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職稱的幾個不得不說的問題——一些教師放棄評職稱的原因分析

職稱問題,近年來問題越發凸顯。一些老師怨聲載道,甚至有地方發生過為了評職稱,教師和校長公然互懟的現象。要知道,當年制定職稱政策,其目的是對職業技術水平高、能力強、成就大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褒獎,而現在,隨著時代發的發展,竟然成為了倍受教師詬病的癥結,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雞肋!其原因何在呢?

下面,三水三心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一是教師為什麼在乎職稱二是為什麼有些教師不能評上職稱三是為什麼有些老師不願意評職稱,四是如何破解當前的職稱困局

一、教師為什麼會在乎職稱呢?

1.職稱,是教師專業發展的終極追求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效應,叫做“天花板效應”,意即人的發展,到了最高層級,無法再向上發展。教師這個職業,不外乎兩條路,一條走專業技術發展之路,成為教育專家。要想成為教育專家,職稱就會成為一個坎。我很熟悉的一個教育專家,四四處宣稱“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教授級中學教師”,就是這個意思。

另一條路,就是走上管理的道路,成為學校管理的專家,做校長。但事實上,一個學校校長就那麼一兩個、兩三個,大多數教師,終其一生,還是普通教師。

所以,職稱,對於大多數教師來說,是專業發展的一個終極追求。

2.職稱,還有一定的利益因素

教師的收入狀況,普遍不高,而職稱,會導致每個月幾百元的差距。比如,一級教師和高級教師,在我所在的地區,每年的差距近萬元——這對於本來收入就不高的教師群體來說,無疑是有巨大誘惑力的。

或許有人說,作為教師。豈能在乎那一點利益?

話是沒錯,但教師首先是人啊,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一樣不要錢呢?上要贍養老人,下要撫養孩子,哪一樣不需要錢呢?有些專家,動不動就是過“幸福的教育生活”——每天的日子捉襟見肘,“口袋比臉還乾淨”,何來幸福可言?

所以,職稱,對於大多數教師來說,是提高經濟待遇的一個重要途徑。

關於職稱的幾個不得不說的問題——一些教師放棄評職稱的原因分析

3.職稱,可以獲得學生和家長更多的尊重

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不是所有的高級教師的教育教學業績都比中級和初級(也就是現在的一級和員級)高,這是客觀存在的,也是很多人反對職稱的重要原因。

但事實上,如果你是高級教師,就會對學生和家長產生一種無形的影響:我們的老師是高級教師,水平是很高的。這種影響,其實就是所謂的“向師性”——親其師則信其道,敬其師則敬其道,道理是相通的。

我剛畢業的時候,我所任教的班級,許多家長就向校長提出要求,要轉班,因為另一個班級的老師是高級教師——高級教師總是與較高的學術水平、專業能力與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聯繫在一起的,說白了,高級教師就是德高望重的人,他說的話,其分量一般來說是高於其他教師的。

所以,職稱,對於大多數教師來說,是提高受尊重感的重要手段。

關於職稱的幾個不得不說的問題——一些教師放棄評職稱的原因分析

二、為什麼很多教師評不上職稱呢?

既然一般情況下,教師都應該在乎職稱,那為何很多老師中其一生都評不上職稱呢?這中間原因多多,既有職稱評定本身的問題,也有教師自身的原因。

1.職稱評定的條件嚴格

現行的職稱評定,有嚴格的條件限制,比如任教時間,班主任經歷,學術論文(或者專著),計算機和外語水平等等,還有的地方規定,必須要有支教經歷,這樣一來,在硬性條件上,很多人都被刷下來了——不符合條件啊!

關於職稱的幾個不得不說的問題——一些教師放棄評職稱的原因分析

2.職稱評定的名額限制

因為職稱與收入掛鉤,絕大多數地方都實行比例限制,比如我所在的區域,高級教師評定的比例不超過25%,聘的比例不超過15%。

你想,符合條件的再多,名額有限制,你也沒機會吧!我在中學的時候,剛達到教齡的限制,就有資格評高級,結果,就有老教師說,年紀輕輕的,應該謙讓。於是,一謙讓,就是差不多十年——沒有名額了!

關於職稱的幾個不得不說的問題——一些教師放棄評職稱的原因分析

3.職稱評聘過程中的其他因素

由於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很多評價指標都比較模糊,比如“熟練掌握”“比較豐富”“比較突出”,沒有量化啊!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就容易滋生一些問題,比如,關係交換、利益交換等等。

一些老師對職稱成見頗深——基本上都是認為在職稱評聘過程中有不公平、不公正的現象。

關於職稱的幾個不得不說的問題——一些教師放棄評職稱的原因分析

4.教師個人也存在一些問題

由教師成天說支撐不公平,呼籲要“按勞分配”,但事實上,總有一些教師,不加強自身的專業水平。說句不客氣的話,工作很多年,連一篇像樣的論文也沒有,說明什麼問題?

也有老師,嫌班主任工作有苦又累,不願意做班主任,等到評職稱需要班主任工作經歷的時候,才傻了眼!

關於職稱的幾個不得不說的問題——一些教師放棄評職稱的原因分析

三、有沒有不在乎職稱問題的老師呢?

毫無疑問,肯定是有的——教師群體那麼大,產生各種稀奇古怪想法,也不足為奇。三水三心工作近20年,就見過一些(雖然是個別)對職稱毫不在意的老師:

1.家庭條件優越的老師

家庭條件非常優越,不願意“為五斗米折腰”的老師,客觀存在。我所在區域,就有一名老師,工作幾十年,都是初級,但他教書非常認真,每天都早早到學校,還義務給學生補課——15年前,他已經開上奔馳了。

他經常給我們說“我享受教書的過程,享受跟學生在一起的快樂”,你看,這樣的教育,不就是最理想的教育嗎?

關於職稱的幾個不得不說的問題——一些教師放棄評職稱的原因分析

2.什麼都不在意的佛系教師

不知從何時開始,“佛系”成了流行語。在教師群體中,也有個別的“佛系教師”,看淡一切,不爭不搶,不強求,一切隨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我見過一名典型的“佛系教師”,準時上下班,準時進教室,準時出教室,該做什麼絕不應付,該他下班絕不延遲。

近50歲了,他還是初級職稱!

關於職稱的幾個不得不說的問題——一些教師放棄評職稱的原因分析

3.被現實擊破夢想的老師

還有些教師,多年努力尋求,但無果而終,最後成為了“無問津者”,再也不關心了——明知不可以,何必強求呢?

我原來單位有一名教師就是這樣,參加了3次高級教師評定,都被刷下來,現在,他再也不參加了——“哀莫大於心死”,這是他經常說的一句話。

關於職稱的幾個不得不說的問題——一些教師放棄評職稱的原因分析

四、如何破解當前的職稱困局呢?

我以為,採取雙軌制的方式,或許可以解決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所謂的雙軌制,就是一部分教師實行職稱評聘,走職稱工資的道路,一部分教師走按工作量定崗來核定收入的路。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

1.給教師一個選擇的機會。以區域為單位,經過教師的討論,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制定兩種工資發放辦法,在基本工資不變的前提下,將所有的績效工資,納入總的盤子裡,一種是原來的職稱體系發放,一種是按照工作量和工作質量來發放。教師可以選擇,一旦選擇,至少保持3-6年(一個學段,你不能朝三暮四啊)。這樣一來,職稱高的教師,可以選擇走職稱的路(當然,也可以不選擇),而職稱低的教師,可以選擇走工作量的路。

這是你做出的選擇,你就不能怨誰了,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關於職稱的幾個不得不說的問題——一些教師放棄評職稱的原因分析

2.給教師一個競爭的機會。現在,存在一些高職稱的教師,一旦評上了職稱,就以各種理由,不願意多上課,甚至有的人乾脆做起了各種教學輔助工作,脫離教學一線。任何改革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益,職稱設置比例的本來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競爭。在這種情況下,讓所有的老師都參與到競爭中來——多勞多得、優勞多得,或許可以激發教師的第二個春天!

關於職稱的幾個不得不說的問題——一些教師放棄評職稱的原因分析

最後,特別提醒一點,教育不是試驗田,任何改革都要慎重。針對教育的改革,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慎之又慎,因為,教育牽涉面廣,更重要的是,教育所面對的對象是孩子,孩子的人生階段是不可逆轉的——經濟改革失敗了,明年再來;教育改革失敗了,孩子明年又來嗎?即使是針對教師的改革,也要慎重,教師每一天面對的是孩子,他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