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現代的機械化師如果放在二戰時期,會有什麼作用?

軍武奇兵


我認為,這隻部隊首先得要有人能養得起,戰鬥力倒是下一步的問題。在二戰那個年代,能養得起一隻機步師的代價太大,不是隨便哪個國家都有這個能力,就算有能力,在不配套的生產力與時代侷限上,人家可能用同樣的代價可以養5支你這樣的部隊,性價比完全不行。

炮彈不算,那些突擊步槍子彈都能耗得羅斯福冒汗、元首發飆、日本亡國、意大利人趕緊掏個麵條罐頭壓驚。

拿現在最高級的機械化師來比,例如被稱為“常青藤師”的美軍第四機械化步兵師。這支部隊是美原第四機步師與第二裝甲師合併的產物,師部源於第二裝甲師,是美軍現代的重拳,主要的作戰裝備為:

坦克營5個 290輛M1A2坦克、280輛M2步戰車、100輛M3步戰。

機步營5個 裝甲車308輛

航空旅1個 阿帕奇36架、眼鏡蛇8架、黑鷹24架、休伊6架、基奧瓦44架、EH-60電子戰直升機24架。

榴彈炮營3個 155榴彈炮72門

火箭炮連1個 M270火箭炮9門

防空營1個 復仇者導彈36部、火神炮24門

此外還有M2HB重機槍484挺、車輛5700多輛、7.62機槍900多挺、夜視設備5000副、無線電臺5200多部、標槍反坦克導彈180部,以及若干其它武器。

此外還有支援部隊和情報部隊、化學部隊等等,共18000人。

這支部隊的特色就是“能打大戰”,它的編成源於冷戰時期應付可能發生的第三次世界大戰,規模龐大,武器異常豐富。

武器多,火力猛,伴隨而來的就是後勤的痛苦,美軍到今天都一直在想辦法改組第四機步師,就是因為這支部隊離了奶就鎮不住邪,獨立作戰能力超級差。沒有龐大的補給線和現代化的後勤輸送,以及對制空權的掌握,它根本就是個“硬三秒”的小男人。

像這樣的部隊,丟到二戰去,即便找美帝做東家,估計那會兒的後勤也得被它吸成個木乃伊。到時候後勤都去照顧它,別的部隊還幹不幹活了?戰略上美國的策略很明晰——以工業和產能壓垮第三帝國。

可這樣一支從天而降的機步旅,即便帶了未來科技,它也只能當個刺客,使勁給自家人開個口子,然後它退下補充,別人趕緊上。

說實話,仗要都這樣打,1來會造成策略慣性,容易被敵方揪到辮子反制,2來會造成指揮官的指揮困難——大家都不是一個系統出來的,啥玩意兒都不配套啊?矛盾重重。

不過拋開指揮和後勤問題,這樣的部隊如果真丟到二戰作用還是非常大的,它能在非洲輕而易舉的懟死隆美爾,又可以在東歐打得納粹的虎豹屁滾尿流。還能在諾曼底通過直升機運輸,形成現代的兩棲攻擊艦打法。即便放到庫爾斯克會戰那種萬車混戰的大場面中,依靠這290輛主戰坦克和近400輛先進步兵戰車也能給希特勒來個平推。

那種場景會很壯觀,比伊拉克的沙漠風暴還要刺激,當時的坦克炮無法洞穿M1A2的正面,大口徑HE直射也不行。反之,這邊的36架阿帕奇以及8架眼鏡蛇武裝直升機,甚至附帶了一部分武裝的基奧瓦偵察直升機比那些“施圖卡”的反坦克效率可高多了。

但也僅此而已,現代武器的代差讓現代人能取得不少裝備上的優勢,卻無法真正的彌補二戰那種高火力戰鬥。現代武器的數字化優勢在離開衛星和後方數據鏈支持後,整個體系沒有了,這種部隊放在現在等於被通訊阻斷,戰鬥能力大打折扣,很多武器功能與裝備都無法有效使用,最起碼你做不到今天這樣的信息化的快速統一。

這點影響對火炮尤其重要,缺少了全球定位以後,火炮的參數計算需要重新迴歸原始的計算方法,不過現代人好歹有個計算機幫忙,還有激光測距儀等工具,還是比過去人先進不少。

只要能供應上零配件和彈藥,並提供牢靠的對空防禦,美軍這支第四機步師回到二戰會成為相當恐懼的力量,這樣一支部隊起碼可以對上4倍的德軍裝甲師。

以1941年裝甲師為例,一個德軍裝甲師為15600人,武裝黨衛軍為17200人。坦克在150-200左右晃動,師屬炮兵團三個營只有36門炮,另帶反坦克炮兵有30多門戰防炮或突擊炮,實在是與現代機步師差異太大了。更何況具備炮擊雷達的情況下,對方火炮是否能有效打擊都有問題。

最大的問題在於戰爭的持續性,現代的機步師再精銳,如此龐大的部隊在二戰戰場上也難以持久,有相當多的東西能對你造成傷害。二戰的軍隊代差再大、裝備再差,一支有建制的武裝黨衛軍或蘇聯紅軍、鬼子甲種師團也比現代那些小國軍隊和武裝分子強,靠人堆他們還是堆的起的。

一個斯大林格勒堆了幾百萬人,光第三帝國加上法西斯陣營就堆了150萬進去,庫爾斯克又填了50萬進去,諸如此類的很多,機步師再強,也不過是一支人操作的部隊罷了,彈藥會光、坦克會出故障、人員會被空襲、炮火會不斷消耗你、補給會缺失、你會遇到伏擊、你會被填入巷戰...很多很多的情況都會讓這隻部隊顯得過於渺小,不然那為什麼叫“世界大戰”?

不過我相信有些地方的確會產生不少作用,比如駐紮英國的時候,估計會有更多的妹紙懷孕。


王司徒老百科


很多回答都是拿著金飯碗要飯……現代軍隊是數字化軍隊,領先50年的科技教敵人知道什麼是信息化和不對稱作戰。師屬偵察裝備,電子裝備讓整個二戰的戰場、情報、通訊單向透明,可以隨意干擾,調動敵方部隊,讓敵人變成聾子,瞎子,傻子,指揮二戰軍隊上去隨意包餃子……敵人裝備好訓練有素?二戰電磁環境乾淨,電子信號密集處就是指揮部,重型炮最大射程一般15公里,精度呵呵……現代自行火炮一般40公里起,還能玩多彈同時著地,不夠還有直升機玩蛙跳,還有戰術導彈,斬首戰術不要太簡單,敵人沒有指揮怎麼玩?我軍機械化師一般1.5萬人,1.5萬高素質高科技人才,可以使我方二戰民生,科技,軍隊素質和裝備成倍增長至碾壓全世界……戰場正面硬剛敵人沒有必要。


起床失敗


負責任的講,作用不會很大。

第一點:現代機械化師很依賴信息武器,電腦、網絡、衛星數據……相互連接成一個網格才能讓武器系統發揮作用。

高精尖的制導炮彈失去了信息支持,威力未必能強過二戰一個炮連的齊射!

第二點:武器彈藥如何補給?

戰爭中的消耗可是非常大的,現代化機械師的武器彈藥怎麼補充?

別說武器彈藥了,很多零件都是需要數控機床才能生產,否則精度根本就不夠。

第三點:錢夠不夠用?

舉個例子來說,中國的火箭炮連,PHL03火箭炮所發射的300毫米火箭彈,每枚70萬元。

一輛PHL03火箭炮12枚火箭彈,打一次齊射就花費840萬。

一個常規火箭炮連(9輛)如果搞一次齊射,花費就達7500萬元。

這麼多錢砸出去,真的能摧毀同等價值的目標嗎?消滅的敵人目標值不值這個價?

戰爭有時候也要算經濟賬的。

綜上分析,這個機械師在戰場上的作用,只不過是曇花一現,嚇唬人很厲害但是不實用的。

不過有一種情況是個特殊的例子。

我們可以幻想一下,如果這樣的一個現代化的機械師放到當時德國、美國等國的科學家手裡,那麼這個討論就有意思了。

現代化的機械師究竟會啟發當時的科學家,發明出何等的黑科技呢?

能夠利用當時的工業、科技水平來發展差不多的武器系統,這個腦洞可就值得開一開了!


隱龍之眼


現代化機械化師如果放在二戰期間,如果是指整個二戰的話,一個師的現代兵團也很難改變戰爭的局面的。因為二戰所使用的武器已經接近現代化或者也可以說現代化了,飛機、大炮、坦克以及各種優秀的槍支彈藥都已經派上用場了。


二戰期間主要決定勝負的是日本的貪婪的野心和美國投下的2顆原子彈。並非一個現代化機械化師就能改變戰爭的結局。如果說,只是奪取某個地方,摧毀某個窩點,那我想它的作用非常大,不但可以迅速取得勝利,傷亡也會更小。

二戰期間,日本的軍隊所佩戴的武器已經很先進了,況且還有空中的飛機支持,地下的坦克大炮當主力。確實,機動性能很高,如果真的遇到一支現代化機械化的師團,我想主要決定勝負的應該會是人數多少。


所以我認為,一支現代化機械化師在二戰中不能正面的對抗,智能智取,打快速戰,摧毀戰,奪取某個地方的戰術。


EMG橙光


如果在相同的條件下,可以當大兵團的突擊先鋒。如果後續部隊跟得上,完全可以當一把尖刀穿插進入對方心臟或戰略要地。

但是,如果對方有豐富的戰爭經驗、積累。自然有方法應付,最多就是吃一兩次虧,以後他們會因勢導利,找出不同而且隱蔽或帶有欺騙性的方法進行反制。比如:反坦克地雷、壕溝、陷阱……

還有戰術引誘欺騙,讓其發揮不出優勢。比如:伏擊、近戰、夜襲、毀彈藥、燃油……你就是再好的裝備,也難以發揮其優勢。甚至還會突顯出自己的笨拙。

常言道:機器是死的,人才是活的!在任何戰場上,參戰人員的戰爭藝術、民眾的耐力、自己的恆心、實力的持久、人員的信念及人員的毅力才是一場戰爭或戰役的關鍵。

夜郎妄解🙈


詠慶他爹


現在機械化部隊可以說是二戰時期坦克部隊的增強版本,當然現在機械化部隊的的戰鬥力要比當時的機械化部隊強的多,但是現在機械化部隊對於後方補給的依賴程度也是越來越高。

現在的機械化部隊,由於武器裝備的改善,火力和機動性都比二戰時期的機械化部隊要強的多,而現在機械化部隊的防護能力遠遠超過二戰時期,像什麼88炮對於現代的坦克根本不是事,而且由於 現代裝甲車輛的電子系統的發展,就算是裝甲車輛也可以正面和二戰時期的重型坦克對抗。可以說現代的機械化部隊回到二戰時期,地面的武器沒有能夠威脅這支機械化部隊的。

唯一能夠威脅機械化部隊的是空軍,尤其是近距離支援飛機,再怎麼說坦克的頂裝甲是最薄的,而從天上丟下來一枚100公斤炸彈不是難事,尤其是對於美國的機械化部隊,美軍的裝甲部隊中防空兵器很少,主要是毒刺這種防空導彈。而蘇俄的裝甲部隊中,自行高炮可以有效的保護裝甲部隊,而且對於二戰時期的飛機來說,高炮比導彈更有效。


有痰


看了不少人都樂觀的認為一個現代機械化師成建制穿越到二戰會如何如何。。。只能說軍事小白這麼多!舉個例子美軍M1A2魔改結實吧?如果被250公斤級航彈砸到會怎樣?被斯圖卡用500磅航彈砸到會怎樣?被155重炮砸到會怎樣?一樣不好使,有可能會形成局部戰術優勢。但面對二戰級別的前線航空兵突擊一樣沒有勝算。有可能會有人說機械化部隊有放空武器。。。我去!問這問題人一點常識都沒有二戰德蘇美的前線航空可比你一個機械化師放空武器多多了。


不猜不知道的爸


你攻擊厲害我不跟你正面硬拼!繞到你後面打你後勤!今天燒你個油庫,明天打你的糧庫,後天打個巡邏車,有機會的話再給你彈藥庫來幾發炮彈!毛主席說過,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衝到我後面去我繞到你後面去!就一個機械化師毛用沒有,除非你全是機械化師!任何時候的戰爭都是綜合實力的對抗,包括軍事,經濟,科技等等! 單一一支部隊再強也只能起戰術作用,做尖刀!再強的部隊也是由人組成,是人就會受傷,會疲勞,會生病,會死亡,你一個師的人不可能天天同進同出,不可能都集中在一起!我可以集中優勢兵力集中對付你其中的某一小股部隊,消滅一部分你就少一部分實力! 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不可能靠一支部隊打遍天下!


落花無言210190298


機械化師不應當侷限於火炮運載工具上,而且應當突出在坦克上,現在的機械化師放在二戰時期肯定能吊打一眾機械化部隊,但這僅僅是一個機械化師,戰力有限。

雖說由於同當時體系不匹配可能作用會變小,但是隻要另一方受到較嚴重的打擊,則會盡可能製造出能在某些方面能夠匹敵現代化師的,也就是技術突破,技術高發期。這會導致原本二戰己方機械化部隊面臨更強大的敵方機械化部隊。

現代化師直接贏得戰爭的概率很小,但是造成技術進步,加速改變機械化戰略方式方法是極有可能的。提問的哥們兒做夢穿越了?


客觀評論的愛國者7


一個班大概十個人,一個排由三個班組成,一個連由三個排組成,加上連長、副連長、指導員、排長、司務長、和炊事班、人數大概在120人左右,一個營有四個連左右,人數在500左右。一個團有三個營,一個標準團人數在1500左右,一個師大概五六個團,再加上後勤部的非戰鬥人員,這樣數來一個師是一萬人左右,一個標準師也就是一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