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马太效应: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假如你的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请你把它折叠51次。想象一下,它会有多高?1米?2米?其实,这个厚度超过了地球何太阳之间的距离,财富与之相似,不用心去投资,他不过是将51张白纸简单叠存一起而已;但如果我们用心去规划投资,它就像被不断折叠51次的那张白纸,越积越高,高到超乎我们的想象。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越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即两级风化现象。

马太效应出自《圣经·新约》中的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国王远行前,给了3个仆人每人一键银子,让他们自己决定怎么用,等自己回来时,再来看看他们用这些银子都做成了什么。

过了几年,国王回来了,看到3个仆人,没想到他们已经有了天差地别的差异:

第一个仆人用主人给他的一键银子做生意,又赚了10锭,国王就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用这锭银子放贷,赚了5键,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战战兢兢地打开一块手绢,说:“主人啊,您给我的一键银子,我一直好好保存着,生怕丢失。您瞧,现在它完好无损!”国王听了无奈地笑了笑,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键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

并且说:“记住了吗?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让他多多益善。”

这个寓言中, 三个仆人原先的财富是一样的, 但最后却相差悬殊,最终差距的形成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主人回来前, 他们各自去做生意, 这时的差距是他们自身因素(努力)造成,

第二个阶段是主人回来后, 对他们奖罚, 这时的差距是外界因素造成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个阶段的因素是建立在第一阶段的结果上.

开始时自身因素的一点小差异导致了后来的差异, 再后来差异进一步放大

如果想在某个领域保持优势, 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 当目标领域有了强大对手的情况下,就要另辟蹊径, 找准对手的弱项和自己的优势

对年轻人来说, 最重要的就是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 确立自己的优势, 然后通过努力来扩大优势,

强者越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基础好了, 后面就如鱼得水


马太效应: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为什么金钱会聚集在少数人手中?

因为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 一个本钱比别人多10倍的人, 收益也是别人的10倍,

有雄厚资金做后盾的企业可以尽情使用各式各样的营销手段推广自己的产品,小企业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股市大庄家可以兴风作浪, 小额投资者往往血本无归

一个村子里, 做买卖热火朝天, 村子里其他人每天忙进忙出, 忙上忙下, 就为了在这里面挣点钱

富人总在游说穷人, 你这东西不值钱, 快卖给我吧, 你现在不卖, 明天价格下跌就更不值钱了.穷人没卖

第二天果然跌了, 穷人还是没卖, 第三天又跌了, 富人找到穷人, 跟你说了你不卖, 现在卖还来得及

商人拿到这么多商品后, 很奇怪的是, 商品价格开始暴涨, 一直涨, 涨了10倍

富人对穷人说, 我现在的东西很值钱, 你现在那么穷, 我这个东西卖给你, 让你也赚点, 其实价格高了10倍,

穷人是不愿意的, 就没买, 结果第二天又暴涨, 穷人忍住了, 第三天又涨了.

富人找到穷人说, 还要涨, 分析师都说了, 要涨到20倍, 你不买以后就买不到了.

全村的人都慌了, 后来大部分人又以10倍的价格买回来了, 还是同样的话: 富人真好, 还记着我们这些穷人

土豪账户有1亿元本金,普通人账户有10W元本金,土豪一年收益10%,普通人收益一年100%。年底时,土豪账上有1.1亿元,普通人账户上有20W元,双方差距又拉大了990W元。

当你的本金和别人不是一个数量级别的时候,你很可能并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

马太效应: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经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

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并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此后又被经济学界所借用,反应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这种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例子不仅在经济领域比比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基础好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更多的成功;基础差的人,却可能连自己原本拥有的东西都丢掉。只有足够强大,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创造更多的机会,进而更强,成为最终的赢家。

马太效应: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一步步强大,才能取得大成功

人与人的差距有多大?人与人的差距是怎么产生的?

毕业若干年后的同学聚会,往往是几人欢喜几人愁的场面。一同毕业美的同学,既有身居高位的处长、局长、公司老总,也有地位崇高的博士、教授、作家,但是也有下岗的、打工的、负债累累的。走出校门的那一刹

那,谁曾想到会有今天如此大的境遇差别?

抱怨和慨叹听在耳里,当年的班主任微微一笑,留给他们这样一道数学题:10-9-?这帮学生个个目瞪口呆,不解其意。老师笑道:“你们的情况好比打保龄球。保龄球的规矩是,一局10个球,每一个球得分是0~10。这10分和9分的差别可不是1分。因为打满分的要加下一个球的得分。几个回合下来,这个分数就大了。第二回的比分差距就可能是20:9。

这样一局终了,打300分的高手也有,打270分、280分的能人也不少,同时也会有只打90分的低手。这270分、280分与90分的差距是多少?”

老师接着说道:“你们毕业的时候,只是刚打完第一个回合。10分和9分的差距而已。但是,人生那么漫长,有数不清的回合。有的人在毕业以后十分努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最终成为打300分的高手。但是还有些人,一分两分地混着,10年下来,可不是就只有90分的成就。一点一滴地累加,最后的差距,你不服也不行啊!”

失败固然是成功之母,但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一个人屡屡失败,从未品尝过成功的甜头,还会有必胜的信心吗?只有每一步都获得成功或者接近成功,才能够筑起事业的高台。一步一个小成功,才能最终造就大功告成的耀眼光环。


马太效应: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钱是可以生钱的

钱是可以生钱的,你只有懂得了马太效应,大胆地使用你的金钱去投资,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富有的人。

有一对非常要好的同学布和克,他们毕业后到同一家公司上班。在公司里他们担任的职务和薪水都是一样的。此外,两人都非常节俭,因此每个人每年都可以攒下一笔钱。

但是,两人的理财方式完全不同。布将每年攒下来的钱存入银行,而 克则把攒下的钱分散地投资于股票。两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不爱管钱,钱放在银行或股市之后,两人就在没去管过他们。

如此过了40年,克成为拥有数百万美元的富翁,而布存折上只有区区十几万。布亲眼看着昔日的同学兼同事,40年赖拿一样薪水收入相同,节俭程度相同,而克却能成为百万富翁,反观一下自己,40年下来只有十几万。理财方式不同造成了如今如此之大的差距。

投资决定收入。一般来说,每一次正确的投资,都是在助长现今的流动。一段时间之后,现金流动会带来更多的金钱回来。

乔.史派勒曾写过这样一本书,叫动手来种钱。他在书中提到一个只剩下一美分钱的人,这个人 开始用仅有的一美分钱进行投资,他将钱兑换成铜币,然后在心里告诉自己每次花掉的钱,他都要以10倍或者更多的数量使它们再回到自己的手上。这个人就依靠这种方法获得了 更多倍的财富,最终 成为了一个富翁。

所以,让金钱流动起来,它就是你的摇钱树!


马太效应: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