長久發展。最終,他看中了焦德海門下弟子張壽臣,也認定他日後有能扛起相聲界大旗的潛質。

百餘年相聲發展史上僅有的兩位“宗師”級人物,不是師徒勝似師徒

  於是,萬人迷直接通過這一輩的門長大師哥裕(玉)德隆找到張壽臣,在表達了有意栽培他的想法後,張壽臣也為能得到萬人迷的提攜而感到高興。由於當時張壽臣在京津兩地已經小有名氣且收入穩定,萬爺為了考驗張壽臣是不是能捨棄名利潛心跟他學藝提出了很多苛刻的要求,沒想到張壽臣的回答也給萬爺吃了顆定心丸。“我要跟您學活,從今以後別的穴我都辭掉,就給您一個人量活 ,給多少錢全聽萬爺您的!”

百餘年相聲發展史上僅有的兩位“宗師”級人物,不是師徒勝似師徒

  言出必行的“師徒”兩人由此開始了“一個真心教,一個用心學”的學藝賣藝生涯。雖然張壽臣已經有師父,但萬人迷對他卻沒有絲毫的保守和保留。在相聲門有句老話“寧舍一錠金,不贈一句春”,春即是相聲藝人賴以生存的春口。而萬人迷能毫無保留的把滿身好能耐悉數傳於張壽臣也不得不佩服其寬廣的胸襟。最初,張壽臣使倒口活綱條子不硬,萬爺先過給他一段倒口的代表作《豆腐堂會》,後來又陸續唸了很多拿手的文哏活。隨著張壽臣表演技藝的精進,爺倆開始打鐵互為捧逗,這樣的合作關係一直延續到萬爺客死奉天......

百餘年相聲發展史上僅有的兩位“宗師”級人物,不是師徒勝似師徒

  幾年的光景讓張壽臣快速崛起,成為京津兩地最炙手可熱的相聲藝人。此時,萬人迷卻做出了一個讓同行和觀眾都頗感意外的決定。為了扶持提攜張壽臣,萬爺最終決定把天津讓給張壽臣。因為他深知,倘若自己久佔京津,張壽臣永遠起不來,畢竟當時的頭牌還是萬人迷,只有他走了,張壽臣才能獨立扛起相聲界的大旗,才能在壽字輩藝人中樹立起自己的威望。1926年,萬人迷出關來到奉天獻藝,也正是在那年一代相聲宗師李德鍚在異鄉以悽慘的病故在相聲舞臺上永遠謝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