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朝宰相楊廷和傳奇人生

楊廷和四川新都人,相貌英俊,性格沉穩縝密,文筆工整流暢,博學多識,身仕兩朝,前後擔任宰輔十四年,其中首輔九年。他為官清正,多有建樹,因爭登基大典忤帝意,謫官,致仕。後削職為民。嘉靖八年(1529)卒年七十一。

倆朝宰相楊廷和傳奇人生

神童楊廷和成才之路

成化七年,年僅十二歲的楊廷和破例參加四川省的鄉試並中舉,成為四川省科舉考試以來最年輕的舉人,真可謂少年奇才,名副其實的神童。他中舉後四川省內一片譁然,前來祝賀之人絡繹不絕,縣太爺都親自上門道賀送禮。然而在其父楊春的教導下,楊廷和以《傷仲永》為戒,中舉第二天就閉門謝客,遠離那些溢美之詞,專心讀書。意外的是第二年上京會試卻落了榜。其父楊春教導他,會試不比鄉試,還有許多東西要學。於是安排楊廷和去國子監(當時的最高學府)去學習,並且三年後的會試也沒有參加,直到十九歲參加會試才中進士,然後選為庶吉士,在翰林院繼續深造。楊廷和在那裡實習三年,結業後當上一個從六品官。經過層層磨練,楊廷和最終成為首輔,為大明一代名相。

政績顯赫

1輔弼武宗

明武宗正德皇帝是史上出名的荒淫無道君主,楊廷和多次上疏規諫,俱不聽。楊廷和雖“邑邑不自得”,但仍勤於政事,忠於職守。正德年間,武宗常居“豹房”淫樂,或出外遊玩,多不在京。楊廷和入值中樞,參與機要,“鎮靜持重”,“補苴匡救”,“災賑蠲貸猶如故事,百司多守法”,使國家機器正常運轉。安化王朱寘鐇反,他“草赦詔,請擢邊將仇鉞,以離賊黨。鉞果執寊鐇”。劉六、劉七起義,他建策獻言,調兵遣將,終於鎮壓了這次起義。明末文人陳子龍指出:“武皇穆駿西馳,而天下晏然者,以任相得人也。”

2擇立新君

武宗無嗣,正德皇帝駕崩後,當時皇太后命大臣議所當立者。楊廷和舉《皇明祖訓》,主張立興獻王長子(世宗),得到了閣臣們的贊同,才有後來的嘉慶皇帝。太后“一如廷和請,事乃定”。使這一頗為敏感的問題,得到了順利的解決。

3剷除江彬

武宗死後,當時平虜伯江彬在京郊擁有重兵,知道天下人厭惡自己,心裡很不安穩。他的黨羽李琮勸江彬乘機帶領其家兵起來造反。於是楊廷和用皇太后的命令逮捕、殺掉江彬。江彬被除去後,朝野內外舉國歡慶。

倆朝宰相楊廷和傳奇人生

4革除弊政

明世宗(嘉慶皇帝)未至京師前,楊廷和成為最高統治者,總攬朝政共三十七日,在此期間,楊廷和不受皇帝的掣肘,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負。他以革除武宗時弊政為己任,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楊廷和辦事勤勉,講求效率,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幹。史載:“其調度區畫,取辦俄頃,命中書十餘人操牘以進,石齋(楊廷和)一一口授,動中幾宣,略無舛錯”,“中外倚以為安”。正德、嘉靖之際的遺詔、登基詔都出自楊廷和之手,他的很多興利除弊的改革措施都是通過詔書的形式頒佈的。楊廷和的改革措施,受到朝野上下的普遍稱頌。楊廷和的改革雖然時間不長,但還是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嘉靖初年,政府財政狀況大有好轉,階級矛盾也相對緩和,“天下翕然稱治”。

大禮議起,晚境淒涼

武宗無子,世宗以外藩入嗣大統,按封建禮教,應尊孝宗為皇考。但世宗尊崇私親,橫生枝節,始則堅持尊本生父母為帝后,既而又欲改稱孝宗為皇伯考。楊廷和等閣臣則引經據典,力言不可。君臣從此開始了持續數年的“大禮議”之爭。嘉靖七年楊廷和被削職為民。第二年,在寂寞中死去。

結語

縱觀楊廷和一生,覺得他不失為封建官僚中的傑出人物。武宗童昏,宦豎擅權,佞悻橫行,他身為宰輔,在處境困難的情況下,“鎮靜持重”,“補苴匡救”,兢兢業業,支撐危局。正、嘉之際,他銳意改革,力除武宗時弊政。改革雖然因他-致仕而沒能繼續下去,但還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以後的幾次改革開了先河。他為官清正,雖“位及人臣,而居處同於寒素”;他關心民間疾苦,為家鄉“通水利”,“修縣城”,“置義田”,作了不少好事,很受時人稱道。作為明代中葉著名的改革家,楊廷和是值得肯定的歷史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