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收入18萬,汽車行業的標杆!

中國一汽官網介紹,11月27日,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第十四次黨員代表大會召開,明確一汽集團未來五年工作目標,到2023年實現整車銷量超過590萬輛,營業收入超過9000億元,利潤超過800億元,人均收入提高至超過18萬元。

人均收入18萬,汽車行業的標杆!

會議由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奚國華主持,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留平作工作報告。

報告中明確了集團目標和未來五年的主要工作:“未來五年,即到2023年,在新一屆黨委任期內,集團公司實現整車銷量超過590萬輛,營業收入超過9000億元,利潤超過800億元,人均收入超過18萬元。到2030年,把集團公司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移動出行服務公司,使中國一汽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之翹楚、世界汽車舞臺的重要力量。”

作為對比,2017年,中國一汽共銷售汽車335萬輛,同比增長7.7%,實現營業收入4698億元,意味著五年後一汽定下的目標基本是翻一倍。目前一汽集團旗下有紅旗品牌、一汽解放、一汽轎車、一汽-大眾和一汽豐田。後兩者是銷量的主要來源,其中一汽-大眾2017年銷量超200萬輛,一汽豐田貢獻70萬輛,全部合資品牌銷量在中國一汽乘用車累計銷量中佔比超過85%。

人均收入18萬,汽車行業的標杆!

值得注意的是,一汽還提出員工人均收入提高至超過18萬元的目標。其實,這並不是徐留平第一次提出提高員工收入。去年8月徐留平上任一汽集團董事長的職位後,對一汽內部人員結構和組織架構進行大改革,其雷厲風行的作風讓業內稱讚。期間還傳出“關於一汽新任董事長徐留平工作作風的學習材料”,裡面提到重點關注對研發和市場有直接作用的部門,對研發和生產一線員工一年內工資翻倍。

更重要的是,中國一汽將轉型為移動出行服務公司,並喊出“世界一流”的口號。目前,一汽與滴滴戰略合作,與東風、長安共同注資成立出行公司,同時又與阿里AliOS達成合作,共同推動車聯網、車路協同等技術落地;此外華為、拜騰、百度等公司,都與一汽有合作計劃。

人均收入18萬,汽車行業的標杆!

今年10月24日,中國一汽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16家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各家銀行提供給中國一汽意向性授信共計10150億元。

超過一萬億的借款額度,業內紛紛猜測一汽是不是又有什麼大動作,不過一汽方面稱近期內中國一汽並沒有重大項目需要重大資金投入。

對於本次“天價授信”,一汽解釋稱,本次與各銀行的戰略合作簽約,是中國一汽為了進一步鞏固銀企雙方合作關係,為中國一汽未來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金融保障”。未來還將與各銀行在融資業務、新能源、智能網聯等新業務上進行合作。

直到現在,拿到一萬億意向性銀行授信後,會投入到怎樣的具體項目中一汽方面也沒有透露。

人均收入18萬,汽車行業的標杆!

在品牌業務上,“靠合資品牌養活”的局面依舊持續,合資品牌貢獻了一汽乘用車超過85%的銷量,利潤也佔據絕大部分。經營困難的一汽夏利靠變賣資產得以維持,一汽華利被出售,一汽豐田全部股份也被轉售給母公司一汽股份。一汽轎車雖然在近兩年實現了盈利,但很大程度上還要歸功於合資品牌一汽馬自達在銷量和利潤上的貢獻。

一汽自主業務上紅旗品牌被獨立出來成為一汽重點打造的明星品牌,徐留平曾公開表態,要把紅旗品牌真正打造成“中國第一、世界著名”的品牌,目標是到2020年銷量10萬輛,2025年銷量達到30萬輛。 在新能源策略上,至2025年紅旗將推出15款電動車型。

一汽集團定下的目標規模基本翻一倍,年銷590萬輛新車,營收9000億,利潤800億,但不可否認的是合資品牌依然是利潤奶牛,自主品牌汽車所佔比例非常小,如何扭轉“靠合資品牌輸血”的局面,才是一汽所要面臨的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