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都》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Irene_haha


1

书柜里有两本《废都》,一本是1993年版的,一本是2009年版的。

1993年我在高中复读,被书店门口“当代《金瓶梅》”的字眼所蛊惑,稀里糊涂买了这本盗版书。翻阅之后,觉得它黄,就放在一个开店租书的朋友那里代买,过了一段去朋友那里询问是否卖掉,看到的是一本皱巴巴的《废都》,原来朋友并没有诚心卖掉,只是用来出租了,而且看来租的频率还挺高。2009年作家出版社重新出版了《废都》,我就又买了一本。对比之下,最大的差别是老版的方框不见了,新版代之以“此处作者有删节”。

关于这些方框,评论家李敬泽态度鲜明,一针见血,说这是“一种精心为之的败笔”,“通过画出来的空缺,他彰显了禁忌,同时冒犯了被彰显的禁忌,他也的确因此受到了并且活该受到责难”。

就像比基尼对女性来说是三遮掩的同时也就是三突出一样,这些方框的存在给某些抱有猎艳心理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快速检索法或者快进键,让他们准确而省时地找到他们设想的“当代《金瓶梅》”。

2

这些方框大体可以概括为主人公庄之蝶和他的女人们。但是有个秘密藏在这些方框里,成为我们长时间的一个困惑,那就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唐宛儿们见了庄之蝶就为之着迷癫狂,可以无休止的啪啪而毫无所求?

水性杨花如唐宛儿者倒还罢了,为何阿灿、景雪荫、汪希眠老婆、柳月等等各色女子,一旦遇见了庄之蝶,便全然迷失了自己?除非是庄之蝶以尊重的名义不啪,他给读者的印象就是,只要他愿意,想啪谁就啪谁。

当然,简单点说,这的确可以归结为贾平凹的意淫。

但是为何庄之蝶就有这么大的魔力呢?或者说贾平凹冒天之大不为塑造了这样一个角色,不会让人觉得太不真实太过虚无吗?

3

二十五年后再读《废都》,我好像对这个问题就了更深的理解。

《废都》的主题,毫无疑问就是“颓废”和“空虚”。“庄之蝶”,即使色彩再绚烂,飞舞得再妖娆,那也只是庄生梦中之蝶。“不真实”是他名字的应有之义。

名字尚且如此,何况这些奇丽诡秘的情感纠葛。庄之蝶的所有情感经历,都弥漫着“颓废”和“空虚”的意味。

庄之蝶是著名作家,可他写下了什么鸿篇巨制?他是名人,可他名气来自何方?他为自己的城市做了什么贡献?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

人是虚的,名是虚的,可毫无疑问这种虚恰恰是庄之蝶迷恋和赖以生存的,他嘴上标榜似的喊着厌倦,骨子里却无比沉溺。

他和唐宛儿在一起,每一次的啪啪都几近疯狂,可是事后他还要装模作样地忏悔,对她说“我现在是坏了,我真的是坏了”。可是谁见过他“好”的时候?如果是背叛让他心生愧疚,那么在唐宛儿之后,为何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坏”下去?

因此来说,庄之蝶本身就是“虚无”的化身。而那些投怀送抱或半推半就的女人们,也是如飞蛾扑火般闯进了这“虚无”的世界。

所以,“不真实”恰是贾平凹有意为之的一种氛围。

4

那么,问题来了,明知会引起争议,贾平凹为何还要描述这样的“不真实”?

我相信贾平凹本人也洞悉这“不真实”里面蕴含的“不可能”。但坚持这么写,是有他的深意的。

贾平凹深谙老庄之道,给笔下人物取名庄之蝶也有其良苦用心。道家思想最宝贵的部分是辩证法,核心是当一个事物发展到极致,会向其相反方向发展,“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贾平凹用的这一招,叫“大实若虚”。

“虚”到了极致,就是“实”。或者说因为太“实”,所以才以“虚”的面貌呈现。

5

尽管说“当代《金瓶梅》”或“当代《红楼梦》”只是当时卖书者刻意渲染的噱头,但毫无疑问贾平凹是对这两本非常熟悉的,甚至也不排除当年他有创作一本“当代《金瓶梅》”或“当代《红楼梦》”的雄心壮志。

为此,他甚至刻意给全书营造了一个这样的语言环境。《废都》的语言,在当代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他承袭了明清小说的语言精髓,却又以白话文的形式呈现,这的确彰显了贾平凹的过人之处。

比如“妇人”这个词,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贾平凹的刻意和野心。

《金瓶梅》和《红楼梦》有个极高的艺术境界就是完美地处理“虚”与“实”的关系。“虚”到了极致,也“实”到极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水乳交融。

贾平凹毫不掩饰自己要写“虚”,他曾给自己的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中篇小说都取名《废都》,可见他最这个名字的钟爱。“废”,就是颓废,就是空虚。这毋须多言。

正是这个“虚”,笼罩了庄之蝶所生活的城市和他的朋友圈。庄之蝶在他的发妻牛月清面前是不举的,不举就是“虚”;庄之蝶在唐宛儿和柳月等女人面前勇猛无比,但事毕之后一定伴随着浓郁的落魄或沮丧,这落魄或沮丧也是“虚”。牛月清手握夫妻的名分,却无法左右庄之蝶的身心,她得到的是“虚”;唐宛儿们拥有了汪洋恣肆的性,却肩负着无可抗拒的背叛,每次事后都要喋喋不休“变坏了”,她们得到的也是“虚”。

很显然,这些越是“空虚”的地方,越是无限地接近“实”。

6

大实若虚。“虚”就是手段,是途径,“实”才是本质,是结果。

《废都》之“实”,就在于它不回避自己的传承。甚至连那些方框都是贾平凹从明清小说的出版的处理规则中总结出来并刻意模仿的,更遑论语言和故事结构。

有“传”就有“承”。二十五年前我们还纳闷为什么有那么多女的见了庄之蝶就毫无羞耻地求临幸,社会发展到今天,当偶像和粉丝令人目瞪口呆的故事一再上演,我们还会这样的故事感到纠结吗?

贾平凹正是洞察了虚实之间相互生成又相互转换的这种辩证关系,所以敢于放开了去写“虚”,然后坐等这一切的“虚”,一个个落到“实”处。


纸屑轻舞



《废都》是当代陕西籍著名作家贾平凹所写的,唯一一部城市题材的长篇小说,全书共40余万字。

《废都》以上世纪80年代未、90年代初的古城西安为背景,表面上描述了四大知识分子庄子蝶、龚靖元、汪希眠、阮知非,同牛月清、唐婉儿、阿灿等各阶层女性之间的混乱男女关系,他们之间找一切机会进行男欢女爱,以便获得短暂欢愉。

实质上,小说表达了所有人在面对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的被动变化,他们每个人在心理深处是极其孤独和没有安全感的,没有找到真正可以安放灵魂的精神家园。他们只有依靠放纵和及时行乐来改变自己注意力。当回到真实的自己,他们又不得不面对心灵的矛盾和困惑,甚至挣扎和扭曲。他们一边反反复复地麻木自己,一边又得承受清醒带给的痛苦。


时代大背景决定了每个人的命运和生活方式,这情形如同一个人掉进滔滔大河中,想更好的活命,只有顺流而下,任何反抗都是徒劳。

这部小说以大胆著称,大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全书中有大量性描写,借鉴了明清通俗市井小说,特别是《金瓶梅》的表现手法。

很长一段时期,文学界和社会各界都谈性色变,而贾平凹打破了这个界限,令各界吃惊不小,凭借《废都》,他也获得空前影响力。


其二,在文学道路上,贾平凹大胆地创新,突破了自己以前的写作题材和模式,令人刮目相看,同时也取得了不小成就。

众所周知,贾平凹以写作农村系列小说见长,《废都》是他第一部城市题材小说,一个作家敢走出突破自己的第一步,那他就真正成熟了。许多作家一辈子把一条路走到黑,想再上新台阶,获得文学地位基本没可能。

另外,小说文字叙述中出现的好多小方框,也让读者津津乐道,它可以让读者在阅读中进行再创造。不论是贾平凹故弄玄虚也罢,还是他另有苦衷也好,这也算一个创造性的表现方式,体现了贾平凹智慧的一面。


鸿鹄迎罡


《废都》是贾平凹的长篇小说之一,一发表便引起了广大的争议,这个小说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性描写,在国内被禁了长达16年之久。


《废都》的主人公庄之蝶,一个知识分子,西京城的四大名人之首,“西京文坛上数一数二的顶尖人物”。他与唐宛儿、刘月有着复杂的男女关系,而且是书中有着大量的性描写的人物。一个在西京城里耀眼的人物,最后却因失去写作能力,而出走西京城,最终在火车站中风了。

贾平凹的《废都》着重表现了人的欲望的膨胀和失控,借用前人的评价,“《废都》是传统文化滋养的一代知识精英在现代商品社会绝望和幻灭的挽歌,是人文知识分子在20世纪末颓废情绪的大曝光;主人公庄之蝶的心态及命运,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社会转型时代部分知识精英的精神缩影。”


晓晓5031


二十多年前的《废都》,的确让人觉着比较开放。其实也是一个人性的回归,记得有一个描写:一个老护士给一个小伙子输液,看到了小伙子的生殖器,这时候老护士有事叫来了小护士接替一下,输完液后,老护士感慨道:现在的小青年在哪儿都纹身,在那地方也纹,竟然纹俩字“一流”。小护士接话了:根本不是“一流”,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当时没有什么感觉,好久才窃窃一笑。


铁杉3


大约是从《废都》开始吧,甚至还要再早一点,贾平凹的文字越来越“脏”,性和人体器官成为贾平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在贾平凹的笔下,花花草草,常常都与性有关。

俺曾经是一个以看小说消遣的人,自打《废都》后,我很惊讶贾的文学传播理念。尤其《废都》充斥全文的此处略去......活脱脱一个标题党做派,和商人式的故弄玄虚。

个人认为,贾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也符合中国人谁活得久谁就胜利的人生哲学。

果然,后期贾的作品无不如此,一路到最近的《山本》,光看小说名字就矫揉造作,故弄玄虚。山本?光看这两个字你能知道是啥意思吗?赵本山?日本?难道真不能换一个简单而有内涵一点的名字吗?当然,俺这里有调侃的意思。

总之,贾平凹后期的创作缺少诚意,感觉有为存在感而造作作品之嫌,反正作品一出,自有其身边一帮人溜须拍马,为其欢呼鼓舞,不知不觉他自己也自以为神了,自我感觉良好之下认为随便捣鼓就是神作。

功成名就后,睥睨一切,这方面古今不乏其例,如果有谁敢跳出来质疑,那不用说,就是谁境界低,没文化......旁边自有帮闲及相关专家出来剖析出其作品的高深莫测及云里雾里.……

至于皇帝的新装下面的赤裸裸,爱谁谁去吧。

比起路遥的苦,忠实的倔,贾确实太假了!





布衣天涯


我是二十多年前读过『废都』的。『废都』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废都』以古都西京的当代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叫庄之蝶的作家的生活故事,小说以这个内向、性压抑的庄之蝶与唐宛儿、柳月、牛月清等女性情感的纠葛为主线,以阮知非等名士穿插叙述为辅线,展现了浓缩的西京城形形色色的“废都”景观。有人说,『废都』影射了一个时代从理想主义到市场经济环境下,知识分子这个群体的蜕变和消亡。


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我们好多人都错以为“废都”西京就是西安,这个庄之蝶就是作者贾平凹,总觉得作者有点意淫,在他的内心深处,好像天下美女都喜欢他,都渴望和他淫爱。我们觉得庄之蝶的一场又一场的婚外恋,其实是作者的性压抑的一种解脱方式,那种大量的性描写,实际上是作者积蓄的压抑在文字上的喧泻。有人说『废都』不媚俗,是用一种颓废的笔法,在一个“废都”一样的荒芜中进行的一次呐喊。但我觉得,作者不该在私欲横流的时代那样的亵渎与颓废。这其实是在一个时代风气之下,作者自我意淫和自恋的精神分析文本。
后来,『废都』引起那样大的争议,还是有原因的。贾平凹一定看过『金瓶梅』,很多人说,『废都』模仿『金瓶梅』,但模仿得过于拙劣。如果把『废都』拿来分析八九十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还是一本比较适合的标本。『废都』后来获得法国的费米娜文学奖,不知道是作品真的是因为超凡脱俗,直面现实,还是因为凡是臭脚,在别人那里就是香饽饽。


网事圈


本人是当年为数不多的第一版废都的读者,原版啊!有幸,还是有幸🤓?于国人,那是人性如洪流爆出的年代,但《废都》依然震撼了我!

禁书《废都》

《废都》以80年代西安为背景,一部描写当时上流知识分子浮躁、空虚的世情小说,于1993年完成。1997年,贾平凹凭《废都》获法国著名的费米娜文学大奖。

此书大量生动形象的性场面描写,有些可谓浓墨重彩,如主人公庄之蝶和小保姆柳月那段,当时年少懵懂,不知杏有此用法。后来每每春天看见杏,我就想起那画面,已不知多久没吃过杏了。

因泛滥赤裸的性描写,加上大作家对省略号娴熟而巧妙的运用,此书曾被禁16年。基本上读者看到的都是删节版的。

《废都》写了什么内容?

《废都》,贾平凹一部80年代中国社会都市的“浮世绘”。 主人公庄之蝶,是四大名流作家之一,作者以其为中心拉开了一幕幕多彩的风流史

庄之蝶情网交织的四位女性:牛月清、唐宛儿、柳月、阿灿。她们分别代表了不同性格、追求、经历和阶层的女性。她们的故事反应了当时社会文化和生活的不同侧面,同时也聚焦了共同点:时代过渡下的冲击、迷茫和浮躁。

当人文遇上社会转型的经济大潮,迷茫、失落、不安,一定也有犹豫,但物质、欲望又那么有诱惑力,尤其在唾手可得时。性格会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命运


这本书描写的不是少男少女爱情,而是已婚的庄之蝶一个个精彩的婚外情。他太骚了,遇到的女人基本都被撩上几番。这些主题在九十年代可谓掀起轩然大波,被认为社会影响很差。

《废都》的“彷徨”和预见性

八九十年代,主流爱情小说,多以少男少女为题材,或青涩,或感伤,或唯美……很少有一部以婚外情为主题的长篇巨著。据说采用的手法叫“中国古典草蛇灰线手法”🤓。

贾平凹在《废都》里加入了西方社会的意识流和精神气质,这对压抑许久正要宣泄的国人来说,无疑是催化剂。贾平凹这种风格之变化,在当时文学来说,也是一种新鲜元素

现在想来,或许庄之蝶曾经的糜烂梦幻的世界,我们并不陌生。

大作家笔下的庄之蝶,是不是现代版的贾宝玉?或者说一种贪婪人性的黄粱美梦?不得而知。

用颓废填补寂寞,用滥性充实空虚,人生是更加迷茫后的沉沦……我只知道20多年过去了,《废都》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庄之蝶,柳月,还有一颗别有风味的杏……


上弦月M


废都废人废作家,假烟假酒贾平凹。想当年,《废都》一出,引来骂声一片。


小说中讲述了西京作家庄之蝶背叛妻子,想方设法偷腥的烂事。故事不是好故事,但书中借拾破烂老头之口,写了不少反映当时社会丑恶现象的顺口溜。小说文笔优美,把男女之事写得意境幽远,令人回味,并无恶俗之感。尽管骂声一片,却不失为一篇佳作。


苍楚雄风


当年《废都》这本小说,刚到书店就接到上级通知全部收回,有一位在本市出版局工作的朋友带回一本,第二天就要上交,本人连夜粗看了一遍,虽然书中用不少“囗囗囗”这种符号省略了好多见不得人的描述,书中仍然充满了色情描述,是一本描述狗男女偷鸡摸狗的故事书,是流氓写的流氓故事。十分低俗,应该永远封禁。


芳草54987801


我觉的废都是一部不错的书,小说人物现实的确存在,初看者恐多以庄为贾本人,西京即西安,赤裸裸性描写也比不了录像,若把庄于几个女性之间的性事实录那我说作者的废都不算黄书,改革大潮中有多少人比老庄厉害多了同时拥有数个女人,老庄虽是文化名人可无权无钱,他想逍遥日月可是活在俗事缠身中,苦闷、压抑、寻找乐园而不得最终解闷的是几个女人。庄之蝶可以说是西京里的一个可怜的文化名人,读者老觉庄即贾平凹本人似有几分道理,平凹从陕南进西安,于改革开放同步见证中国大地的历史演变,他就在其中也可以说是当事人,他在西安奋斗,四五十年,经历了各种好的不好的,而今也算功成名就,在陕南在西安乃至中国无人不晓其名,他的家常式语言比陈忠实路遥二大家语言让人更感亲切,散文更是炉火纯青无人能及,贾于大文豪近在咫尺,一步之遥了。至于废都只能等力史去检验了。今人再不可能写得出红楼梦了,因为大环境,人们利益至上,浮躁之心无法沉净,你躲山沟里都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