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师的前途在哪里呢?

祺祯亦宝


扎心了,老铁!作为一名在医院工作了16年的药师来说,看到你就好像看到了当初的自己。我的经历和你很相似,由于没有高考经验,1998年的我并不知道药学是干嘛的,稀里糊涂就选择了这个专业。

2002年毕业后参加工作,上图为工作一年后的我。因为是药学专业,所以我几乎一直在调剂岗位,其实也就是抓药。那时候,临床药师的概念还没有怎么提及,只是以药品为中心。有人说,药师的工作没有技术含量,跟卖菜的没有什么区别,我当时还是很不服气的。

后来到了年限,考过了执业药师,主管药师。但是每天工作的成就感并不是特别强,在患者看来,药师就是抓药的。慢慢的,我们药师也这么认为起来。

其实这么多年来,公众对药师的关注并不多,直到2017年,因为在这一年,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药师第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随之而来的还有传言的药房托管,很多药师感到了压力。当然,也有人提出,实现药师价值的时候到了!

就目前的形势,我谈一下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也许对你有所帮助。

取消药品加成后,很多医院药房都被当成成本部门,因此我们医院药师要主动的转变工作重心,在保证药品供应的前提下,更多的考虑如何为患者的用药安全保驾护航。比如,设立处方前置审核、开展医嘱点评、设立药师咨询门诊、加强住院患者用药教育、进行合理用药科普等,真正把药师的专业水平发挥出来。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实现药师服务费,体现药师价值。只要把这些做到了,我相信医院药师的前途还是很光明的。因为,药师是医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后,如果能换专业的话,建议转到临床药学专业。你懂得~

我是宋药师。黄药师的宋~快关注我获取更多用药姿势吧~


宋药师


药师,不一定去医院啊,说实话,药师在医院地位是不太高的。


药师最主要的工作岗位是全国几千家大大小小的制药企业,在药企里,可以从事药物研究,药物生产,药物检验,也可以从事药物销售有关的市场调研工作。


还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种检验机构,专业从事药物分析工作。


还有药物研究所,专门从事药物研究工作,这里面工作的人员往往有高薪机会。


还有各级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也需要药学专业人员,这可是公务员。


还有越来越多的连锁药店,也需要很多药师,这个行业目前发展前景还比较好。


这些工作都是很有成就感的职业。


我大学毕业后,每一份工作就是在医院干药师,干了几年出来了,个人感觉那个工作我不是太能适应。


老椰的自媒体


百万药师,路在何方?沦为鸡肋,只因不够专业!

各地2017年执业药师证正在发放,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通过率高达29.19%,至此,执业药师队伍近百万人!然而,每年依旧有大批药学专业毕业生前赴后继,执业药师通过率也在一升再升,以后的执业药师也会越来越多。正所谓多了就不值钱了,执业药师的稀缺性已经消失。药师的出路到底在何方?

先看看什么是执业药师。执业药师,是指同时具有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药师注册证,并在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单位执业的医药技术人员。执业药师主要提供药物知识及药事专业服务,我们是药物的专家,同时也是解答市民大众有关药物问题的最适当人选。

对的,我们药师是药物的专家,是社会中最了解药物的人。然而,现在看看药师在社会上所从事的什么工作?

首先看社会认可度最高的医院药师,虽然他们大多数是卫生系统的职称药师,但他们都已经具备了执业药师的知识储备,甚至更为专业。医院药师最开始只是负责在药房辨认药物、为患者取药、指导患者用药的,发展到今天,药师也可以为患者事先配好药物(多为静脉用药)、参与指导临床用药、不良反应检测等。 现在一条一条来说。辨认药物,现在配送到医院的药物都是经过了各级检验,基本都是符合国家法定标准的,药师检验,只是为了防止有假药劣药的进入。不过在政策高压下,药监部门随时监督下,这种现象基本不会出现了, 所以说医院药师的第一份工作任务,基本可以忽略了。为患者取药,并核对药物,说是在第一个工作任务准确辨别药物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实就是一个机械工作,任何人都可以取代,并且现在马上出现自动取药机了,所谓智慧药房也在各地兴起,效率更高更准确,所以医院药师的第二个工作任务也可以被取代了。第三,指导患者用药,医生给患者的处方上,药品说明书上,都有药物的使用说明,药师的再叮嘱,不过是再把一道关。如此说来,也是鸡肋。第四,准确配药,这说到底也是一个高级操作工,这在医院以前是护士的工作,也没听说过出现大面积的错误,说让更专业的药师来从事,也不过是换了一个熟练工而已。 第五,也是现在国家提倡的,参与临床用药,说是药师真正的价值的体现。事实如何?疾病诊断是医生进行的,处方权在医生手里,药师能做的,只是审核处方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殊不知,医生也是学过药理的啊,常见的药物禁忌他不会不知道的。国家的另一个说法是,为了限制医生的不合理用药,增加一道让药师审核的工序。说到底,是利益在作祟,防的是人心。为此,医生和药师相互看不顺眼,处方有问题,药师说医生用药不合理,医生说药师不懂临床,从未参与过诊断,根本不知道患者的实际情况,教条主义。并且,药师限制了医生的主观能动性,除了多一道安全门外,全无用处。 再说药店。

药店说到底是以卖药为生,不过是国家为了市场化经济,把医院药房的功能和利润分离了一部分出去。如此说来,药店药师与医院药师并无区别,并且还要为了利润,不得不放弃本身应该控制用药的功能。目前所说的药店执业药师缺口巨大,只是由为了应付国家gsp检查而生。在药店的执业药师的专业能力得不到体现,职业能力和待遇不匹配。因此药店的执业药师多是挂证,查在职在岗个人觉得也是运动式政策,一阵风过去后,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为此,骂声一片。

最后说药企。这儿说的药企是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可参考药店。药品生产是源头,药师在药企的功能定位是质量控制。药品标准是国家制定好的,除了质量负责人是国家要求的必须是执业药师外,其他质量检验人员也是属于熟练操作工。执业药师在生产企业依旧控的是人心,专业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说到底,在职业高度细分化的今天,执业药师除了国家GSP、GMP检查的强制要求外,自身所承载的每一项功能,都是可以替代的!执业药师,说到底,还是鸡肋!

然而,药师领域有没有杰出人物呢?肯定是有的。不说国外的,只说我国的,最出名的就有屠呦呦和金世元。并且,他们俩都是中药领域的。

屠呦呦是我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本土科学家,很幸运她是我们药学领域的,可以算作药师。说她是中药领域的,是因为她是在中药古籍上发现的灵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发现了青蒿素。她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是幸运的,但目前不是可以复制的。因为她的成就是在举国体制下完成的,并且她一生只做了一件事,研究青蒿素。而在市场化的今天,再用举国体制去完成一个新药物,是基本不可能的了,国家的支持只能占到一小部分。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目前不可能、也确实没有那么大的投入。所以,我们的药物生产企业还在初级野蛮生长阶段,指望企业能够造就再一个屠呦呦,也是基本不可能的。

再说金世元,他就没有那么出名了。他是中药鉴定专家,是目前为止三届国医大师中唯一一个以中药领域入选的。几十年来,他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作为同仁堂的质量控制人,为我国的中药材守住了底线。

再说我们普通的药师,虽然要分中药和西药,但我们的执业药师考试都有考四门,所涉及的内容一点儿也不比执业医师少。那么为什么药师的待遇、社会地位为何远不如医生呢,并且很少出现大家级别的人物?就是因为药师考的太多,知道的太多,以至于多而不精,不够专业!

有人说,药师本来就是医生职业里分化出来的,还需要怎么细分?这样的说法根本就是偷换概念!我们的医学发展到今天,内外妇儿各科室的专业医生数不胜数,各领域的专家也是人才辈出。如果你到外科去让医生去给你看内科病,他一定会用排除法把你的症状都检查一遍后把你赶出去。如此,基础的全科医生目前倒成了稀缺了。虽说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但社会上也有四大流派等,从五脏的其中之一入手,着重施治。中医涉及的知识广而深奥,这也是目前中医难出专家的原因。

药师刚好相反,药材鉴别(只是中药师)、作用原理、使用方法、代谢途径、不良反应等等,通通要记。专科医生只需要记住一个科室的用药,而对于目前的药师而言,所有科室所有药物成千成万种都要记住。并且,每年上市的新药都有几百种,新的理论,新的药物作用模式,药师都需要不断补充!医生可能对他所用的那个药并不是特别熟悉。而最熟悉的,确是我们的医药代表。可惜的是,为了利润,我们的医药代表,也成了只注重销售技巧、促进卖药、甚至行贿医生的代表了。更何况,目前我国许多的医药代表,根本没有药学基础,只懂商业,不懂药物。为了利润,对于他本来应该做的,药物的四期临床疗效的再评价与不良反应监测,反而就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执业药师的出路,只有细分领域,真正下沉,多年如一日,或如金世元一样立足于中药材质量控制(只适合执业中药师),或跟踪一个科室领域的药物的临床数据,反馈给我们的研究部门,促进药物的合理研发和应用。最近国家发布了多种中药注射液使用限制,恰好是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所取得的成果,是我国中药研究的进步。

对于大多数药学执业药师,个人觉得国家应该如医师管理制度一样,加快立法,并细分科室。我倒不是建议执业药师如药代一般只懂一个或几个药,而是深入学习某一个科室的疾病发病原理、药物作用原理、药物代谢途径等,而不是目前的眉毛鼻子一把抓,哪个科室的药物都要去学习,结果哪样都不精通。当然,我不能排除也有对所有药物都熟悉的天才药师,但毕竟是少数,至少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无法办到,我能做到的只是对一些我平时使用得多的药物了解得足够深入。每个科室使用的药物并不在少数,如何选择药物的压力目前全在我们的医生身上。医药代表们的讲解虽然细致全面,但他终究是企业的代表,不得不为企业的利润考虑,在讲解药物的过程中难免有所偏重。而能够做出公正判断的,只有交给和企业利益无关的临床执业药师了。当然,如果存在利益交换就另说了。而要医生信服我们的执业药师的话,我们执业药师也应该和医生一样专业。我认为理想的状态是,执业药师和专科医生一样,在药学基础知识上,细分科室进行专业学习,和医生一块儿成长,到最后能够做到药师和医师一样懂得疾病的机理,且医生负责做出精确详细的诊断,药师再根据诊断报告选择合适的药物。患者使用药物后的治疗过程,药物的代谢及预后过程,也应该是药师负责跟踪和反馈。 我们的药店,也应该细分为只出售专科药物的专科药店,以此细分出各科的执业药师,让我们的驻店药师也变得更加专业。这样的话,医生的压力就会得到很大的释放,执业药师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然而,目前我们更多的药物不良反应检测,并不是由执业药师完成的,因为目前的执业药师不够专业,无法判断出不良反应到底是由哪个药物引起的。不过,医师职业的细分化也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而药师目前还处在全科药师的初级阶段。等到国家政策及社会认可度达到细分的时候,执业药师的价值或许才会得到真正体现。这样的话,估计有很大一部分的利益会被重新分配,政策推行的难度不可谓不小。可怜的是,估计我们这一批执业药师是赶不上了。

如此说来,药师目前的社会价值在于为了纠正我们在药品研发、生产、使用中出现的错误的,是不会产生经济价值的,并且还可能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这也是资本所不能容忍的!

综上所述,执业药师的根本属性决定了他的悲哀。虽然他在为人类生命进步做出贡献,但由于现在不够专业,不被患者和医生认可;因为不能产生利润,所以不被资本市场所容忍。我们这一批执业药师,注定会被目前所处的时代抛弃。这就是目前执业药师的悲哀!


九九归一64


本人还是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药学硕士毕业。目前在医院药房工作。药师现在在医院还是越来越重要的。目前医院转型,要求医药分家。药师现在在医院都在像临床药学转变。第一,药师在医院的第一职责就是发药,发药工作看似简单 实则对药师的专业水平要求颇高。首先审方 医生要是有一点点用药不合理 那么这张不合格的处方就要打回去;第二 ,现在大多数药师承担起临床药学的职责。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不良反应的监测 临床药品使用的合理性。这些都是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第三,药师的发展必然是要考职称的,初级药师、主管药师、副主任药师、主任药师、每一个阶段都要付出努力💪。只有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多在实践中整理经验,方能做好药师工作。


张瑶231


学药的找工作大概就几种方向吧:

本科毕业后大部分女孩子还是优先选择医院,医院药师基本靠职称定等级,其实,不仅仅是简单按处方调配药物,还包括发药,用药咨询,指导等。涉及到的专业知识非常多。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学习的。

我的研究生同学大部分还是在药企,或是高校,在医院往临床药师的方向也都有。

药学专业很有潜力的,说不定将来也可以正式坐诊开处方了(这有新闻支持的哦)。

我很看好药学专业,它会越来越受重视的。


Samantha药师


作为一名医院药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r

关于说到医院药师的前途在哪里的问题,我觉得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吧。\r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医院药师作为医院医技科室的一员,所谓”医技“,即是含有医疗技术含量的工种。\r

在医院,药师的职业发前景为:药师—主管药师---副主任药师—主任药师,职称上,从初级,中级到副高,正高职称一步步往上。职位上可以在医院内从事科室主任,临床药学主任,医院感染控制科主任等等药学相关职位。\r

其次,学术发展也不失为一条光明大道,当你的学问达到专家级别,你就会发现药学的领域宽广了。\r

当然,如果在医院仅是只会配药,发药这些基本工作的话,而不去发展,深入学习更高深的知识的话,就业前途的确很小。


云淡风轻80600


提升业务水平,做患者和公众身边的药学顾问。对患者,能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话语把专业知识讲清楚,为患者推荐最适合他(她)病情的药物,并深度解读一些相关的药品知识。此外,做好药学知识健康宣教,社区居民是很好的听众。理想的状态是:跟外行(患者或公众)讲的明白,跟内行(医务人员)说的到位!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